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筱
西华大学环艺专业“工学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曾筱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现有内地高校环艺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工学结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为西华大学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旨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适应社会能力的设计型人才,使之在进入工作中能快速进入角色,成为实干型设计人才。
关键词:西华大学;工学结合工作室;教学模式;社会适应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100多所院校设立了环艺设计专业。西华大学也于2002年设立环艺专业,已有10余年历史。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最终需要落地实施,于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该专业教师需要长期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对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掌握、运用专业理论,并且尽早融入工作氛围,应用专业知识的方式方法。这种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必将成为环艺设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地理位置的局限
纵观国内各高校环艺设计专业,领头羊基本位于沿海和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以清华美院、江南大学、广州美院等高等院校为代表。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领先,前沿资讯进入较快,带动了环艺专业的发展,再加上专业建立时间较长,师资雄厚,使得他们在专业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西华大学位于成都市,虽然在西南地区也是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聚集地,但相对经济发达的地区仍望其项背。于是在实习就业环境、吸收前沿设计资讯、进入实际项目、开发创新意识等方面仍然欠缺。
(二)传统教学课程设置的弊端
长期以来,西华大学环艺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结构上一成不变,基本分为基础课(美术技能训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训练课)、专业课(专业设计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分段式培养:大一进行基础课如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大二进行专业基础课如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空间设计基础、景观设计基础等;到了大三开始进行专业课程如园林设计、居室设计等,大三专业课程才刚刚学习到皮毛,比如设计原则等还没完全深入的时候就到了大四进行毕业设计了。不难想到,这样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无法以一个专题来体现教学思路,虽然有明确的教学大纲,也不能保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教学程度的深入性。
(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上,基本都是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理论讲解然后布置课题,学生完成课题。学生大多属于被动的、机械地接受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很多高校实行的主要授课方式,互动较少或者基本无互动。偶尔老师问到问题,学生也是习惯性沉默,与许多国外高校课堂上生动、热烈的课堂氛围截然不同。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习惯了这种方式,由老师安排上课内容,缺乏创新精神,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质疑的精神,也缺乏团队分工与合作的能力。可见,这种做法不仅与当前我国提倡的创新教育相悖,也是设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的原因。
(四)教师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校环艺设计专业教育中,是由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设计课的培养和教育。专业课教师既要负责上课,又要搞科研,另外还有一些有自己的公司和项目,所有教师行成“一专多能”,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教师精力不足、能力分散,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利。如果将专业课教师按实际情况分类,各司其职,一部分教师教授专业课程知识,一部分教师以科研和项目带领工作室,由学生从概念设计进入工作室进行实际项目的锻炼,实在是大有裨益。
(五)环艺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环艺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向市场输送所需的设计人才,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直接面向市场,西华大学环艺设计专业也面临同样的尴尬局面。于是,设计教育和市场需求的矛盾与日俱增。一方面是学生眼高手低,难以就业;另一方面是市场对设计人才需求非常强烈。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环艺设计专业毕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市场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很多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发现实际项目的操作远比在学校的进行的概念项目更复杂、限制更多。环艺设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理应由学校完成其教育,但事实上是学校往往只完成了基础教育的培养,而实际能力则还是由大量的公司或企业代替学校完成,从而延长了学生快速进入设计角色的过程。因此,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具有现实意义。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由来
