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

2016-02-01 08:54丁桂凤古茜茜
心理科学进展 2016年7期
关键词:意向创业者效能

丁桂凤 候 亮 张 露 张 丽 王 曼 古茜茜

(1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开封 475001)

(2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ofstra University, Hempstead 11549, USA)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我国政府对创业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强, 创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创业活动日益活跃(倪宁, 王重鸣, 2005)。创业活动是创业者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环境中识别和把握机会、获取利润并谋求成长的过程, 因而, 创业是一种高风险活动, 多数成功的创业者都有过创业失败(entrepreneurial failure)的经历(Shepherd, 2009)。

创业失败会给创业者带来严重的后果(Yang &Aldrich, 2012)。创业失败除了给失败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Arora & Nandkumar, 2011)之外, 还会对其身心造成重创, 例如, 创业失败往往会使创业者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 包括痛苦、抑郁、悔恨、羞愧、耻辱、愤怒、内疚、责备、悲伤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并常伴随有不良的生理症状, 例如, 疲劳、高血压、失眠、体重下降, 甚至导致自杀(Cardon & McGrath, 1999; Shepherd, 2003;Singh, Corner, & Pavlovich, 2007; Shepherd & Haynie,2011; Cope, 2011)。创业失败还会降低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风险承担倾向, 伤害创业者的自尊心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从而阻碍其工作绩效的改善(Whyley, 1988; Bandura, 1991; Cardon & McGrath,1999; Shepherd, 2003)。然而, 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 创业失败所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 例如, Cardon, Stevens和Potter (2011)认为, 经历了严重失败的创业者在创业机会面前不会退缩。相反, 与具有成功经验的创业者相比, 受挫的创业者具有更多的自信和创业激情, 因为他们将失败看成是创业的入场券。

由此看来, 创业失败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创业者来说, 失败既可能是一个痛苦的、破坏性的经历, 这种经历足以让创业者一蹶不振(Cope, 2011);创业失败也可以促使创业者从失败中学习, 从而为再次创业创造条件(Sitkin, 1992; Minniti & Bygrave,2001; Shepherd, 2003; Politis, 2005; Ucbasaran,Westhead, & Wright, 2009)。分析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 探索创业失败者如何通过学习从失败中汲取力量, 重新开始创业,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拟从创业失败者的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和情绪应对方式两条路径出发探索创业失败后再创业意向的发生机制:一方面依据社会比较理论, 分析创业失败者如何锁定学习目标, 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 激发再创业意向; 另一方面, 依据情绪调节理论, 分析创业失败者如何应对消极情绪, 激发失败学习的内在动机, 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 增强再创业的意向。此外, 通过创业失败者在时间轴上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比较,寻求创业失败者再次创业的时间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创业失败的界定

关于创业失败的界定, 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在现有文献中, 学者对于创业失败的界定可以归为三类:

一是将创业失败等同于企业的破产、倒闭或者清算(Zacharakis, Meyer, & De Castro, 1999;Shepherd, Wiklund, & Haynie, 2009)。这一类界定认为创业失败就是企业在经济方面陷入危机, 无法继续生存, 最终被迫关闭。这类界定的优点是标准客观, 容易判断。缺点是外延太窄, 将企业绩效持续下滑, 创业者的期望一再落空的情景排除在失败的范畴之外, 这是不合适的。

二是将创业失败等同于企业所有权的终止或转移(Bruno, McQuarrie, & Torgrimson, 1992;Watson & Everett, 1996; Wennberg, Wiklund, DeTienne,& Cardon, 2010)。与前一种定义相比, 显然这种观点拓宽了创业失败的外延。但这一类定义最明显的不足就是没有详细区分企业所有权终止的多种情形。企业所有权的终止可能是被迫关闭, 也可能是创业者主动终止或转让企业。例如, 创业者由于年老力衰的原因, 主动关闭了企业, 或者由于创业者个人兴趣的转移, 将投资转向更具吸引力的项目等。显然将创业者主动关闭企业划归为失败范畴是不合适的。还有一种情况是, 有些企业的绩效虽然很差, 甚至是亏损经营, 但创业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出于对企业的特殊兴趣而继续维持企业的运转。这种情况下企业虽未关闭, 但也应该归属于创业失败的范畴。因此将创业失败简单地等同于企业所有权的终止或转移是不合适的。

三是将创业失败定义为企业绩效持续未达到创业者预期目标的阶段性情景(Cannon & Edmondson,2001; Politi & Gabrielsson, 2009; Ucbasaran,Westhead, Wright, & Flores, 2010; 于晓宇, 2011)。前两类定义都是依据客观标准来判定创业失败的,第三类定义则另辟蹊径, 从创业者的主观愿望角度来界定创业失败, 即不管企业的客观业绩怎样,只要创业者感觉自己的目标或愿望阶段性地没有实现, 都可以定义为创业失败。依据这个主观的标准, 创业失败不再是一个标志企业所有权终止的时间点, 而是一个创业者的愿望持续不能满足的过程。至于企业是否关闭, 该定义不认为是创业失败的关键特征。

