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杰
文化体系构建的复合关系结构与当下反文化思潮辨析*
■ 杨 杰
构建切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文化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当下文化结构体系的复合关系性决定了我国文化构建的不同逻辑层次之间既具内在协调性、统一性又有差异性、侧重性的特征;同时,也要正视文化建设中与先进文化相悖的各种“反文化”暗流的涌动,这些思潮正在严重阻碍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亟待甄别与正本清源。
文化软实力;层次性;理念
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要构成部分,强化文化软实力与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意义深远的战略价值。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高层设计与合理布局是实现“中国梦”具体有效的路径。时代变迁转变了我们文化建设的观念,由以往更多地关注于“社会福利”的物质享受层面而相对忽视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不足,到对日渐凸显的精神需求亟待提升的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加深的嬗变轨迹,预示着中国为全面腾飞而蓄势待发的历史与逻辑的必然趋势。今天,伴随劳动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需求日渐迫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再次成为历史前进的大势所趋,这为“中国梦”注入丰富内涵——不仅包含物质文明之梦,更孕育精神文明之梦。因此,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就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良性发展态势日渐明晰,面对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文化提升之间呈现出差距,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过,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文化是一个多维立体的系统结构,文化建设的科学理念及其逻辑层次功能目标以及诸层次相互之间所蕴含的辩证关系等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前提性问题;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那些与先进文化建设应有理念相悖的当下社会中涌动的各种“反文化”思潮,其危害已严重阻碍文化的健康发展,文化危机严峻地横在中国面前而动摇着中国飞速发展的根基。因此,辨别是非、正本清源成为当前文化建设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
人的主体性表现为人类对自己行为目标的前瞻性与预构性,即我们在实际行动之前,意识中已经勾勒出将会发生的结果并为此计划付诸实践,正如当年马克思所深刻指出的,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它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是人之主体性的表现与确证,因此,作为人类社会实践前提与结果的文化,其发展进程不是盲目、被动地听任各种意识观念随意交汇、碰撞的合力结果,而是人的“合目的性”的主体设计的“蓝图”。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产物。因此,文化是人类发展嬗变的缩影、是作为类的存在的人的历史积淀的成果。人类既生存于一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同时,又在按照主体意识创造着文化。文化结构体系的复合性源于其内涵的丰富。学界认为,“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lere”,本来是指人们的土壤耕作及加工所获得的成果,后来统指某地域、国家、民族等范围内的一切人文现象:包括价值体系、思维惯性、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艺术特色、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学界研究通常以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对“文化”内涵予以界定:前者(Culture with a big C)宽泛地指称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既包括物质文化(即以物质形态呈现的可见、可触的有形显性部分,如建筑样式、衣食住行等物态显现的文化),也包括制度文化与意识形态性文化等隐性形态的文化;后者(Culture with a small c)特指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也就是与人类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层面。
由此可见,无论是文化的广义内涵还是狭义所指,文化建设绝不是某一方面的单一因素的提升,而是一项系统的整体工程,我们既不能奢求一蹴而就地速成,也不可放任自流地随意发展,而应因势利导,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意识观念。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建设理念的系统性与层次性问题及其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具有内在统领性、协调性、针对性与目标性的顶层设计。譬如,我国文化建设的全局性核心理念是什么;如何围绕这一中心指导思想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文化体系包含哪些逻辑层次以及每个层次的具体预设目标又是什么;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又是如何等是我们不能也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就文化体系构建的系统性而言,文化就如同社会系统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由诸多要素、诸多方面和不同逻辑层次构建而成的有机体的存在,甚至可以说,其触角涉及、浸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物质层面文化硬件设施——诸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影剧院、音乐厅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布局建设,以及这些场所中的基础设备的采购与安装调试、运行、维持——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水平与财力;也包括各项文化制度方面的制定与实施——这是保障已有文化基础设施畅通运行的软件环境;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层面的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文化理念定位,包括各项文化方针、政策的制定、引导与贯彻,尤其是那些激励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这些都将强有力地拉动文化建设的提升;同时,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观念的正确引导又可以保证社会文化体系的健康发展——这具有指航明灯般的作用和意义。就文化性质而言,既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也有与人类社会历史车轮背道而驰的没落、低俗的文化,更有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文化”,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加以甄别、区分,不能及时匡正纠偏,很可能背道而驰,进而导致庸俗文化、低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初衷南辕北辙。
