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现象学》中真理的“经验”过程

2016-02-19 08:00
关键词:真理黑格尔经验

向 晶

(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2)



论《精神现象学》中真理的“经验”过程

向晶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主要以意识发展到绝对精神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即意识的“经验”过程。黑格尔的这一意识“经验”的过程包含着从普通意识到绝对知识、从个人意识到社会历史精神的双重发展过程,是包含着意识对象化同时又返回于自身的过程。推动这一过程的则是意识内部的主体性原则,这是一种“理性的暴力”,是否定性辩证法。而要通过这一辽远的过程并到达绝对精神,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的,需要在绝对的支离破碎中保留自身,需要在死亡中得以自存。

【关键词】《精神现象学》;黑格尔;真理;经验;过程

黑格尔把绝对知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称为真理。由于意识还没发展到绝对精神的阶段,则不能认为达到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还只是停留于现象认识的阶段,所以他把研究这一阶段认识的科学称为“精神现象学”。黑格尔本人也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明确提出,精神现象学的任务就是要“描述一般的科学或知识的这个形成过程”[1],即从普通的意识发展为绝对知识、由个人意识发展到社会历史的过程。并且,黑格尔最初将精神现象学的副标题定为“意识的经验科学”,这里的“经验”就是“那种可以将意识与意识之中的一切存在,也就是存在者与我们的共同存在的全体一体包容收纳的概念”[2]。这个过程,也就是克服认识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或者二元性对立的运动,也就是意识的形成过程。由此可见,在黑格尔那里,精神现象学也就是意识的发展史或者形成史。

意识的经验过程有着双重含义,既指从意识到绝对知识的历史过程,又指从个体意识发展到社会历史精神,也就是黑格尔所强调的“教化”或“教养”的过程。并且,这两个过程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过程又都包含着意识的对象化然后又返回于自身的步骤。在黑格尔看来,这个过程之所以能向前推进,则是由于意识内部所具有的、向自由目标迈进的主体性原则。为了达到对绝对知识的认识,黑格尔还强调说要有耐心,要忍耐这条道路的辽远,要经历每一个环节并在每一个环节那里作停留,唯有此绝对精神才能得到独立且完整的考察。这是一条没有捷径的道路。

一、 精神现象学就是关于意识“经验”过程的科学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思想,是基于前人对“现象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在研究时,应将其置于现象学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

康德由于深谙牛顿物理学及其杰出的成就,所以对人类认识可靠知识的能力并不怀疑。但是,他同时又受到17世纪经验论尤其是休谟不可知论的影响,对人类认识的限度产生了质疑:“他开始怀疑关于世界本质的绝对命题,而纯粹理性的思辨的形而上学貌似有能力提出这样的命题。”[3]所以,康德对人类认识能力进行了感性和理性的划分,并确定了二者的界限,规定认识只能停留于现象界,对现象背后的物自体不会有所认识。由康德定义的现象学最终仍然滑入了和休谟一样的不可知论,是一种“现象主义”,休谟、马赫主义都是这种现象主义的代表。费希特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但是对康德“物自体”的设定并不满意。他认为,“我们必须找出人类一切知识的绝对第一的、无条件的原理,如果它是绝对第一的原理,它就是不可证明的,或者说是不可规定的。”[4]然而,由费希特所推崇的知识学只认证意识和自我意识是一切事实的本源,从意识和自我意识中派生出事实或者推演得出现象的世界,却不能从知识学那里产生,需要现象学去完成。因此可以说,在费希特那里现象学只不过是对知识学的补充。谢林追随康德和费希特的先验哲学而进入哲学领域,但同时又试图加入自己的东西,于是提出了“绝对自我”的概念。但是他的“同一”与费希特的又有所区别,是先于矛盾的,是无差别的绝对,所以认识本质的方法是直接的。

