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

2016-08-26 12:55王群
中国记者 2016年6期
关键词:主题报道时政新闻讲故事

王群

内容提要 福建省新闻名专栏、厦门电视台以时政新闻为主打的栏目《厦视新闻》近年来在“讲好故事”上不断探索,重大主题报道、经济民生新闻以及会议报道都努力“讲好故事”,在观众中产生积极的传播效应,栏目的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关键词 时政新闻 主题报道 讲故事 走基层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讲好故事是一项需要不断修炼的基本功。城市台面向本地观众,更加需要接地气,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好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促进新闻节目的转型升级。

一、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挖”出好故事

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近年来厦门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的新趋势,全面深化改革,为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而积极探索。2015年初,围绕美丽厦门建设的主题宣传,《厦视新闻》派出多路记者,分别到全国知名“文青聚集地”曾厝垵、海沧青礁村院前社等10多个村庄、社区蹲点,每个村庄、社区蹲点3-5天,与村民、居民同吃住、同劳动,以“体验、感受、倾听”的方式,真实记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生动场景和鲜活事例,用讲故事的方式采写了30多篇主题报道。其中,《蹲点院前社》用四集篇幅记录下村里的年轻人开发古厝、发展旅游的想法如何获得村里老人支持的故事。在正式采访前,记者摄像就已经连续三天,每天到村里和村民“唠嗑”,了解到年轻人自发组成的合作社想开发村里的古厝,却碰到两大难题,一是村里的老人们有顾虑,不肯租,二是资金不足。为解决古厝租赁的问题,年轻人一次次地跟老人们沟通,记者摄像也原原本本地用镜头记录了“出现矛盾——处理矛盾——初步解决矛盾”的过程,把看似琐碎的乡村故事浓缩在了四集新闻里,且每集结尾都精心设置悬念,引发观众每天像“追剧”般地等着收看。这些蹲点报道鲜活、生动、感人,播出后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受到蹲点采访社区和村庄的热议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作为一档时政新闻栏目,《厦视新闻》每年都会围绕重大活动提前进行策划。讲述普通台湾人在厦生活、创业故事的《台湾人在厦门》系列报道就在第五届海峡论坛前夕策划推出。这组系列报道不拍大型台企的老板、高管,而是另辟蹊径,把镜头对准了那些在厦门生活得有滋有味,和厦门人一起感受城市发展,也会为堵车而烦心的普通台湾人,他们中还有好几位在大陆找到了“另一半”。系列报道中的《“呷虾仔”别墅体验餐厅:两个人的“浪漫满屋”》讲述的就是一个两岸情缘的故事。台湾人姚必定从事室内设计,2000年在厦门置业,经人介绍娶了一位厦门姑娘。夫妻俩在中山公园附近开了一家主打台湾美食的餐厅,“呷虾仔”的店名充满着浓浓闽南味。他们的女儿在附近读小学,夫妻俩经常走路去接女儿放学。针对很多朋友觉得他不可思议,姚必定说,“我就邀请他们来玩,看看这边的环境。他们说,厦门真棒,怪不得你想要呆在这边。”从这样的故事中,观众不难感受到,这些在厦台湾人“日久他乡变故乡”的“厦门情”。这组系列报道一共讲述了30多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岸百姓生活故事,生动展现了海峡论坛所倡导的两岸民间交往的独特魅力。

二、在经济民生报道中,让宏大政策“融”入小故事

2010年,全国唯一的公铁两用海堤——厦门海堤在服役53年后正式“退休”,此后所有进入厦门本岛的列车改从以高铁标准设计的杏林铁路桥上通过。这意味着,创造了移山填海奇迹的厦门海堤即将“退出舞台”,结束半个多世纪作为铁路进入厦门唯一通道的历史,厦门即将迎来新的高铁时代。记者并没有简单拍摄最后一辆列车通过厦门海堤的情景,而是提前策划联系,通过铁路部门找到了一位负责海堤日常养护达27年的养护工。当天下午,记者跟拍了这名养护工仔细养护海堤、“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工作场景,从一个有关联的具体人物跟海堤的告别来切入,既让观众直观地看到厦门铁路史上两个时代的交替,也让观众看到了新闻背后的“温度”,可以说“见人见事”。

厦门社保方面的新政策也是百姓特别关心的,2015年1月,厦门率先在全国推行省外异地报销就医,并首选北京、上海的12家知名大医院试点。厦门医保参保人在这12家医院就医,不用自己垫付资金,也不用奔波两地报销医疗费了。记者在报道这一领先全国的惠民新举措时,先是跑到离市区十多公里的岛外,采访了一位刚从上海一家医院出院的市民。他住院期间共花费17万多元,其中医保可报销7万多元,出院时在上海就实现了医保省外就医的结算,成为新举措的第一个受益者。随后记者又走访了社保部门,了解到新政出台背后更多的细节。这样一则新闻,从市民得实惠的故事讲起,又有对政策出台背景的解读和今后努力方向的展望,让观众看了信服,看了“解渴”。

三、例行会议报道中,“不错过”好故事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曾就发展养老服务业举行专题询问,按惯例这就是一则普通的会议新闻,人大方面问了些啥,政府官员们怎样回答,记者只要抓住市民感兴趣的信息,准确报道出来即可。不过,当天的这个专题询问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一一会议上午八点半准时开始,人大的问题也提出来了,却遭遇到无人回答的尴尬,原因是有些政府部门的领导迟到了。在接下来三小时的询问过程中,面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一连串问题,政府部门的回答也不尽如人意。有赖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最终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是一条题为《人大专题询问某些政府部门却“姗姗来迟”》的舆论监督新闻。有情节,有冲突,不走一般会议新闻的寻常路,体现了电视新闻既有声音又有画面的独特优势,也充分彰显了人大问政的力量。

四、用好技术手段,用镜头“捕捉”好故事

要讲好故事并没有那么容易,必须调动尽可能多的电视元素。电视讲究“画面为王”,画面的捕捉拍摄和选择剪辑,决定了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套句广告语,“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那么,没有画面,文稿写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由于新闻现场的画面转瞬即逝,不可能事后弥补,记者和摄像在采访之前,就应对选题进行充分的沟通,做到配合默契;采访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拍,做周全的记录,收集数倍于播出时间的影像素材。要善于用细节来表现、刻画人物。电视画面中人物的表情、体态、眼神等非语言信息,往往能将人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在电视记者的采访中,碰到采访对象“排斥”摄像机,镜头一对准就表情呆板,不说话,也是常有的事情。这种情况下,记者摄像更要配合默契。不妨先把机器放在一边,“忘掉”采访,跟采访对象聊聊家长里短,聊聊他感兴趣的话题。

讲好故事,还需要记者提升对新闻素材、故事节奏的整体把握能力,就像一个大厨,面对琳琅满目的食材,也要懂得取舍搭配,起承转合,才能呈现一桌“美味佳肴”。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一个在北京的英国小伙“一镜到底”,拍了一段解读中国两会的视频。镜头一开始,小伙子系着围裙,在厨房里问大家:“你做饭吗?”接着他引用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话“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中国的全国人大进行了解读。短短4分10秒的视频创意十足,外国人一看就懂,而中国人也觉得形式新颖,深入浅出。此外,既然是讲故事,语言就要简练、平实、接地气,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就像跟家人朋友聊天一样,而绝不是居高临下,“我说你听”。

猜你喜欢
主题报道时政新闻讲故事
听冬神讲故事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对电视主题报道的反思与探索
全媒体时期时政新闻发展的新常态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政治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在编解码过程中的非同步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