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关于与日本高校联合培养科技日语人才的可行性研究
王华(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信息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中日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交流日益频繁,日语人才需求急速递增。在就业市场的刺激下,中国高校不断探索和实践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日本高校联合培养,吸收日本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应用型科技日与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校;联合培养;科技日语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7.056
近年来,信息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中日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交流日益频繁,日语人才需求急速递增。但是,从日本中小企业等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无论什么行业、哪类职位,对人才的要求都是日语第一、技术工作背景第二。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日语+科技”的应用型科技日语人才上。西安位处中国西部的核心地位,有很多日本独资、中日合资以及与日本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人才招聘时,需要的是既会日语又懂专业的科技日语人才。因此,急需培养同时具备高水平的日语语言能力和广泛、通用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改变了人才培养规格,也改变了过去那种无法适应市场需要的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的人才培养方向,使新时期日语专业大学生在社会上能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贯彻“日语+科技”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日语和科技的对接和融合,从而强化学习意识,使日语学习和科技学习互相促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高等教育不仅形成了多层次结构和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也形成了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办学的模式。陈至立在2004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曾提到:“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而向世界博采众长,大胆吸收和借鉴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引进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对外交流合作的大好形势和迫切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才有了蓬勃的发展。而日本是亚洲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发达国家,我国作为日本一衣带水的近邻,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中日两高校间的交换留学生、联合培养等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也十分活跃。中日大学校长论坛、中日大学展暨中日大学论坛等为中日两国高校提供了全面交流的平台。中国教育部下属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期(2007—2011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学生的情况。这五年中,被选派到日本的中国研究生共有1800名。2012年,赴日公派留学人员总数为592人,其中博士生数目为285人,本科生数目为177人。
1.中日大学间联合培养科技日语人才存在有利因素
(1)中日两国人民具有源远流长的交流历史,在文化上互相影响,地理上一衣带水。
(2)中日两国频繁的民间交流。
(3)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对留学生实行相对优越的学费减免制度。
(4)多渠道的奖学金制度,比如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奖学金项目、中国外交部出国留学专项奖学金、日本文部科学省奖学金等。
(5)中国的留学生到达日本以后可以在日本高校所开设的所有专业中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2+2”或“3+1” 联合培养的模式对培养“精日语,通科技” 的应用型科技日语人才有着绝对的优势。
2.中日大学间联合培养科技日语人才存在不利因素
(1)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经济利益引起的矛盾偶尔会影响两国高校之间的合作。
(2)中国西部高校,因受地域限制,缺乏对日宣传力度。除了要积极“请进来”以外,我们还要主动“走出去”,加强与日本高校之间的合作力度。
(3)中日两国教育体系存在差异,如学科分类、研究方法等。
(4)对于联合培养的学生管理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1.优化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已经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参考日本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对低年级(1、2年级)的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实现与日本大学课程的对接。
2.选用恰当的教材。根据已经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参考日本大学的课程教材,所有课程的全部教材均选用与日本高校教育接轨、近年出版的权威教材。
3.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能力,也要熟悉日本高校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每年公派日本城西国际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研修活动,实现与日本大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对接。
4.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基础课程阶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将教材知识与实时信息相结合、与社会实际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更快地适应日本的社会生活。
1.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联合培养模式可以及时反馈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是否合理,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通过优化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基础课程的各项资源配置,实现与日本大学专业教学的对接。进而促进日语专业的学科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2.有助于培养具备 “精日语,通科技”的应用型科技日语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3.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使其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赴日学习让学生走出国门,提高科技日语能力的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应变能力,自主学习生活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1]赵静亚.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有效模式—给予南京师范大学“驻学”的个案分析[J].江苏高教,2014
[2]张爽.中外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促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津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1
[3]郭德侠.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成效、问题及协同创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