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裴菁菁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农村养老服务问题集中表现于四个方面: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土地保障能力减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山西省临猗县角杯乡为例,深入剖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居家养老;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1
一、临猗县角杯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2013年以来,临猗县积极探索推广“政府主导、村级主办、社会支持、群众参与、家庭分担”的农村养老模式,大面积铺开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程。目前,临猗县已有26所日间照料中心投入运行,其中角杯乡共有2所日间照料中心试点,另外有1所专门的养老院提供全日制的养老服务。角杯乡目前的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居民参与率低、设施建设滞后、服务队伍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具体归纳总结如下:
(一)服务建设设施不足
与临猗县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设施相比,角杯乡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建设设施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角杯乡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设备不健全。如表1所示,角杯乡日间照料中心的两个试点均缺乏洗涤设备和空调设备;第二,角杯乡老年人对服务设施的人均拥有率较低。以健身器材为例,角杯乡农村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人均健身器材拥有率低于临猗县平均水平(见表2),角杯乡农村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人均服务设施拥有率较低。
(二)居民参与率低
农村居家养老在角杯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制度不健全,必要的设施设备不完善,农村居民参与率低。在已开始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石彪村和角杯村,仅有7%的老人参与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到日间照料中心接受服务,而目前运城市投入运营的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平均参与率为20%,与平均水平相差13个百分点。
二、临猗县角杯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资金来源有限,养老建设滞后
在农民个人上交方面,农民由于个人收入不足,用于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资金有限。农村居民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分为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角杯乡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临猗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由于农业的产业弱质性和人多地少的现实资源约束,使得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无法保障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第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只有依靠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利率低,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微乎其微。第三,农村地区的转移性收入主要是依靠国家的惠农政策,主要有退耕还林还草收入和粮食补贴,但是角杯乡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亩,转移性收入有限。
(二)薪酬待遇微薄、社会认可程度低
薪酬待遇低,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收专业服务人员。人力资源理论中,薪酬是指员工为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提成工资、劳动分红和福利。而目前在临猗县角杯乡的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人员的薪酬仅仅只有工资这一项,且每月工资仅为1300元,远低于全国平均的2000-2500元。这样使得专业服务人员更容易流向大城市,愿意留在农村地区服务的专业人员少之又少。
(三)准入门槛低,服务水平低
首先,服务人员准入门槛低,既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明确的文凭限制,因此从事该工作的主要群体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闲暇人员以及部分退休人员,低门槛使得服务人员的来源更为广泛,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其次,临猗县目前对服务人员采取的是政府培训,培训内容大都集中于基本护理技能的培训,缺乏职业道德和心理护理方面的内容培训,内容不完善,专业服务容易失准。
薪酬没有吸引力,社会认可程度低,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再加上服务人员准入门槛低,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愿意来农村服务的专业服务人员就越来越紧缺。
三、对策建议
居家养老在我国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是很正常的,针对在角杯乡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进一步发展。
(一)拓宽筹资渠道,整合养老资金
目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规模小严重制约了养老服务的发展。同时农民收入水平低也拖了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后腿。因此,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成为缓解资金量不足的有效办法。
(二)重视专业素养,提高服务水平
首先,要提高专业服务人员的准入门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服务质量好、专业水平高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其次,丰富培训内容和方式。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可以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岗前培训确保从业者具备基本的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在岗培训应注重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更深一级的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9]。最后,加强培训规划,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参考文献:
[1]李文娜.我国农村居家养老发展问题探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1.
[2]徐寒冰.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3]党新民.农村政策传播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4]张宝义,吕彦方.天津市民办养老机构基本现状的调查[J].社会工作,2006,(2):53-55.
[5]张慧,郝勇,周淑芬,张曼.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10:14-16.
作者简介:
王春燕(1990-),女,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裴菁菁(1992-),女,山西运城人,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在职研究生,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峡门回族乡政府科员,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农村发展。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