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对欺骗的影响*

2016-03-01 07:37钟毅平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6年7期
关键词:被试控制能力冲动

范 伟 钟毅平 傅小兰

(1湖南师范大学, 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082)(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1 引言

自我控制是指为了保持或促进合作、抑制不必要的自动行为倾向的能力, 又称为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被认为是内部自然冲动与外部文化需求之间的监管机制(Hofmann, Friese, & Strack,2009)。自我控制是欺骗识别中一种重要的动机线索, 它能在现实生活中广泛的应用, 例如有赌博或药物成瘾的人(自我控制能力缺乏)会更容易被认为有欺骗或撒谎行为。即使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低自我控制的人有欺骗行为, 他们也更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尤其是在刑事审问或审判情景下,因此为了确保审判公平, 在类似的情景中掩饰欺骗的动机线索(如自我控制信息)可能是必要的。所以, 研究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学者将识别欺骗的相关线索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线索, 另一类是动机线索 (Wu, Zou, Cai,Wang, & Jin, 2014)。信息线索是指能够直接用来判断个体是否撒谎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例如,逻辑矛盾, 与撒谎有关的生理反应等(DePaulo et al., 2003; van Swol, Braun, & Malhotra, 2012; van Swol, Malhotra, & Braun, 2012)。相反, 动机线索指的是不直接作为欺骗的指标, 而是用来推断个体以前欺骗动机或倾向的行为模式。有高欺骗动机的人更有可能被判断为撒谎者。例如, 伊索寓言中的“狼来了”的故事(Bewick, Tenniel, Griset,Bennett, & Croxall, 1793), 小镇上的人们不再相信狼来了, 是基于以前男孩多次欺骗的事实, 这时他们依据的是动机线索, 而不是信息线索。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重要的动机线索来自于个体的个人特征, 例如人格、外貌以及说谎能力等。

社会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信息接收者的态度不仅受到信息本身的影响, 也受到信息传播者个人特质的影响(Albarracín, Durantini, Earl, Gunnoe, &Leeper, 2008; Albarracín et al., 2005; Johnson et al.,2005)。欺骗行为也是一样, 个体的特质也会显著地影响欺骗判断(Sullivan, 2003)前人研究发现,无论他人是否说谎, 总有一部分人被认为讲的是真话, 还有一部分人总是被认为在撒谎, 这种效应被称为“行为偏见” (demeanor bias) (Bond,Kahler, & Paolicelli, 1985; Zuckerman, DeFrank,Hall, Larrance, & Rosenthal, 1979)。有些学者认为这一效应与个体的外貌有关(Masip, Garrido, &Herrero, 2003)。例如, 有研究发现相比成熟面孔的成年人, 有婴儿面孔的成年人被认为更诚实,表述的内容更真实可信(Masip et al., 2003; Masip,Garrido, & Herrero, 2004)。另外, 对比低吸引力的个体, 高吸引力的个体被认为更可信(Reinhard &Sporer, 2010)。还有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控制特征也可能导致撒谎判断的行为偏见, 若识别他人是高自我控制个体, 则更倾向于判断他人具有低撒谎动机; 若识别他人是低自我控制个体, 则更倾向于判断他人具有高撒谎动机(Wu et al., 2014)。

因此, 对比个体的欺骗行为, 个体识别欺骗的行为所处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在识别欺骗和实施欺骗两种视角下, 探寻自我控制对欺骗的影响才能有效地发现问题的本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自我控制能力及其特性

人们必须进行自我控制, 以抑制享乐主义、自私和既得利益等行为动机, 从而使团队获得更多的长远利益(Righetti & Finkenauer, 2011)。相比拥有低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 有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在抑制自私动机和完成亲社会行为上会更成功。毫无疑问, 人们在日常的人际交互中会学习自我控制。在合作背景下, 个体如果察觉到某人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 一般会认为自己能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事实上, 已经有研究者发现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有着强烈的正相关(Righetti & Finkenauer, 2011)。

欺骗通常被被视为获得私利的手段, 有大量的谎言都是由自私主义所驱动的(DePaulo, Kashy,Kirkendol, Wyer, & Epstein, 1996)。然而, 这种类型的欺骗破坏了人际间的信任和团队的长远利益,为社会规范所不容。有较高能力去抑制自私动机的个体, 出于自身利益说谎的可能性会更小。所以, 自我控制能力或许可以作为检测欺骗的动机线索, 个体可能会基于他们察觉到的他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来估计他人欺骗的动机。

前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与一系列的积极行为相关。比如, 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会有更好的学术成就(Duckworth & Kern, 2011)、更少的冲动行为(Peluso, Ricciardelli, & Williams, 1999;Wills, DuHamel, & Vaccaro, 1995)以及更多的与积极健康相关的行为(Kuijer, de Ridder, Ouwehand,Houx, & van den Bos, 2008)。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控制能力在抑制冲动行为、满足个体外部需要和实现长远利益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Hofmann et al., 2009; Righetti & Finkenauer, 2011)。

也有学者发现宽恕、信任和目标实现与自我控制相关联, 前两种是人际间的, 后一种是个体内的(Righetti & Finkenauer, 2011)。研究发现宽恕在自我控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Pronk, Karremans,Overbeek, Vermulst, & Wigboldus, 2010)。宽恕行为在应变的情境中比较常见, 例如当同伴犯错误时, 高自我控制的个体可能会抑制自己的报复冲动, 反而做出建设性行动。相似的, 高自我控制的个体有可能更可信, 行为方式更有责任感。因而高自我控制的个体在目标完成上往往有更好的成绩(Tangney, Baumeister, & Boone, 2004)。