黑格尔哲学作为德国哲学中由康德起始的那个运动的顶峰,虽然深受康德的影响,却又是在对康德等人的再批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黑格尔深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对人类理性有着深刻的信念,并相信它最终是以神的理性本身为基础的。另外,由于受到莱布尼茨唯理论思想的影响,遵循着演绎的逻辑,他认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人类理性本质上是世界精神的或者心灵的一种表现,通过它的力量,比如爱情,一切对立面都能够在更高的综合中被超越”[5]。所以,与康德的不可知论不同,黑格尔认为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现象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费希特虽然看到了现象学的重要性,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意识到绝对精神的这个论证过程,却是由黑格尔来完成的。与谢林绝对的同一论不同,黑格尔虽然把绝对作为他的哲学的最高原则,但他却认为绝对本身就是包含着自我矛盾并发展着的概念系统。由此可见,黑格尔强调从普通意识要发展到绝对知识,而在意识趋向于它的真实存在的这个过程中时,将摆脱它的异化的形式,达到它的本质,这同时也是精神的自我显现过程。通过这个矛盾运动,现象与本质才能达到真正的同一,这个过程也就类似于中国哲学中的“由体到用”“格物穷理”的说法。由此,“通过对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特别是康德哲学传统中潜藏着的‘理性恨’倾向的批判,黑格尔不但拒斥了康德关于理论理性无能和无奈的思想,还全面地阐述了理性在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6]。

纵观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我们会发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他的“一个思辨哲学”的第一部分,他的《大逻辑》(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是作为第二部分来呈现的。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也指出,“这样的一种系统陈述之所以是科学的第一部分,是因为精神的实际存在作为最初的东西不是别的,仅仅是直接性或开端,而开端还不是向开端的返回。”[7]但是在实际的修订过程中,他却把“科学体系第一部”这个副标题去掉了,作为他的《哲学百科全书》的第一部分并不是《精神现象学》,而是《小逻辑》。但是马克思后来批判了黑格尔的这种做法,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真正的诞生地和秘密是《精神现象学》,因为这部著作包含后来黑格尔哲学的主要的观念,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雏形。[8]而他此后的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等都是对精神现象学核心观点的展开。所以,在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精神现象学相当于序言,这使得整个黑格尔哲学也是处于一个经验的运动过程之中。

二、 黑格尔“经验”过程的双重含义

黑格尔所说的从意识发展到绝对精神的这个“经验”的历史过程,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方面,从普通意识发展到绝对知识的历史过程,也就是从原以为的外在的、自在的东西逐渐成为内在的、自为的东西的过程;另一方面,从个体意识发展到社会历史精神的过程,也就是黑格尔所强调的“教化”或“教养”的过程,由“小我”发展成为“大我”的过程。通过前者的发展,意识经由内在的运动摆脱了纯粹的开端和单纯的结论,最终实现了自身的完满;通过后者的发展,意识经由人类历史知识的丰富被赋予了社会历史的意义,从而使自身得以升华。

首先,黑格尔并没把真理归为简单的结果,或是归为纯粹的开端,而是认为真理只有通过自身才能达于完满。一方面,黑格尔认为作为真理的全体虽然呈现为一个结果,但是却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达到这样的一个结果。所以在此意义上的结果,也不是那种单纯的、直接的结果。另一方面,开端也并非真理,因为“最初直接说出来时只是共相”。而为了让真理既不是简单的结果,又不是直接的开端,这就要将开端本身进行展开,给结果本身赋予过程的意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黑格尔加入了“中介”这一说法,即主体通过这种自身运动着的同一来反映自身,并构成着存在着的自我环节。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主体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主体,不是一种被“揣测”到的主体,主体的这个运动并非人的思维外加的,而是意识本身内在的。所以真理的实现过程,既不是一种简单的开端或结果,也不是一种外在的运动,而是意识内在的运动过程。

其次,真理从意识发展到绝对精神的过程,也就是个人意识发展到社会精神的过程,类似于人们日常所说的从“小我”发展到“大我”的过程。人生之初,尚处在主客不分的原始意识状态,渐渐地才有了自我意识。人最初的自我意识,只是从有限的事物产生的自我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人会把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相互对立的。在这种矛盾对立的慢慢磨砺中,人才逐渐意识到,任何事物与自我、和其他事物的关系都是处在相互联系的关系中的。这个过程也就体现出从有限思维思考问题到无限思维思考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个人意识成熟为社会精神的过程。不仅如此,人类整体的思想史也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规律,原始的人类思维并没有普遍性的、类的概念,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逐渐从有限性和个别性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发展出无限思维,从而形成了普遍性的概念。

