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境外放款快速增长因素探究

2016-02-28 11:00王思思
现代金融 2016年4期
关键词:汇率跨境人民币

□李 伟 王思思

苏州境外放款快速增长因素探究

□李伟王思思

在资本金融项目承受流出压力形势下,境外放款成为跨境资金流出的重要渠道,苏州市境外放款业务2013年以来呈现阶梯式上升,本文对其增长原因及潜在风险进行了调研。

一、境外放款主要模式及用途

(一)利用资金池实现境内外资金联动。企业通过建立境内外资金池实现资金归集和分配,调节各成员企业间资金余缺,提供相对稳定的中长期内源融资,提高境内外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集团综合融资成本。目前常见的是单一人民币资金池模式和双币种资金池模式。资金池模式下的境外放款效率更高、手续更便捷。

(二)总部调节资金余缺、规避汇率风险。跨国企业通过设置财务中心履行总部资金管理职能,实现全球资金管理的联动互通。跨国公司总部资金管理目的:一是降低集团整体负债利息支出。通常经济发达体资金要素成本相对较低,而新兴市场资金价格高。按照总部规划,国内企业以境外放款的形式将闲置资金以较低的成本向境外关联企业提供融资。二是通过币种调拨规避汇率风险。在集团内部合理控制外币头寸,实现汇率风险最小化。

(三)通过境外放款配套上市公司境外并购。资本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热潮,2015年境外放款的企业中有8家是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银行贷款筹集并购资金。由于上市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境外放款方式,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解决境外子公司的融资问题。

(四)对外担保履约产生放款债权登记。按照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要求,内保外贷发生担保履约的情况下,境内反担保人办理对外债权登记。在实际操作中,发生担保履约的,反担保人进行对外债权登记,申报在境外放款项下。

二、增长原因分析

(一)企业走出去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影响下,辖区内企业的跨国经营实现稳健增长。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也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了条件。境内企业通过境外并购或是新设方式将海外的客户、渠道、技术形成有效的整合。境外机构融资解决方案通常是通过内保外贷或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放款。内保外贷模式审批较为复杂,而境外放款手续更为简洁,成为节约成本、便捷快速的融资方式。

(二)国内流动性及企业经营状况良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境内企业积累了大量人民币资金,产生了将资金借出境外以支持境外关联企业发展的需求。在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下,2015年以来各期限SHIBOR下降区间在1%~3%左右。通过降息、降准,配合中短期的货币政策工具,境内资金流动性充足是境外放款增长的原因之一。

(三)汇率、利率因素。价格变化是导致境外放款增加的主要因素。从价格因素考虑,境内利率下行后境内外人民币、美元贷款报价利差约在0.5%上下。从利率比较,境内利率仍然略高于或持平境外。从汇率变化因素看,美联储加息预期下美元强势,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欧元汇率一路贬值,至今低位盘整。企业预期未来欧元会逐步升值,可获得汇差收益。利差收窄而又存在汇差收益的预期下,境外放款在价格上具有可行性。且境内大型企业议价能力强,放款利率可以做到基准下浮。

(四)税收因素。为规避双重征税是企业选择境外放款取代利润分配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与德国、俄罗斯、智利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还未生效,与德国方面的洽谈结果最迟可能要到2017年实施。在部分国家与我国的税收协定还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境内公司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资金汇出方式倾向于选择境外放款,而非以利润汇出的形式汇往母公司。

(五)境外放款与人民币国际化。苏州地区境外放款中人民币占据绝对优势。2015年人民币放款金额201.4亿元,折合32.32亿美元,占比88.7%。国际经验表明,资本输出是货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人民币放款的数量逐年增长,体现人民币不仅具有结算功能,且资本类债权功能不断突显。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5年1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5.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55.9%。人民币整体的强势货币形象是非居民愿意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一大动机。人民币放款有利于增加境外人民币资金来源,构建完整的人民币跨境循环渠道,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和接受程度。

三、存在风险及问题

(一)利用境内外价差进行套利。在双币种资金池模式下,企业可以利用外债和境外放款的资金渠道,快速抓住CNY-CNH价差,进行套利。例如在人民币中间价下调期间,离岸人民币价格贬值更快,导致价差扩大,具有一定的套利空间。企业通过境内购汇→境外放款资金汇出→境外结汇→借用外债资金流入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资金的流出和回流。但是这种无真实需求的境外放款,一定程度加重结售汇逆差,推动在岸人民币价格向离岸价靠拢,即增加货币贬值压力。

(二)本外币放款政策存在不一致。外币放款需到外汇局办理境内机构(非商业银行)境外放款额度登记,提供最近一期财务审计报告,累计境外放款额度不得超过所有者权益的30%。人民币境外放款无需备案,不受额度限制,操作更为简便,资金汇出速度快。近年数据显示,人民币业务大幅发展,而外汇境外放款的笔数、金额变化均较为平稳,人民币放款成了主要渠道。即使境外实际使用方需要外币,也能在人民币汇出后在境外购汇,绕过外汇管理要求,达到资金快速出境,不受额度限制的目的。

(三)可能成为资金流出的重要渠道。从跨境资金的稳定性来看,债务型资金较资本型的资金更不稳定。2015年境外放款的金额已超过当年境外直接投资金额。境外放款为企业跨境资金有效运用拓宽了渠道,但是由于手续简便,人民币放款无额度限制,可能成为境内外关联企业间,在汇率大幅波动期间,资金流出或套利的渠道。

(四)真实性交易背景难以审核。境外放款的监管难点在于境外资金运作方式难以掌控,凭借合同表面真实性无法掌握企业资金流向,境外资金使用存在盲点及回流问题。可能存在企业净资产为负,却仍向境外提供资金;或是通过债务豁免,使资金流往境外。不排除虚假交易背景下的资产转移的可能性。

四、政策建议

(一)将本外币纳入一体化管理框架。允许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可以使境外沉淀更多的人民币资金,形成更大规模的海外人民币市场。这些境外资金的大规模跨境流动可能会对境内金融市场、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应加强对境外人民币存量及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建议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设置本外币一体化的境外放款规模系数,设置企业境外放款规模≤所有者权益×境外放款比例系数×宏观审慎系数。消除本外币政策差异,控制住整体规模,防范资金集中流出风险。

(二)加强事后监测核查。外汇局运用现有系统的数据整合功能,掌握全口径资金流向,全面掌握企业跨境资金收支偏离情况,将企业划分为跨境资金平衡型、流入型和流出型,按照国际收支形势,在整体资金偏流出的情况下,重点关注流出型企业的境外放款,加大打击利用境外放款渠道进行虚假交易的套利行为。

(三)银行履行应尽审核义务。银行在办理境外放款业务时,应当了解客户背景,对于一定金额以上的大额境外放贷,应向客户详细询问境外资金用途、放款资金来源。经营状况恶化、贷款无法及时偿还、公司法人或主要管理层移民境外的企业,银行应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并及时向外汇局报告可疑线索。外汇局应加强对银行办理业务的合规性检查。

(四)企业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在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汇率双向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能力显得愈发重要。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选择跟自身经营特点相符的套期保值型产品,尽量减少汇兑损失。

(作者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苏州市中心支局)

猜你喜欢
汇率跨境人民币
怎样认识人民币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