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陌生化视角下的新闻资源开拓

2016-02-28 21:35陈宇晴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陈宇晴

(南昌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31)



浅析陌生化视角下的新闻资源开拓

陈宇晴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33031)

摘 要:发现新闻资源的核心在于要与潜在的新闻资源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陌生化的视角。通过陌生化能发现日常生活中普通之事、物和人。陌生化视角可以是基于社会角色、思维认识以及阶层偏见和不解等方式形成。最终陌生化视角将能拓宽新闻素材、拓展新闻语言、拓展新闻关注对象以及拓展记者思维方式。

关键词:新闻采访;“陌生化”;走基层

新闻价值评价多种多样,其中显著性是市场类媒体进行新闻资源开拓的重要方式。显著即差别,这种差异一方面源自于客观事物本身之新,即“物变我不变”;另外一方面源自于观察者视角之新,即“物我皆不变,唯有中介变”;还有一方面来自于受众视角之新,即“我变物不变”。

一般情况下,受众的视角相对而言较难改变,在此不作探讨。因此,所谓“陌生化视角”就是客观事物不变,作者观察者的记者视角出现变化。通过记者视角的变化,日常事物、普通事物可以成为值得报道的新闻资源。这一方面大大拓宽了新闻报道资源,另一方面使得更多常态事物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从而使媒体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差距更小。这在社交媒体日益充斥人民生活,媒体越来越娱乐化、生活化的今天显得极有意义。

一、新闻资源“陌生化”的意义

“陌生化”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意指“要把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不寻常,从而增加新鲜感”。[1]从这个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陌生化”的三个要素:常态事物、中介、受众眼中的非常态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受众均未出现变化,变化的只是中介的操作方式,从而给人一种“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感觉,更进一步增强受众的共鸣。

“陌生化”是一种对常规常识的偏离,但这种偏离仅是形式层面的偏离,而非意义上的偏离,即运用某种情境使受众感知到“陌生”,又感知到“熟悉”,“陌生”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营造“共鸣”和“共识”。而传统新闻的“新奇”则是一种间离式题材,最终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来越疏远。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发现新闻资源,对新闻资源进行加工不仅仅是为了填充版面或时间,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有益。这种有益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理解,减少社会矛盾和仇恨,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

(一)共鸣

共鸣产生于情感一致,在一般情况下,情感一致往往是基于社会认同产生,这种情感的产生是以塑造出一种敌对力量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普通新闻尤其是社会新闻能让人们产生情感共鸣,但它们同时又塑造出社会对立,不利于社会互信、社会互动的形成。“熟悉”事物的“陌生化”让人们从另一个视角去关注、去反思人们的日常行为、日常思维,有利于提供社会反思的程度。

(二)共识

人类最大的矛盾不在于能否相互理解,而在于面对面交流却不知对方在讲什么,也不知道对方想干什么,结果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增多。在很多常识性问题上,由于没有从对方的立场思考,社会共识减少。新闻资源的“陌生化”开拓实质上就是从不同的视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角色去思考他人,从而避免不理解。

(三)共存

社会和谐稳定与否,不在于经济有多发达,而在于同一社群能否共存。由于人们的生长环境、教育程度、社会文化习惯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社会矛盾永远存在,人们相互不理解的情况也较多。通过对常态事件和人物的挖掘,人们对这些事件产生共鸣,凝集共识,社会成员将能共存。

二、陌生化视角下新闻资源的开拓方式

陌生化视角下的新闻资源开拓利用社会差距来建构新鲜感,而这种新鲜感仅是针对某个群体、某个阶层以外的受众而言,从这个群体本身来说,它是一种常态而且带有普遍性的生活方式。

(一)基于社会角色而形成的“陌生”

虽然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但是并不一定每个人都了解其他社会角色,我们对其他社会角色的了解一部分来源于书本知识,一部分来源于社会经验,还有一部分则源自于媒体。这些来源共同构成了个体对某些社会角色的想象性认识。这种想象性认识更多的是基于自我的上述认识而形成,并不一定正确,往往带有明显的社会偏见和个人自我认知的特征。