在黑格尔看来,上述两个过程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意识要发展成为绝对精神,就必须要通晓历史的知识,必须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从开端到结果的运动,否则绝对知识就只是纯粹的开端或是简单的结果,不能被真正理解。另一方面,为了让个人得到教化,使个体的“小我”上升为人类的“大我”,这个过程又不仅仅是简单地回顾历史,而是要在历史的意义中把自在的存在转化为自为的存在,不断去充实自己然后才能实现自己。这也就直接体现了黑格尔哲学向我们传达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不再显现为以前的‘主体如何认识理念’的过程,而是变成了理念或概念在其发展中自身证明自身、确立自身的过程,由此形而上学与逻辑学变成了一体”[9]。但是,黑格尔的这一更强调历史符合逻辑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更注重逻辑符合历史,并“完成了对黑格尔‘理性颠倒’的‘实践颠倒’,从而实现了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整个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伟大变革”[10]。

三、贯穿于“经验”过程中的动力原则

意识最终能发展到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看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意识内在的“二元性”。意识所包含的二元性是指:一方面是客观性,另一方面是包含着自我意识的认识。意识在黑格尔这里的新层次,成为了探讨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层次。意识经过自我意识、理性、知识等诸多环节最后成为绝对知识,也即是要逐步克服意识内部的这种二元性,最终达到二者的同一。所以,这种二元性就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发展的“理性的暴力”,是真理“经验”过程中的动力原则。这也正如黑格尔自己所言:“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11]既是实体,同时又是主体,这样一种主客二分的矛盾推动着意识向绝对知识的方向发展。实体即主体的思想,也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12]

黑格尔所强调的意识内部的主客二分的矛盾,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绝对对立,而是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主客体。受到17世纪西欧思想界流行的怀疑主义的影响,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确立了“我”的主体性原则。但是,他强调的实体却是双重的实体,最终导致了物体与心灵的二元对立。作为笛卡尔后继者的斯宾诺莎,是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完成者,他反对笛卡尔对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二元论,认为实体只有一个,这就是自然或是神。然而,由于斯宾诺莎忽略掉了这个实体中的自我意识思想,实体实际成为了有实体无主体,有自然无自我,反映的是一种实体主义思维,是带有客体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的传统本体论,于是构成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基本纲领。康德受到当时牛顿物理学的影响,一开始就提出了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性即认识的同一性何以可能的问题,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的著名论断,实现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确定了人之为人的重要依据,即主体性原则被置于首要地位。但康德并没有回避17世纪经验论尤其是休谟对人类认识能力的质疑,相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进行了调和,所以最终陷入了物自体的不可知论和思维与存在的二元对立。费希特主张从主观唯心主义方面来完善康德的先验唯心论,但是费希特所主张的唤起人类心灵的“精神”却是一个绝对的自我,在自我面前一切都被统一了起来,这实际是以主体代替客体的主体主义思维。谢林同费希特一样,反对唯物主义的自然,强调思维在其自身之中就与实体合而为一,所以只需要艺术直观就可以直接使得主客体同一。由此可见,谢林的主客体统一论是缺乏过程的同一论。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就,对当时的德国古典哲学的进程影响深刻。黑格尔对人类的理性认识不再拘泥于传统,而是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和物活论的理解。自巴门尼德发展而来的、由逻辑论证形而上学的传统经柏拉图理念论的改造,以及莱布尼茨等唯理论哲学家的进一步推进,最终,由黑格尔推上了巅峰。由黑格尔创造的主客同一论,超越了斯宾诺莎的单纯客体论、费希特的单纯主体论以及谢林的主客同一论。他强调主客同一的运动过程,实体通过运动成为主体。黑格尔哲学中的这样一种主体性原则,即在主体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力求主体和客体统一,并向自由目标发展的精神和原则绝非一般人所理解的主观、武断、片面,这样一种动力原则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否定性辩证法。真理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的发展过程。相反,上帝的生活和上帝的知识,是类似于谢林的直观的同一,没有认真对待异化,更没有克服这种异化,它将“那种自为而存在的本性”忽略掉了,而只是将这种本性归结为“抽象的普遍性”,这跟黑格尔强调的“过程”或是“经验”是相悖的。马克思和黑格尔都坚持认为万物遵循的是主体性原则,不同的是在主体性原则中,黑格尔更注重理性,马克思更强调感性。被黑格尔称为主体的东西也就是否定的这种魔力,也被马克思评价为“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13]。但是,黑格尔的这一主体性原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虽然拒绝近代的主体性立场,但仍以一种绝对的主体性取代康德先验的主体性。如此,意识的经验运动必然导致一种不再有任何异己物存在于自身之外的自我认识,从而自我认识的标准也就成了经验的标准。”[14]

