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才让
摘 要 广播电视媒体被称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始终处在时代变革的前沿。近年来,电视民生类新闻异军突起,以其以民为本的精神实质,立足百姓的报道角度,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多种特征受到观众欢迎和学界关注。可见,探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策略,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水平,是每一个电视新闻人都应该去积极思考、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就少数民族电视民生类新闻进行概述,并尝试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的采访策略。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新闻采访;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035-02
电视新闻采访,是电视报道的主要表现手法,通过记者采集、认识、挖掘和发现并进行调查研究来反应新闻事实和事件真相。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实践选题和其他类型的新闻采访之间存在有相当明显的差异,和其余的新闻类型相比,电视民生新闻更加关注平民化的问题,因此需要从平民的角度去选题。在生产电视民生新闻的前期,记者在开展选题工作时,大多数都是从政府、政党以及电视新闻媒体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新闻进行采访与报道,或者是从某一个新闻事件出发,以此来进行研究和分析,过分注重对国家政策的发布以及解读,而忽略了真正的社会民生。这就使得电视民生新闻在采访的过程之中逐渐的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新华体的固定模式,使得民生新闻采访具有了一定的固定性与单一性。少数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结构和民族特性,对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要求较高,在当地采访过程中,要做到既把握好采访尺度,又了解当地政策法规,熟悉风土人情并能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完成采访任务。讨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新闻采访策略,首先需要阐述何为民生新闻。
1 少数民族地区民生类新闻的现状及瓶颈
狭义讲,民生新闻是指立足百姓的实际情况,从百姓的角度来对大众的日常生活进行反映的新闻节目。这一类节目最为主要的特征就在于其主旨以及内容都平民化。民生新闻中的受众是处于核心位置上的,受众因此受到人文关怀,充分彰显出以民为本的精神实质。
民生新闻所具有的接地气、贴近生活以及具有亲和力等多种特征,使它拥有了相当一部分受众欢迎,尤其在普通老百姓中反响强烈。因此,近年来从各大卫视到各地方电视台都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品牌,具有代表性的《零距离》《元元说话》《社会纵横》《民生大视野》等栏目相继涌现并快速发展。在此大的媒体环境下,一些基层电视台尤其是少数民族电视台,也通过民生新闻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要想使民生新闻在舆论监督与引导方面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要对民生新闻的采访环节进行高度的重视。精彩的新闻采访在新闻报道中作用重大。然而在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市场之中,基层媒体的部分栏目仍然处于模仿阶段,节目采访的过程中过于浅显,视角选取没有独特性,新闻敏感性不强和观点不够犀利等问题的制约,使得民生新闻应该具备的舆论引导以及社会关怀作用都得不到发挥[ 1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辖区内有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共同生活,在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类新闻报道中,如果新闻工作者不具备专业的采访技能,不懂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了解反应民族经济生活、自然环境、情感诉求、民族历史等问题,那么要做好新闻采访与报道困难重重。
2 电视民生新闻优势分析
2.1 具有地缘特征
电视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为本地内容,体现出了距离优势。例如《直播五十分》之中全是百姓身边的事,《零距离》则是对南京变迁与发展进行记录的城市日记,这些栏目都充分的体现出了民生节目本身的地域性特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仅仅是可以展现出当地的特色新闻场景,而且还能够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并且这种节目形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固有的“电视模式”。
电视民生新闻通过迅速反应机制体现出了时效性。新闻本身其实是易碎品,其时效性越强,那么就越有生命力。好新闻不仅仅是注重新闻内容,同时还对新闻的时效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例如唐山电视台所制作的《直播五十分》栏目,就专门设立有一个便捷的热线电话,不仅仅是电话号码相当好记,并且做到了24小时热线值守以及记者值班,这样就使得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让采访部得知。当接到线索之后,记者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就赶到现场,进而抓拍到很多的现场画面。同时加上出镜记者在现场开展的报道以及目击者和当事人的同期声等,让受众产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确保了新闻的新鲜。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具备有良好的内容优势。民生新闻在内容上的优势就在于聚焦的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在通常情况下,时政新闻因为各种“规则”带来的限制,其“导向责任”是相当重大的,这就使得新闻媒体在送这类资源时空间相当有限。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则让民生新闻拥有相当丰厚的内容资源,让记者拥有相当高的采编灵活度,民众在生活中的各种遭遇都能够成为新闻[ 2 ]。民生新闻通过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报道,呈现出了老百姓的真实生存状态与心灵体验,使得新闻不仅好看还很管用。比如甘南广播电视台的《心关注》《羚视角》《百姓随手拍》等民生类栏目就很好的体现了民生类新闻的特点,加强了与受众的交流与互动,并且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风民情、民族活动、文化传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诸多事件进行关注,收视率提高,也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2.2 民生新闻最好的载体就是电视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媒介,其比报纸、广播等单纯的视或者听的媒介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民生新闻的接近性以及监督性。同时,视听媒介在对一定题材、一定数量的信息的传达上,比单纯的听觉或者视觉媒介更为有利。通过电视这种视听媒介,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人可以打造出明星主播来让节目具有更好的亲和力。通过良好的录制,让画面看起来让民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镜头则能够对丑陋的现象进行曝光,实现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并且,对事物进行描述的最好的手段就是鲜活的画面以及语言两者的结合。不需要去形容,直接就一目了然,看起来更加的真实可信。
3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诀窍