新闻记者对社会角色的“陌生化”处理就是针对这种“社会偏见”而来,目的就是消除“社会偏见”。

这类社会资源的“陌生化”,代表性作品有腾讯网的摄影作品《中国人的一天》以及央视的“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在《中国人的一天》系列摄影中,记者们将视角投入到普通的中国人,而这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理解和了解的,这其中有众多的误解和不解。通过新闻报道,人们能了解更多的职业、社会角色、更多的生活方式。以央视“记者走基层”《今天我当高速公路收费员》为例,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高速公路上的收费员工作轻松。可很少人知道他们在8个小时里保持微笑,并重复枯燥的礼貌用语的不易。类似的报道还有早期《中国青年报》的《大堂琴师》、《北京最后的粪桶》等,中青报将其置于“冰点”周刊之中,强调其平常之处,但其不平常之处却在于普通人忘记或没有察觉他们的平常与普通。这种思维方法有点类似于提前分享“失去才知道拥有的幸福”,能让人们珍惜社会存在而不是批判社会存在。

(二)基于思维认识而形成的“陌生”

社交媒体产生后,人们表达观点更加方便,于是各种不同的观点、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非常方便地出现在各种社交平台之上。在这其中,矛盾冲突式报道思维影响最大,它让人们频繁地以“批判”式、非信任的眼光关注身边

发生的一切。这种思维对已有社会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即加大社会断裂和冲突的程度。实际上,在整个社会之中,美好的、和谐的、合作的事物相当大,合作和共存往往是社会的常态。所谓“陌生”就是对已有新闻操作模式的“陌生”,使得记者将关注点重新集中到社会常态事物和人物当中来。这种新闻存在的价值在于它能纠偏以往的新闻存在。

(三)基于阶层偏见和不解而形成的陌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阶层差异也愈加明显,一些新闻报道往往过分集中于阶层的不同,而忽视阶层的相同之处,结果导致社会差异加大。在此背景下,关注阶层间的相同之处便形成了“陌生”。

从此点,我们不难认识到“陌生化”不仅可以针对社会角色、社会思维,而且可以针对新闻报道的常态而发,通过了解新闻常态、反思新闻常态,我们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新闻常态的不合理之处。

三、陌生化视角下新闻资源开拓的影响

新闻资源的“陌生化”,不仅影响新闻,更能影响记者的思维,甚至还能影响记者的文风、作风,对于改变目前新闻娱乐化的现状,弥合社会差距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拓宽新闻素材

当前社会,无论电视还是报端、娱乐新闻、社会新闻都充斥着我们的眼球。“陌生化视角”让我们转移了目光,让我们看到普通民众的生活现状,把镜头、话筒、笔墨对准普通百姓,记录城乡百姓的日常生活,集中推出一系列鲜活的日常生活新闻,有利于唤醒受众的“新”感觉。

(二)拓展新闻语言

通过关注常态,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的语言从死的新闻语言变成生动活泼的民间语言。以记者走基层为例,就是体验、体会、体贴基层群众的生活,以前官话、套话、空话充斥的“八股新闻”越来越少,生动活泼的民间语言代替了死的新闻语言,一篇篇散发着泥土清香、饱含着质朴情感、耐读好看的新闻作品见诸银屏报端,并广为流传,较好地实现了新闻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拓展新闻关注对象

一般的新闻关注的更多的是新闻人物,而“陌生化”则将关注对象从城市拉到农村,从宏观拉到基层。如记者走基层中,记者把镜头从城市转向了农村,从宏观转向了基层。去标签,让普通人成为媒体新的宠儿。广大编辑记者深入到坊间社区、厂矿企业、田间地头,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民群众、社区居民、一线工人、打工一族的所忧所乐、所思所盼,把更多的栏目、版面、镜头留给基层,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基层,更真实地触摸基层冷暖,更顺畅地通达基层民意。

(四)拓展记者思维方式

通过“陌生化”,记者的思维方式从冲突转变为以平常生活为新闻报道的对象。这种思维更多的是对“冲突”的反思,关注的是“常态”,使得记者们认识到平常生活也可以作为报道对象,让记者看到不是只有冲突的纯新闻才可以作为头版头条。

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带来最大的改变便是文风的改变。中央曾号召记者通过“走基层”来“转作风”和“改文风”,实际上也就是让记者通过将视角停留在普通公众身上,从而改变新闻原有的冲突式思维。传统的冲突式思维主要集中于事件与事件的冲突之上,而“陌生化”视野中的冲突则聚焦于现有新闻与传统新闻认知的冲突,从而改变了新闻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陌生化[D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cF1mBjHxoc5UQjLDOu8t7WbUwFgPqAPTHdUQlFpXYb 95xVlzG4yjusp3DDx1_73KOxjgYYmt18H0tMiyYW-yK.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117-01

作者简介:陈宇晴,女,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