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进化心理学视角*

2016-03-01 07:37徐华伟
心理科学进展 2016年7期
关键词:男性化生育能力面孔

徐华伟 牛 盾 李 倩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曲阜 273165)

1 引言

面孔吸引力是对个体容貌的审美评价。在这个被戏称为看脸的时代, 人不可貌相的古训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处处以颜值论英雄, 整个社会似乎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对自我面孔吸引力不足的焦虑。于是, 化妆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美容整形也逐渐从新闻变成了“旧闻”。为什么如此多的人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甚至甘受皮肉之苦, 却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容貌?一个人的容貌是否如此重要?

答案是肯定的。人们都倾向于选择长相漂亮的伴侣, 面孔吸引力在配偶选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研究表明, 具有这一优势的个体初次性交的年龄更小, 也拥有更多的性伴侣(Rhodes,Simmons, & Peters, 2005)。在日常生活中, 面孔吸引力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相可爱的婴儿得到了成人更多的关注和照料(Schein & Langlois,2015)。漂亮的儿童往往被认为是更加聪明、可爱,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宠爱, 更可能被委任为孩子中的领导者, 犯错后受到的惩罚也更少(Dion,1972)。有吸引力的成人也被认为是拥有更多良好的品质, 更善于社交, 更加亲和; 在工作方面, 他们总是给人感觉更有竞争力, 更加专业; 因此,他们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 拥有更高的薪水, 也更容易获得提升(Langlois et al., 2000; Scholz &Sicinski, 2015)。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解释为一种“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the "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 stereotype; Dion, Berscheid, & Walster, 1972)。

但是, 拥有一张漂亮的面孔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诸事如意, 遇难成祥。长相漂亮的个体也往往被认为是更加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Segal-Caspi,Roccas和Sagiv (2012)发现相对于普通女性, 更具吸引力的女性报告了更多的自我关注却更少关心他人。Dermer和Thiel (1975)的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具吸引力和中等吸引力的个体, 人们认为具有高吸引力的个体更加自负和自我中心, 更有可能离婚或者发展一段婚外情。

关于美丽的两种刻板印象同时存在, 共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Sacco, Hugenberg和 Kiel(2014)研究了这两种刻板印象对于亲社会行为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 个体的面孔吸引力和他人对其是否会做出帮助行为的判断呈倒U型关系。相对于具有中等吸引力面孔的个体, 人们认为具有高吸引力面孔和低吸引力面孔的个体更不大可能做出帮助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 对于具有高吸引力面孔的个体和低吸引力面孔的个体, 被试认为他们不会给予帮助行为的原因不同。对于具有高吸引力面孔的个体来说, 非不能, 是不为也。被试认为具有高吸引力面孔的个体虽然具有给予帮助的能力, 但是却因为自我中心而不会给予帮助。而对于具有低吸引力面孔的个体, 其不为, 是不能也。被试认为这样的人既没有能力帮助他人,也不存在帮助他人的意愿。

虽然新近的一些研究开始关注面孔吸引力在社会交往中的负面影响, 但总的来说, 拥有一张漂亮的面孔还是占尽天时地利。即使是这些强调负面影响的研究也不过是在探究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的反效果。一言以蔽之, 个体偏好高吸引力面孔, 进而爱屋及乌, 不自觉地陷入了光环效应的“陷阱”。