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并不是新生事物,它起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艺术与技术相统一被提出作为当时的“工作室制”教学的理论依据,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作坊(车间)”来进行的,被称为“工作坊”。在包豪斯里没有教师和学生之分,只设置了“大师、熟练工人和学徒”的分级标准。低等级的学徒主要通过实干也就是手工技艺来学习,他们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向高等级的工人或大师进行请教、学习,完成设计产品的制作。其制作成果将会在作品展示会上面向大众,从而取得社会的认可和企业的认同,签下的订单也直接为学校产生经济效益,也为个人获得相应的价值认可。包豪斯作坊里生产的产品,如家具、灯具、装饰品等曾经是当时室内设计中非常流行的产品,当然在今天看来依然精巧。最初包豪斯的这种工作室制培养方式是针对产品的设计,设计师不仅需要设计的触觉,也需要掌握产品制作的技艺技巧,使得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快速上手。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环艺设计师不仅要会画图,会做概念方案,更多的是要懂得设计如何实物呈现,若图纸不能落地,则是纸上谈兵。例如做室内设计的同学只会做效果图,而不知吊顶是怎么做上天花的,那他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势必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学习这些落下的知识。目前很多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借鉴了工作室制这种模式,意在与企业或设计公司联系结合,让学生在低年级就有计划、有步骤的进入企业或设计公司合作项目,完成设计,参观现场,监督施工等,从而使工作室直接与社会接轨,让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
(二)何谓“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的一种教育模式,主要是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上,在学生就业和行业、企业用人上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计划培养,共同发展。现代高校环艺设计教育中,也可引入这种方式,“工”即工作,“学”即学习。在学校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从低年级就有计划的融入到工作的环境中去,适应市场需求。形成产教结合、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教学方式。
(三)向国内优秀的高校及高职院校先行者学习
目前在国内许多高校都已经有了设计工作室,据笔者考察,大部分的院校工作室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在课后完成课题或项目的场所,也具有设计交流等作用,有专门的老师带领指导,却并未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工学结合”的精髓是将学习融入到工作中去,也就包括实际的项目设计能力和熟悉工艺实施的流程,不仅要求项目进入工作室,也需要学生走出校园,到工作一线上去。国内高校中,笔者认为工作室制践行较好的属江南大学和广州美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下属四个系,被分成18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专业精细化,承接不同的项目,转化成经济效益;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也是将8个专业分成7个教研室和11个教学工作室,大胆采用教研室、工作室和实验室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专业特色非常显著。
国内一些优秀的高职院校中,更是将“工学结合”进行了较好实践,以职业技术培训为目的办学方针使之与市场结合更为紧密,也更加落地。在笔者的学习和考察过程中,例如广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沿海的职业院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上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各个工作室的“工作”氛围相当浓厚,他们办学方式更为灵活,不固陈守旧,勇于突破传统,结合实际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每年国内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各种赛事上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西华大学环艺专业工作室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笔者所在的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环艺设计专业设置了三个工作室,旨在通过试点进一步论证这种模式的可行性,现三个工作室分别侧重于:竞赛工作室、实际项目设计工作室、课题研究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由1-2名专业教师负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参与不同的项目、课题和竞赛,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不同的工作室进行学习。现阶段看来,工作室的设置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前得到创新创业的锻炼,学习热情高涨。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工作室学习的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去,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从而得到更加科学与实用的教学方案。虽然益处尚多,但笔者认为仍然不能算作完全形态的工作室制,不足之处如下:
1.目前工作室缺少知名的学术带头人,不能独立开展课程和独立招生,只是作为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进行辅助学习,“工作”的意味不够强烈,因此也不能吸引更多的项目进驻。
2.工作室缺少优秀企业或公司的精英设计师作为客座指导老师。优秀的设计公司会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前沿的设计触觉,伴随他们的进入,还会带有一些适合学生的实际设计项目。于是学生在实际项目的参与中还有机会走出学校,去到设计一线,体会从设计到落地的整个过程。而企业也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发现适合他们的苗子进行培养。