2.2 自我控制资源及其特性

有研究表明在执行自我控制任务时会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 此时这种资源处于暂时性的枯竭状态, 使后续即使毫不相关的自我控制任务表现下降, 这种资源被称为自我控制资源(Baumeister,Vohs, & Tice, 2007)。在自我控制心理活动严重消耗自我控制资源的情况下, 个体甚至会出现暂时性的自我控制资源衰竭, 简称自我衰竭(ego-depletion,本文中主要指心理上的衰竭), 它是导致自我控制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而自我衰竭的效应将持续直至自我控制资源恢复(Tice, Baumeister, Shmueli,& Muraven, 2007; Shmueli & Prochaska, 2009)。那么, 个体在进行欺骗判断时是根据他人自我控制能力水平, 还是自我控制资源状况来进行判断呢?在前人的研究中, 这一心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每一个体都想要尽最大努力地争取自己的利益, 这是人类的天性。然而, 人类又是社会性的动物, 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符合社会习惯, 这就需要自我控制的参与。根据有限自制力理论,当个体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时, 他们自身的自我控制资源会受到损耗, 而在此之后紧接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行为的质量便会下降, 即处于自我衰竭的状态(Muraven &Baumeister, 2000)。目前的实证研究已证明, 情绪调节、思想抑制、抵制诱惑、分心控制等方式都将可能导致人们处于自我衰竭状态。Baumeister,Bratslavsky, Muraven和Tice (1998)提出自我损耗模型, 认为自我控制能够使个体放弃即时的不恰当反应而选择更加合适的反应(Baumeister et al.,1998)。换句话说, 当自我控制资源不足时, 个体容易出现不恰当反应, 包括说谎。自我控制需要认知资源来维持, 而认知资源又是有限的。当用于某一活动的认知资源较多时, 则用于自我控制的认知资源就可能减少, 导致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或衰竭。最新研究发现, 当经历了一上午的工作、学习, 消耗一定的自我控制资源后, 人们在下午更容易做出说谎行为(Kouchaki & Smith, 2014)。还有研究表明过度使用自我控制, 会导致自我控制资源衰竭(Baumeister & Heatherton, 1996)。

更为重要的是, 当人们处于自我衰竭状态时,自私自利的欺骗行为会更容易发生。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一半被试进行自我衰竭的实验处理, 他们需要做的是写一篇不包括字母 A和 N的短文,由于大多数英文单词中都包含有A或N字母, 所以这一任务被认为是极为耗费自我控制资源的。而另一半被试作为控制组, 只需要写一篇不包括X和Z的短文, 英文单词中都包含有X或Z字母的单词比较少, 所以这一任务被认为是不太耗费自我控制资源的。接下来两组被试都要回答25道问题, 并先在卷子上选择答案, 每答对一道题便会获得 0.1 美元的报酬。最后被试还需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此时主试告诉被试只剩下两张答题卡, 其中一张上面有正确答案的痕迹, 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答案, 另一张则是新的答题卡, 被试可以自主选择使用哪一张答题卡。选择旧答题卡的被试所答对的题数越多, 则认为其欺骗行为水平越高。结果发现, 对比控制组被试, 自我衰竭的被试更多的选择了旧的答题卡答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比控制组的被试, 自我衰竭的被试可能更经不住诱惑而产生欺骗行为(Gino, Schweitzer, Mead, & Ariely, 2011)。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来看, 如果存在能够从不诚实行为中获益的机会, 这就有可能引发个体的欺骗行为, 但假如个体拥有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 那么个体便能够克服自己的自私自利行为并表现出某些社会赞许行为。这就是说, 许多时候人们在社会赞许或文明行为的表面下也许潜伏着某种自私自利的内部冲动, 当个体处于自我衰竭状态时,其对自我的控制力出现了明显下降, 这种内在的自私自利冲动就容易显现出来(Gino et al., 2011;Mead, Baumeister, Gino, Schweitzer, & Ariely, 2009)。

自我控制资源能够影响个体欺骗行为的产生,那么与自我控制资源相关的因素也可能会影响欺骗行为。如有研究发现, 自我控制资源能够通过休息、放松或积极情绪的诱导得到恢复(Tyler &Burns, 2008)。还有研究者发现, 人们在睡眠之后进行自我控制任务要比其在睡眠之前的自我衰竭状态时要更有效 (Baumeister, Heatherton, & Tice,1994)。另外一些具体研究同样发现, 具有充足睡眠的戒烟者的戒烟成功率更高, 打乱人们的睡眠则将大大降低戒烟者的戒烟成功率(Parrott,Garnham, Wesnes, & Pincock, 1996)。此外, 还有研究发现, 如果在连续任务中周期性地加入一个放松性质的间歇将有助于提高个体后继任务的表现(Parasuraman, 1984); 同样在两项调节任务之间插入一个间隔或者诱导一个放松状态也可以部分地抵消自我衰竭所带来的后效, 从而有利于个体自我控制任务水平的提高(Tyler & Burns, 2008)。放松的具体方式很多, 心理学目前研究比较多的主要是冥想。冥想作为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 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抵消自我衰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Friese, Messner, & Schaffner, 2012)。Tice 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 如果让自我衰竭的被试观看一段喜剧视频, 这些被试的自我衰竭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Tice et al., 2007)。过去相当多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外显积极情绪对自我衰竭的恢复作用, 近年来有研究还发现诱导内隐积极情绪也可以对自我衰竭产生一定的恢复作用, 即内隐积极情绪也具有一定的促进自我控制资源恢复的功能(Ren,Hu, Zhang, & Huang, 2010)。除了以上这些方法之外, 近几年的一些研究证实, 培养个体对事物的内在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控制的行为表现(Harackiewicz & Hulleman, 2010; Silvia, 2008), 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Thoman, Smith, & Silvia, 2011)。此外, 还有研究发现, 高水平的自我意识同样能够促进个体对抗自我衰竭(Alberts, Martijn, & de Vries, 2011)。在这些与自我控制资源相关的因素中, 有学者发现当睡眠较少或者睡眠质量不好时, 不道德行为(欺骗行为)便会增加(Barnes, Schaubroeck, Huth, &Ghumman, 2011; Christian & Ellis, 2011; Wagner,Barnes, Lim, & Ferris, 2012)。时间压力同样影响个体的说谎行为。自我控制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时间压力较大时, 个体更倾向于说谎(Shalvi,Eldar, & Bereby-Meyer, 2012)。