2 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面孔吸引力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可以用个体对高吸引力面孔的偏好来解释, 剩下的问题就是解释这一偏好:为什么个体会偏好具有特定形态特征的面孔?个体对面孔的审美一直被认为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 主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寇慧等, 2013), 是属于审美领域的研究问题。然而,随着进化心理学的兴起, 面孔吸引力研究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神经系统由进化而产生。个体的日常体验不过是环境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副产品(Gallup & Frederick, 2010)。感觉系统把环境中的各种信息输入转化为神经冲动, 这些神经冲动传入大脑从而生成各种体验。值得注意的是, 神经系统的进化与其说是为了准确地表征世界, 不如说是为了基因的生存。因此, 个体的感觉、知觉和情绪等各种体验究其根本而言在于它的适应性功能。个体对于面孔吸引力的偏好亦是如此。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面孔吸引力是个体配偶价值的线索。配偶价值是指个体做为他人配偶的价值(Edlund & Sagarin, 2010)。个体在配偶价值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基因质量、生育能力以及提供资源的能力等对繁殖和养育后代具有重要影响的特征上的差异。面孔吸引力是配偶价值的线索这一假设的核心是指外显的面孔形态特征(morphological features)和内在的与繁殖和养育后代有关的个体特征之间存在一种类似于形式和内容相一致的联系。被感知为高吸引力的面孔其所拥有的形态特征反映的正是个体在繁殖和养育后代方面的优势。因此, 借助于对高吸引力面孔的偏好, 个体能够在配偶选择的过程中准确地锁定更具优势的异性, 从而增加与之结合的可能性,并最终获得高质量的后代以实现成功繁殖(van Dongen, 2014)。偏好高吸引力面孔的心理机制因此得以进化, 内化成为人的一种本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 人们对面孔吸引力的判断具有跨文化、跨年龄的一致性, 而且个体早在婴儿时期就偏好更具吸引力的面孔(李鸥, 陈红,2010)。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已经会更多地注视更具吸引力的面孔(赵玉晶, 王申连, 丁家永,2009)。这至少能部分说明对于面孔吸引力的偏好不是后天习得的。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面孔吸引力研究, 其首要问题是探讨外在的面孔形态特征和内在的个体配偶价值之间的关系以验证面孔吸引力是配偶价值的线索这一假设, 这是利用进化理论指导面孔吸引力研究的前提所在。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就探讨二者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

3 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

面孔吸引力是个体配偶价值的线索。一张漂亮的面孔意味着更好的基因质量和更高的生育能力。这是偏好高吸引力面孔的心理机制得以进化的前提和保证。这一核心假设驱动着基于进化心理学视角的面孔吸引力研究。现有的研究可以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整体上研究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的关系; 另一类是具体地研究影响面孔吸引力的某一形态特征和配偶价值的关系。

3.1 整体面孔吸引力

大量研究表明, 个体在面孔吸引力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其在配偶价值上的差异, 如生育能力、寿命和健康状况等。Jokela (2009)以威斯康辛纵向研究数据库为资料, 研究了其中2241人的面孔吸引力与其随后的生育情况的关系, 结果显示具有高面孔吸引力的个体拥有更多的后代。Henderson和 Anglin (2003)从多年前的高中毕业年鉴中选取了部分照片作为研究对象, 让在校大学生对这些照片进行了面孔吸引力的评价, 并通过政府公共记录获得了照片主人的死亡记录。两者的相关研究表明那些被认为是更具吸引力的男性和女性其寿命也更长。

男性面孔的吸引力可能是其生育能力的线索。Soler等人(2003)研究了66名西班牙男性大学生的面孔吸引力与其精子质量的关系。他们分别采集了男性大学生的照片和精液样本。精液样本接受了精子数量、精子活性和精子形态的检测以生成一个精子质量的指标。同时, 一些从未见过这些男性的女性对其照片进行了吸引力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面孔吸引力评价和精子质量呈正相关。也就是说, 那些被认为是更有吸引力的男性其精子质量也更高。随后, Peters, Rhodes和Simmons (2008)以 118名澳大利亚男性为被试重复了这一实验, 但却未能获得两者的相关。作者认为, 虽然与前人结果的不一致可能部分是由于方法学上的原因, 但不能否认面孔吸引力作为生育能力的线索可能并不能推广到人类整体。最近,Soler等人(2014)再次重复了这一实验, 并使用了两个国家的男女被试(西班牙和哥伦比亚)评判面孔吸引力, 其结果表明男性的面孔吸引力能够预测其精子质量。

女性的面孔吸引力能够预测其生育能力。Roberts等人(2004)通过采集同一女性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照片以比较其面孔吸引力在不同阶段的差别。研究结果发现, 就同一女性而言, 相对于黄体阶段, 他人对其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在月经周期的排卵阶段更高。也就是说, 女性的面孔吸引力能够随着其生育能力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另外, 女性面孔吸引力的个体差异也能够反映其在生育能力上的差异。Wheatley等人(2014)探索了在工业社会和食物采集社会两种条件下, 女性面孔吸引力、嗓音吸引力与其生育能力的关系。作者采集了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睾酮水平三种数据作为女性生育能力的指标。其结果发现这三种指标都和面孔吸引力呈负相关。面孔吸引力和睾酮水平的负相关说明面孔吸引力是女性生育能力的有效线索。女性的生育能力和其体内睾酮水平呈负相关, 这种负相关至少部分是源于睾酮水平过高所导致的月经混乱(Small et al., 2010); 而面孔吸引力和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的负相关也同样说明了面孔吸引力作为女性生育能力线索的有效性。另外, 该研究还发现了年龄与面孔吸引力和嗓音吸引力不同的相关模式, 作者认为这一结果可能表明了面孔吸引力线索和嗓音吸引力线索在提供关于女性生育能力信息时侧重点有所不同:面孔吸引力线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是关于个体剩余生育价值(residual reproductive value)的信息; 而嗓音吸引力线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是关于个体当前生育价值(current fecundity)的信息。其中, 女性的当前生育价值是指女性当前所拥有的生育后代的潜力, 其值在青春期较低, 然后随年龄逐渐增加, 在20多岁时达到顶峰, 此后一路走低, 直到绝经时降为零; 而女性的剩余生育价值是指女性未来所拥有的生育后代的潜力, 其值在青春期时达到最高峰, 然后随年龄增长而一路下降。