综合三种定义, 本研究认为创业失败既要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 即企业绩效持续走低, 发展陷入困境, 又要依据创业者的主观感受, 即创业者目标受挫的感觉比较明显。企业破产是严重的创业失败, 但不是创业失败的本质特征。目前我国创业多为中小型企业, 虽然关闭者众多, 但由于利润比较微薄, 即使是企业利润下滑, 只要不影响其生存, 部分创业者仍不会轻易关闭企业。这一类企业虽未关闭, 但本研究仍然将其归为创业失败范畴, 如何引导这一类企业走出低俗也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创业失败时既有企业绩效下滑的客观表现, 还有创业者主观的受挫体验, 而这种主观体验往往因创业者采取的社会比较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例如, 创业者如果选择下行比较,虽然自己绩效在下滑, 但因感觉自己比目标企业绩效好, 仍然可能不认为自己是失败。相反, 如果创业者选择的是上行比较, 即使自己的绩效在上升之中, 但仍然可能会产生自愧不如他人的失败感觉, 因此界定创业失败时, 有必要考虑创业者因社会比较不同而生产的不同感受。基于以上论述, 本研究将创业失败界定为:企业绩效持续走低,甚至倒闭,同时企业者有明显的目标受挫的感觉。企业的绩效下降情况可以通过一定时期内具体的绩效水平对比来衡量, 目标受挫程度可以依据Shepherd和 Haynie (2011), Shepherd, Patzelt,Williams和 Warnecke (2014)的理论, 从心理、社会和经济成本三个方面来考察创业者个体和创业团队的主观感受。

2.2 创业失败学习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者认为, 失败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可能会为创业者提供重要的学习机会和增强其未来再创业的动机(Sitkin, 1992; Minniti &Bygrave, 2001; Shepherd, 2003; Politis, 2005;Ucbasaran et al., 2009)。高效的创业者都是杰出的学习者, 他们从一切事物中学习。更重要的是, 他们善于从失败中学习(Smilor, 1997)。可以说, 失败是创业学习发生的引擎。

创业学习是近年来创业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分别从行为主义、实用主义、认知建构、人本主义、系统论五个视角对创业学习的实质进行了界定和阐释。这些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管理学或教育学领域, 心理学层面上的实证分析较少(丁桂凤, 李永耀, 耿英伟, 2010)。创业学习在国内也有一些研究成果陆续发表, 例如, 对于国外创业学习研究的理论综述(丁桂凤, 李永耀,郑振宇, 2009), 对于创业学习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有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成果。但关于创业失败学习的文献却少之又少,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失败学习的产生

失败学习的概念起源于经验学习理论。根据Petkova (2009)的观点, 创业学习是一种对创业结果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反思的学习过程。正是因为遭遇了失败, 使得创业者意识到自己的创业结果与预期的目标存在差距, 所以才引起后续的反思,反思则推动了学习活动的发生。有学者认为, 一旦创业者能够理解其企业为什么失败, 那么创业者们就能从企业失败中得到学习(即信息反馈),并修改他们现有的有关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企业的知识(Shepherd, 2003)。

(2)创业失败学习的内容

创业者能从创业失败中学到什么?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创业学习内容与具体情境相关, 例如, Young和 Sexton (1997)认为,创业者优先学习的内容因行业不同而不同。第二种观点认为创业学习内容包括“企业管理”与“新机会识别”两类知识, 例如, Schutjens和 Stam(2006)把创业失败学习的内容分为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内部学习是指创业者在创建、管理和关闭企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而外部学习则是指学习与机会识别和创业警觉性相关的内容。他们认为, 外部学习比内部学习对创业者的影响更为深刻。第三种观点认为创业学习内容包括“自我学习”、“新企业管理”与“创业网络管理”等, 例如,Cope (2005)将创业学习分为自我学习、商业学习、环境与创业网络学习、小企业管理学习、关系性质与管理学习五方面的内容。Cope (2011)基于实证研究进一步将创业失败的学习内容概括为自我学习、商业学习、网络与关系学习以及新企业管理学习四个方面。与Schutjens和Stam的观点不同的是, Cope认为自我学习是创业失败学习的核心。

