□ 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 李雪莲
贴着文字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
□ 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 李雪莲
【摘要】本文以一些片段教学为例,提出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四点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切入点课堂活动师生定位
我校语文组自2013年来,“个性化阅读”研究实践活动一直贯穿于我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汇聚了些许个性化阅读课堂的教学片段,例证了笔者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四点思考。
在个性化阅读课堂中,文本的切入点是个性化阅读有效性的突破口,是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最佳捷径。因此,寻找巧妙的切入点是创设导入环节的着眼点。
教学同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切入,但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笔者曾听过三位教师执教的赛教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甲引导学生给全文分段落,以理清文章的结构作为突破口;乙根据课文注释,简介《水浒传》的经典内容,点评其中的精彩刻画;丙则抓住标题中“风雪”一词切入,让学生思考完整回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教学效果反馈比较:第一种切入,学生对新课文(长文名著且节选)未做深入理解,如此不易诱发其深入学习的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课文的热情。第二种切入,执教者似乎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然而学生对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了解泛泛,兴致寥寥,如此切入很难把学生牵引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深刻内涵这一教学主旨上来。而第三种突破,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优势。其优势如下:
1.以学生学习文本为中心,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系古典名著节选。教师以对标题中“风雪“理解的切入,可以最大化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以此诱发学生的探究欲,实现以学生学习文本为中心的个性化阅读。
2.以教学重点为主要导向,旨在创建高效课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教师以对标题中“风雪”理解的切入,通过引导学生对“风雪”动词性的理解:“风雪”可以理解为“愤怒地雪耻”,“雪”本有动词的义项,含“洗刷”之意。如此,学生就可以初步把握到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
3.以研读文本为主要核心,不游离文本,不脱离文本。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既是故事发生的重要线索,也是文中主要刻画的自然环境,同时“风雪”恶劣的自然气候暗喻黑暗的社会政治。教师以对标题中“风雪“理解的切入,可以让学生初步把握到文本中人物所遭受的险恶境遇,进而理解文本中“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主旨。事实证明,任何个性化阅读都必须建立在文本之上,游离文本,甚至脱离文本,无异于空中楼阁,画饼充饥。
切入点的选择,必须依据学生学习文本为中心;必须整体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以研读文本为主要核心。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使他们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情感。
个性化阅读倡导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独特的情感经历生活经验,自由地联想尽情地想象品味探究,从而达到不同层面多元化的解读。但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用自己的感情体会课文,你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如此,造成学生杂乱无章的碎片式阅读,进而产生学生误读错读文本的现象,违背了我们倡导个性化阅读的初衷。
“整体阅读”,既不是学生解读文本时答案的统一性,也不是集体赏析文本时所思所想的一致性。此处的“整体阅读”是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探究所具备的整体问题意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整体阅读呢?执教者在预设教学生成时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问题的设计必须兼顾文本内容与单元目标的整体性。我们都知道教学问题的设计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而生成,而难点重点是建立在单元目标之上的。所以个性化阅读的教学问题设计,必须兼顾文本内容与单元目标的整体性。
以《祝福》为例,其目标之一是“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于此,教师可以把文本探究环节放在解读祥林嫂的“眼睛”上,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祥林嫂“眼睛”变化的文字,并要求学生透过“眼睛”的变化体会“人物形象的变化、心理的变化、人生的遭遇”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从而达到了解读文本与完成单元目标的整体性。
2.问题的导向必须重视文本教学与课程标准的统一化。“课程标准”是个大方向,是语文教学的准则。要想提高学生独立的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就需要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以《兰亭集序》为例,基于课标“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考虑,《兰亭集序》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更重要的是借此来抒发作者个人的感慨和志趣。因此,在品读探究时要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深入体会文本中的“乐——痛——悲”情感变化。
3.教学生成、文本阅读与技能运用的三合为一。“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学习的最高目标在于运用。虽然我们执教者不可能全面掌控个性化阅读中的教学生成,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做到动态生成、文本阅读与技能运用的三合为一。