除了从整体研究面孔吸引力与配偶价值的关系外, 许多研究进一步聚焦于能够影响面孔吸引力的特定面部形态特征与配偶价值的关系。做为性激素标志的面孔的性别二态性特征、反映发育不稳定性的波动性不对称特征以及提供个体体重线索的面部肥胖特征由于其所携带的丰富的生物信息而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3.2 面孔的性别二态性特征

面孔的性别二态性特征(facial sexual dimorphism)是指能够提供个体性别信息的面部形态特征。它是个体体内性激素水平的线索。从青春期开始, 两性面孔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开始脱离儿童期的特点而逐渐表现出各自相应的形态特征,如男性宽厚的下巴和女性丰满的嘴唇。由于性别二态性始于青春期的性激素分泌, 自然被认为是性成熟和生育能力的信号。而且, 性激素对免疫系统存在抑制作用, 只有那些免疫功能良好的个体才能承受体内更高的性激素水平从而展现出明显的性别化特征(Folstad & Karter, 1992)。因此,从进化的角度出发, 假设两性偏好更具异性化特征的异性面孔是合理的。然而, 大量的研究发现,虽然男性偏好更具女性化特征的女性面孔, 但是女性对于男性面孔的性别二态性特征的偏好却随着情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现有研究表明, 相对于长期择偶的情境, 女性在短期择偶的情境下更偏好具有男性化特征的异性面孔(Little, Jones, Penton-Voak, Burt, &Perrett, 2002); 相对于月经周期的其他阶段, 女性在月经周期的排卵阶段更偏好具有男性化特征的异性面孔(Gangestad, Thornhill, & Garver-Apgar,2010); 相对于身处正常自然环境下的女性, 身处存在传染病威胁的环境下的女性更偏好具有男性化特征的异性面孔(DeBruine, Jones, Crawford,Welling, & Little, 2010; Lee & Zietsch, 2011; Little,DeBruine, & Jones, 2011)。这些现象可能意味着女性在配偶选择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具体的情景在男性配偶价值的不同方面之间进行权衡。Lu, Zhu和Chang (2015)提出了关于男性配偶价值的一个三因素框架:好基因、好资源和好爸爸。好基因是指男性作为后代基因的提供者之一所提供基因的质量, 这一因素由男性自身的基因质量决定。好资源是指男性所能够为配偶和后代提供的物质资源和保护, 这一因素由男性在同性竞争中的结果所决定。好爸爸是指男性在后代成长过程中直接参与照料后代的程度, 这一因素由男性的行为特征所决定。男性化的面孔特征被认为是男性优良基因的信号。女性偏好男性化特征的异性面孔是为了获得异性良好的基因, 以增加其后代的竞争力; 同时, 女性偏好具有力量、统治力和侵略性特征的男性, 这些特征能够帮助男性在同性竞争中占据优势以获取更多的资源; 最后, 人类婴儿延迟成熟的特点需要男性给予直接的亲代投资, 这就要求女性在选择配偶时不仅需要考虑其基因和资源, 还需要考虑其行为特征是否利于维持长期稳定关系。那些拥有典型男性化面孔的男性更可能会因其体内过高的雄性激素水平而表现出一些不利于维持长期关系的特征行为。因此, 女性需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在三者之间做出权衡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繁殖成功。由于对后代的资源支持和直接照料存在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身处不可控制的环境中(如战争、传染病流行等)的女性可能更偏好男性的基因质量; 而身处相对可控制环境中(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的女性可能更偏好男性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当好爸爸的潜质; 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更多的女性有机会和男性一样在社会上获取资源, 她们则把重点放到了配偶能否当好爸爸这一问题上。