3.西华大学环艺设计专业现有的3个工作室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每个工作室的招生量大概在7-8个,基本属于精英培养,于市场而言显然是不足的。每年的工作室招新都会经过层层筛选,这对许多能力暂时不足却拥有设计热情的低年级同学而言是不公平的。
4.工作室在分类设置上不够细化和明确,目前的三个方向往往会产生许多交叉,且培养计划不够明确。可以考虑将工作室方向更加细化,学生模块化的选择进入不同的工作室学习,一段时间后也可以选择进入另外的工作室。
5.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我们还做得相当不足。当然目前也有少量公司与我校环艺设计专业合作定向培养学生,例如久善博达装饰建材有限公司与我们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关系,从低年级开始对企业进行宣传、渗透,过程中给予项目通过工作室进行方案设计,到最后的落地都有学生全程参与,由此来吸引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可谓双赢。但这种企业数量不多。
6.学生走出校园,去设计一线实践的行为较少。目前工作室的学生更多停留在呆在校内做设计,未能与市场走的更进。常常是方案停留在空中楼阁的阶段,对诸如现场踏勘、方案汇报、现场施工、时间节点的沟通、最后成型等等环节一概不知,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磨合。
(一)工作室的建立
西华大学环艺专业应在设立工作室前理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通过组织校内外专家、企事业设计师共同讨论分析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需要人才的专业要求和技能要求。而后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课程模块,通过学分选修制和课程模块结合的方式,学生可打破专业壁垒,在各工作室间自由选课(选模块),以课程模块为内容建立工作室,环艺专业可建立的工作室有室内设计工作室、景观与园林设计工作室、景观植物设计工作室,展示设计工作室、家具设计工作室、公共艺术工作室等、效果图表现工作室、装饰材料工作室等。工作室可以是校内实训基地,也可以是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或具有一定资质和知名度的公司。
(二)工作室整体规划
针对目前我校环艺设计专业工作室设立的不足,可做如下规划:首先是工作室的数量可根据专业模块的不同来设置,专业方向可尽量细化,这样学生科根据课程或兴趣选择进入不同的工作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发现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其次,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应以校内的专业教师和设计公司的精英设计师共同担任,当然如果校内的教师是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当然更好,一方面根据校内专业课的设计基础理论又可结合企业或公司的实际项目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若能得到公司的采用,还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学生产生自身的价值认同感。再次,学校方面应更多的引入校企合作的单位,鼓励工作室的学生,在课堂之外,进入合作单位进行设计实践,体会设计一线,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工作室的管理
不仅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上需要自身的特色,在管理上也要有其特色。工作室的管理模式上可实行相对自主的方式,工作室负责教师承担教学的组织安排以及项目的人员结构安排,对工作室成员实行分小组分等级管理,可根据各年级的人员结构分成2-3个小组,在高年级学生当中选出能力较强的担当项目组长,由他们来带动低年级或能力不足的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下不但要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要对各项目或研究课题进行扩初和深化,组与组之间还可进行评比。院、系每年对工作室教学进行考核,可从项目参与的成果、经济效益的产生、工作室的特色、竞赛获奖状况以及学生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
(四)工作室的师资
环艺设计工作室师资的基本要求应达到如下几种能力:课题与科研的申报能力、教学资料与课程任务书的编写能力、项目的承接与设计能力、后期的预计与把控能力、实践与教学能力。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要求专业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此外,高水平的精英设计师引入工作室,针对实际案例进行专业课的讲授。他们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市场意识、汇报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能使学生有不一样的感悟;同时他们在和学校教师的交流和共同协作中,促进专业教师能力全面化。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与设计师各司其职,互不冲突,专业教师主要作为概念方案的指导者,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师可主要侧重于将概念方案深化和落地。
环艺设计专业“工学结合”工作室制的教育模式对于我校来讲还处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种模式将会是本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它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环境。一方面它可以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同时在市场的刺激下也可以开发学生创新创意的意识,学会分工合作,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专业教师在实践中教学,使教学方式和理念更加科学合理,增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国强.设计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J].装饰,2004(9):98—99.
[2]林家阳.林家阳的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宁绍强,穆荣兵.从包豪斯的作坊到今天的工作室[EB/OL].http://www.docin.com/p-759841800.html.
责任编辑王国光
作者简介:曾筱(1982-),女,四川宣汉人,西华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教学与科研。
基金项目: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编号:05020652),主持人:周红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