2.3 自我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

探寻自我控制的认知机制有助于提高对人类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情绪的认识。许多研究指出, 良好的自我控制力依赖于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 PFC)的激活水平; 而自我控制失败, 特别是冲动的脑机制研究发现,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olimbic dopamine system),皮质下边缘系统(subcortical limbicstructure)、杏仁核(amygdala)以及纹状体(striatal) 的激活与冲动行为相关(Hofmann et al., 2009)。

自我控制的双系统理论(dual-system theory)认为, 对即时诱惑的忍耐过程反映了冲动和自我控制的竞争。如冷热双系统理论(hot /cool system theory) 认为, 当决策基于热的、内脏的情绪反应,而不是冷的、理性的认知反应时, 个体将会出现自我控制失败。情绪状态的激活, 会强化短视行为; 而基于认知、非情绪的决策, 则能够提升自我控制的有效性(Metcalfe & Mischel, 1999)。

反思−冲动双系统模型(reflective-impulsive model)则认为, 反思系统和冲动系统的交互作用决定个体的情绪反应。冲动系统决定冲动情绪行为, 个体根据动机和之前习得的反应对情绪刺激做出行为反馈。反思系统决定自我控制行为, 个体根据对预期行为的期望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馈(Strack & Deutsch, 2004)。

尽管长期以来, 双系统理论被大多数研究者用来解释自我控制的机制, 然而最近 Heatherton和Wagner (2011)在总结自我控制失败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前额叶−皮质下平衡理论(prefrontalsubcortical balance theory)。他们认为, 自我控制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与自我控制相关的PFC区域和与冲动相关的皮质下脑区激活水平的竞争, 而在于PFC区域对与皮质下脑区的调节能力, 以及皮质下具体的区域受刺激的不同类型以及调节的不同类型影响。当PFC受损或其功能受阻, 或引发冲动的诱惑力太强致使PFC对皮质下脑区调节能力不足, 致使两个系统失衡时, 就会导致自我控制失败。该理论在决策行为、欲求行为、情绪调节、态度/偏见调节等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

此外, Martin和Potts (2009)对风险决策过程中, 冲动性人格个体自我控制的相关解释机制进行了研究。当个体做出低风险的选择时, 高冲动组比低冲动组产生一个更大的P3波, 这表明高风险选项是高冲动的默认选择, 而低风险选项是低冲动的默认选项。且在高风险选项之后, 低冲动组有一个更大的错误相关负波(error-related negativity, ERN), 这表明了低冲动个体将风险选项作为一个劣等的决定来对待; 而高冲动组(反应更快但错误更多)有更小的 ERN, 可以解释为较低的行为监控和认知控制。不仅如此, 前额损伤的病人、物质滥用者和自我陈述冒险者在爱荷华赌博任务(Iowa Gambling Task, IGT)中更多冲动地选择高风险的选项, 也是被卡片的高回报所吸引的而忽略了其高风险, 而自我控制的个体倾向于低风险的选项(Bechara, Damasio, Damasio, &Anderson, 1994; Bechara, Dolan, & Hindes, 2002)。另外有研究还指出, 高冲动的个体在早期的感觉和注意相关性成分中也是不同的, 有更小的P1和更大的N1, 表明较低的控制和对奖赏较高的指向(Houston & Stanford, 2001)。

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大多通过要求被试完成困难、复杂或单调的任务来实现。考察被试的自我控制资源多少时, 大多通过计算被试在这些任务上坚持的时间长短来操作化定义。还有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可借助某些生理指标预测个体当前自我控制资源的状态, 如脑电中出现较多的慢 alpha频率(赵英莉, 胡江敏, 姚丽娜, 2010)或根据alpha和delta波的能量变化(毛科俊, 赵晓华, 刘小明, 荣建, 2009)等检测被试的疲劳状态,进而推测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状况。

3 问题提出

3.1 识别他人的自我控制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在识别欺骗时, 自我控制扮演的动机线索角色。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重要的动机线索来自于个体的个人特征, 例如人格、外貌和说谎能力等。社会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信息接收者的态度不仅受到信息本身的影响, 也受到信息传播者个人特质的影响(Albarracín et al., 2005, 2008; Johnson et al.,2005)。欺骗行为也是一样, 个体的特质也会显著地影响欺骗判断(O'Sullivan, 2003)。前人研究发现,无论他们是否说谎, 总有一部分人被认为讲的是真话, 还有一部分人总是被认为在撒谎(Bond et al., 1985; Zuckerman et al., 1979)。此外, 对比低吸引力的个体, 高吸引力的个体被认为更可信(Reinhard & Sporer, 2010)。总之, 大量的研究考察了识别个人特质对撒谎、信任等的影响, 但还没有研究直接考察识别个体的自我控制对其欺骗判断的影响。因此, 考察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能够补充和丰富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预期识别他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情况, 也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对他人的欺骗判断。具体来说, 对比低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 被试会认为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会有更低的欺骗动机和倾向; 对比非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的个体(低损耗), 自我控制资源衰竭个体(高损耗)会被认为有更高的欺骗行为和倾向。

3.2 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的影响

前人的研究还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与一系列的积极行为相关。比如, 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会有更好的学术成就(Duckworth & Kern, 2011), 更少的冲动行为(Peluso et al., 1999; Wills et al.,1995), 以及更多的与积极健康相关的行为(Kuijer et al., 2008)。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控制能力在抑制冲动行为, 满足外部需要和长远利益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Hofmann et al., 2009; Righetti &Finkenauer, 2011)。欺骗通常被被视为获得私利的手段, 有大量的谎言都是由自私主义所驱动的(DePaulo et al., 1996)。然而, 这种类型的欺骗破坏了人际间的信任和团队的长远利益, 为社会规范所不容。这些研究表明了自我控制能力能够促进积极行为, 但还没有研究直接考察过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的影响, 也没有研究考察与这一影响相关的神经机制。拥有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 会不会去主动抑制自私动机, 减少出于利益的欺骗行为呢?如果这一问题得到证实, 将可以为自我控制能力能抑制冲动行为提供更充足的依据, 并揭示神经基础。所以, 根据前人的研究, 我们预期自我控制能力可能扮演着监管机制的角色, 对比低自我控制能力个体, 高自我控制能力个体会有更少的欺骗行为。另外, 还有研究指出, 良好的自我控制力依赖于前额叶皮质的激活水平; 而自我控制失败, 特别是冲动的脑机制研究发现,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质下边缘系统、杏仁核以及纹状体的激活与冲动行为相关。因此, 我们还假设对比低自我控制能力个体, 高自我控制能力个体在欺骗活动中前额叶区域的激活可能更强。

