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以航海技术《航海学》课程为例

2016-07-14 02:27李永广
职教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互联网时代

□李永广



“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以航海技术《航海学》课程为例

□李永广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目前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以《航海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从构建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提升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和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专业课程;航海学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包括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学习资源信息化三部分[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的深刻变革。2015年5月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合作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教育官员、学者、校长和教师等汇聚一堂,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共同探索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研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更加广泛的实施应用。如何开展我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专业课程教学研究,成为一个中心话题。本文以航海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航海学》为例,谈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没有被完全打破

职业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建设,在师资和教学实施设备上都给予了重点的支持。很多的专业课程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很高的实践技能,而且理论知识的要求也非常高。以《航海学》为例,课程中不仅涉及到海图作业、航迹绘算、航线设计、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操作等全国海员适任评估项目中的实操内容,同时必须通过全国理论统考,统考理论内容涉及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点。为打破理论知识体系的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新模式,众多的专业课程已经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训练任务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并融合职业素养的渗透与提升。而职业院校学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善于用抽象的公式、原理、概念去思考和记忆,而对于信息网络中形象的视频、图片、动画等,却是记忆深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打破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融入信息化元素,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创新。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缺乏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整合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整合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有机融合和多维综合。知识目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传授知识方式的单一性,学生主要的学习途径还是书本、PPT课件,缺乏学生喜欢而且实用的信息技术下的微信课程平台。由于实训场地开发的有限性,很难让学生能够充分开放地训练,从而影响了能力目标的实现。有的专业课程,虽然完成了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但是带给学生的利用率和学习有效性非常有限,加上学生对书本、实践练习、辅助资料等资源的兴趣不高,也使得新时代下的专业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非常缺乏。如何对专业课程资源进行信息化的整合,例如开通专业课程的微信平台,开放精品在线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点、微课程视频、在线课堂等,尤其是碎片化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对于当前学生机不离手的现状或许也是不错的途径。

(三)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备不足

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在推进教学信息化中,从原有的黑板教室逐渐向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的转变,但是大部分的教室由于网络设备、录像设备的缺乏,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自动录播功能、在线课堂功能,使得很多教学资源只能通过教师本人或是专门人员拍摄录像,浪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互联网+”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表1 2014年浙江省各航海院校全国三副适任评估项目考试平均合格率(%)统计表[2]

表2 2014年学生三副适任评估项目掌握情况调查统计表

表3 2014年学生三副适任评估项目原因分析统计表

(一)构建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

在教学实施中,专业课程除了配备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来承担课程的教学,往往对课程所要求的实训室、实训设备的要求也有很高的要求。有的职业院校甚至将企业的生产设备直接搬到校园,实现校企合作下的零距离实践。大部分院校由于设施设备的特殊性,只能采用仿真模拟设备。教室逐渐改造成了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学模式也从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发展到理实一体化、行动导向等教学。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教师很难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到课堂中。以《航海学》课程为例,在海图作业、航线设计、电子海图显示及信息系统操作等实践项目中,浙江辖区内普遍的做法是教师在黑板上或是PPT中对操作要领、步骤等进行模拟演示,学生通过演示进行练习。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就是不够直观和逼真,学生很难深入理解,而且容易对细节忽视。从2014年浙江省各航海院校三副适任评估项目平均合格率(%)统计表(见表1)中可以发现,电子海图项目的合格率为70%左右,而航线设计的合格率不足60%,可见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许多的不足。

从学生的实践项目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原理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相反实践模仿的比例相比较高,如表2所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实践教学方法不当、实践真实性不够以及实践训练缺乏指导和实训的时间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实践教学中的真实性不够以及缺乏实践训练和指导,如表3所示。

上述问题的成因,与目前各航海院校缺乏专业课程的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具有一定联系,因此建设课程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显得非常重要。如图1所示,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可以从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以及信息化教学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方面来实现,从而达到信息技术的融合和运用,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