因此,文化建设与发展既要有全局性的战略统领理念,又要明晰文化体系中不同逻辑层面的具体性、特殊性及其预设目标的差异性。文化的整体框架与理念统摄必然要求预置,其中,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就是文化建设的理念——即文化的基本性质与核心观念。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与社会现实状况决定了当代中国文化有别于其它国家、地区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根本性质,这就注定了我们文化建设理念的核心价值的基本属性。所谓的核心价值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内在凝聚力与驱动力,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接受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存在于社会政治生活之中,还蕴含于世界文化交流、国家软实力的博弈以及文化民俗的细微之处,核心价值作为社会集体意识必然深深融入文化而成为文化的灵魂统摄,它由文化承载,并通过文化而上升显现为社会公共生活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大力倡导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其逻辑前提是明确“社会主义文化”究竟是具有怎样性质和特点的文化,其核心灵魂是什么,又是如何将这一核心理念坚定地贯穿于文化体系建设实践的各个逻辑层面等问题。
其实,三中全会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指导思想的性质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立足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精神灵魂,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进行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则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根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这是中华文明历史传统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现实所决定的;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本身的“体系”这一界定与表述就非常明确地显示出其具有的“系统性”“全局性”特征,这也契合了文化建设由多层次构成的复合体特征。因此,针对不同的层次就要有的放矢地确立具体的文化建设理念,从而搭建起既富有活力的文化子系统,又能使其诸多的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支撑、协调地形成自组织、自调节的整体性有机体,最终实现以社会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这里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始终如一地秉承,是否能切实贯彻执行到文化建设的各个具体层次问题。
二
鉴于上述原因,我国文化体系建构理念也需具有“立体化”思维意识。具体说,就是把握文化建构理念在整体框架结构体系中的不同逻辑层面上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换言之,在国内要形成社会价值认同的共识并切实加以贯彻执行,对世界要传递中国的价值取向并发出中国文化的强劲声音,产生持续的冲击波与影响力。
审视我国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全局性统领具有鲜明的标志性意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文化建设的理念是什么,它与西方文化有着怎样的质的区别是必须甄别清晰的,也就是说,我们所期望建构一个具有怎样性质的文化。这一文化建构理念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一盘棋的原则,无论是国家的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展示、文化输出,还是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同层面文化的策划、实施,都应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思想展开,而非一盘散沙式的各言其说、各行其道。或许在这方面美国经验可以借鉴。平日处处标举“自由”大旗的美国,不断向世界发出的也非“众人摸象式”的诸多杂音,而是高度一致性、指向性的“一个声音”。仅就国际宣传方面而言,无论是媒体舆论,还是美语教学、好莱坞大片,在貌似“自由”的大旗遮蔽下所承载的文化却是始终如一地对“美国精神”的宣扬和输出的执著。藉此,美国的价值观装扮成“普世价值”而飘曳散落到世界的角角落落并持续发酵式地加以渗透,这一切却都与美国的政治、外交诉求严丝合缝地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传播与输出似乎缺少一个较为明晰指向性的具有统领性、全局性、体系性效用的核心理念。
在国际层面,中国文化要走向海外并立足于世界之林,其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对外传播尤为重要和急迫。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时态脉络讲,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滋养基础之上的,“仁义礼智信”不仅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方圆规矩,而且构成了中华传统文明得以绵绵不绝的宝贵精神内涵。无疑,蕴含于中国文化之中的民族精神是引导中国人民奔向“自由王国”的航灯和不竭驱动力,其历史与未来指向性都吻合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因此,舍弃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光大去谈什么民族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如同缘木求鱼,当代“中国梦”也只能是海市蜃楼。作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不竭动力的核心价值观必将以其优越性、前瞻性而显现于世界强国之林;以共时态观之,当代世界既呈现为一体化的态势,又表现为多元化并存的格局,而且,两者始终处于动态的交互建构过程中。所谓的“一体化”是指当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世界“全球化”的步伐,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使得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其交流与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世界各国在试图搭建具有普适性价值的“公共性框架”以应对各种需要协作的事务。