男性化的面孔特征是男性配偶价值中好基因的外在线索, 具有此类特征的男性由于其自身优良的基因而具有更高的生育能力并且能够为后代提供更好的基因。不过, 这一用来解释女性对男性化面孔特征偏好的理论最近开始受到了质疑。

女性通过选择更具男性化特征的配偶为后代获取基因收益的理论解释内含两个关键性假设:一是面孔的男性化特征能够遗传给后代; 二是面孔的男性化特征只遗传男性后代而不遗传女性后代(面孔的男性化特征会损害女性面孔吸引力从而减少其进化优势)。Lee等人(2014)通过双生子研究对这两个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男性化的面孔特征的确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而且具有男性化面孔特征的男性其姐妹也同样具有男性化的面孔特征。也就是说面孔的男性化特征不仅遗传给了男性后代也同样遗传给了女性后代。这一采用生物测量学方法客观量化面孔男性化特征的最新研究对现有的理论解释提出了挑战。

偏好更具男性化特征的男性面孔的女性不能为其女性后代带来基因收益, 那么选择这样的男性作为配偶是否会因其更高的生育能力而增加繁殖成功率?根据生育能力与表现型相关联的假设(phenotype-linked fertility hypothesis, PLFH), 男性的第二性征是其生育能力的有效信号(Sheldon,1994)。然而, 精子竞争理论(sperm competition theory)却认为在第二性征的发展和生育能力的提高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权衡(Simmons, Peters,& Rhodes, 2011)。那些把自身大部分资源都用于吸引异性和同性竞争的雄性虽然发展出了更加明显的第二性征, 但是其可用于生产高质量精子的资源就会不足(Parker, Lessells, & Simmons,2013)。Soler等人(2014)就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理论假设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男性面孔的男性化特征和精子质量呈负相关。这一结果支持了精子竞争理论。

不同于女性对男性面孔偏好的复杂情况, 男性对女性面孔的偏好则要简单得多。男性偏好更具女性化特征的女性面孔, 因为这些特征和女性的生育能力直接相关。Smith等人(2005)通过尿液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与其面孔的女性化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与他人对其面孔女性化特征的评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女性化的面孔特征可能是其生育能力的有效线索。

总而言之, 两性在面孔的性别二态性特征偏好上的不同模式可能反映了两性体内性激素水平与各自配偶价值之间的不同关系模式。对于女性来说, 雌性激素可能和生育能力直接相关, 更高的雌性激素水平表明了更高的生育能力; 然而对于男性而言, 由于精子数目相对庞大, 保证繁殖成功的关键可能在于在同性竞争中获得成功从而得到异性的青睐(van Dongen, 2014)。因此, 男性体内更高的雄性激素水平更有可能和统治力、侵略性和力量等能够帮助男性获取竞争优势的特征相关。也就是说, 虽然作为两性体内性激素水平标志的面孔性别二态性特征都是各自配偶价值的线索, 但是作用的机制有所不同。

3.3 面孔的波动性不对称特征

波动性不对称(fluctuating asymmetry, FA)是体质人类学概念, 指相对于双侧对称性状的细微随机偏离, 它是生物在发育过程中由环境压力、遗传变异和自身发育稳态共同作用的结果(陆宏等, 2012)。波动性不对称反映了个体发育的不稳定性(developmental instability, DI)。近亲繁殖、早产、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都会增加波动性不对称(Rhodes, 2006)。波动性不对称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陆宏等, 2011), 是个体基因质量的线索。

双侧的不对称主要涉及波动性不对称和方向性不对称(directional asymmetry, DA; 王凤产等,2012)。方向性不对称可以理解为种群的双侧性状本身所固有的不对称, 如人类普遍存在的利手现象(双手对称而利手只有一只)。人类面孔也存在显著的方向性不对称(Simmons, Rhodes, Peters, &Koehler, 2004; van Dongen, 2014)。方向性不对称不能反映个体发育是否稳定。

大量的研究表明, 两性都偏好对称面孔(Rhodes, 2006)。但是, 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都采用了人工合成面孔的方法, 未能区分面孔的波动性不对称和方向性不对称。Simmons (2004)通过测量真实面孔的波动性不对称和方向性不对称, 研究了二者与面孔吸引力的关系。其结果表明, 虽然人类面孔存在显著的方向性不对称, 个体对于面孔对称性的感知主要还是受到波动性不对称的影响。方向性不对称不影响个体对面孔吸引力的判断。作为天生的面孔专家, 人类能够提取面孔中细微的波动性不对称并利用其作为判断个体基因质量的线索。