图1 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示意图

1.信息化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建设。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信息化处理,实现课堂秩序的有效进行和课堂信息量的优化管理。例如:《航海学》课程引入了航海桌面模拟操纵系统的教学,目前上课前的设备启动操作都是由教师提前带领5位同学组成的小组成员进行现场演示和操作,如果能在航海桌面模拟操纵系统中加载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只需将操作步骤以微课的形式进行演示,不仅可以实现学生自主进行启动操作,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还应能承担整个教学的视频自动录像和编辑功能。目前的课堂教学资源建设中,最大的困难和时间消耗都集中在教师自己带着摄像机对课堂教学进行拍摄,并且仅靠单一的力量很难完成专业课程教学视频的录制,更难实现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的教学改革。除此之外,该软件还应能实现在线课堂的功能。在互联网的今天,在线课堂不仅是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学生多元化学习的渠道和发展趋势[3]。

2.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通过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信息化教学,必须对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开发。这里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的教学课件、视频、录像、图片、教学单元设计、实训报告、项目任务书等,并将这些处理好的资源上传到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并能实时更新。所有的资源,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实时学习,也可以在课外通过互联网功能实现线下学习。教学网络的好处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利用教学网络实现自主的学习、讨论以及答疑[4]。目前,基于航海桌面模拟操纵系统的《航海学》课程在教学中,就存在学生不能将系统中的软件操作带回到寝室或是家里,因为软件的内存以及版权等原因,他们只能在安装好软件的实训室里操作,而实训室开发和使用的时间以及指导管理等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只要通过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将课程做成碎片化的数字教学资源以微课程、微课堂等的形式分享到学生的微信、QQ等,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甚至通过远程控制实现远程操作。

3.信息化教学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有了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和管理平台,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就满足了硬件要求。但是信息化时代也将导致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对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跟踪和了解,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兴趣,对教学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航海学》中电子海图的操作为例,将学生对某一项目的完成情况作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主要包括:操作的完成情况分析熟练程度,操作的正确情况分析难易程度,操作的规范情况分析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操作的讨论情况分析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对分析结果进行处理,实时更新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合理性,从而提升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二)提升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

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专业教师的一次问卷调查发现,专业教师认为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以及信息技术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知识三者中,信息技术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知识最为重要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8.1%(见表4)。老师们普遍认为:高职学生的已经时刻离不开互联网、手机,没有兴趣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表4 专业教师知识素养统计情况

目前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式,大部分专业教师还只能通过最简单的多媒体技术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带到课堂,传递给学生。教师在课件制作、图片编辑、视频编辑、网页网站制作等方面存在许多的不足。较多的高职院校更多的是重视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而忽视了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例如航海专业的专业教师都要求是管理级船员,如资深的船长、大副、轮机长、大管轮等,他们具有非常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信息技术的知识,不能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利用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同时,对专业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也应该是各高职院校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健全基层教学组织,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浙江省教育厅制定了 《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各个高校先后制定了课堂教学创新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尤其强调了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优化。目前,以航海技术《航海学》课程教学团队为例,团队涵盖了船长、大副、二副和三副各种专业职务,也具备了讲师和副教授的职称,但是缺乏在信息技术方面特别突出的成员,在课程的信息技术处理和设计方面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因此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对实现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尤为重要。

近日,教育部办公室厅发布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教技厅[2016]1号)中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各个高职院校在全面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必会成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抓住“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做好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当前乃至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任务,不仅仅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政策,更需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转变观念,深入学习和研究,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在探索和尝试中获取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洪涛.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54-55.

[2]浙江船员发展白皮书(2014)[C].浙江海事局,2014.12.

[3]徐宗敏.电子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制作[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4):81-84.

[4]储婉琴.信息化背景下通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169-170.

[5]刘巧瑜.在网络教学平台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电子商务专业《静态网页制作》课程[J].福建电脑,2013(11):201-203.

责任编辑时红兵

作者简介:李永广(1981-),男,浙江永嘉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航海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桌面模拟船舶操纵系统’下的《航海学》课程开发”(编号:J92013384),主持人:李永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69-04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互联网时代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e时代
e时代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e时代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