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凌
【摘要】新闻采访中涉及许多非语言符号,如服饰语言、表情语言、肢体语言、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等。在新闻采访中恰当地使用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能够提高采访的成功概率,拉近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等。当然,对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的不恰当运用也会影响到采访的进程与质量。
【关键词】时间;空间;新闻采访;非语言符号
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最重要的手段,但并非是唯一的手段。“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1]。可见,包括体语在内的非语言符号是更为直接的交流手段和交流工具。新闻采访既是记者通过各种采访手段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记者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尤其在某些场合或情境下,非语言符号所表达和透露出的信息量远远超过语言符号,它不仅能够巧妙而准确地传达信息,表明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而且会在彼此之间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由此影响着采访的进程和效果。
“非语言符号可以指代用以传播的语言符号之外的所有符号,其功用主要在于重复、补充、调整、代替或强调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2]。非语言符号主要包括服饰语言、表情语言、肢体语言、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以及一些辅助语等。作为潜意识的外化,非语言符号相较于更易控制、修改、作伪的语言符号来说,更为真实可靠,在现实中也更为普遍。
相对于服饰语、表情语和肢体语而言,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更为普遍,但是却更为隐蔽,因此常常更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新闻采访中时间与空间非常重要,如采访时机的把握、采访地点的选择、访问过程中节奏的快慢与时间的长短、采访环境的空间布局、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空间距离和方向方位等,都能够传递出某种信息。这些需要记者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去摸索和总结,方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它们。
一、新闻采访中的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
(一)时间与空间
从哲学上讲,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和存在的客观形式,前者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后者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即三维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时间随着空间的转移而改变,不存在各自独立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空间关系中,如所处的地理方位、家庭建筑的地理朝向、个人领地的大小、就餐座次的安排、人际交流距离的远近等都是时间和空间并存关系的体现。
(二)作为非语言符号的时间与空间
较早将时间与空间作为一种交际语言进行研究的是美国人类学家霍尔。他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揭示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需求与支配行为,开始了对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的研究。通俗地讲,所谓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是指在人际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人们利用时间和空间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一种社会性语言。客观地说,人们的任何动作、表情及生理反应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因此,时间和空间往往与其他符号尤其是人体语言相互配合使用,具有潜信息的特征。
“人体的时间语言,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人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在时间上的分布状态及其内在含义,主要是指人们的某一动作、表情及生理反应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其传递出的信息”[3]。它包括人们的动作、表情及生理反应持续时间的长短、出现的先后顺序、速度与频率及各自所传达的信息,人们对待、利用和支配时间的行为、方式及其传递出的信息等。正如霍尔所说:“时间不但会说话,而且比有声语言更加直截了当,所传达的信息也更为清晰和响亮。因为它既不像口头语言那样受到意识的控制,也不会像口头语言那样容易为人所曲解,它还能揭穿人们的谎言。”[4]如参加一个重要的约会时,某人迟到了30分钟,道歉与不道歉传达出的这个人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