3.3 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

还有研究表明个体也会受到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 当自我控制资源不足时, 个体容易出现不适应反应, 包括说谎(Baumeister et al., 1998)。自我控制需要认知资源来维持, 而认知资源又是有限的。当用于某一活动的认知资源较多时, 则用于自我控制的认知资源就可能减少, 导致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或衰竭。还有研究发现, 自我控制资源能够通过休息、放松或积极情绪的诱导得到恢复(Tyler & Burns, 2008)。Tice 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 如果让自我衰竭的被试观看一段喜剧视频,这些被试的自我衰竭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Tice et al., 2007)。总之, 前人的研究揭示了自我控制资源衰竭时个体会出现不适应反应。但还没有研究考察自我控制资源衰竭再恢复以后对个体欺骗行为的影响, 也没有研究考虑到自我控制资源相关影响因素对于个体实施欺骗的影响。据此, 我们假设:对比自我控制资源恢复个体, 自我控制资源衰竭个体会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倾向; 而自我控制资源得到恢复的个体与非自我控制资源衰竭个体(低损耗)之间差异不显著。除此以外, 还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资源相关影响因素也可能会影响欺骗行为。如时间压力同样影响个体的说谎行为。自我控制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时间压力较大时,个体更倾向于说谎(Shalvi et al., 2012)。所以, 我们还进一步假设对比无时间压力个体, 有时间压力个体在两种自我控制资源状态中都会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倾向。

4 研究构想

基于以上关于欺骗与识别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现状和问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将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展开:(1)识别他人欺骗时, 自我控制对欺骗判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研究将分别考察识别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状况对欺骗判断的影响。(2)在实施欺骗时, 自我控制是如何影响欺骗的, 其有着怎样的认知神经基础?研究将分别考察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以及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因素对欺骗的影响。

4.1 识别他人的自我控制对欺骗的影响

采用行为范式考察识别他人自我控制对欺骗判断的影响。这一部分分两个实验分别考察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与资源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实验 1 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识别到的他人自我控制能力(简称为“识别他人自控”) (低 vs. 高), 因变量为被试评定结果(自我控制能力评定, 为自己利益撒谎的动机评定,为他人利益撒谎的动机评定, 情境中欺骗倾向的评定)。

被试:预计向 120名非心理学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发放问卷, 分为两个组:所给材料为评价高自我控制能力组与评价低自我控制能力组。其中高自我控制能力组为60人, 低自我控制能力组为60人。实验完成后付给一定报酬。

实验材料与程序:所有被试在单独的小房间中完成实验, 指导语和实验程序都使用电脑呈现。被试被告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索人们如何基于日常行为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然后给被试呈现某个陌生人(如“小东”)的基本信息, 以及一个描述这个陌生人的日常生活的小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来操作自变量的水平, 被试被随机分配到高、低“识别他人自控”条件(Righetti & Finkenauer,2011)。故事呈现完以后, 要求被试对小东的情况作一些评定。首先, 采用 7点评分评定陌生人的自我控制能力; 其次, 让被试对故事中陌生人的欺骗动机进行7点评分评定; 最后, 使用Vohs和Schooler用过的实验材料进行情境中欺骗倾向的评定(Vohs & Schooler, 2008)。

数据分析与结果预期:分别对4种评定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预期的结果是对比低自我控制的个体, 被试会认为高自我控制者具有更低的撒谎动机和倾向, 而且为自己利益撒谎的动机倾向要低于为他人利益撒谎。

实验 2 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单因素两个水平的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所识别到的他人自我控制资源(衰竭 vs. 非衰竭)两个水平, 因变量为被试评定(自我控制能力评定, 欺骗动机评定, 情境中欺骗倾向的评定)结果。

被试:实验预计收录120名大学本科生数据,均为右利手, 无大脑损伤史, 无色盲症状, 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完成后付给一定报酬。

实验材料与程序:选择中性的动物世界内容素材的视频制作成标准化视频, 去掉声音与字幕,时长为15分钟。 从中国情绪词库中选择两字中性名词60个, 中性名词效价强度为4.98±0.12, 中性名词的唤醒度平均为 3.82±0.93。视频播放时,将中性名词呈现在屏幕的正下方, 每隔10秒呈现一个, 循环反复。

实验开始时, 告诉被试需要单独完成一个任务, 然后与隔壁房间的另一个“被试”进行交流,但在交流前主试会告知被试有关隔壁”被试“的一些个人情况。然后实验正式开始。接下来, 被试开始完成个人任务。在开始任务前, 被试被要求观看 7分钟不带声音的视频, 在视频播放时屏幕的上方每隔10秒就会呈现一些词语。要求被试只关注视频内容忽视呈现的词语(Righetti &Finkenauer, 2011)。前人的研究表明, 让被试看 7分钟的视频片段就会达到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的效果。而看 2分钟的视频片段不会, 这个操作能让被试理解这个任务是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资源的(DeWall, Baumeister, Gailliot, & Maner, 2008;DeWall, Baumeister, Stillman, & Gailliot, 2007;Vohs & Faber, 2007)。在完成看视频的个人任务以后, 主试就告诉被试有关隔壁 “被试”的信息:在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 主试会告诉被试, 隔壁的“被试”刚刚完成且只完成了一个15分钟的视频任务; 在非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 主试会告诉被试,隔壁的“被试”刚刚完成且只完成了一个 2分钟的视频任务; 再接下来, 要求被试完成一些量表评分。先是完成 3道关于自我控制资源的问题, 用来评定被试所感知到的隔壁“被试”的自我控制资源情况。然后再进行欺骗动机评定, 以及情境中欺骗倾向的评定, 方法与实验1相同。