以王勃的《滕王阁序》为例,在课文中有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文本中最富有思想意义的警语。笔者曾尝试以此为切入点,贯穿了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读”即是让学生对此句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精华。“写”依据自己的感想,及之前学过的相似名言警句,写一段关于“穷且益坚”的作文。“说”即是各小组将组员在作文中举例的名人事例汇集,进行小组式的演讲比赛。
例如有的教师在执教《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改编文本,以新编的形式演课本剧。在学生演《孔雀东南飞新编》中,文白夹杂的对白和对文中爱情观的扭曲误读,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这时教师没有正确因势利导,还示范表演。如此“为活动而活动”的“个性化阅读”,干扰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完全扭曲了个性化阅读的宗旨。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须注意以下三点:
1.活动的特征必须以学生学习语文为核心。“以学生学习语文为核心”,既不能等同于“以学生为核心”,也不能异化为“以学习语文为核心”。“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活动会背离语文课程标准,从而丧失了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学习语文为核心”的课堂活动,会违背新课改及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
例如在执教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时,笔者在导入环节,请学生分小组竞赛:比比哪一组积累的古今中外关于秋天的语句最多。这一环节设计,既可以让学生积累秋天景物描写的优美语句,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关于秋天的唐诗的兴趣,还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比较《秋兴八首(其一)》,与之前所学的秋天课文在感情基调方面有何不同。
2.活动的准则必须是源自文本、立足文本、回归文本。语文课堂开展活动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文本的结构、品析文本的艺术特点、拓展文本的知识,所以个性化阅读的课堂活动不能脱离文本而展开。
例如在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第二课时中,笔者立足文本,选取张纪中导演的《水浒传》相关视频片段导入,然后请学生找出视频的情节与课文的情节之差异,加强对文本的梳理,从而达到源自文本、探究文本的教学目的。最后请学生们说明视频的情节与课文的情节不同的缘由及看法,于此顺理成章地回归到文本阅读中。
3.活动旨在建构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例如我校语文组坚持开展的“课前五分钟”活动,旨在通过“今日时事”、“我来推荐”、“每日一词”等活动,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环节的“热身”。这样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说”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提升;又可以使学生获得表达的自信,大大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个性化阅读教学强调“学生本位”,但不是将教师弱化,甚至边缘化。教师关注学生的解读文本时,一定要建立在教师自身有效优质的解读上。关注个性化的“学”,必然先关注个性化的“教”。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师生二者之间应始终保持动态的平衡,在平衡中完成教学目标。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好以下四个角色:
1.做一个清醒的引领者。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是引领者”这一口号,已经深入每一个一线教师的心中,但是有些教师还是没有明了“引领”的含义。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文本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我们这些引领者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教材单元目标、学情四合一清醒清晰清楚地制定出来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否则就是教学失误。
2.做架设学生与专家的桥梁。每一个行业都离不开专家的专业引领和评判标准。教育专家就是拿着高考指挥棒的魔术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忽视他们所指定的相关标准(例如课程标准),不能无视他们所编著的教材用意(例如单元目标)。教师应该用专业素养架设一座沟通专家与学生两者的桥梁,让学生在高考独木桥中顺利通过,更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提高审美情趣,学会运用我们的语言文字。
3.做一个理想的(解)读者。鉴于语文教材的特殊性与语文科目的功能性,笔者更乐意把我们一线教师看作是“读者”,而非“解读者”。我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文学艺术的整体,是不可分的,更是不能肢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理想的读者,引领学生品读赏析含蓄隽永的古典诗词语言。
4.做语言文字乐园的坚守者。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信息膨胀,我们语文教师应坚守这一方净土、这一片乐园,坚信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文学的出现;只要有文学的生成,就少不了语言文字的灵动闪现。从我们登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已然成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乐园的坚守者。
综上所述,我们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应该要向维特根斯坦学习,学习他“贴着文字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苏霍姆林斯基(俄).给教师的建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本文荣获2014年度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学科类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