四、 对待“经验”过程需要有耐心

如前所述,意识要发展成为绝对知识,每一低级阶段的意识要向高级阶段的意识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是一条非浪漫式的道路。相反,那种一次完成并带有经验哲学意味的自我意识概念,却是缺乏真正的生命以及对自身的反省。意识要摆脱单纯的结果和纯粹的开端而完成自我实现,即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就要经历主客二者由对立到统一、又由统一分裂为对立矛盾,如此不断对立又不断统一的曲折过程。所以,在黑格尔看来,个体想要到达它的绝对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必须要有耐心去忍耐这条路的辽远;要经历一番艰苦的斗争,在支离破碎中保全自身,在死亡中去得以自存。

要通过这个过程,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毅力。相反,如果没有耐心则会去期盼不可能的事情,希望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来达成目的。为证明这一点,黑格尔举例人们于日常生活中以熟知代替真知的做法,“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已经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地不去管它了。”[15]这样一种知识既是构成出发点又构成固定的归宿点,而所谓的认识活动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认识活动罢了。这种做法,只是以一种“捷径”方式去达成的,是黑格尔不赞成的。面对熟知,根据黑格尔的主张,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首先要做的是对其直接表象进行批判和分析。意识“经验”过程中需要的耐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通往绝对精神的道路十分辽远,并且到达绝对知识的过程中遇到的每个环节又都十分必要,不能被跨越只能逐一去经历,所以就必须忍耐这条道路的遥远。另一方面,由于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形态,所以在面对每一个环节时不能只是走马观花而过,还得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停留,因为只有当它自身的规定性被当作完整且具体的东西来考察时,精神现象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得到绝对且完整的考察。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作为个体的实体,也同样适用于绝对精神。哲学家罗素对此评价道:“照黑格尔讲,过程对理解结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辩证法的每个在后的阶段仿佛在溶液里似的包含着在前的所有阶段;这些阶段没有一个被完全取代,而是作为全体中的一个因素而赋予它适当的位置。所以不经历辩证法的所有阶段,便不可能到达真理。”[16]

结语

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并不能简单地一蹴而就。相反,它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坎坷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绝对精神,在经历这些漫长过程中的独立形式时,在完成形成世界历史的艰巨工作时,不仅需要极强的耐心去描述这个形成运动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以及在这过程中呈现出的必然性,同时还要去展现那些已经积淀下来,同时又作为精神环节的那些东西所呈现出的状态。这也正如张世英先生所言:“在黑格尔那里,‘主客同一’万物与我为一这一最终的哲学目标便显得是一个‘身经百战’,‘遍体鳞伤’的‘战将’而出现于我们面前。”[17]这个呈现给我们的过程的本身比结果更为真实;所经历的血迹斑斑的历史比最后的辉煌胜利更为珍贵。这也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19.

[2]倪剑青.黑格尔的经验概念[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80.

[3](美)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M].吴象英,等译.2011:376.

[4](德)费希特,著.全部知识学的基础[M].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6.

[5](美)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M].吴象英,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417.

[6]俞吾金. 从康德的“理性恨”到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J].哲学研究.2010(8).

[7](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26.

[8]邓晓芒. 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几个问题[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2).

[9]郭嘤蔚. 历史与逻辑一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

[10] 高家方. 马克思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时间颠倒[J].江汉论坛.2008(12).

[11] (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12.

[1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75.

[1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人民出版社.1979:163.

[14] 郭晓东. 理性与经验——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现代阐释[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5).

[15] (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23.

[16] (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2009:305-306.

[17] 张世英,著.自我实现的历程[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

Research on the Experience Process of Truth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

XIANG Jing

(Philosophy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Hubei, China)

Abstract: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discusses mainly about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from the consciousness to the absolute spirit. That is also the process of conscious experiences. The experience process of truth includes both the developments from the general consciousness to the absolute knowledge, and from the individual awareness to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spirit. What promotes this process is the main principle within the awareness. But to get through the remote process to achieve the absolute spirit requires enormous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It needs the consciousness to retain itself in the fragments, to survive from the death.

Key words: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 Hegel; Truth; Experience; Process

收稿日期:2015-08-27

作者简介:向晶(1990—),女,湖北恩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16)02-0040-05

猜你喜欢
真理黑格尔经验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换个角度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潜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真理”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