数据分析与结果预期:分别对4种评定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预期的结果是对比低自我控制的个体, 被试会认为高自我控制者具有更低的撒谎动机和倾向, 而且为自己利益撒谎的动机倾向要低于为他人利益撒谎。

4.2 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研究一完成了识别他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与资源对欺骗的影响, 但对比个体的识别他人欺骗行为, 个体实施欺骗行为时所处的视角是不一样的。研究二考察个体实施欺骗行为时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的影响。有研究指出良好的自我控制力依赖于前额叶皮质的激活水平; 而自我控制失败,特别是冲动的脑机制研究发现,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质下边缘系统、杏仁核以及纹状体的激活与冲动行为相关(Hofmann et al., 2009)。为此, 研究二分为两个实验采用行为学方法和 fMRI技术分别考察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实验3 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的影响。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自我控制能力水平(低 、中、 高), 因变量为行为结果(欺骗的次数, 欺骗倾向次数等)。

被试:预计对300名本科生进行自我控制量表施测(Tangney et al., 2004; 谭树华, 郭永玉,2008), 预计选取高自我控制能力被试30人, 中等自我控制能力被试 30人和低自我控制能力的被试30人。要求被试均为右利手, 身体健康无神经系统疾病, 没有脑部损伤史, 视力正常或校正后正常。实验完成后付给一定报酬。

实验材料与程序:所有被试在独立的小房间中完成实验, 指导语和实验程序都使用电脑呈现。采用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被试的欺骗行为(Kouchaki & Smith, 2014)。给被试观看20个带有红圆点的正方形, 正方形被一条对角线分为左右两半, 20个红圆点不均匀分布在对角线两边, 要求被试判断每个正方形中哪边的红圆点更多。当被试判断右边红圆点更多时得 0.2元, 判断左边红圆点更多时只得0.01元, 最终根据判断的次数(而非判断的正误)计算被试的报酬。每100个试次中, 有25个试次左边红圆点明显更多, 若被试判断右边红圆点更多, 则被试说谎; 有25个试次右边红圆点明显更多, 若被试判断右边红圆点更多,被试是诚实的; 另外 50 个试次中, 左右两边红圆点数目几近相等, 若被试更多地判断右边红圆点多, 则被试具有欺骗倾向。正式实验时, 首先在屏幕中央呈现一个300 ms的十字架, 紧接着随机呈现800~1200 ms的黑屏, 之后再呈现500 ms的目标刺激的一种, 最后再呈现 1000 ms的黑屏。目标刺激共计“左边红圆点更多”, “右边红圆点更多”, “左右两边红圆点数目约相等” 3种情况。在呈现目标刺激时, 被试的任务是认真看刺激并进行分类按键反应, 且要求又快又准。如果被试认为左边红圆点更多, 则按“1”键; 如果被试认为右边红圆点更多, 则按“2”键; 练习实验之后, 完成200个trials的正式实验, 分2组, 每组100个trials。

数据处理与结果预期: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检验。预期的结果是对比高自我控制能力个体, 中等和低自我控制能力个体会有更多的欺骗行为。

实验4 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影响的神经基础。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自我控制能力水平(低 vs.高), 因变量为全脑 BOLD信号的变化。

被试:筛选被试的方法同实验3, 预计选取高自我控制能力被试 20人和低自我控制能力的被试20人。要求被试均为右利手, 身体健康无神经系统疾病, 没有脑部损伤史, 视力正常或校正后正常。实验完成后付给一定报酬。

实验材料与实验程序同实验3。

数据采集:对所有被试分别进行静息态、结构和任务功能磁共振扫描。在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时所有被试在扫描过程中保持安静、放松、尽量保持不要头动和系统地思考问题。扫描参数略。

数据分析与预期结果:计算出每个被试诚实反应、欺骗反应和欺骗倾向反应的比例, 进行方差分析。同时分析被试按键选择后的前额叶区域BOLD 信号的变化。预期的结果是:对比高自我控制能力个体, 低自我控制能力个体会有更多的欺骗反应; 相比低自我控制能力个体, 高自我控制能力个体在前额叶区域血氧变化可能更强。

4.3 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研究二考察了个体实施欺骗行为时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的影响。但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也会受到自我控制资源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 当自我控制资源不足时, 个体容易出现不适应反应, 包括说谎 (Baumeister et al., 1998)。因此, 研究三分为3个实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分别考察在自我控制资源及其影响因素对欺骗的影响。

实验 5 考察自我控制资源衰竭对欺骗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水平(衰竭 vs. 非衰竭),因变量为行为结果(欺骗的次数, 欺骗倾向次数等)与ERPs结果(N2、P3波幅与潜伏期, 时频分析等)。

被试:采用自我控制量表筛选被试, 剔除极端数据后(自我控制能力过高或者过低), 预期选取 60名被试, 被随机分为两组, 进行控制组(30人)或者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30人)任务。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两组, 一半的被试分配到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 另一半的被试分配到非衰竭组, 即控制组。

实验材料与程序:在实验正式开始前, 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的被试需要先完成一个 15分钟的颜色辨别Stroop任务 (Neshat-Doost, Dalgleish,& Golden, 2008)。而非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 即控制组的被试只需要完成一个简单的字体颜色辨别任务(非颜色名词)。然后进行操作检验, 检查不同被试之间的自我控制资源状况。操作检验为被试对该任务进行主观评定, 使用 7点量表, 包括对任务难度的评定和对任务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评定, 从 1“不需要付出努力”到 7“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完成评定后被试进行红点任务, 即两组被试进行欺骗行为测试。欺骗行为测试采用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被试的欺骗行为(Kouchaki &Smith, 2014)。