依据以上对于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梳理, 第一类观点只是笼统地认为创业失败学习的内容因行业不同而不同, 没有正面论述创业失败学习的具体内容。第二类观点将创业失败学习分为内部和外部学习两类, 但却忽略了创业者对自我的重新审视, 即自我学习的相关内容。而第三种观点将创业失败学习的内容聚焦在内部学习方面, 但对于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深刻反省(外部学习)却关注不够。因此, 创业失败学习研究虽然已经从理论架构延伸到学习内容的多样性阐释, 但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有待继续探索。基于以上分析, 本研究认为:创业失败学习是指创业者对创业过程中的失误及自身不足进行反思的过程, 这样的反思有助于创业者更好地分析行业内部及外部环境的特征, 增强识别创业机会的敏感性, 提高企业管理的能力, 并对自我有更好地了解, 为下次创业做好准备。

(3)影响创业失败学习的因素

一直以来创业研究侧重于促进创业成功或避免失败的因素分析, 很少关注创业者如何解释创业失败, 以及这种解释对随后创业行为的影响(Cardon et al., 2011)。近来国外已有创业研究者关注到创业失败对于创业者知识学习的重要价值,并从不同侧面就创业失败对学习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索。已经识别出的影响因素包括归因方式、情绪管理、损失程度等。

归因和情绪是学者关注较多的影响创业失败学习的因素。学者认为创业失败的外部归因不利于学习(Cardon et al., 2011), 将失败归因于努力是有利于学习的(Cardon & McGrath, 1999)。归因于能力是否有利于学习有争议(Jenkin, 2011;Cardon& McGrath, 1999), 可能是因为忽略了能力观的调节作用所致。也有学者认为, 创业失败的归因与创业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过度内部否定必然会降低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Yasuhiro, Peng, & Deeds, 2015)。

多数研究者认为, 由失败而引起的消极情绪不利于创业失败学习, 创业者可能会专注于情感事件而不能去思考导致失败的原因所在, 从而错失学习的机会。Shepherd (2003)及其同事对于哀伤(grief)的研究认为, 只有平复了哀伤, 创业者才可能产生从失败中学习的兴趣。也有学者认为,失败可以减弱创业者过度乐观的情绪, 从而有利于其从失败中学习(Ucbasaran et al., 2010)。如何应对由失败引发的消极情绪(例如, 愤怒、恐惧、羞愧、抑郁等), 促进其从失败中学习的动机缺乏实证的研究支持。

关于失败的损失程度对于创业学习的影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是认为损失越大, 学习的可能性越大(Madsen & Desai, 2010),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损失越小, 越有利于学习(Sitkin, 1992;Baumard & Starbuck, 2005)。研究结果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 损失的程度不能只用客观标准来衡量, 失败者的主观感受更重要。

从以上文献的梳理来看, 创业失败对于创业失败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机制。现有的研究结论之所以存在分歧, 是因为从失败到学习之间可能还存在一些重要的变量及路径未被发现所致。如何依据社会比较理论, 分析创业者处理失败的问题应对方式; 如何依据情绪调节理论, 分析创业者处理失败的情绪应对方式, 从而探索创业者经历失败后如何通过创业失败学习提高自身的创业效能感, 进一步激发其再创业的动机, 这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目前尚未引起学者的关注。

2.3 创业失败与创业失败学习之间的中间变量

(1)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Festinger (1954)首次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具有评价自身观点和能力的动机, 当所处的情境中缺乏客观标准时, 为了降低不确定感, 个体会倾向与类似的他人进行比较, 从而获得能够正确评价自我的信息”。社会比较倾向与许多人格因素有关, 例如, 自尊、抑郁、神经质等。这类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不稳定和不明确的, 他们没有一个清晰稳定的内在价值标准, 他们把自我看成一个客体, 这种客体的自我意识状态导致他们频繁地作社会比较, 并且自我价值感会随着社会比较的结果而改变(Wayment & Taylor, 1995;Gardner, Gabriel, & Hochschild, 2002)。此外, 在竞争氛围中, 个体处在有压力的状态下或处于不熟悉的环境中、害怕负面评价等都会对社会比较信息表现得更为关注和敏感(王明姬, 王垒, 施俊琦,2006)。

社会比较倾向与文化氛围有关。西方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性, 社会比较的对象通常只是扮演信息的提供者。而中国人的自我是一种“互依性(interdependence)”自我(杨中芳, 2009), 这使中国人的自我往往同时涉及了自己、他人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文化背景下, 社会比较的功能通常也是多元的。跨文化的研究表明(Kitayama,Markus, Matsumoto, & Norasakkunkit, 1997), 西方文化下的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行为动机多源于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 而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则更为关注自我完善(self- improvement),进行自我批评的次数也比较多。中国人崇尚榜样教育, 强调向优秀人物学习, 注重自我完善, 即更为重视上行比较, 下行比较通常只有在习惯性的低自尊水平下才会使用(如阿Q精神)。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推断, 创业是一种高风险、高压力的活动, 失败经历会降低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 打击其自尊, 这一点可以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找到依据。为了重新自我评价、自我增强和自我完善, 创业者会主动寻求社会比较, 这正是Festinger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的出发点。与西方相比, 中国创业者在遭遇失败后具有更高的社会比较倾向, 而且更倾向于向上比较,寻求学习榜样, 这方面已有有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Chung & Mallery, 1999)。但截至目前,未找到从社会比较视角探索创业失败与创业失败学习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

