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颖 马丽霞 裴慧丽 刘灵灵
1)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郑州 450000 2)河南高等医学专科学院 郑州 451191
不同失能程度老年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项目需求调查
陈颖1)马丽霞1)裴慧丽2)刘灵灵1)
1)郑州大学护理学院郑州4500002)河南高等医学专科学院郑州451191
【摘要】目的评估居家老年人失能程度,调查了解不同失能程度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项目需求状况,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老年人失能程度;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老年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项目需求调查表;采用抽签法抽取郑州市6个社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协助下,入户调查符合纳入标准的300名居家老年人。结果轻度失能老人对生活照料和健康照料的需求项目除布置睡眠环境需求高(92.4%)外,总的需求项目少且需求率低(≤60%),陪伴散步(67.5%)和聊天(61.4%)是重要的精神慰藉需求。中度失能老人生活照料方面需求率最高的项目是整理用物(89.7%);健康照料中需求率最高的项目是生命体征的测量,其中测血压(93.9%),体温、呼吸和脉搏的测量分别为89.8%、79.6%,需求最低的项目为宣讲心理保健知识(61.2%);陪伴看书报和读书报是需求较高精神慰藉项目(79.6%、75.6%)。重度失能老人所需项目较多,需求率达60%以上的项目有28项;与轻中度失能老人相比,需求增加的项目主要是清洁照料,摆放饮食体位、放置便器、使用轮椅助行等。结论重度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项目和专业性健康照料项目的需求多,更适合于服务提供集中的机构养老和医养结合机构;对于轻度和中度失能老人,应对老年人开展或加强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技能培训,节约照护资源。
【关键词】失能老人;居家养老;需求;服务项目
据预测,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将达4 0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1]。居家养老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以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管理为基础,达到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养老服务本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显著[2]。失能老年人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受限,需求不同[3]。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实际开展过程中,服务内容单一、配置不合理[2],养老服务项目供给率低,尤其是失能老人需求最高的健康服务与生活照料服务[4],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实际需求;另外,目前研究多关注社区失能老人需求服务的调查和影响因素等,针对不同失能老人居家照护具体服务项目的研究少见。因此,本研究针对不同失能程度和具体服务项目,调查老年人对居家照护服务的需求,为各类服务机构开展具体服务项目提供依据,为政府制定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4-09-11采用抽签法抽取郑州市金水区、二七区、高新区3个行政区中6个社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协助下,入户调查符合纳入标准的300名居家老年人。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郑州市城区常住;(3)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明显受损、无法沟通交流;(2)中途因故退出;(3)拒绝参与调查者。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4份,有效回收率为94.7%。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编制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项目需求调查表初稿,当面征求5名居家养老管理和护理等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目进行修改和调整后,进行预调查,形成最终问卷。问卷的Cronbach′s α值为0.913,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5。调查包括三部分:①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居住情况等;②老年人失能程度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包括如厕、进食、转移、修饰、步行、上楼梯、穿衣等10项内容,最高分为100分,61~100分为轻度失能,41~60分为中度失能,0~40分为重度失能;③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需求项目: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照料与精神慰藉3项一级指标,其中生活照料分为饮食照料、排泄照料、睡眠照料、清洁照料和活动照料5项二级指标,精神慰藉分为陪同/陪伴、心理疏导2项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共60项。
1.2.2调查方法:所有调查问卷均由调查员对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前由研究者对所有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采用统一指导语,调查员对条目逐一解释说明。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284份问卷中,轻度、中度及重度失能老年人的比例依次为69.1%、17.2%、13.7%,其他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284名不同失能程度居家老年人的一般资料
2.2不同失能程度老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项目的需求结果60项具体服务项目,呈现不同失能程度老人在该人群中选择率达60%以上的项目。