数据处理与与预期结果:根据已有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目的, 对ERPs数据(N2、P3波幅与潜伏期以及时频分析)进行统计分析。脑电地形图由64导数据得出, 对其神经机制的探索采用偶极子溯源分析。预期的结果是:对比非衰竭个体, 自我控制资源衰竭个体会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倾向,会诱发更大的N2和P3波幅。时频的结果也会支持波幅的结果。

实验 6 考察自我控制资源恢复对欺骗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

被试:筛选被试的方法同实验 5, 预期选取90名被试, 被随机分为 3组, 其中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30人), 自我控制资源恢复组(30人)以及非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作为控制组(30人)。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水平(衰竭、恢复、非衰竭), 因变量为行为结果(欺骗的次数, 欺骗倾向次数等)与 ERPs结果(N2、P3波幅与潜伏期, 时频分析等)。

实验材料与程序:被试被随机分配成3组, 分别为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恢复组和非衰竭组。在实验正式开始前, 3组的被试都需要先完成一个15分钟的颜色辨别Stroop任务 (Neshat-Doost et al., 2008)。实验组(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和恢复组)参加 Stroop任务, 然后进行操作检验, 检查两组被试的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状况。操作检验为被试对该任务进行主观评定, 使用 7点量表, 包括对任务难度的评定和对任务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评定。完成评定后, 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的被试紧接着完成红点任务。而恢复组的被试则先进行自我控制资源恢复操作, 观看30分钟喜剧电影片段(Tice et al., 2007), 然后再进行红点任务, 即进行欺骗测试。非衰竭组的被试只需要完成一个简单的字体颜色辨别任务(非颜色名词) (同实验5中)。然后进行操作检验, 检查不同被试之间的自我控制资源状况。拟采用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被试的欺骗行为(Kouchaki & Smith, 2014)。欺骗测试实验材料、程序与实验5相同。

数据处理与与预期结果:根据已有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目的, 对ERPs数据(N2、P3波幅与潜伏期以及时频分析)进行统计分析。脑电地形图由64导数据得出, 对其神经机制的探索采用偶极子溯源分析。预期的结果是: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对抑制欺骗行为具有积极作用。(1)对比自我控制资源衰竭个体, 自我控制资源恢复个体会有较少的欺骗行为和倾向, 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会诱发更大的N2和P3波幅; (2)自我控制资源恢复个体与非自我控制资源衰竭个体(控制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时频的结果也会支持波幅的结果。

实验 7 考察时间压力下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两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2(时间压力:有vs.无) × 2(自我控制资源状态:衰竭 vs. 控制)两因素, 因变量为行为结果(欺骗的次数, 欺骗倾向次数等)与ERPs结果(N2、P3波幅与潜伏期, 时频分析等)。

被试:筛选被试的方法同实验 5, 预期选取120名被试, 被随机分为4组, 其中无时间压力控制组(30人), 无时间压力资源衰竭组(30人), 有时间压力控制组(30人)和有时间压力资源衰竭组(30人)。

实验材料与程序:在实验正式开始前, 两个衰竭组的被试(无时间压力资源衰竭组、有时间压力资源衰竭组)都需要先完成一个 15分钟的颜色辨别Stroop任务(Neshat-Doost et al., 2008)。而两个控制的被试(无时间压力控制组、有时间压力控制组)只需要完成一个简单的字体颜色辨别任务(非颜色名词)。然后进行操作检验, 检查不同被试之间的自我控制资源状况(操作检验同实验5)。完成评定后被试进行红点任务, 即两组被试进行欺骗行为测试。拟采用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被试的欺骗行为(Kouchaki & Smith, 2014)。实验材料、程序与实验 5相同, 只是被试的任务不一样。两个有时间压力组被试(有时间压力控制组、有时间压力资源衰竭组)的任务是认真看刺激并进行分类按键反应, 且要求又快又准。两个无时间压力组被试(无时间压力控制组、无时间压力资源衰竭组)的任务是认真看刺激并进行分类按键反应, 且要求保持准确率。

数据处理与与预期结果:ERPs处理与实验5相同。预期的结果是:时间压力抑制了自我控制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比无时间压力组被试, 有时间压力组被试会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倾向, 会诱发更大的N2和P3波幅。时频的结果也会支持波幅的结果。

5 小结与展望

5.1 在识别欺骗时是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自我控制资源起到主导作用

自我控制是欺骗识别中一种重要的动机线索,它能在现实生活中广泛的应用, 例如有赌博或药物成瘾的人会更容易被认为有欺骗或撒谎行为。即使没有证据表明低自我控制的人有欺骗行为,他们也更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尤其是在刑事审问或审判情景下。那我们在做欺骗判断的时候到底是单独依据他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还是自我控制资源状况呢, 实验1和实验2的研究结果将给我们答案。

5.2 在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是特质的, 还是状态的

实验3和实验4考察了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自我控制能力是特质的, 比较稳定,一般不太容易改变。而实验5至实验7考察了自我控制资源及其影响因素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自我控制资源是状态的, 不太稳定, 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大量的研究证明, 情绪调节、思想抑制、抵制诱惑、分心控制等方式都将可能导致人们处于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状态 (Muraven, Tice, &Baumeister, 1998)。还有研究发现, 自我控制资源能够通过休息、放松或积极情绪的诱导得到恢复(Tyler & Burns, 2008)。这些研究都支持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是状态的, 容易受到干扰。在实验 5至实验7中我们为了排除不同自我控制能力水平对欺骗行为的干扰, 我们只选用了中等自我控制能力水平的被试。实验结果将会告诉我们对比中等自我控制能力的控制组被试, 中等自我控制能力的衰竭组被试是否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中等自我控制能力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已经比较高了, 如果其欺骗行为仍然受到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 那么自我控制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可能主要是状态的, 欺骗行为的产生主要受到自我控制资源的抑制, 这也能较好的解释为什么高自我控制能力个体也会有欺骗行为。