(2)目标取向(goal orientation)

Elliot和 Dweck (1988)把成就目标分为两种导向, 即学习目标导向(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和成绩目标导向(performance goal orientation)。持有成绩目标导向的创业者把创业看作是表现能力的手段, 他们更多地认为创业绩效是对自己能力的验证。而学习目标导向的创业者则把创业看作是一个熟悉并掌握创业技能的过程, 他们对于创业过程本身感兴趣, 激发的是内在的动机。由此可以推论:成绩目标导向的创业者创业的目的就是要超越他人, 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比较。通过上行比较寻找学习的标榜, 可以激发其学习的动机。而学习目标导向的创业者专注于自己是否掌握了创业的技能, 在遭遇失败时, 更注意反思失败的过程, 寻求失败的原因, 不会和他人做过多的比较。据此认为, 由于目标导向的不同, 遭遇失败的创业者可能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比较, 也可能较少地与他人比较, 这便是目标导向的调节作用所在。

(3)自我怜悯(self compassion)

怜悯植根于佛教的慈悲观, 认为怜悯自己和怜悯他人同样重要。但过去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对他人的怜悯。Neff (2003)首次提出了自我怜悯的概念, 将其定义为个体控制自己的痛苦感而代之以一种温暖、连结和关心的感觉的能力。自我怜悯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态度, 是个体对自己的痛苦和失败不予回避, 用开放宽容的态度加以感受,并给与无偏见的理解, 将个人的经历看作是全人类共同经历的一部分, 从而减轻个体所体验到的痛苦(Neff, 2003; Neff, Kirkpatrick, & Rude, 2007;张耀华, 刘聪慧, 董研, 2010)。

自我怜悯能够帮助个体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缓冲它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保持良好的情绪。Neff等人(2007)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 自悯与正性情绪呈正相关, 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之后,Neff和Vonk (2009)又发现, 控制了自尊水平之后,自悯与所有正性情绪仍然呈正相关。为了避免问卷法的缺陷, Leary, Tate, Adams, Batts和Hancock(2007)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 研究结果均表明,不论是面对真实的, 还是想象的, 或者是回忆中的事件, 自悯都与负性情绪负相关, 而与正性情绪正相关。自悯不仅在个体面对负性事件时起到保护作用, 它还可以增强个体积极的心理力量。自我怜悯与幸福和乐观存在很强的联系。相比于社会支持, 自悯甚至预测了更大比例的幸福感(Neely, Schallert, Mohammed, Roberts, & Chen,2009)。由此可以推测, 自我怜悯可以帮助创业者缓冲因创业失败而带来的消极情绪, 保持积极的情绪。将自我怜悯引入创业失败领域, 是本研究新的尝试。

2.4 创业失败学习与再创业意向(subsequent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是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Krueger & Brazeal, 1994;Krueger, Reilly, & Carsrud, 2000)。已有文献主要分析了初次创业的个体产生创业意向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并未深入探讨“再创业意向”的概念。本研究认为再创业意向与创业意向的核心成分是一样的, 都是个体关于创业的信念、承诺和计划。个别学者已经认识到了先前的创业经历对于再创业意向以及后续创业活动的影响, 例如, Jenkins(2011)认为创业者在经历失败之后, 对自己进行反思和学习, 对产生再次创业意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Boyd和 Vozikis (1994)首次将创业自我效能感(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引入创业意向的研究中。创业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扮演创业者角色和完成创业任务的自信程度(Chen, Greene, & Crick, 1998)。在众多前因变量中, 创业效能感是影响创业意向的关键变量且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力(Krueger & Brazeal, 1994;Forbes, 2005; Wilson, Kickul, & Marlino, 2007)。Zhao, Seibert和Hills (2005)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首次探讨了自我效能在个体因素(创业学习、创业经历、冒险倾向、性别)和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效应。由此看来, 通过创业学习可以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 从而增强其创业意向。这一机制应该也适用于再创业情景, 即通过创业失败学习, 提高再创业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产生再创业意向。本研究认为, 这里需要考虑到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失败学习前后两个时间点上的对比, 即再创业意向的产生更可能取决于通过创业失败学习, 创业者感觉创业自我效能感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本研究的设想, 需要接受实证研究的检验。

2.5 现有研究述评及未来研究展望

在创业领域, 学者关注创业成功要早于且远远多于失败, 有限的创业失败研究成果中又有很大一部分研究用的是现象描述或者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细致梳理, 发现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1)创业失败及创业失败学习的界定有待进一步完善