波动性不对称特征和性别二态性特征同是配偶价值的线索且同时存在于面孔之中, 两者的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Little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了面孔的波动性不对称和性别二态性的负相关。作者认为, 由于更具性别化的面孔特征反映了个体体内更高的性激素水平, 而性激素对免疫系统又具有抑制作用, 因此, 只有那些拥有良好免疫功能的个体才能够负担体内更高的性激素水平, 所以拥有更具性别化特征的面孔的个体更健康, 面孔的波动性不对称更小。该研究是一项跨物种跨文化的研究, 其主要问题在于所采用的通过一系列的面孔特征比率来表示面孔性别二态性的研究方法, 后续的研究认为这一测量方法未能充分体现面孔的性别二态性特征(van Dongen,2014)。另有研究者认为个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发展出一种量力而为的策略, 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能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调节, 在保证正常免疫功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展现性别特征。因此, 面孔的性别化特征和波动性不对称特征并不相关(Puts,2010)。van Dongen (2014)以200名年轻男女为被试, 研究了其面孔男性化特征、波动性不对称特征、面孔吸引力和握力之间的关系, 其结果支持后一种观点, 即面孔的性别化特征与其波动性不对称特征不相关。虽然作者采用了最新的基于面孔地理形态差异(geometric shape differences)的计算方法来测量面孔的性别二态性特征并证明了其相对于之前方法的科学性, 但他同时也承认由于现有的研究数目过少, 明确的结论还有待更多的证据来支持。

3.4 面部肥胖特征

面部的肥胖特征(facial adiposity)是指能够提供个体体重信息的面孔形态特征。虽然体重在配偶选择中占据一席之地, 和个体的吸引力、健康都高度相关, 然而, 之前的大部分面孔吸引力研究都聚焦于平均化、对称性和性别二态性这三大影响面孔吸引力的传统因素(Little, Jones, &DeBruine, 2011), 面部肥胖特征作为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直到最近才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个体的面部肥胖特征是其体重的有效线索。Tinlin等人(2013)采集了101名白人女性的面部照片、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以探究面部肥胖特征和体重及身体形态的关系。其结果表明, 面部肥胖特征和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都显著相关, 但面部肥胖特征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显著强于其与腰臀比的相关。也就是说, 面部肥胖特征更好的反映了个体的体重而不是形态。

个体是如何通过面孔的形态特征感知其体重信息?Coetzee, Chen, Perrett和Stephen (2010)提出了颧下颌宽度指数(cheek-to-jaw-width ratio)、面部的周长面积比(perimeter-to-area ratio)和面部宽高比(width-to-height ratio)三个指标作为面部肥胖特征的线索并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指标都和男性的身体质量指数显著相关,而与女性身体质量指数显著相关的只有面部宽高比和颧下颌宽度指数两个指标。而且, 这三个指标都和被试依据面孔肥胖特征做出的体重评价显著相关。这一结果表明这三个指标不仅和真实的体重相关并且进一步提供了通过面孔感知体重的线索。

面部肥胖特征能够提供关于个体的健康状态和生育能力的信息。Tinlin等人(2013)研究了女性的面部肥胖特征与其身体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锻炼习惯以及果蔬的食用量之间的关系。其结果发现, 面部肥胖特征和由身体健康状态与心理健康状态组成的“一般健康状态”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一般健康状态因子”分数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差)。该研究还考察了女性的面部肥胖特征与其体内雌性激素和孕酮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面部肥胖特征和体内孕酮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孕酮和雌性激素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 面部肥胖特征能够传达关于女性配偶价值的重要信息。