5.3 自我控制资源影响欺骗行为的心理机制

自我控制资源是如何影响欺骗行为的呢?过往的研究持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能量耗竭观。持能量耗竭观的研究者认为, 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在日常任务中就会出现大量的消耗, 因而个体可用的自我控制资源的就会大量减少, 当自我控制资源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出现所谓的自我衰竭状态。一旦出现了自我衰竭状态, 个体就自然没有足够的自我控制资源来支撑其有效完成随后的新自我控制任务(Baumeister et al., 2007)。第二种观点是能量保存观。持能量保存观的研究者认为, 最初的日常任务或自控任务远未达到耗尽个体自我控制资源的程度时, 这种资源损耗会刺激个体自动产生保存剩余自我控制资源的意识,个体需要储存必要的自我控制资源以备不时之需(Baumeister, 2002)。

在实验5至7中我们考察了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的被试需要先完成一个15分钟的颜色辨别Stroop任务, 然后进行操作检验, 最后完成红点任务。如果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的被试有着更多的欺骗行为或欺骗倾向, 但在前面自我控制资源消耗任务中(Stroop任务)没有完全耗竭, 自我控制资源上仍有保留, 我们的实验结果将会支持能量保存观:个体在自我控制资源没有完全衰竭的情况下, 就会发生自我控制失败, 伴随更多的欺骗倾向与欺骗行为。

毛科俊, 赵晓华, 刘小明, 荣建. (2009). 基于脑电分析的驾驶疲劳预报研究.人类工效学, 15(4), 25–29.

谭树华, 郭永玉. (2008). 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5), 468–470.

赵英莉, 胡江敏, 姚丽娜. (2010). 脑疲劳瞌睡状态脑电图特征分析.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17(4), 207–209.

Albarracín, D., Durantini, M. R., Earl, A., Gunnoe, J. B., &Leeper, J. (2008). Beyond the most willing audiences: A meta-intervention to increase exposure to HIV-prevention programs by vulnerable populations.Health Psychology,27(5), 638–644.

Albarracín, D., Gillette, J. C., Earl, A. N., Glasman, L. R.,Durantini, M. R., & Ho, M. H. (2005). A test of major assumptions about behavior change: A comprehensive look at the effects of passive and active HIV-prevention intervention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epidemic.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1(6), 856–897.

Alberts, H. J. E. M., Martijn, C., & de Vries, N. K. (2011).Fighting self-control failure: Overcoming ego depletion by increasing self-awarenes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7(1), 58–62.

Barnes, C. M., Schaubroeck, J., Huth, M., & Ghumman, S.(2011). Lack of sleep and unethical conduct.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15(2), 169–180.

Baumeister, R. F. (2002). Ego depletion and self-control failure: An energy model of the self's executive function.Self and Identity, 1(2), 129–136.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 Tice, D.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5), 1252–1265.

Baumeister, R. F., & Heatherton, T. F. (1996). Self-regulation failure: An overview.Psychological Inquiry, 7(1), 1–15.

Baumeister, R. F., Heatherton, T. F., & Tice, D. M. (1994).Losing control: How and why people fail at self-regulation.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Baumeister, R. F., Vohs, K. D., & Tice, D. M. (2007).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351–356.

Bechara, A., Damasio, A. R., Damasio, H., & Anderson, S. W.(1994). Insensitivity to future consequences following damage to human prefrontal cortex.Cognition, 50(1-3),7–15.

Bechara, A., Dolan, S., & Hindes, A. (2002). Decisionmaking and addiction (part II): Myopia for the future or hypersensitivity to reward?Neuropsychologia, 40(10),1690–1705.

Bewick, T., Tenniel, J., Griset, E. H., Bennett, C. H., &Croxall, S. (1793).The fables of Æsop: With a life of the author, and embellished with one hundred & twelve plates.London: John Stockdale, Piccadilly.

Bond, C. F., Jr., Kahler, K. N., & Paolicelli, L. M. (1985).The miscommunication of deception: An adaptive perspectiv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1(4), 331–345.

Christian, M. S., & Ellis, A. P. J. (2011).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workplace deviance: A self-regulatory perspectiv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4(5), 913–934.

DePaulo, B. M., Kashy, D. A., Kirkendol, S. E., Wyer, M. M.,& Epstein, J. A. (1996). Lying in everyday lif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5), 979–995.

DePaulo, B. M., Lindsay, J. J., Malone, B. E., Muhlenbruck,L., Charlton, K., & Cooper, H. (2003). Cues to decep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1), 74–118.

DeWall, C. N., Baumeister, R. F., Gailliot, M. T., & Maner, J.K. (2008). Depletion makes the heart grow less helpful:Helping as a function of self-regulatory energy and genetic relatednes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12), 1653–1662.

DeWall, C. N., Baumeister, R. F., Stillman, T. F., & Gailliot,M. T. (2007). Violence restrained: Effects of self-regulation and its depletion on aggress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1), 62–76.

Duckworth, A. L., & Kern, M. L. (2011). A meta-analysis of the convergent validity of self-control measure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5(3), 259–268.

Friese, M., Messner, C., & Schaffner, Y. (2012). Mindfulness meditation counteracts self-control depletion.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1(2), 1016–1022.

Gino, F., Schweitzer, M. E., Mead, N. L., & Ariely, D. (2011).Unable to resist temptation: How self-control depletion promotes unethical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15(2), 191–203.

Harackiewicz, J. M., & Hulleman, C. S. (2010). The importance of interest: The role of achievement goals and task value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est.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4(1), 42–52.

Heatherton, T. F., & Wagner, D. D. (2011).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self-regulation failur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5(3), 132–139.

Hofmann, W., Friese, M., & Strack, F. (2009). Impulse and self-control from a dual-systems perspective.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2), 162–176.

Houston, R. J., & Stanford, M. S. (2001). Mid-latency evoked potentials in self-reported impulsive aggres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40(1), 1–15.

Johnson, A. K., Barnacz, A., Yokkaichi, T., Rubio, J.,Racioppi, C., Shackelford, T. K.,... Keenan, J. P. (2005).Me, myself, and lie: The role of self-awareness in deception.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8),1847–1853.