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物质文明成果还是精神文明的创造都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盛宴”,人类文明展现出全球交流“同质化”的演变趋势;同时,世界又以“多元化”并存的格局呈现为放射状的“异质化”,尤其是反映到文化领域更为突出。现实世界的五彩斑斓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决定了不同个体、阶级、民族、国家的精神、文化面貌的多元性。因此,世界各地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民族、不同习俗、不同历史发展历程的人们,有着不同乃至大相径庭的文化风俗和精神面貌,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奇异的令人神往的多元化世界。这种“异质化”以其独特的品质走向世界、走向人类文化“共同体”,国际交流越广泛、越频繁,受到其他文化“力场”影响就越大,在一种文化中融入其它“异质文化”的成分就越明显。但是,这种“异质化”的文化格局同时又恰恰遵循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规律,任何民族、国家文化的主导价值观的形成都是立足于本民族、本国已有的文化传统与现有社会性质、社会形态、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这是基本原则与客观事实。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人类证明: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中国文化理念以其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魅力和动力完全能够走向世界,并逐步为世界认同和接收。我们不能以寻求现代性、国际化、普适性、公共性等为藉口而牺牲民族精神和国家利益去迎合讨好以美国自由价值论为代表的西方中心主义。因此,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同样是偏颇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既要坚持自身文化赖以存在与延续的同质性,又要放眼世界、兼容并蓄,虚怀若谷地不断地汲取国际任何异质文化中的人类文明成果,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从而使中华文化焕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在国际上,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传播中国文化理念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这是有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特的质的差异性。正如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预言的,包含着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方文化(文明)碰撞已经难以也不能回避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乃至激烈的交锋态势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所无法相提并论的。近年,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人生观蕴含于其中的好莱坞大片等文化载体漂洋过海接踵而至地涌入国门,正在以强势文化的冲击力或穿透、或渗透、或消融与侵蚀着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在试图“同质化”“全球化”推销着其文化,我们若不加以遏制则极易滑向“文化殖民地”的泥潭。面对如此严峻的态势,如何保持和增强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当前亟待应对的关键问题之一。当然,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国已经着手实施一系列的传承与光大民族文化的措施:“二十四节气”等代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彰显传承意识;2005年中宣部等部门联合颁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充分认识到传统节日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意义;国务院又于2007年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除夕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重要节日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使国人清醒意识到除了西方的“洋节”,我们同样拥有自己民族的“好日子”。当然,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持续强化文化输出的力度也是行之有效的举措。具体到当前对外传播方面,我国文化建设理念至少需要彰显两个维度:一是历史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二是不断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文明;前者蕴含历史感,后者彪炳时代色彩——这两者又互为依存、相得益彰,共同筑构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感为中华文明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历史积淀的文明就会缺乏厚重根基;时代感是中华文明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而与时俱进,是其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不竭动力。
在国内,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想统领与实践层面的贯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将之融入作为百姓日常生活结构谱系的有效构成部分的文化活动之中。因此,在此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体现为“落细、落小和落实”的细节上,使其日常化、生活化、形象化和具体化,让百姓在寻常文化活动中切实感知、领悟、接受,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具体到基层的诸如乡村文化、社区文化层面,我们要凸显“家文化”建设。“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人价值实现的目标,“家国同构”是中华传统的一个鲜明特色。“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二者之间具有相似的结构与社会功能,“家”在中国人心中拥有无法替代的地位。诚如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讲话中所深刻指出的: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不论是祥乐融融的和平年代,还是硝烟纷飞的动荡时局,家庭都是无法替代的温馨惬意的港湾,充满天伦之乐,她可以抚平劳累,甚至受伤的千疮百孔的身心,重新扬帆起航。由此可见,通过“家”文化的建设,营造强大的充满人情味的磁场,以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为契机,构建百姓安居乐业的、温馨和谐的日常社会生活,在春雨润无声般的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家庭、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内在凝聚力,这是推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三
