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数控专业技能比赛训练机制探究

2016-02-15 13:21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0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模拟训练心理素质

杨 哲 田 玲



中职院校数控专业技能比赛训练机制探究

杨 哲田 玲

摘 要:目前职业技能大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准,比赛机制日益规范,尤其在数控类比赛中,比赛内容已非常贴近生产实际,拉近了校企合作的距离,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职业学校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评价方式,针对大赛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训练机制,对技能比赛的长远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模拟训练;心理素质;体能训练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急切需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是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发展中一个新的亮点。针对目前技能大赛举办意义,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概括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展现职教改革成就、深化职业教育特色、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扩大职业教育吸引力产生了积极影响。目前的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院校师生追梦和圆梦的舞台,对推动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引导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深入探究中职学校技能竞赛的训练机制,对提高参赛学生成绩、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构建适合本校的大赛训练体系

训练体系的建立,必须和所在地区产业的发展情况相适应,我校处于长三角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学生入学分数较高,个人综合素质较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较高,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选择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尤其进入高三之后,学生大部分时间进行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很难选拔综合素质好的学生长期脱离班级群体,以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这不但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也违背了技能大赛的初衷。那么,如何能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正常化,使技能大赛的各项工作成为职业学校常规教学的内容之一?如何能让技能大赛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健康有序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1.大赛梯队建设

大赛常规化,就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从一年级就开始选出一些综合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兴趣班的方式,进行大赛知识的培训和技能操作的训练。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没有或正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所以在选拔学生时,主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水平和部分操作技能的水平。

理论是指导科学实践的法宝,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不仅可以指导操作实践,提高训练质量,免去或减少操作技能过程中的错误,也能够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全国现代制造业中职的技能比赛中,看似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际上也是对于理论内容的考核。例如,在2014年的数控车比赛中,某一个零件分别为外圆的尺寸Φ58,Φ40,Φ28,公差变化很大,要求选手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公差统一到同一个方向,如果没有扎实的数学知识,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的。至于在比赛中设计到的宏程序,更需要选手有扎实的数控知识和数学知识,因此,在选拔选手集训时要先了解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数控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开设文化课,专业课主要开设机械制图、钳工、车工,其他的专业课要到二年级才能开设,因此,在数控类竞赛选手的选拔中,笔者认为应该选拔数学、制图、车工比较好的选手进行集训。数学好的学生,一般思维比较严谨,计算速度快;制图比较好的学生,一般立体感比较强,做事有毅力;车工好的学生,一般动手能力比较强。当然,如果有些学生综合素质较高,也应该及时吸收进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

高年级的选手,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比赛经验,让高年级有经验的选手带一下低年级学生,让他们从师兄师姐那里获取一些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的数控竞赛做准备,也对自己的数控技能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更加能锻炼自身的各项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可谓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2.合理安排集训时间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指导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全天封闭式集中训练,既没有普及到全体学生,也没能与教学有效的结合,甚至有的职业学校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质量换来这些所谓“种子选手”的成绩,这违背技能大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初衷,也影响我校大部分以对口升学为主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学生的日常训练中,以业余时间训练为主,如周六、课外活动时间,在不耽误学生正常学业的情况下,安排学生的集训,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集训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水平,如在数控车的集训中,教师每次将一份技能考核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理论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业余时间查阅资料,领会理论试题的内容,同时,布置好技能实训的内容,让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编写程序,分析工艺,集训时给学生答疑,让学生以比赛的方式加工实训内容,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还为大赛增加了人才储备。

3.建立强大的技能辅导团队

中职学校对技能大赛基本都选配专门的指导教师参与指导,而且项目的指导教师人员相对比较固定。为了能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技能大赛指导,提升专业教师整体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指导教师的选取上,大赛的辅导教师应采用指导教师团队的形式,按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以及技能结构都要形成梯队,构建一种“以老带新、以熟带生”可持续发展辅导团队。辅导团队建立之后,辅导教师要时常关注最新消息,搜集更新案例,寻找解决棘手问题的简便有效办法,加强与参赛选手间的沟通和交流,定期参与讨论学习中存在的难题,详细记录和汇总参赛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讨论和学习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集体意识,营造一个团结和睦、积极进取的团队。

二、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1.计划设计周密可行

中职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是一个综合应用知识的项目,整个项目涵盖知识点较多、较杂。所以,日常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切勿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如果训练计划凌乱,学生也将无所适从。指导教师要对历年的赛题进行深入剖析,详细记录出每个知识点和得分点,总结出各个知识点和得分点的技术指标和时间分配,据此制定出专项训练计划。参赛师生应对赛事项目进行分解,并根据分解出的各个知识点来制定出项目训练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明确训练范围,为训练计划的有序和高效实施打下基础。训练计划和目标制定好后,应该严格参照训练计划有序进行,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训练目标完成情况。