面部肥胖特征不仅是个体健康状态的线索,它同时也是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那么, 从面孔吸引力是配偶价值的线索这一假设出发, 认为具有高吸引力的面孔的肥胖程度同时反映了个体的最佳健康状态是合理的。然而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Coetzee, Re,Perrett, Tiddeman和Xiao (2011)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了能够在面部肥胖特征维度进行连续调节的3D女性面孔, 然后要求男女被试在这一维度上进行自主调节从而分别得到自认为是最有吸引力的面孔和最健康的面孔。结果表明, 女性所认为的最具吸引力的面孔的肥胖程度显著低于被她们看作是最健康的面孔的肥胖程度; 而对于男性来说,两者没有显著区别。也就是说, 仅就面部肥胖特征这一维度而言, 女性偏好的面孔并不是她们所认为的最健康的面孔, 而男性偏好的面孔正是他们所认为的最健康的面孔。这一结果可能恰好反映出了面孔吸引力作为配偶价值线索的针对性。在长期的进化中, 男性已经演化出了一套有效的面孔吸引力评价机制来帮助其准确地锁定具有高配偶价值的异性。由于配偶的健康状态对繁殖和养育后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在评价女性面孔的吸引力时, 男性所认为的最具吸引力的女性面孔也必然是其所认为的最健康的女性面孔; 女性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女性的择偶对象不是女性,所以女性在评价女性的面孔时无需过多考虑反映健康状态的肥胖程度这一因素, 再加上无处不在的大众媒介所设立的不现实的完美女性形象对其潜移默化地影响, 导致了女性所认为的最有吸引力的女性面孔并不是其所认为的最健康的女性面孔。

4 总结和展望

人类由进化而来。和其它物种一样, 人类的进化也是一个在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双重作用下基因不断遗传和变异的过程。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evolve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适应器——正是人性的核心所在(the core of human nature; Buss, 2012),因此也是心理学家理解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有力工具。

从进化的角度出发, 个体的面孔吸引力偏好作为人类的适应器反映了配偶选择这一反复出现的适应性问题是如何得到有效解决的。面孔的形态特征和配偶价值相联系, 形态特征上的差异反映了配偶价值上的差异。个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对某些特定面孔形态特征的偏好, 因而在配偶选择中倾向于选择拥有这些面孔特征的异性作为配偶。这些面孔特征正是高配偶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 个体的面孔吸引力偏好能帮助其准确地锁定高质量的异性从而提升繁殖成功率。这就是面孔吸引力偏好背后的逻辑。

由于面孔本身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以及配偶价值的复杂性, 关于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两者关系的研究仅仅只能说是有了一个开端, 后续还有更多的问题等待着研究者去探索。这里仅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 供有兴趣的研究者参考。

第一, 改进研究方法。面孔吸引力研究在方法学上一直有使用人工合成面孔刺激的传统。无论是最早的利用简单的投影叠加方法将多张照片投射到一处而生成的平均面孔(李鸥, 陈红, 2010),还是今天普遍使用的可针对不同维度进行调节的计算机合成面孔, 遵循传统的研究都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人工合成的面孔是否能够替代真实面孔成为有效的研究对象(Rennels, Bronstad, &Langlois, 2008)?上述的几个新近研究都采用了生物测量学方法来客观量化真实面孔的形态特征,并且得出了和现有理论解释不同的结论(Lee et al.,2014; Soler et al., 2014; van Dongen, 2014)。积极借鉴这些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够增加今后研究的生态效度。

第二, 研究同性恋群体的面孔偏好。生存和繁殖是进化永恒的主题。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面孔吸引力研究着眼于面孔偏好的繁殖意义, 在研究中也通常是招募异性恋作为被试。然而这一基本前提对同性恋群体并不适用, 同性恋群体的面孔偏好显然无法通过其对繁殖的适应性功能来解释。关于同性恋面孔偏好的研究也少有人涉及。2015年6月26日, 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 承认同性恋合法。美国成为了全球第21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同性恋现象无法忽视, 对其面孔偏好的研究无论是就其本身还是作为异性恋面孔偏好研究的对照都具重要意义。

第三, 研究虚假面孔吸引力线索的影响。在远古环境中, 面孔吸引力作为配偶价值的线索是真实有效的。正是因为如此, 人类才逐渐进化出了偏好高吸引力面孔的心理机制。然而,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化妆和整容日益普遍, 通过人工的方法得到一张极具吸引力的面孔也并非难事。这就导致了面孔吸引力线索的失效。新的环境提出了新的问题:个体在已知所面对的美丽面孔并非其本来面目的情况下, 又该如何应对这种虚假的面孔吸引力线索?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索能够更好得帮助我们理解由于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本身所固有的滞后性而造成的现实影响。

寇慧, 苏艳华, 张妍, 孔繁昌, 胡媛艳, 王洋, 陈红.(2013). 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观察者假设.心理科学进展, 21(12), 2144–2153.