“人体的空间语言研究在人际交往时,人体所占有的空间,人们之间所保持的距离和空间位置关系的内在含义”[5]。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探讨人类对空间的需求和支配行为来研究在不同文化和民族背景下个体希望拥有的空间势力和范围的大小,以避免对他人空间势力范围的侵犯。
作为交际符号的空间可以间接但又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面对面促膝而坐或以居高临下的方位而坐,交谈场所的选择、交谈双方距离的远近、就餐时座次的安排、会客室的空间布局等都传达着丰富的信息,包括交流双方的身份地位、关系亲疏程度、彼时的情感状态甚至交谈话题的性质等。
(三)新闻采访中的时间语言
根据时间的持续性、顺序性、周期性和价值性等特征,可以将时间语言分为时间的持续语言、顺序语言、周期语言和价值语言。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主要表现为采访时机的选择、采访时间的长短、采访顺序的先后以及采访节奏的缓急等,这些“时间”都潜在地传达着某种信息,影响着双方的心理,也直接影响着采访的效果。
1.采访时机的选择
这里的采访时机更倾向于从受访者角度考虑,即通过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向受访者传递某种信息,使其能够并乐于接受采访。与时机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采访者的情感状态、日常习惯、事件性质等。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对采访时间或时机的选择本身会向受访者传达某种信息,从而影响到采访活动的进展和质量。如1917年3月7日,邵飘萍夜访段祺瑞,正是抓住段祺瑞作为“府院之争”的胜利者班师回朝、志得意满并希冀受访的心理,邵飘萍的深夜求见其实向段祺瑞传达了这样的信号:作为一个凯旋者,你值得连夜采访和报道,与段祺瑞彼时的心态恰好吻合,可谓正中其下怀,因此段祺瑞一改不轻易见记者的习惯而欣然受访,竟至凌晨三点。
2.采访时间的长短
时间既是持续性的,也是有限的资源,因此时间是有价值的。在人际交流中,会谈时间的长短常被当作权衡双方关系好坏和会谈内容重要与否的尺度。新闻采访时间的长短除了判断双方关系的亲疏程度和访谈内容的重要程度外,还可以据此判断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如采访国家领导人的时间与采访一个无业游民的时间长短一定不同;采访一个正在操作机器的工人和在海边休闲度假的游客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如果记者不能领会到其中“真意”,或者过分纠缠、或者敷衍塞责,都会影响到采访效果。此外,在新闻采访中,时间的价值语言还表现为记者和受访者是否守时,他们等待采访的时长也可以反映出各自的身份地位和对采访的重视程度。
3.采访顺序的先后
时间是有顺序的,在人际交流中,人们的动作、表情等先后顺序,常常反映出人们的情感、态度、性格和地位等。在新闻采访中,时间语言采访顺序的先后主要包括到达采访地点的先后顺序、采访发言的先后顺序、见面握手的先后顺序、落座的先后顺序等。这些时间语言本身包含许多重要的人际交流信息,一方面反映出双方的身份地位和情感状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记者对时间语言顺序的把握程度,同样会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效果。
4.采访节奏的缓急
时间具有周期性,因此也是有节奏的。在人际交流中,双方接触和交流的频率一般能够反映出关系亲密程度;双方见面后脚步的快慢和握手的节奏也能够传达彼此的情感;交谈过程中语速的快慢、对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等都传达着某种信息,并影响着彼此的心理。在新闻采访活动中,采访节奏的快慢传递不同的情感、态度和性格。记者在短时间内采访同一对象的次数,受访者回复记者提问的时长和频率,采访过程中双方语速的缓急等不仅能够透露出各自的性格和情感状态,而且会影响到采访氛围。一般而言,缓慢的采访节奏往往更能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对于不敢谈和不善谈的采访对象更合适;而快速的采访有助于提高采访效率,对于惜时如金且愿谈善谈的采访对象更合适。
(四)新闻采访中的空间语言
“与人交流时,交流双方彼此之间的距离及距离变化与交谈的话语一样,是整个交流过程的组成部分。”[6]我们总是允许一个人距离自己很近,却让另一个人与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人际距离学”即研究这种信息系统,它包括个人空间、座位安排和家具摆放。在人际交流活动中,个体不同的姿势(如将腿脚伸放在办公桌上)、个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和个体所处空间的方位特征等都传达着非常重要而明显的信息。在新闻采访中,空间语言主要表现为采访地点的选择、采访距离的远近和采访空间的布局等。
1.采访地点的选择