已有的三类创业失败定义各有优缺点, 学者们对于创业失败没有做出明确的、一致的界定,并且未有创业失败的测量指标。本研究认为, 需根据企业的业绩现状(客观指标)和创业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指标)两个方面来理解创业失败的概念。因此, 有必要对该构念的内涵以及操作化测量进行更细致及全面的界定。

关于创业失败学习的内容也存在分歧, 已有的三类观点研究各有侧重点。因此,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研究虽然已有多样性探索, 但如何整合多家观点, 提出一个完整创业学习内容架构, 是当前创业失败学习研究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2)创业失败与创业失败学习之间的路径单一,需要考虑更多的相关变量

创业失败的早期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失败的因素分析以及初次创业如何避免失败。近期的研究分析了失败归因、哀伤情绪、失败经验、损失程度如何影响创业失败学习, 但具体的影响路径及程度存在分歧。这种分歧的根源可能是对某些重要相关变量的忽略所致。例如, 成就目标导向不同, 失败者追求成功的动机不同, 其随后的学习表现也会不相同。再如, 社会比较的倾向性不同,比较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而自我怜悯水平的高低则涉及到失败者是否能合理把握自己的情绪, 对于失败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这些中间变量的思考将有助于更合理解释创业失败与创业失败学习之间的复杂作用机制。

(3)如何应对创业失败引起的消极情绪有待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撑

已有的研究发现, 创业失败往往会使创业者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 包括痛苦、抑郁、悔恨、羞愧、耻辱、愤怒、内疚、责备、悲伤以及对未知的恐惧等, 这些负面情绪对于创业者的创业失败学习以及未来的再创业意向会有消极的影响。但从查找到的相关文献来看, 只有Shepherd及同事对哀伤在创业失败与创业学习之间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其它类型的消极情绪如何影响创业失败学习却没有引起学者的关注。如何降低由创业失败引起的消极情绪对再创业意向的影响有待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撑。

(4)未来研究需要更多思考中国文化特色

创业失败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很多概念的界定及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论述是直接借用了西方的研究成果, 忽略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业者对于创业失败的特殊感受及应对方式。东方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社会比较方式不同, 对于失败的理解不同,对于失败的宽容度也不同, 以后的研究应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 探索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 这样的研究结果对于中国创业者更有指导意义。

(5)研究方法单一, 难以收集到真实性高的信息

在研究方法上, 创业失败领域的实证研究中多通过访谈或自我报告式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中国文化背景下, 创业者往往会将创业失败看作是耻辱的经历, 回忆失败多是痛苦的过程, 被试可能不愿意暴露或回忆与失败相关的某些事件,还有可能选择性地隐瞒部分信息, 这些都会影响到真实信息的获得。另外由于自我服务偏差和事后合理化存在, 通过自我报告获得的信息也会失真。因此单纯选择创业者自我报告方式问卷或口头访谈的方式来搜集数据的研究方法是不科学的。

鉴于自我报告和事后调查存在局限性, 学者们应该根据研究内容的特点, 灵活采用多种方法,以获得真实的信息。例如, 可以采用创业失败动态跟踪研究法, 获得较高质量的研究信息。也可以采用情景测试法, 让被试在假想的创业失败情景中, 设身处地思考失败时的感受, 搜集研究数据, 以期获得更真实的研究资料。

(6)缺乏对于创业失败的干预研究

目前创业教育多是针对本科生的一种关于怎样开办企业以及如何管理企业的课程教育, 或者是针对社会在职或待业人员的一种知识培训。针对经历失败的创业者(无论是大学生创业者还是其他人群中的创业者)而言,如何应对创业失败诱发的消极情绪, 如何通过强迫性的社会比较促使创业受挫者找到合适的学习榜样, 激发其再创业的意向, 鲜有这方面的干预研究。

3 研究构想

3.1 研究构想

本研究重点探讨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

研究1:创业失败及创业失败学习问卷的编制

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 依据相关的理论,根据企业的业绩现状(客观指标)结合创业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指标)两个方面编制创业失败问卷,并检验该问卷的信效度。此外, 编制创业失败的情景问卷, 通过情境测试, 在实验条件下来度量创业失败。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 Cope (2005,2011)提出的相关理论, 从创业机会的识别、企业管理及自我反思等多个方面建构创业失败学习问卷, 并检验其信效度。

研究2:失败情境下社会比较的跨文化研究

基于前面的文献分析可知, 集体文化背景下,人们具有互依性特征, 社会对于失败的宽容性较低, 因此个体更关心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 与他人的位置关系, 经历失败的个体更可能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 而且更希望通过上行比较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与个体文化相比, 集体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经历失败时会有更显明的社会比较倾向。

假设2:与个体文化相比, 集体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更倾向于上行认同比较。

研究 3:基于问题解决式视角: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

根据前面文献的梳理可知, 基于创业失败者寻求问题解决的视角, 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机制, 其中调节变量是目标取向, 社会比较、创业失败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三个中介变量构成一个多重链式中介。