李鸥, 陈红. (2010). 面孔吸引力的回顾与前瞻.心理科学进展, 18(3), 472–479.

陆宏, 党洁, 霍正浩, 师志云, 彭亮, 钟慧军, 焦海燕.(2011). 生物体波动性不对称与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33(9), 899–901.

陆宏, 刘永杰, 霍正浩, 师志云, 党洁, 彭亮. (2012). 指长波动性不对称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人类学学报,31(1), 82–88.

王凤产, 胡晓林, 赵晓进, 赵璇, 党晓云, 燕帅国. (2012).太行山猕猴掌骨和蹠骨的波动性不对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5), 547–551.

赵玉晶, 王申连, 丁家永. (2009). 新生儿面孔识别中的两种偏好现象.心理科学进展, 17(6), 1234–1241.

Buss, D. M. (2011).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4th ed.). London: Pearson.

Coetzee, V., Chen, J. Y., Perrett, D. I., & Stephen, I. D.(2010). Deciphering faces: Quantifiable visual cues to weight.Perception, 39(1), 51–61.

Coetzee, V., Re, D., Perrett, D. I., Tiddeman, B. P., & Xiao,D. K. (2011). Judging the health and attractiveness of female faces: Is the most attractive level of facial adiposity also considered the healthiest?Body Image, 8(2),190–193.

DeBruine, L. M., Jones, B. C., Crawford, J. R., Welling, L. L.M., & Little, A. C. (2010). The health of a nation predicts their mate preferences: Cross-cultural variation in women's preferences for masculinized male face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7(1692),2405–2410.

Dermer, M., & Thiel, D. L. (1975). When beauty may fai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6),1168–1176.

Dion, K. K., Berscheid, E., & Walster, E. (1972). 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4(3), 285–290.

Dion, K. K. (1972).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evaluation of children's transgress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4(2), 207–213.

Edlund, J. E., & Sagarin, B. J. (2010). Mate value and mate preferences: An investigation into decisions made with and without constraint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9(8), 835–839.

Folstad, I., & Karter, A. J. (1992). Parasites, bright males,and the immunocompetence handicap.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39(3), 603–622.

Gallup, G. G., Jr., & Frederick, D. A. (2010). The science of sex appeal: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4(3), 240–250.

Gangestad, S. W., Thornhill, R., & Garver-Apgar, C. E.(2010). Men's facial masculinity predicts changes in their female partners' sexual interests across the ovulatory cycle,whereas men's intelligence does not.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1(6), 412–424.

Henderson, J. J., & Anglin, J. M. (2003). Facial attractiveness predicts longevity.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4(5),351–356.

Jokela, M. (2009).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in humans: Evidence from the late 20th century United States.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0(5),342–350.

Langlois, J. H., Kalakanis, L., Rubenstein, A. J., Larson, A.,Hallam, M., & Smoot, M. (2000). Maxims or myths of beauty?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3), 390–423.

Lee, A. J., Mitchem, D. G., Wright, M. J., Martin, N. G.,Keller, M. C., & Zietsch, B. P. (2014). Genetic factors that increase male facial masculinity decrease facial attractiveness of female relatives.Psychological Science, 25(2), 476–484.

Lee, A. J., & Zietsch, B. P. (2011).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women's mate preferences are directly influenced by cues of pathogen prevalence and resource scarcity.Biology Letters, 7(6), 892–895.

Little, A. C., DeBruine, L. M., & Jones, B. C. (2011).Exposure to visual cues of pathogen contagion changes preferences for masculinity and symmetry in opposite-sex face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8(1714), 2032–2039.

Little, A. C., Jones, B. C., & DeBruine, L. M. (2011). Facial attractiveness: Evolutionary based research.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366(1571), 1638–1659.

Little, A. C., Jones, B. C., Penton-Voak, I. S., Burt, D. M., &Perrett, D. I. (2002). Partnership status and the temporal context of relationships influence human female preferences for sexual dimorphism in male face shape.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269(1496), 1095–1100.

Little, A. C., Jones, B. C., Waitt, C., Tiddeman, B. P.,Feinberg, D. R., Perrett, D. I., ... Marlowe, F. W. (2008).Symmetry is related to sexual dimorphism in faces: Data across culture and species.PLoS One, 3(5), e2106.

Lu, H. J., Zhu, X. Q., & Chang, L. (2015). Good genes, good providers, and good father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volved in how women select a mate.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 9(4), 215–228.