2.2.1轻度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项目需求结果:轻度失能老人对三类服务均有需求,但对生活照料和健康照料的需求项目少且需求率低,均低于60%。生活照料需求中最高的是布置睡眠环境(92.4%),陪伴散步和聊天是重要的精神慰藉需求。见表2。
表2 轻度失能老人(ADL≥61分)照护服务需求项目
2.2.2中度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项目需求结果:生活照料中,中度失能老人需求率最高的项目是整理用物(89.7%);健康照料中,需求率最高的项目是生命体征的测量,其中测血压(93.9%),体温、呼吸和脉搏的测量分别为89.8%、79.6%;需求最低的项目为宣讲心理保健知识(61.2%);精神慰藉中,老年人对陪伴看书报和读书报作为照料的需求较高(79.6%、75.6%)。见表3。
2.2.3重度失能老人照护项目需求结果:重度失能老人所需项目较多,需求率达60%以上的项目有28项。与轻中度失能老人相比,需求增加的项目主要是清洁照料,摆放饮食体位、放置便器、使用轮椅助行等。见表4。
表3 中度失能老人(41≤ADL≤60分)照护服务
表4 重度失能老人(ADL≤40分)照护服务需求项目
3讨论
本研究一般资料显示,老年人与配偶同住者占44.7%、与子女同住者占45.4%、独居者占9.2%,说明现阶段老年人养老照护仍主要由家庭承担,与郝晓宁等[5]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从老年人拥有的子女数量来看,四个及以上、三个和两个子女者分别占29.2%、23.2%、36.6%。提示,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尚有相对充足的家庭照护人力。家庭总人数多更有利于居家照护[6]。经济水平也是影响老年人居家照护需求的因素。本研究中,有32.7%的老年人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下,1 000~2 000元者占12.3%,2 000~3 000元者占16.9%,>3 000元者占38.0%。照护服务机构在制定服务价格时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和医疗费用情况,以老年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为基础,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照料和精神慰藉。本研究中,与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相比,轻度失能老人的总照护项目需求相对较少,有需求的项目选择人数也较低,与苏群等[7]人的观点一致。生活照料方面,与轻度和中度失能老人相比,重度失能老人对摆放饮食体位的需求率高达87.2%,洗头、洗澡、洗脸或手、刷牙等洗漱项目的需求率各占100%、87.2%、84.6%、84.6%等,放置便器与使用轮椅助行等照护服务项目需求率均为69.2%,说明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所需的照护项目有较大差异,基本日常生活活动照护是是重度失能老人的基础需求。健康照料方面,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的需求率高于轻度失能老人,需求率较高的项目为陪同就医、测血压、测呼吸脉搏、测体温,其中测血压在王阳等人的调查中也是需求最高的医疗保健项目[8],可能与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患病种类多、病程长、程度重,使得老人关注自身健康问题的意识提高,主动意愿增强有关。精神慰藉方面,中度失能老年人对陪同、陪伴等项目需求最多,重度失能老人则对不良情绪疏导的需求较多,轻度失能老人则倾向于散步、聊天等,可能原因为该人群自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外出、参加集体活动等能力受限,关注生理需求的同时也具有实现自身价值等精神需求,与周跚跚等[9]人观点一致。
4小结
居家养老服务是家庭养老服务能力不足的补充[10]。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等问题。对重度失能老年人来说,生活照料项目和专业性健康照料项目的需求多。由于上述服务间隔长、老年人活动能力受限、上门提供服务成本较高等问题,可能更适合于服务集中提供的机构养老,且同时表明医养结合养是解决重度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的途径之一。对于中度和轻度失能老人,项目提供有赖于社区照护服务中心针对需求率高的健康照料项目,开展或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普及基本知识,加强基础照护技能培训,提升老年人的自我管理水平,节约照护资源。
5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张恺悌,孙陆军,等.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2:11-16.
[2]史薇.城市老年人健康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J].老龄科学研究,2014,2(8):68-77.
[3]郝晓宁,薄涛,刘建春,等.北京市失能老人照料现状及需求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8):59-62.
[4]苏群,彭斌霞.我国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需求与供给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4,5:17-23.
[5]王建平,汤哲,孙菲,等.北京社区失能老年人与照护现状分析[J].北京医学,2014,36(10):792-795.
[6]肖云,邓睿,刘昕.城乡失能老人社区居家照护服务的差异及对策[J].社会保障研究,2014,5:24-31.
[7]苏群,彭斌霞,陈杰.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J].人口与经济,2015,4:69-76.
[8]郭莎莎,陈雪萍,李俊花.杭州某社区603名老年人居家养老及日间照料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7):72-75.
[9]周跚跚.重庆地区失能老年人心理需求状况调查[J].老龄科学研究,2015,3(2):65-71.
[10]杨宜勇,杨亚哲.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15(5):94-98.
(收稿2015-05-2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1-0038-03
基金项目: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1PPTGG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