失败经历会降低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 打击其自尊, 为了重新自我评价、自我增强和自我完善, 以及了解自我的相对位置, 创业者会主动寻求社会比较。通过社会比较锁定外部的学习目标,激发失败者的学习动机, 促进其进行对创业失败经验的学习。由于成就目标导向的不同, 遭遇失败的创业者可能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比较, 也可能较少地与他人比较, 继而影响其创业失败学习。本研究通过情境测试, 在实验条件下来度量创业失败;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检验社会比较在创业失败与创业失败学习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成就目标导向在创业失败和社会比较之间的调节作用。

据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创业失败与创业失败学习显著相关

假设4:社会比较在创业失败和创业学习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假设 5:目标导向通过社会比较这个中介对于创业失败和创业失败学习起调节作用, 表现为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研究4:基于情绪应对视角, 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

从创业者情绪应对的方式来看:从创业失败到再创业意向也是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机制, 其中调节变量是自我怜悯, 创业失败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构成一个多重链式中介。

Neff和她的同事们(2015)发现大学生的自我怜悯水平与学习目标导向呈正相关, 与成绩目标导向呈负相关。Breines和Chen (2012)的研究发现,自我怜悯者持有能力增长观, 更愿意改善自己的弱点, 具有更高的自我提高动力。据此可以认为,相比较而言, 在遭遇创业失败时, 自我怜悯水平高的创业者更容易产生掌握目标动机, 通过失败学习的方式来完善自我。也就是说, 面对创业失败这种负性事件, 自我怜悯是一个保护因子, 可以使创业者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激发自我完善的动机, 推动其进行创业失败学习。

假设 6:自我怜悯在创业失败与创业失败学习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可以推知, 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失败学习和再创业意向之间也起着中介作用。创业失败对于创业失败学习又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又可进一步推论:创业失败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向间是链式中介。

在这一研究中, 起中介作用的是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失败学习前后的时间比较结果, 即创业者通过创业失败学习, 创业自我效能感明显比以前提高了, 这时才会萌发再创业的意向。时间比较(Temporal Comparison)是自我比较的一个方面, 也是社会比较的一个补充。社会比较的研究思路也适用于时间比较(Albert, 1977; 孙炯雯, 郑全全, 2004)。

具体假设如下:

假设7: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显著相关

假设 8:创业失败通过创业失败学习影响再创业意向

假设 9:创业失败通过创业失败学习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 进而影响再创业意向

假设10:创业失败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再创业意向

假设11:创业失败学习前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显著提升对于再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测作用

研究 5: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关系的全模型检验

基于上述三个研究, 围绕两条主线(一是成绩目标导向的个体在创业失败时通过社会比较寻找失败的原因, 向榜样学习, 提高自我效能感, 激发再创业的意向; 二是通过自我怜悯这一积极的心理品质应对由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通过创业失败学习完善自我, 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 激发再创业的意向), 探索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向之间的具体路径。综合运用多种多元统计方法, 检验模型的整体拟合度。研究框架及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及理论模型

3.2 干预研究

本部分主要是依据上述实证研究检验过的理论模型, 提出两条干预路径:社会比较干预和自我怜悯干预。

Rahman和Day (2015)认为, 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树立企业家榜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在社会比较干预研究中, 根据Gibson (2004)的观点, 当创业者和被试的认知技能和行为风格相似时, 创业者就可以作为被试的合适比较对象。此外, 还将考虑二者在性别、年龄、行业特点、创业目标等方面的匹配性, 选择角色榜样。具体的干预内容既包括被试与角色榜样之间的社会比较,以确定二者之间的差距。同时利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引导被试向榜样学习, 以激发被试的学习动机, 提高其创业自我效能感, 激发其再创业的意向。课题组成员的前期研究成果表明,同辈群体的创业失败对于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着重要影响, 即自尊在观察到的他人失败和自己的创业意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这种调节作用通过冒险倾向这个中介而发挥作用的(Ding, Chen, & Li,2015)。上述研究成果的启示是, 在对创业失败者进行社会比较方面的干预时, 要考虑创业失败者与比较对象之间的匹配性, 以增强社会比较的有效性。

自我怜悯训练。Breines和Chen (2012)的研究表明个体以接受的方式应对失败能够更加激发自我提升的动机。据此可知, 提高创业者的自我怜悯水平可以促使其创业失败学习, 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 激发其再创业意向。实证研究表明, Neff和 Germer (2013)提出的正念怜悯干预方案(Mindful Self-Compassion)能够大幅地提升自悯水平并且效果可以至少保持1年。这是一个成熟的干预方案, 可供本研究借鉴。