2.实践训练注重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比赛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切削液不正常,卡盘有跳动,机床不稳定等问题。如果在实际比赛中一旦遇到问题或障碍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容易慌了神、乱了阵,无法完成比赛任务。所以在常规的基础技能训练里,更要将设备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故障,纳入常规的训练中,培养选手快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集训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因此,集训时应让学生充分利用机床进行机械加工,加工时模拟比赛现场,让学生抽签选择机床,在黑板上记录比赛时间,这无形中就给学生增加了压力。对于比赛中准备不充分的事项,如机床有跳动、毛坯不合适、切削液不顺畅等问题,由学生自行解决。每次考核,都要有些学生没有学到的内容,如在一年级的学生集训中,实时增加一些端面槽、曲线等内容,二年级的学生集训中,增加套料、配合加工等内容,让学生在加工过程中不断的思索,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比赛的前2个月,为了迅速提高选手参赛选手的技能,就要对选手进行全天停课,这期间教师要集中帮助学生解决“瓶颈”问题。教练与选手要充分研究项目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情,以及操作故障和实训设备故障,并在接下来的技能训练中多角度反复强化训练。有些很简单的故障可能就会将学生两年的训练毁于一旦。例如,我们在训练学生切削液故障时,将液压泵堵塞,学生开始意识不到切削液问题,等加工时,切削液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学生一方面报告教师问题,另一方面临时用矿泉水进行降温,等液压泵修好之后,基本上没有耽误学生工件的加工。

3.学生时刻注意反思与总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技能集训也是一样,训练过程也是总结过程,每次学生集训完毕,都要让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工艺方案,分享工艺参数,交流加工心得,个人都说一下自己加工的优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用那种方式加工最快。“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分享,学生能更快地了解什么是合理的加工工艺,什么样的方式加工方法最快,什么样的加工方式最为合理,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学生的技能才能不断提高。训练结束后,针对每天训练结束后对当天的学习、训练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写好训练日志,分析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对训练项目的问题也存在差异,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从训练日志中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正确引导。

4.体能训练不可或缺

体能是每个人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最基本的保障,在长时间的比赛活动中,好体能尤为重要。目前无论是国赛还是省赛,安排的比赛时间一般至少4个小时,在世界大赛的选拔赛中,更是需要学生连续工作9个小时。这么长的间里,比赛选手要站着紧张的完成工件所有零部件的加工,没有时间吃东西喝水,这对选手的体能是个严峻的考验,假设没有很好的体能,会严重影响到速度,导致最终影响到比赛成绩。为此,在集训后期的强化训练阶段,每天要完成一定的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篮球、练单杠等,“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良好的体能,对于学生顺利完成比赛,减少失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学会心里调整 学会释放压力

运动训练学专家马特维也夫说:“未来运动成绩的增长,主要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更要挖掘运动员的智慧。”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一样,任何人在比赛的时候都会出现紧张心理和急躁情绪,如果这种心理和情绪得不到很好的疏通和调整的后,会导致动作变形和思维紊乱,甚至会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为了不使心理问题影响到比赛结果,指导教师应求助学校的心理老师给选手们做心理疏通,以多样形式将心理训练始终贯穿到实践训练之中,长期坚持严格的心理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去调整比赛选手的心理状态,保证在比赛的时候能稳定和超常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6.多与兄弟学校同水平选手交流

一个优秀的指导团队对技能大赛赛点的理解比较透彻,能够集思广益,并勤于与兄弟学校教师和选手多交流。在指导学生训练中的不足,应多向兄弟院校学习和请教,自己有什么好的训练心得也提供给兄弟院校,大家共同进步。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自己学校的机床特性,适应了工量具的摆放位置,了解了老师的出题思路,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训练的新鲜感,尤其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慢慢就会产生骄傲的情绪,不了解外面的选手水平,总以为自己的技能是最好的,尤其学校中有一两个顶尖选手,长期封闭训练,容易成为井底之蛙,与兄弟学校的选手一起比赛的时候,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能平心静气刻苦训练。

三、集训时注意问题

1.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集训学生的每次测试,学生都会紧张,加上现场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开始的时候,学生对机床还不是太熟练,一个简单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成绩一落千丈,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甚至会使部分学生厌学,从心里抵制比赛,因此,在培训中本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初期以数控基本知识和阶梯轴等基本操作为主,注意操作规范,增加学生对比赛的向往和兴趣,强调安全生产意识。对于基本技能培训同时,对各个技能点进行分析和剖析,指导教师对试题可能的变化要进行分析和把握。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比赛的氛围,这样才能积累经验和提高心理素质。

2.学生选拔应以综合成绩为主

学生在从集训选手选拔为参赛选手时,要经过多轮选拔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交往能力,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学生的技能水平等,多从班主任、任课教师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样选出的学生,技能才能稳定,遇事不慌。

四、结束语

中职院校技能大赛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很强的训练“长期工程”,涉及因素很多,而且不断求新求变。但只要积极探索、不断更新理念,就能提高训练质量,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其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竞赛强化每个中职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中职学校技能指导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要转变观念,不断地强化职业技能竞赛的同时,高度重视中职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永远.中职院校技能大赛训练技术分析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3(24):91-93.

[2] 王建玉.张超职业学校将技能大赛常规化的运行机制研究[J].职教通讯,2012(35):42-44.

[3] 郝屏.论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J].广州化工,2014,42(7):232-234.

[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徐峰,丁玲,许卫洪.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训练机制探索与实践[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4(4):70-72.

作者信息

杨哲,本科,中教一级。田玲,本科,中教一级。平湖职业中等专业学校,314200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大赛模拟训练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模拟训练(二)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学研究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