Kouchaki, M., & Smith, I. H. (2014). The morning morality effect: The influence of time of day on unethical behavior.Psychological Science, 25(1), 95–102.

Kuijer, R., de Ridder, D., Ouwehand, C., Houx, B., & van den Bos, R. (2008). Dieting as a case of behavioural decision making. Does self-control matter?Appetite, 51(3),506–511.

Martin, L. E., & Potts, G. F. (2009). Impulsivity in decision-mak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investigation.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6(3), 303–308.

Masip, J., Garrido, E., & Herrero, C. (2003). Facial appearance and judgments of credibility: The effects of facial babyishness and age on statement credibility.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9(3), 269–311.

Masip, J., Garrido, E., & Herrero, C. (2004). Facial appearance and impressions of ‘credibility’: The effects of facial babyishness and age on person percep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4), 276–289.

Mead, N. L., Baumeister, R. F., Gino, F., Schweitzer, M. E.,& Ariely, D. (2009). Too tired to tell the truth: Self-control resource depletion and dishones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3), 594–597.

Metcalfe, J., & Mischel, W. (1999). A hot/cool-system analysi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Dynamics of willpower.Psychological Review, 106(1), 3–9.

Muraven, M., & Baumeister, R. F. (2000). Self-regulation and deple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Does self-control resemble a muscle?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2), 247–259.

Muraven, M., Tice, D. M., & Baumeister, R. F. (1998).Self-control as a limited resource: Regulatory depletion patter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3), 774–789.

Neshat-Doost, H. T., Dalgleish, T., & Golden, A. M. J.(2008). Reduced specificity of emotional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following self-regulation depletion.Emotion,8(5), 731–736.

O'Sullivan, M. (2003).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in detecting deception: The boy-who-cried-wolf effect.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10), 1316–1327.

Parasuraman, R. (1984). Sustained attention in detection and discrimination. In: R. Parasuraman & D. R. Davis (Eds.),Varieties of attention(pp. 243–271).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arrott, A. C., Garnham, N. J., Wesnes, K., & Pincock, C.(1996). Cigarette smoking and abstinence: Comparative effects upon cognitive task performance and mood state over 24 hours.Human Psychopharmacology: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11(5), 391–400.

Peluso, T., Ricciardelli, L. A., & Williams, R. J. (1999).Brief report self-control in relation to problem drinking and symptoms of disordered eating.Addictive Behaviors,24(3), 439–442.

Pronk, T. M., Karremans, J. C., Overbeek, G., Vermulst, A.A., & Wigboldus, D. H. J. (2010). What it takes to forgive:When and why executive functioning facilitates forgiven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1),119–134.

Reinhard, M. A., & Sporer, S. L. (2010). Content versus source cue information as a basis for credibility judgments.Social Psychology, 41(2), 93–104.

Ren, J. Hu, L. Y., Zhang, H. Y., & Huang, Z. H. (2010).Implicit positive emotion counteracts ego depletion.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8, 919–928.

Righetti, F., & Finkenauer, C. (2011). If you are able to control yourself, I will trust you: The role of perceived self-control in interpersonal trus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5), 874–886.

Shalvi, S., Eldar, O., & Bereby-Meyer, Y. (2012). Honesty requires time (and lack of justifications).Psychological Science, 23(10), 1264–1270.

Shmueli, D., & Prochaska, J. J. (2009). Resisting tempting foods and smoking behavior: Implications from a self-control theory perspective.Health Psychology, 28, 300–306.

Silvia, P. J. (2008). Interest—The curious emotion.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1), 57–60.

Strack, F., & Deutsch, R. (2004). Reflective and impulsive determinants of social behavior.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8(3), 220–247.

Tangney, J. P., Baumeister, R. F., & Boone, A. L. (2004).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 less pathology,better grades, 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Journal ofPersonality, 72(2), 271–324.

Thoman, D. B., Smith, J. L., & Silvia, P. J. (2011). The resource replenishment function of interest.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 592–599.

Tice, D. M., Baumeister, R. F., Shmueli, D., & Muraven, M.(2007). Restoring the self: Positive affect helps improve self-regulation following ego deple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3), 379–384.

Tyler, J. M., & Burns, K. C. (2008). After depletion: The replenishment of the self's regulatory resources.Self and Identity, 7(3), 305–321.

van Swol, L. M., Braun, M. T., & Malhotra, D. (2012).Evidence for the pinocchio effect: Lingu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lies, deception by omissions, and truths.Discourse Processes, 49(2), 79–106.

van Swol, L. M., Malhotra, D., & Braun, M. T. (2012).Deception and its detection effects of monetary incentives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 history.Communication Research,39(2), 217–238.

Vohs, K. D., & Faber, R. J. (2007). Spent resources:Self-regulatory resource availability affects impulse buying.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3(4), 537–547.

Vohs, K. D., & Schooler, J. W. (2008). The value of believing in free will: Encouraging a belief in determinism increases cheating.Psychological Science, 19(1), 49–54.

Wagner, D. T., Barnes, C. M., Lim, V. K. G., & Ferris, D. L.(2012). Lost sleep and cyberloafing: Evidence from the laboratory and a daylight saving time quasi-experimen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7(5), 1068–1076.

Wills, T. A., DuHamel, K., & Vaccaro, D. (1995). Activity and mood temperament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Test of a self-regulation mediational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5),901–916.

Wu, S., Zou, H., Cai, W., Wang, X., & Jin, S. H. (2014).Motivational cues: The role of perceived senders'self-control ability in raters' deception judgem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9(2), 123–130.

Zuckerman, M., DeFrank, R. S., Hall, J. A., Larrance, D. T.,& Rosenthal, R. (1979). Facial and vocal cues of deception and hones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5(4), 378–396.

猜你喜欢
被试控制能力冲动
多级计分测验中基于残差统计量的被试拟合研究*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研究
河南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篮球裁判员水平提高途径探析
太极拳和慢跑锻炼对老人静态姿势控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冲动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