采访地点的选择对于采访活动十分重要,不同的场所,其性质和功能不同,所以交谈话题的性质、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如在办公室采访不同于在住宅采访,在广场采访不同于在图书馆采访,采访农民与采访艾滋病人的地点选择是有区别的,这也印证了传播学者戈夫曼“情境决定论”的观点,即不同的情境决定了人们的言行。因此,从某种角度讲,采访地点本身就代表了一定的信息,如某知名人士答应在家里接受采访与在工作现场接受采访,传递的信息是不一样的,起码能够反映其性格特征、对待记者的态度以及与记者关系的亲疏程度等。恰当的采访场所不仅与受访者的身份相吻合,而且有助于营造融洽的采访气氛,或者促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敞开心扉,从而保证采访的效率和质量。
2.采访距离的远近
性质不同的人际交往要求在不同的空间中进行,距离过近令人感到窘迫,距离过远又让人感到冷落。因此,从人们交谈的物理距离可以看出他们的亲疏关系。根据霍尔的划分,北美人使用个人空间的方式有“密切距离”“个人化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四种类型,并用具体数据予以说明。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任何一种采访方式,如面谈、电话采访、开座谈会、网络视频采访、隐性采访等都是双方物理距离的体现,它表明了采访话题或者事件的性质、采访双方熟悉的程度等。具体到每一种采访方式,也会有空间语言交流,比如登门面访时与受访者距离的控制和把握会表现出双方的地位和关系。而在国际采访中,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空间文化,记者要控制好采访距离,尊重对方的空间文化,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3.采访空间的布局
在人际交流中,交流主体不仅处于特定的场所或者空间中,而且还可以通过交流场所或空间的布置摆设和交流主体的方位安排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如在餐桌上摆放一束玫瑰,用屏风或其他障碍物隔断而构成独特的交流空间,办公室、客厅、书房等地家具的摆设而形成的空间感和方位感等,都传递着特定的信息,都属于空间语言的存在形式。
在新闻采访中,演播室采访最能体现空间语言的存在。比如主持人和嘉宾距离的远近、座位顺序与方位朝向,演播室的布置摆设(包括器具的风格、色彩的搭配)、室内灯光的设计等都构成了一个特定的空间,这个空间不仅传递某种交流信息,而且决定了参与者的现场行为准则和规范,这就是空间语言在起作用。此外,一旦双方确定了采访地点,有经验的记者也会通过对采访现场空间的特定安排和利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态度与情感。如在养猪场与采访对象一起边给猪拌饲料边聊天,集体采访时采取圆桌式布局而不是授课式布局,出于保护受访者隐私的目的,用面具或其他障碍物遮挡其脸部或者全身等。
三、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一)接近采访对象,获得采访机会
新闻采访实践中,征得受访者的同意或好感、获得采访机会是成功采访的第一步。因此,采访时机的把握和采访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生物学家发现:人与动物一样,有强烈的“领土”意识,对属于自己领地的占有欲和保护欲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家庭住宅的每处空间(客厅、卧室、书房等),在承担某种功能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特定的空间信息,决定了其对外开放的程度。因此,记者一定要尊重和了解受访者的文化习惯、个人习惯和情感状态。正如前文所言,邵飘萍成功采访段祺瑞,从正面说明了邵飘萍对采访对象情感状态的准确把握,使之获得了一次近距离接触采访对象并深入采访的机会。
当然也有选择不当而失去采访机会的案例,如有位记者打算采访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李六如老人,被婉言谢绝,原因是李老有个怪脾气,在家写东西时怕被人打乱构思,一般不见客。换句话说,李老写作时,记者贸然采访,会传达给对方不尊重自己写作习惯的信息,从而产生反感情绪。因此,记者采访时尤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接近采访对象,获得采访机会。
(二)消除负面心理,促进对话交流
新闻采访中,许多受访者是抱着恐惧、消极甚至抵触的心理接受记者采访的。他们有的因性格内向而不善言辞,有的因另有隐情而不敢言辞,还有的因固有偏见或心情不佳而拒绝言辞。采访对象的这些负面心理或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疏通,往往会使记者的采访活动陷入进退维艰的尴尬境地,严重影响采访的进程和质量。
《南方都市报》记者周松柏2010年去采访刚出狱的女杀人犯周模英。5年前因为生活所迫,周模英亲手杀死幼女而获刑,从此寡言少语,自我封闭,尤其面对媒体采访时情绪会失控。周松柏是通过周模英的小姑子熊六妹才争取到面访的机会。见面时,周模英一直躲在熊六妹的背后。周松柏有意只和熊六妹拉家常,“给周模英充足的空间与时间,感受他们的友好氛围,尽量消除她的陌生感和‘敌意”[7]。记者以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向周模英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你可以不参与谈话,你是安全的,也是自由的。”在周松柏与熊六妹20多分钟的家常谈话中,心墙高筑的周模英渐渐放下戒备,开始聆听他们的对话,后来还时不时地插上几句,坚冰开始逐渐融解。周松柏抓住机会,开始小心翼翼地将话题带入采访,引导周模英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三)营造融洽氛围,搭建情感桥梁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既可以通过采访对象所处空间环境的布置来获取信息,同样可以通过主动布置采访环境来传递信息,营造有利于交流沟通的气氛。尤其是在演播室采访中,现场环境的布置与氛围的营造可以唤起受访者的回忆,激发受访者谈话的欲望,传递各种情感信息,促使采访顺利进行,这就是空间语言的作用。如《金星秀》演播现场的“红沙发”、嘉宾与主持人之间适中的距离和朝向、开场时的拥抱环节、节目中为嘉宾准备的红酒等,都营造了一种轻松、亲切甚至浪漫的氛围,有助于嘉宾畅所欲言、吐露心声。
