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如何转型

2016-02-28 21:35由文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由文光

(陕西日报社,陕西 西安 710054)



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如何转型

由文光

(陕西日报社,陕西西安710054)

摘 要:深度报道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报纸为应对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在《新闻学大词典》中,这样解释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如今,全媒体时代,不光是纸媒,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全媒体;深度报道;转型

一、深度报道作为纸媒的优势,面临互联网思维的严峻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扁平化新闻和快餐式阅读改变了很多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这种情形下,传统媒体在发布时效、传播方式、互动活跃等方面逐渐掉队,如果作为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优势的深度报道还按部就班地按照工作惯性行进,那么,传统媒体被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逼得无路可走将只是个时间问题。

我们处在一个激变的时代。互联网的威力正在向“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升级。2015年开始的“互联网+”,正在颠覆人们的观念,刷新人们的生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教授在谈到媒体融合时说道:“媒体融合转型最重要的是要应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最强调的是平等、对话的姿态。”

单向传播模式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短板。从记者采访写稿,到编辑改稿编版、印刷发行,整个过程完全置读者的消费权力于不顾。而今,深度报道的这种单一的传播模式已大大削弱了它的社会意义和舆论影响力,权威性也受到了挑战。

不可否认,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深度报道很大一部分是负面报道,其题材单一,写作模式化,缺乏写作技巧,像电视镜头一样,把采访的过程描述一遍,就算是“客观报道”了,一遇到复杂问题就显得无从下手,甚至有的报道情绪化十足,把自己扮成正义的“化身”,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对被采访对象进行道德“审判”。遇到问题性报道就是一番说教,把采访的细节、说明问题的故事抛得一干二净。

这种模式的深度报道,姿态僵硬,已经远远地落伍于这个激变的时代。

二、深度报道的内容要融入互联网思维并有所拓展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是一种民主化的思维。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买通媒体单向广播、制造热门商品诱导消费行为的模式行不通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发生了转变,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了。那是不是我们的深度报道只能坐以待毙,把传统媒体最后的优势也丧失掉呢?

时任华为公司轮值CEO的胡厚昆说:“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企业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基于互联网的颠覆性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传统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思想观念和商业理念。要敢于以终为始地站在未来看现在,发现更多的机会,而不是用今天的思维想象未来,仅仅看到威胁。”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占领主阵地,弘扬正能量,这是深度报道的方向问题,即便在互联网时代也不能跑偏。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加强互联网思维,多出精品,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内容是第一位的,就像一个产品的质量,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质量上必须过硬。

采编过程融入互联网思维,记者编辑也要转换角色,经营自己的新闻产品。深度报道就是高精尖产品,而采编人员需要用“工匠精神”对待每篇稿件、每个版面。要做好内容,必须及时更新观念,让思维跟上时代,不能抱着20世纪的观念活在21世纪。

善用细节讲故事是深度报道的优势,但稿子必须信息充分;选材务必要找到挖掘真相、追根溯源和社会意义、民生价值的平衡点;摆脱单一的批评报道模式,对一些事关百姓冷暖的问题进行点面结合地深入调查,篇幅不求长,但要求深,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在谋篇布局、切入角度、起承转合等方面展现深度报道记者扎实的专业技术,成就稿件的可读性、关注度和传播价值。新华社记者汤计通过10年调研,为呼格吉勒图冤案奔走呼号、不言放弃,不计得失,最终历史性地推动案件重审并改判,其社会效益就是极大地增强了公众的法治信仰。这就是新闻报道,尤其是深度报道的“工匠精神”。它为传统媒体的宣传主阵地留住了读者,并影响了更多的潜在读者,在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生存找到了市场。

三、深度报道也要积极拥抱新媒体

在“移动改变生活,互联网改变一切”的现今,受众更喜欢平台开放的互动传播模式,在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平台浏览新闻不仅方便快捷,还能随时反馈意见、跟帖评论、发表观点和转发点赞等各种互动。

深度报道要适应信息传播规律,灵活出新。围绕重大的新闻调查选题,需要各种渠道同时发力,重点突出,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播价值,提升社会效益,而不是单纯地以是否吸引眼球来给予头条或二条的位置。

除了传播渠道上拥抱新媒体,深度报道记者编辑也要积极融入新媒体。目前,深度报道队伍中,有经验的记者深入基层没有问题,但对新媒体不熟悉,甚至唯恐避之不及;而年轻记者伴随着新媒体成长,却缺乏采访经验,又受到考核机制的限制,深入基层不足,即便是走到基层,也是走马观花式的采访多,缺少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的眼光。二者需要进行沟通融合。

有经验的记者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只有下功夫学,善学者能,多能者成。”年轻记者不能图一时之便,单纯用通讯员稿件,而要深入基层,通过对生活的深入体验来发现新闻,把深度报道做出精彩。

报社的考核机制也应在互联网思维下有所转变。一些记者通过相关部门提供的调研报告做出的深度报道也有份量,但毕竟过程相对简单;而记者自己深入一线采访的一手稿件可能对决策层更有参考价值;提出问题的深度报道比体验式调查更有思想意义,考核上应区别对待,以充分体现记者的工作价值,鼓励出更多的精品。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无法在时效性上取胜时,基于调研的深度报道仍是它的优势和主阵地。只要我们还有愿意让传统媒体崛起的那股闯劲,适应互联网思维,及时转型,就能让深度报道的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地位更牢固,就能继续焕发它不朽的活力。

白岩松的一句话很有启示:很多新媒体一出生就老了,许多传统媒体走着走就新了。坚持与创新,或许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传统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21111--0011

作者简介:由文光,陕西日报社新闻调查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