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吾列·努尔扎达
【摘要】历史课程是中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青少年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许多地方发现并保留着古代人类的骨骼遗迹。从这来看,历史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在世界各个地方、任何时间,它存在着。本文拟从历史课程的视角,通过历史课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
【关键词】历史 政治思想教育 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课主要是通过向学生们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著名的战役、盛世与治世、条款与协定、历史上的国家兴衰等等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是从小学到初中直到高中大学都要学的一门重要课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重视这一点,尤其是学校,必须运用无形教育的方式,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进而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学习历史可以“明了过去,以史为鉴,明正现实”,始终强调的就是历史对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启示和帮助。
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历史是一本厚重的资源,学习历史意在了解和认识历史,以历史来明辨是非,提升青少年的政治思想素质。在中学历史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青少年从历史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和爱国情怀。青少年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历史课把爱国教育透入到青少年身上,这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因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如何与我国的未来和命运是直接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涵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类未来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共产党员道德品质等内容。怎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历史教学中?例如,通过古代历史“秦王扫六合”,两汉时期边疆地区民族的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融合等内容让同学们认识到我国古代疆域是不可分裂的整体,各个民族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让中国历史持续传承。从而理解我国是各民族融合的大家庭,使学生们认识到我国的民族政策。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国民教育需求,历史教育则是主渠道。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主要任务之一。比如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鸦片战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五四爱国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对学生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是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容,让同学们观看《血战台儿庄》、《南京大屠杀》、《一个都不能少》影片等则能使同学们受到极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要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形成共产主义道德。
通过中国及世界上的百日维新,通过这些改革,让学生认识到改革的正确性、重要性。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动力,是历史条件下的改革改造政策。总之,结合历史课程与政治思想教育让青少年变得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维护祖国的统一,向前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培养具有先进思维的新模式,从历史课程来讲,教学改革应具备果断的改革思想。对历史教学必须进行深入地改革,是指针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避免教师对课程“自我主张”的教学模式。新一代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及对课程的深入研究,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
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在历史课中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历史课中无意识得到充分发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树立光辉的爱国主义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