1995年7月底,一位记者到高桥镇石塘村采访一位烈士母亲,见面时并未提采访一事,而是来到她儿子——年仅21岁的海军战士周文良烈士的遗像前沉默凝视,又仔细地观看了摆在烈士遗像边的证书、奖状和奖章。在20多分钟的时间中,记者没有提一个问题,全是用无声的语言向烈士母亲“倾诉”对烈士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烈士母亲高风亮节的敬佩之情。这种特定的时空语言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感,使随后的采访渐入佳境,记者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素材,一气呵成写下了通讯《烈士丰碑下的基石》,成为当年“八一”节的独家新闻。
(四)捕捉新闻线索,获取新鲜信息
相对于其他非语言符号,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更具有隐含性。新闻采访中,如果记者能够准确地捕捉采访现场包括时间和空间在内的非语言符号,往往会有意外发现和收获。如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敏锐的记者注意到,国家领导人会见港澳代表团的座位安排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往年以弧形排开的沙发会谈形式,改为数行排列的工作桌汇报形式,“更好地体现了宪法和基本法关于中央和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有关规定,以及行政长官作为特别行政区首长和特区政府首长向中央负责的要求”[8],这就是记者通过空间语言捕捉到的新闻信息。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基辛格的时候,傲慢的基辛格在开始的两个小时内,让法拉奇尴尬地站在办公室中间,自己却选择了高于法拉奇的椅子坐下,形成居高临下之势,并且始终面无表情地背对着她兀自办公。法拉奇虽然感到一些紧张,但也从基辛格的虚张声势中看出其不自信。随后,基辛格请法拉奇在长沙发上坐下,但他却仍坐在一张比沙发更高的安乐椅上。基辛格就是用这种长时间冷落法拉奇的时间语言和居高临下的空间语言来捍卫自己在采访中的控制权和优越感,同时也暴露出他高度防备的心理。对于这点,法拉奇在《风云人物采访记》中这样写道:“他这样做既愚蠢又不礼貌,但这种局面倒使我有机会在他研究我以前先把他研究一番。”通过对基辛格刻意流露的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法拉奇洞悉出了基辛格的另一面:“怯懦者”“色厉内荏”。因此在随后的采访中,她连续用反问、设问、假设的手法刺激基辛格,逼迫他改变“我将什么也不会告诉你”的初衷,道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容。
综上分析可见,时间与空间往往同语言符号和其他非语言符号配合使用,对新闻采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记者而言,需要仔细观察和体会,注意运用时间和空间传递信息与感情,同时也要注意捕捉采访对象的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以便及时反馈,使采访高效有序地进行;对于采访对象而言,也可以通过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来调节甚至控制采访进度,使自己处于相对主动或自由的状态。只有双方能够心理互感,方是采访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萨莫瓦尔.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5.
[2]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4.
[3]姜光辉.人体的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4):20.
[4]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5]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4.
[6]拉里.A.萨默瓦,等.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99.
[7]杨兴峰.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第一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75.
[8]观察者.2016两会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会议座位变动引关注 代表:恢复正常[EB/OL]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6_03_07_353
135.shtml
(作者为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