近年来,国内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体化”建设不断完善,在给人们带来休闲娱乐、日益丰富文化精神生活的同时,不可否认、也无法忽视的是各种“反文化”思潮的不断涌动,突出表现为价值取向偏离正轨、是非判断标准混乱与唯心历史观泛滥。
我们之所以认为文化体系具有多层次的“立体性”特征,在于其既包含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既有硬性因素,也有软性因素;既有高雅层次,也有通俗层次,还有低俗、庸俗层次;同时,文化既蕴含历史积淀,也有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而存在多种延伸的可能性;既要力图守望自身特质,又不得不迎接异质文化冲击。文化始终处于多元化的碰撞状态。毋容置疑,我们一直大力倡导的文化当然是指“先进文化”“优秀文化”,而“反文化”的实质却是与社会历史发展背道而驰的“落后文化”“庸俗文化”“沉渣文化”。譬如,时下就有一种消解正确价值观的声音。这种潮流以“解放思想”为名,对中华民族已有的价值体系全面颠覆:嘲笑正义、蔑视崇高、有意消解中心话语,凸显非主流意识,放逐公共价值,在公共空间之外谋求私人生存的“原生态”,并努力宣扬私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中华民族固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被放逐,取而代之的是极端个人主义;即使张扬人性,所肯定的不过是人的感性欲望与本能需求,而人之为人的理性则倍受打压,为了所谓的正当的个人情欲,不仅可以突破道德底线,甚至可以丧失国家、民族气节,国格、人格全然抛弃;由以往的“狠批私字一闪念”式的过分压抑个性,到今天膜拜有加的过度张扬、恶性膨胀,已经将“私”字高高凌驾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同样,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与方法也遭受种种责难:宏大历史被解构,诸多“小历史”粉墨登场,支离破碎的各种阐释正在颠覆已有的历史体系,并不断喧嚣鼓噪历史虚无主义合理性、合法性。以上种种的错误思潮亟待匡正。
具体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层面,媚俗、庸俗、粗俗成为“时尚”而被一些青少年竞相追逐。我们不难发现,从影视作品到现实生活,说脏话、爆粗口似乎成为一种“新潮”,堂而皇之地进入当代社会文化,诸如“屌丝”之类的一向被中华民族不齿的字眼仿佛成为社会时髦词而被不断展示,甚至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孰不知,说脏话、爆粗口历来被视为“没文化”“缺教养”的低俗表征,这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在今天的中国却成为一些人追捧、效仿的榜样,作为“另类文化”而汇入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大潮之中,值得引起我们注意。
在历史观、价值观方面,各种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以各种面目呈现,或隐或显地挑战、甚至消解唯物史观。受西方新史学等思潮影响,高举克罗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大旗,以反驳历史决定论为托词,倾力推销历史相对论主张,却又滑向否定历史客观性的泥潭。于是,各种历史相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声音不绝于耳,甚至尘嚣直上,在一个个宣称“创新”论断的掩饰下,难以遮挡的却是彻头彻尾的对中华文明传统的全面颠覆与对民族自信心的彻底摧毁。这些观念以网络媒体等为阵营和传播平台,更有某些装扮成“业内者”“良心发现”后的自爆行规“内幕”“潜规则”式的“亲身揭秘”,还有某些学者的貌似“仗义执言”般不负责任的推波助澜,合力形成一股势力强大的暗流、浊流,他们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为噱头,通过小题大做、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瞒天过海、无中生有等“魔术”手法,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猎奇心”,在不知不觉之间将其错误的意识观念撒向社会,不断地蚕食国人精神意志,歪曲价值判断,严重扰乱人们的思想。这已成为当前文化建设中精神毒瘤与意识顽疾。
可见,上述的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全面否定唯物史观和正确的价值体系,以毁灭中华文明史和摧毁民族自信心为目的。然而,各种虚无主义并非全盘“虚无”,而是“有虚有实”:“虚无”的是中华优秀文化,“实化”的是一个西方化、殖民化的文化。这一思潮将历史教科书当作“欺世盗名”的靶子而加以大力“讨伐”,置历史事实于不见,编造、虚构“故事”以丑化中华历史;消解宏大历史叙事,凸显众多边缘化、零散化视点。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史被指责为血腥的一路“屠杀”历程,历史伟人被爆“劣迹斑斑”的“真实一面”,民族英雄更是“虚伪的小人”;当代国民素质之差,简直是“丢人丢到国外”——如此的一波又一波的歪曲、诋毁浪潮下的国家、民族只能让国人感到羞耻,还能看到任何希望吗?于是,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轰然坍塌;相反,那些历史罪人则爆发出“耀眼光辉”,侵略者充满了“侠骨柔肠”与“仁慈宽厚”,历史罪人则“大义凛然”与“胸怀天下”。面对如此是非颠倒的“历史”和不堪入目的“现实”,我们已有的价值观必然被颠覆,其结果必然导致价值虚无主义的越发盛行。精神鸦片的无声侵袭与戕害,今日更为严峻。
当我们倡导文化的多样性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的合理性时,不能陷入相对主义泥潭。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的诸因素之间并非是无高低优劣地并列,或简单地将之视作无差异的平行等同。相反,实际上存在着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先进文化是文化系统中的精华,核心价值观是诸多思想观念的先锋,代表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理应主导、引领社会发展。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缺少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没有正确的思想导向引航,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个体国民,都极易滑向毁灭的深渊,人们祈求的“中国梦”注定会异化为“噩梦”。因此,我们的文化体系建设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指引。
当然,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明确方向才能健康发展。其道远而任重。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国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2&ZD01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