4 特色与创新之处

创业失败研究是组织行为学及管理学界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导致创业失败的内外部原因以及失败对创业者的消极影响,回答了“为什么会失败”和“失败的影响是什么”的问题, 研究的内容和层次都显得比较单一。近年来, 关于创业失败的研究有所拓展和深化。沿着这一学术发展脉络,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从创业失败者的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和情绪应对方式两条路径出发探索创业失败后再创业意向的发生机制。一方面依据社会比较理论, 分析不同目标导向的创业者经历失败后如何通过社会比较寻求失败的原因, 确立学习标杆, 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激发再创业意向; 另一方面, 依据情绪调节理论,分析创业者在经历创业失败后如何应对消极情绪,降低消极情绪对于创业失败学习的干预, 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 增强再创业的意向。两条主线的融合勾勒出完整的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向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突显出本研究的主要特色。如图1所示。与以往的创业失败研究相比, 该研究视角新颖, 且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 分析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 并提出科学的干预研究的具体设想, 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丁桂凤, 李永耀, 耿英伟. (2010). 多维视野中的创业学习.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6), 101–106.

丁桂凤, 李永耀, 郑振宇. (2009). 创业学习的概念、特征和模型.心理研究, 2(3), 69–73.

倪宁, 王重鸣. (2005). 创业学习研究领域的反思.科研管理, 26(6), 94–98.

孙炯雯, 郑全全. (2004). 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的自我认识.心理科学进展, 12(2), 240–245.

王明姬, 王垒, 施俊琦. (2006). 社会比较倾向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5), 302–306.

杨中芳. (2009). 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结合之实例: 中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3(3), 53–60.

于晓宇. (2011). 创业失败研究评介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 33(9), 19–26.

张耀华, 刘聪慧, 董研. (2010). 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心理科学进展, 18(12), 1872–1881.

Albert, S. (1977). Temporal comparison theory.Psychological Review, 84(6), 485–503.

Arora, A., & Nandkumar, A. (2011). Cash-out or flameout!Opportunity cost and 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industry.Management Science, 57(10), 1844–1860.

Bandura, A. (199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 248–287.

Baumard, P., & Starbuck, W. H. (2005). Learning from failures: Why it May Not Happen.Long Range Planning,38(3), 281–298.

Boyd, N. G., & Vozikis, G. S. (1994).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actions.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8(4),63–77.

Breines, J. G., & Chen, S. (2012). Self-compassion increases self-improvement motiva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8(9), 1133–1143.

Bruno, A. V., McQuarrie, E. F., & Torgrimson, C. G. (1992).The evolution of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over 20 years:Patterns of failure, merger, and survival.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7(4), 291–302.

Cannon, M. D., & Edmondson, A. C. (2001). Confronting failur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hared beliefs about failure in organizational work groups.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2(2), 161–177.

Cardon, M., & McGrath, R. G. (1999).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 toward a psychology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and re-motiv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onference,Babson College,Wellesley, MA.

Cardon, M. S., Stevens, C. E., & Potter, D. R. (2011).Misfortunes or mistakes?: Cultural sense making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6(1), 79–92.

Chen, C. C., Greene, P. G., & Crick, A. (1998). Does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distinguish entrepreneurs from manager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3(4), 295–316.

Chung, T., & Mallery, P. (1999). Social comparison,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self-esteem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Current Psychology,18(4), 340–352.

Cope, J. (2005). Toward a dynamic learning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9(4), 373–397.

Cope, J. (2011).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from failure: A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6(6), 604–623.

Ding, G., Chen, N., & Li, W. (2015). Will observing failing entrepreneurs reduce other people'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The moderation role of self-esteem. Accepted bySociety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Conference,Long Beach, CA.

Elliott, E. S., & Dweck, C. S. (1988). Goals: An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1), 5–12.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Human Relations, 7(2), 117–140.

Forbes, D. P. (2005). Are some entrepreneurs more overconfident than other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5), 623–640.

Gardner, W. L., Gabriel, S., & Hochschild, L. (2002). When you and I are “we,” you are not threatening: The role of self-expansion in social comparis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2), 239–251.

Gibson, D. E. (2004). Role models in career development:New directions for theory and research.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65(1), 134–156.

Jenkins, A. S. (2011). Attributions, learning and the motivation to re-enter after firm failure (summary).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31(4), Article 12.

Kitayama, S., Markus, H. R., Matsumoto, H., & Norasakkunkit,V. (1997).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proces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Self-enhanc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elf-criticism in Japa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6), 1245–1267.

Krueger, N. F., & Brazeal, D. V. (1994).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trepreneurs.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8(3), 91.

Krueger, N. F., Reilly, M. D., & Carsrud, A. L. (2000).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5(5-6), 411–432.

Leary, M. R., Tate, E. B., Adams, C. E., Batts, A. A., &Hancock, J. (2007). Self-compassion and reactions to unpleasant self-relevant events: The implications of treating oneself kindl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2(5), 887–904.

