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中的文学翻译研究*

2016-02-20 22:52郑友奇黄彧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归化传播学译本

■ 郑友奇 黄彧盈



传播学视域中的文学翻译研究*

■ 郑友奇 黄彧盈

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决定了文学翻译必然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本翻译。文学翻译对译者来说是挑战性最强的一种翻译实践。葛浩文曾提到在他翻译的小说出版后,他都不愿意也不敢回头去看,原因在于他觉得翻译时已经尽力了,但还是会发现很多问题。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文学翻译的复杂。复杂的问题争论自然就多。文学翻译争论的主题涉及对其本质的认识、翻译策略的选择、文学翻译主体的认识、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关系、文学翻译的过程和标准以及网络传播与文学翻译等。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及2015年冯唐《飞鸟集》译本的下架风波再次引起了学界对文学翻译的关注。鉴于此,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文学翻译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明确对文学翻译中一些观念的认识,以推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一、传播学和翻译的关系

传播学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简单地说,传播学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交流信息。翻译是架构不同语言之间交流的桥梁,对思想、知识和文化等方面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翻译和传播学中提出的传播模式非常相似。翻译也包含了译者、受众、翻译渠道、翻译内容以及翻译效果等方面。实际上,在上个世纪末,译界学者就已关注到翻译的传播学特征。比如,德国翻译学家威尔斯在20世纪80年代就致力于翻译学传播理论的构建。他在现代语言学是在研究信息传递的学科这个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翻译是关系到语言行为和选择的一种特殊的语际信息传递方式。吕俊则把翻译概括成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和交换活动,将翻译的本质界定为传播,指出翻译是一个由传播关系组成的有结构的、动态信息的传递过程。他进一步提出翻译是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②暂且不论把翻译学看作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否合理,但翻译和传播在本质上相似这一点已非常明显,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翻译完全可行。

二、文学作品的传播学翻译观

由于文学作品具有思想性和审美性,因此文学翻译并不只是把作品内容实现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那么简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把文学作品从“文本”变成“译本”只是完成了翻译中信息传达这个环节,而成功、有效的翻译还要注重翻译效果,也就是说,翻译过程中必须把译文潜在的读者及其对读者产生的影响考虑进来。只有当译文最终能够被读者接受和理解并产生一定的传播效果时,翻译才算成功。下面我们从传播学角度简要论述一下文学翻译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 文学翻译本质

国内译界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把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其中的“信”就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为了忠实于原文,有学者认为文学翻译应采用侧重语言本身的对等直译。相反,也有学者倾向于注重意义和内涵的意译。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实际上分别是翻译理论史上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的主张。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的对立源于对文学翻译本质的认识。文学翻译是模仿还是再创作?我们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创作性活动。主要原因有如下两条。其一,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决定了文学翻译的本质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符号转换和模仿。作者通过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向读者传达一定的思想。但是所要传达的思想不是直白地在作品中显现出来,而是借助一些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读者必须通过作品中字里行间的描述去揣摩、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译者又是作品的读者,在翻译作品时,译者也要去揣摩和理解作者写作的本意。但是由于译者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译者不可能达到对原作完全彻底的理解。也就是说很难达到与作者“心心相印”③的理想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翻译就是译者对原作的一种阐释,是译者基于审美心理用目的语进行再创作的过程。④其二,我们先看看忠实于原作的译文在国外的传播情况。以《红楼梦》为例,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这部长篇小说包含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婚姻、饮食甚至司法等独特的文化因素。这部小说有两个影响比较大的英文全译本:英国汉学家霍克斯在1973年至1980年出版的英译本和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及其夫人戴乃迭合作的译本。其中,杨宪益夫妇对《红楼梦》的翻译坚持以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为核心,努力保持原文形象以便忠实传达中国的文化价值。《红楼梦》的杨译本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又是如何呢?汪庆华等在对比这两个译本在海外传播效果时发现,杨译本在英美学术圈的认同程度远远低于圈内对霍译本的认可程度,极少被引用;杨译本在美国一些大学的馆藏量极少;亚马逊购书网站上读者对杨译本的评价相当低等。⑤因此可以断定杨译本在海外传播中所面临的这些情况肯定没有达到他们翻译此小说的预期目标,当然其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里存在的关键问题是,一味地强调本国文化的传播往往忽视了译文读者所拥有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接受能力,从而影响了文学翻译的传播效果。

2. 文学翻译策略

目前翻译理论研究中有“归化”和“异化”两个翻译策略。如果以译文读者为参照的话,归化的翻译策略是以译文读者的文化立场为出发点,采用他们所熟悉的表达方式和文化以达到传播原文内容的目的。相反,异化则以译文读者不熟悉的文化立场,即原作的文化立场为出发点,采用文学作品中源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来传递原作内容。针对文学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使用,孙致礼曾对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文学的翻译进行了回顾,发现这段时期的大部分文学翻译采用的是归化策略。他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国情、国策以及文学翻译的基本使命出发,提出了本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策略要遵循“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即21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要尽量给译文读者展现异域文化特色、异域语言形式以及作者独特写作手法等“异质因素”。⑥当然,有学者则赞成归化为主的文学翻译。应该说,翻译的这两种策略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文学翻译中对它们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翻译策略的使用取决于译者的预期目标、译者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及其对传播效果的预期等。既然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我们认为在目前的语境下,文学翻译还是应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策略,要避免过多地使用译文读者陌生的表达方式,以便译文能够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的读者。

3.文化传播与文学翻译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为了能够让国外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由于文学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不经意间文学翻译便承担起了文化传播的使命。不可否认,将“文化走出去”作为一种战略,对于间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文化走出去”的提法过于泛滥。“文化走出去”其实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比较高调地强调“文化走出去”往往会导致国外某些群体将我们的战略与文化霸权主义联系起来。不分场合和时间言必谈“文化走出去”反而导致他们的反感,结果得不偿失。相反“文化走出去”更需要的是逐步推进。这一点与本文内容无甚相关,此处略提一下,不再赘述。另一个就是把“文化走出去”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普通的翻译问题,以为只要把中国文化典籍和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中国文学、文化就自然而然地“走出去”了。⑦谢天振教授指出,这是在“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问题上存在着的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被国内学界认为是经典的杨宪益《红楼梦》译本在西方国家却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译者可能过多地关注小说中包括文化在内等多方面的忠实表达,却没有考虑到跨语言传播的方式、途径和读者接受心态等相关因素。这样的话,对“文化走出去”的助益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由于文学作品的国内译者和国外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各有侧重,再加上对相关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又存在差别,因此单靠其中任何一方恐难顺利实现文化传播。要想通过文学翻译把文化传播出去,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寻求西方译者和中国本土译者的国际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实现通过文学翻译达到文化传播的最优效果。

注释:

① 闫怡恂、葛浩文:《文学翻译: 过程与标准——葛浩文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1期。

② 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外国语》,1997年第2期。

③ 许钧、莫言:《关于文学与文学翻译——莫言访谈录》,《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4期。

④ 袁圆、屠国元:《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作心理能力》,《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⑤ 汪庆华:《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红楼梦>英译为例》,《外语教学》,2015年第3期。

⑥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取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⑦ 谢天振:《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9日,第6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格雷厄姆·格林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4BWW037)子项目“格雷厄姆格林汉译作品研究”、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7046)的研究成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刘 俊】

猜你喜欢
归化传播学译本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传播学视野下刘乐筝乐艺术的文化特征思考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传播学视域下《格萨尔》史诗的传播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