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思维与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

2016-03-01 00:26邵泽宇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期
关键词:历史思维创作

邵泽宇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历史思维与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

邵泽宇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摘 要: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促进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蓬勃发展,我国丰富的历史资源在纪录片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表现,这些作品运用情景再现、数字纪实等手法,将遥远的历史事件重现在屏幕上,给人们美的享受和视觉冲击。历史纪录片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创作者借助历史思维进行历史纪录片创作。

关键词:历史纪录片;历史思维;创作

1 历史纪录片

历史纪录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并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

历史纪录片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利用新影厂丰富的资源,制作出不少优秀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如《周恩来外交风云》《刘少奇》《毛泽东》等,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好评。近年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全球蔓延开来,对于我国的文化艺术活动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情景再现”“搬演”等手法增强了纪录片的表现力。随着计算机数字制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动画技术的广泛运用,创作者把一些没有影像资料、无法实景拍摄的历史事件的场景、过程、氛围,“真实”地再现出来。历史纪录片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历史纪录片创作者具备历史思维,用历史思维指导具体的纪录片创作。

2 历史思维与历史纪录片创作

历史认识过程包括直接认识过程,即历史中的人们的认识过程和间接认识过程以及历史思维过程。历史思维是建立在历史感、历史体验基础上的,主要借助于间接经验的结果对已逝的历史的思考、思想,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历史思维是历史认识中的具有基础性的部分。历史哲学是对历史思维的反思。历史研究活动是以历史思维为主要内容,又包含有直觉、顿悟等因素的历史认识活动。历史事件是历史思维、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历史事实是决定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东西即历史中的本体。历史资料是对过去一部分历史事实的记载,是对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记载。历史事件、历史事实、历史资料都是历史思维的对象。

2.1 用历史的语境和语言来说话

特定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和语言,反过来,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和语言也会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在历史纪录片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情景再现”和“搬演”中的历史语境和语言问题。场景设置应该力图与历史事实相符,符合广大受众及学界的认知,如礼仪、服饰、建筑、饮食、官阶和称呼等方面,必须严格考察,反复论证,不能将唐朝人的穿着打扮用在反映宋朝的纪录片上,也不能将清朝满族的语言用在表现汉朝的历史上。否则,会造成受众时空的错位感,影响受众基本的历史认知。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从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分析并讲述了秦王嬴政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片中大量的情景再现镜头更是丰富了表现手法,吸引观众眼球。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时的人物造型。而片中人物的穿着打扮基本上与兵马俑的装束别无二致。虽然这是一种虚构的手法,却能让观众真切的感受到历史的痕迹,仿若身临其境。

2.2 历史要注重事实根据

纪录片的拍摄要“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观众在也怀着“这是真的”的心理观看,尤其是历史纪录片,不允许有半点儿虚假。对于历史文化纪录片来讲,它的真实性就体现在现存的文字资料的记载,文字是会说话的历史。各种史料记载的文字是真实性最好的体现。《公元一六四四》中就多次采用了《绥寇纪略》《明李北晷》《平寇志》《小腆纪年附考》等历史文献资料来展现事件的真实性。必要时应当把相关内容的出处告诉观众,以增加片子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当李自成找到崇祯的遗体并去“拜见”的时候,先是以搬演的形式引出这一场景,李自成表示,并没有置大明皇帝于死地的想法,紧接着,相关历史研究人员就针对李自成这段与崇祯的“对话”展开解读,并道出了历史的真相,李自成如何找到皇帝和周皇后的尸体,又是如何处理他们的后事。这一段落的设计是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不仅具有戏剧性,而且衔接十分自然。

2.3 具有批判与质疑的精神

历史研究学者认为,历史的任务不是寻找真相,而是对已有的事实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某一事件或某一历史阶段目前所下的结论并不是绝对的,历史研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证伪”的一个过程。历史叙述有三种类型,即文述、讲述和演述。文述是为“文”而写的走向,如史书、小说;讲述是底本为“讲”而写的走向,演述的底本则是为“演”而生产的走向,作为处于讲述和演述之间的

历史纪录片,只不过是根据文本化的历史改编而成的,因此,无论创作者还是受众,都不享有绝对的话语权和解释权,只有经过不断批判与质疑,历史的真实性才能得到检验。对于创作者而言,从选择和甄别文献资料和采访相关研究者开始,就应当具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不能依赖于某一资料或者学者的讲述,尽可能多采访相关学者,查找相关文献,相互印证之间的说法,这样才能使片子更加具有真实性。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一旦公之于众,就不在被作者拥有,对它的解释是一个无限开放的过程,也就是德里达所说的符号的“延异”。好的历史纪录片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2.4 全方位、拉长时段

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用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来表示不同层次的历史运动。《复活的军团》是这种手法运动的案例。本片中,创作者通过追述中华文明起源、秦国历史等内容,将观众拉近时空,缩小时空差距,更好的理解将要发生的事情。将短时段发生的偶然性事件置于长时段和中时段之中,说明变化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必然性。例如,片中着重讲述了长平之战、南取百越之地、却匈奴七百余里等故事,正是有了商鞅变法、修建郑国渠、都江堰、长城这些大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秦国军队才能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此外,本片中的多出古今中外对比手法的使用更是增强了片子的真实性与观赏性。

3 历史思维下历史纪录片创作的意义

历史纪录片是对于历史事实的陈述与表达,历史思维指导下的纪录片创作更加丰富了这一作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予了创作者十分巨大的创作空间,使纸上的、静态的历史跃然于眼前。通过屏幕可以形象化地了解到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年代所发生的事情,了解特定时期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发展。历史思维告诉我们对于历史要有甄别和批判的能力,而不是全盘接受。中国历史进程中留下许多宝贵的财富,通过影像的方式得到继承和发展,使优秀的历史文化得到发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培养受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和指导现在。爱尔兰政治家伯克说,“要依据过去来策划未来。”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些惊人的相似事件说明,历史发展确实有规律可循。通过影视这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将这些历史事件讲述给广大观众,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把握历史的规律,不仅可以更好的指导目前的学习和工作,而且对于今后的人生及社会观念和看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进.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通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2]张一.从《公元一六四四》谈文史纪录片搬演[J].电影文学,2015(11).

[3]陈剑.论历史思维[J].探索,2001(2).

猜你喜欢
历史思维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培养历史思维,优化历史活动课
历史想象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习近平“七一”讲话的思想精髓
高中历史教学简论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