Parker, G. A., Lessells, C. M., & Simmons, L. W. (2013).Sperm competition games: A general model for precopulatory male–male competition.Evolution, 67(1), 95–109.

Peters, M., Rhodes, G., & Simmons, L. W. (2008). Does attractiveness in men provide clues to semen quality?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21(2), 572–579.

Puts, D. A. (2010). Beauty and the beast: Mechanisms of sexual selection in humans.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31(3), 157–175.

Rennels, J. L., Bronstad, P. M., & Langlois, J. H. (2008). Are attractive men's faces masculine or feminine? The importance of type of facial stimuli.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34(4), 884–893.

Rhodes, G. (2006).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facial beauty.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7, 199–226.

Rhodes, G., Simmons, L. W., & Peters, M. (2005).Attractiveness and sexual behavior: Does attractiveness enhance mating success?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6(2), 186–201.

Roberts, S. C., Havlicek, J., Flegr, J., Hruskova, M., Little, A.C., Jones, B. C., ... Petrie, M. (2004). Female facial attractiveness increases during the fertile phase of the menstrual cycle.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1(Suppl 5), S270–S272.

Sacco, D. F., Hugenberg, K., & Kiel, E. J. (2014). Facial attractiveness and helping behavior beliefs.Social Psychology, 45(2), 74–85.

Schein, S. S., & Langlois, J. H. (2015). Unattractive infant faces elicit negative affect from adults.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38, 130–134.

Scholz, J. K., & Sicinski, K. (2015). Facial attractiveness and lifetime earnings: Evidence from a cohort study.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97(1), 14–28.

Segal-Caspi, L., Roccas, S., & Sagiv, L. (2012).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revisited: Perceived and reported traits and values of attractive women.Psychological Science,23(10), 1112–1116.

Sheldon, B. C. (1994). Male phenotype, fertility, and the pursuit of extra-pair copulations by female birds.Proceedings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257(1348), 25–30.

Simmons, L. W., Rhodes, G., Peters, M., & Koehler, N.(2004). Are human preferences for facial symmetry focused on signals of developmental instability?Behavioral Ecology, 15(5), 864–871.

Simmons, L. W., Peters, M., & Rhodes, G. (2011). Low pitched voices are perceived as masculine and attractive but do they predict semen quality in men.PLoS One, 6(12),e29271.

Small, C. M., Manatunga, A. K., Klein, M., Dominguez, C.E., Feigelson, H. S., McChesney, R., & Marcus, M. (2010).Menstrual cycle variability and the likelihood of achieving pregnancy.Reviews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25(4),369–378.

Smith, M. J. L., Perrett, D. I., Jones, B. C., Cornwell, R. E.,Moore, F. R., Feinberg, D. R., ... Hillier, S. G. (2005).Facial appearance is a cue to oestrogen levels in women.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273(1583), 135–140.

Soler, C., Kekäläinen, J., Núñez, M., Sancho, M., Álvarez, J.G., Núñez, J., ... Gutiérrez, R. (2014). Male facial attractiveness and masculinity may provide sex- and culture-independent cues to semen quality.Journal ofEvolutionary Biology, 27(9), 1930–1938.

Soler, C., Núñez, M., Gutiérrez, R., Núñez, J., Medina, P.,Sancho, M., ... Núñez, A. (2003). Facial attractiveness in men provides clues to semen quality.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4(3), 199–207.

Tinlin, R. M., Watkins, C. D., Welling, L. L. M., DeBruine, L.M., Al-Dujaili, E. A. S., & Jones, B. C. (2013). Perceived facial adiposity conveys information about women's health.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4(2), 235–248.

van Dongen, S. (2014). Associations among facial masculinity, physical strength, fluctuating asymmetry and attractiveness in young men and women.Annals of Human Biology, 41(3), 205–213.

Wheatley, J. R., Apicella, C. A., Burriss, R. P., Cárdenas, R.A., Bailey, D. H., Welling, L. L. M., & Puts, D. A. (2014).Women’s faces and voices are cues to reproductive potential in industrial and forager societies.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5(4), 264–271.

猜你喜欢
男性化生育能力面孔
本期面孔
男性性能力越强生育力越强吗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对《消失的地平线》中布琳克洛小姐矛盾的人物性格的探讨
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研究
单孔或三孔腹腔镜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剥除术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比较
体育活动提高男生基本特质与作用
流产或服用避孕药会不会影响生育能力
我们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