Madsen, P. M., & Desai, V. (2010). Failing to learn? The effects of failure and success 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the global orbital launch vehicle industr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3(3), 451–476.

Minniti, M., & Bygrave, W. (2001). A dynamic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5(3), 5–16.

Neely, M. E., Schallert, D. L., Mohammed, S. S., Roberts, R.M., & Chen, Y.-J. (2009). Self-kindness when facing stress: The role of self-compassion, goal regulation, and support in college students’ well-being.Motivation and Emotion, 33(1), 88–97.

Neff, K. D. (2003). Self-compassion: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Self and Identity, 2(2), 85–101.

Neff, K. D., & Germer, C. K. (2013). A pilot study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mindful self-compassion program.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9(1), 28–44.

Neff, K. D., Hsieh, Y. P., & Dejitterat, K. (2005).Self-compassion, achievement goals, and coping with academic failure.Self and Identity, 4(3), 263–287.

Neff, K. D., Kirkpatrick, K. L., & Rude, S. S. (2007).Self-compassion and adaptiv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1), 139–154.

Neff, K. D., & Vonk, R. (2009). Self-compassion versus global self-esteem: Two different ways of relating to oneself.Journal of Personality, 77(1), 23–50.

Petkova, A. P. (2009).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from performance errors.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5(4), 345–367.

Politis, D. (2005). 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9(4), 399–424.

Politis, D., & Gabrielsson, J. (2009). Entrepreneurs'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 An experiential learning approa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Research, 15(4), 364–383.

Rahman, H., & Day, J. (2015). Involving the entrepreneurial role model: A possible develop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18(1),86–95.

Schutjens, V., & Stam, E. (2006). Starting a new: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realizations subsequent to business closure. ERIM Report Series Reference No.ERS-2006-015-ORG.

Shepherd, D. A. (2003). Learning from business failure:Propositions of grief recovery for the self-employed.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8(2), 318–328.

Shepherd, D. A. (2009). Grief recovery from the loss of a family business: A multi- and meso-level theory.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4(1), 81–97.

Shepherd, D. A., Wiklund, J., & Haynie, J. M. (2009).Moving forward: Balancing the financial and emotional costs of business failur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4(2), 134–148.

Shepherd, D. A., & Haynie, J. M. (2011). Venture failure,stigma,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self-verification,self-determination view.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5(2), 178–197.

Shepherd, D. A., Patzelt, H., Williams, T. A., & Warnecke, D.(2014). How does project termination impact project team members? Rapid termination, “creeping death”, and learning from failure.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51(4), 513–546.

Singh, S., Corner, P., & Pavlovich, K. (2007). Coping with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14(4), 331–344.

Sitkin, S. B. (1992). Learning through failure: The strategy of small losses.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231–266.

Smilor, R. W. (1997). Entrepreneurship: Reflections on a subversive activity.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2(5),341–346.

Ucbasaran, D., Westhead, P., & Wright, M. (2009). 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by 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4(2), 99–115.

Ucbasaran, D., Westhead, P., Wright, M., & Flores, M.(2010). The nature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 business failure and comparative optimism.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5(6), 541–555.

Watson, J., & Everett, J. (1996). Small business failure rates:Choice of definition and the size effect.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and Small Business Finance, 5(3), 271–285.

Wayment, H. A., & Taylor, S. E. (1995). Self-evaluation processes: Motives, information use, and self-esteem.Journal of Personality, 63(4), 729–757.

Wennberg, K., Wiklund, J., DeTienne, D. R., & Cardon, M.S. (2010). Reconceptualizing entrepreneurial exit: Divergent exit routes and their driver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5(4), 361–375.

Whyley, C. (1998).Risky business. London: Policy Studies Institute.

Wilson, F., Kickul, J., & Marlino, D. (2007). Gender,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entrepreneurial career intentions: Implication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1(3), 387–406.

Yasuhiro, Y., Peng, M. W., & Deeds, D. L. (2015). Rising from the ashes: Cognitive determinants of venture growth after entrepreneurial failure.Entrepreneurship Theory &Practice,39(2), 209–236.

Yang, T. T., & Aldrich, H. E. (2012).Out of sight but not out of mind: Why failure to account for left truncation biases research on failure rate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7(4), 477–492.

Young, J. E., & Sexton, D. L. (1997).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A conceptual framework.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ure,5(3), 223–248.

Zacharakis, A. L., Meyer, G. D., & De Castro, J. O. (1999).Differing perceptions of new venture failure: A matched exploratory study of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entrepreneurs.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37(3), 1–14.

Zhao, H., Seibert, S. E., & Hills, G. E. (2005).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0(6), 1265–1272.

猜你喜欢
意向创业者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互联网创业者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