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甘南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深深认识到,要想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中获得成功,需要始终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政治原则,运用多种灵活的采访技巧,收获新闻线索与资料,完成采访报道。
3.1 持之有故,对症下药
通常来讲采访是在既定目标之下开展的一种谈话。新闻采访的对象涉及范围广泛,可以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和人群。新闻记者必须根据不同采访对象,采用不同语言和采访技巧,抓住谈话内容的重点得到想要的事件真相。记者在进行深采访时,要注意以小见大,对于具体性问题的考虑要根据采访的目的和受众、被采访者以及报道的意图3个具体方面来着手。采访时应注意抓住问题的特征,从而避免问题过大、过空的现象出现。记者在采访时不仅要做好一位提问者的角色,还应该做好一名倾听者,认真倾听被采访者的话,避免出现在问答的时候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避免造成尴尬事件的发生。
3.2 突发提问,出其不意
有的人说现场采访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与现场即兴采访相比之下也不是很难。在现场采访中,即兴采访是最能够吸引观众、最生动的一种,也是深度采访的一种方式。记者在进行即兴采访时是最考验其综合素质、应变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即兴采访以其突然提问、突然回答的特点而形成了其特有的突发魅力。其实记者在与被采访者进行对话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记者与被采访者斗志斗勇的过程,只有记者比被采访者的对话水平更高一截,在采访过程中才能避免自乱阵脚的状况发生。
3.3 丝丝入扣,稳扎稳打
在民生新闻的深度采访中,采访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记者、主持人是否清楚条理、提问是否机敏恰当。虽然在采访之前都有做一定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新闻采访的实际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与之前预想的内容不一样。对此,就需要采访者的思路要清晰、逻辑要缜密,采用的提问模式要有连贯性、系统性。当被采访者在有意回避或是拖延时则说明采访者提的问题是被采访者不愿意回答或是采访者本身提出的问题是不恰当、有问题的,这时就需要采访者能够随机应变,转变话题,避免将被采访者置于难堪的窘境中。如果提问过于复杂,采访者应将问题进行拆分成为与此相关的几个小问题并将其结合被采访者的现场反应来提问,从而让采访更具穿透性[3]。
4 提升民生新闻采访效果的策略
4.1 从平民视角出发,与百姓开展平等交流
要将新闻做得具有亲和力,就有必要从老百姓的实际出发,采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够使得新闻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采在报道新闻,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应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在交流上与语言上应做到平民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被采访者将采访者当做朋友,放下内心的戒备,从而达到采访的理想目的。比如在藏区、牧区的采访中,记者只有深入到牧村帐圈,深入到草原深处,深入到牧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才有可能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4.2 对关键信息有敏锐度,与采访对象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采访者在进行民生新闻的采访时应该注重启发与引导被采访者,让被采访者在采访时能够畅所欲言。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应注意对被采访者的引导,防止采访主题偏离了预期方向,在短短的采访时间内应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及时捕捉被采访者回答中的关键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与记录。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提问一定要与本条新闻相关,对于被采访者的提问一定要有引导性与提示性,采访过程中要扣紧主题,并挖掘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其中关键的信息要给予相应的标示才能够更容易掌握新闻的中心内容。
4.3 采访方式应别出心裁,不可一成不变
采访者每次采访的对象都不一样,因此,采访者要根据不一样的采访对象而采取不一样的采访方式与采访语气。采访者要根据被采访者的性格、情绪以及文化素养基础等来选择合适的方式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对于比较直爽的采访对象则可以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对于比较委婉含蓄的采访对象则可以采用比较委婉的提问方式,此时采访者要注意对被采访者进行引导。采访者提问的方式也要根据每位被采访者的性格不同而进行调整,通常情况是将重点问题放在采访对话的最前面,以获取关键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采访者在采访时要注意自己语气,是否与被采访者或环境相吻合,这就要求采访者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整能力以及对人、环境的敏锐度,能够熟悉运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法与人进行交流沟通,这才是获得采访效果的前提。
4.4 做好专业领域采访的准备
采访者在进行专业领域的采访之前之前要相关专业的准备,对被采访对象所从事的工作、活动以及研究领域要有一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与采访者在认知上不存在过大的差距,与采访者进行正常交流。为了使得采访具有一定的效果,采访者应准备一定数量的专业问题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在采访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认知范围与水平进行考虑,可以就一些问题进行说明确保受众能够听得明白。
4.5 对于特殊采访对象应采用特殊的采访方式
在一些批评报道中,被采访者通常会采取回避或是拒绝采访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形象与利益,这样采访者就不能够从被采访者口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行事实的新闻报道。在面对特殊采访对象时,采访者要先入为主、转移话语重点、适当刺激被采访者或者是隐蔽采访的方式让其说出新闻报道所需的要素[4]。但是采访者在进行此类操作的时候要一定要注意适度使用采访方式。当被采访者确实存在有过错行为时,采访者要客观、中立进行采访,不能够主观地认为被采访者有不好的印象,在使用特殊方式进行采访时,采访者切记要遵守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尊重新闻事实真相。
5 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采访应该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体现它的亲民性与贴近性,只有联系实际,贴近群众,才能够站在同一个平台之上与受众完成内心深处的交流与沟通。民生新闻中的采访策略,决定了媒体与观众能否可以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让更多的群众接受并认可自己的新闻报道,才能使本台的民生新闻能够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获得生存,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资讯。
参考文献
[1]张宝坤.漫谈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把握[J].今传媒,2014(2):109-110.
[2]贾默寒.民生新闻采访技巧之我见[J].神州,2012(2):235.
[3]李楸,赵景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把握[J].科技传播,2016(5):17,26.
[4]丛力.民生新闻采访应如何把握客观性[J].传播与版权,201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