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诗娟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传媒系,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考
魏诗娟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传媒系,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的脚步不断加快,传媒组织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体从业者的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高校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培养传媒人才的模式,从而让学生满足当今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对新型传媒人才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培养传媒人才的模式。
关键词: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SZ151096)研究成果
如今,伴随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深化,传输信息的渠道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媒体开始与互联网或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传播通道结合,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衍生出的不同形式的信息化产品,最终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传播给广大受众。因此,这对高校培养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以及更加迫切的要求,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媒体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培养专业传媒人才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改革以及创新高校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不断推动传媒与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传统的传媒生产理念已经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媒介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标志着传媒逐渐走向了媒介融合的阶段。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社会对传媒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传媒人有专业能力,还要有适应现代数字技术的能力。这使高校改革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传统的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越来越多多元化、全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改革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改革专业设置
高校在具有了一个比较务实的培养传媒人才的目标后,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初步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的技能。在设置传媒专业时不应该只是根据传统媒介的形态来分类,而是应该以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进行分类,可以设置记者、编辑以及主持人、创意策划等多个专业。培养记者时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新闻写作以及评论的知识,还要熟知电视台、网站以及小屏幕媒体等多种媒体产品以及它们之间不同的要求,还需要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常用的设备。编辑人才培养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纸质媒体与网络在排版方面的技巧,同时还要音频以及视频的剪辑技巧。主持人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加强训练发声的技巧,熟练地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另外,在这个基础之上,还需要他们熟知采访的技巧以及学会洞悉受访者的心理活动。创意策划的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学习节目以及广告的策划与执行。
(二)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改革
在传媒专业的课程建设方面,学校要将学生们入学的第一学年作为他们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除了提前招生的主持人专业的学生以外,其他的学生暂时不分专业。一年之后,可以按照学生的个人意愿以及他们课程的分数来具体确定他们的专业方向。同时,各个专业的学生还需要继续学习理论方面的课程,不断加强与其专业相关的技术或软件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之前能够选修到几门其他专业中有特色的课程。另外,确定了学生的专业方向经过学校的同意后学生还是可以调换自己的专业。同时,为了确保每个学生调换专业后不会出现学习障碍,高校在设置专业的课程时必须要全盘考虑,其中包括学生在各个专业中调换的可能性,还有在四年的时间里其专业课程在梯度方面的设置。学校要充分考虑传媒的各个专业间的相通性特点,还要结合当前大学教育中课程时间设置的特点,不断放开专业方面的限制,使学生调换专业更加具有可行性。
(三)不断拓宽传媒专业教育资金的来源
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果仅依靠高校的财政拨款很难满足学校购买大量先进设备以及打造优秀的传媒教师队伍方面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地拓宽其教育改革的资金来源渠道,只有拥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得以顺利进行。高校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已有的媒介设备以及实验室,还可以接受节目的外包业务等。传媒专业要参与到高校的宣传工作中,还要起主要的作用。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与媒体合作,播放由本校制作的节目,或者以贴片的广告形式来筹集教育改革资金。总之,有了资金的支持才能保障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顺利进行。
近几年以来,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不断涌现的新媒体逐渐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与新媒体相关的产业也在迅速发展,这些都对高校的专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受到新媒介的巨大影响,媒介的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可以预见,在未来,媒介的融合进程会不断渗透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这个背景下,高校必须调整专业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来不断适应未来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从而不断推动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坤.用“跨界思维”打造传媒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J].现代传播,2012,34(3):130-133.
[2] 严玲.国际化传媒人才外语素质及其构成——传媒类专业英语需求分析[J].现代传播,2012,34(6):119-1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