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静,张力跃
浙江中职“新课改”: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
韩静,张力跃
摘要:近年来,浙江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浙江中职“新课改”遵循多元发展价值取向、内适型价值取向以及外适型价值取向,探讨在不同价值取向指导下的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有助于实现浙江中职课程改革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中职;新深改价值取向;实施策略;实施路径;浙江省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在此背景下,同年9月,浙江省教育厅下发《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掀开了浙江省中职改革新的序幕。明确此次改革的时代必要性,探寻改革遵循的价值取向是确保浙江省中职新课改”取得应有效果的前提,而制定出在不同价值取向指导下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是确保改革成功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浙江省中职“新课改”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的研究,是全方位研究浙江省中职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次“新课改”的成功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组织形式等不能满足学生个人需要,教师积极性无法调动,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动的情况下,浙江省中职“新课改”应运而生。针对传统课程的诸多弊端,新课程改革有其必要性。
(一)实现中职生个性化发展的内在诉求
(二)激发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智慧是照亮前方,课堂是触及理智和心灵的地方,教师上课就是表现自我,让学生喜爱你的学科,发掘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要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喘息。[2]然而,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组织形式无法激发中职教师的积极性,因此,也就难以吸引学生学习。有学者通过对浙江省平湖市职业中专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满意程度与教师对此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教师对行为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学生“满意度”的必要条件。[3]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要备好课,按照教学进程完成规定课时即完成任务,无教学压力且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对教学的重视度不够高,因此,也难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当学生喜欢某个教师时,就会认真学习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在这一学科就能够取得较优的成绩;相反,当学生对教师感到不满时,即使明白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新课改”实行选课制,增加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力。为了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自己所教课程,一方面,教师会积极探索提升自己所教课程的价值和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自身对教学行为的重视度,这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其教学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选择课程时也往往会依据对教师的个人偏好。因此,为了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会更多地与学生接触,关心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在学校形成一种和谐浓厚的人文关怀,让教师与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温暖。
(三)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外在需要
竞争机制迫使终身职业向多种职业嬗变,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能一生维系于静态的一次性岗位而保持不变,一次性职业的思维定势也已经过时,跨职业、跨行业、跨企业的三大职业变动成为可能,迫使劳动者要具备不断适应劳动市场变化的本领。[1]“谁都不能再指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因为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地更新知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学习者要想学习一门技能就能享用终生已不切实际,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市场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动,学习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具备多种文化技术水平,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而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知识经济时代固定工作减少,部分时间制工作增加,工作流动加快,更换职业成了非常普通的事;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导致工作类型和工作内容更新速度加快。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从单一技能的培养向“多面手”培养转变。[4]因此,传统僵化的课程体系已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影响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社会需求、个性发展和知识体系个性发展。[1]因此,浙江省的新课程改革也应遵循这三个方面的取向,从而彰显改革的成果。
(一)多元发展价值取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指出,要建立学生多次选择机制:学生在校期间经过一学期适应性学习后,围绕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可以进行不少于两次的选择,包括选择专业方向或专业;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选择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有的“大器晚成”,而有的“早慧”。传统的必修课程,学生只能在规定时间毕业,而“新课改”中学生通过选修课,只要达到相应的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另一方面,一些因家庭困难而不得已辍学的学生可以保留学分延迟毕业,这样,可以减少人才的损失。学生的兴趣与理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处于变动之中,会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需求,而以往的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教育,学生一旦选择,则很难改变。“新课改”给中职生两次选择机会,能满足学生继续教育的诉求,当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时,他们就会积极地去动手、动脑、动口,处于最大限度的激活状态,师生双方也会处于积极地交流状态。从传统静态的教育观来看,普通教育重在个性发展需求,其目标是内隐的;而职业教育重在社会发展需求,其目标是外显的。而现在动态的教育观认为,目标外显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同样可以做到既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1]
(二)内适型价值取向——遵循课程结构的逐步完善
本文章主要针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下的教育改革以及调整进行分析,问题主要集中于专业人才供需结构以及数量的不平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欠缺等,这些都影响到就业结构的矛盾深化,甚至影响到社会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故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途径,结合21世纪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要完善人才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等措施。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分析,能够有效地帮助减少甚至化解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内适性价值取向是指中等职业院校的课程结构设置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以往的课程设置存在两种争论,即“学问化”倾向与“功利性”倾向。“学问化”倾向的学者从升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更多地给予学生普通文化知识以便其进行高一层次的学习“晋升”;而追求“功利性”的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就应该使用“实用主义”与“工具主义”的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而无需普通文化课的学习。笔者认为,中等职业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本无可厚非,但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开发与选择的过程中应严格筛选,不管是科学文化知识,还是技术技能型知识,都应该综合考虑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追求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完善其结构安排。中职院校切忌一味迎合学生兴趣爱好而开设对其今后发展毫无帮助,且容易导致知识“碎片化”和不成体系的课程。再者,学生学习多种知识技能固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但应使每个学生在精通一门技术的基础上再合理进行其他知识技能的选择,这样,就会避免出现“博而不专”的现象。
(三)外适型价值取向——满足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动
外适性价值取向指的是学科结构、规模、水平等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程度,它强调的是教育对外部需求的满足,即教育是否契合了社会需求。[5]社会需求制约着职业教育的供给,劳动力的流向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专业设置。劳动力结构不对称性的原因,也表现在学校囿于资源条件无法提供“适销对路”的专业“产品”以满足动态性的社会需求。[6]实行选课制,可以使学校的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专业之间的设备资源、教师资源可以互相利用,让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可以节省学校的经费开支。中职院校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引导,因此,中职院校所要开设的课程应尽量迎合企业的需求,浙江省的中职新课改应紧随社会需求的变动而调整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改中指出选修课包含“核心课程模块”和“自选课程模块”,且均应设置实训实习课程。比如,在学生刚进校时就组织进企业体验,高二再让学生在企业有一个月的实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能迎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虽然“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学生个体、教师以及社会的需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面临较多阻碍,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障课改的实施。
(一)转变传统课程观,促进终身发展
以往的职业教育以培养直接就业的学生为导向,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就是直接为社会输入掌握单一技能的劳动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目标已明显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中职院校以及中职生应转变传统课程观念,树立终身发展的学习观,学习者应涉猎不同种类的课程来完善自己,即使随着工作性质的转变,学习者也能凭借其他知识与技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结合区域经济优势,铸造专业特色课程
专业特色课程可以使该职业院校具有有别于其他院校的课程内容或课程组织形式,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质,使之能在生源竞争中占有优势,学生及其家长会因其特色专业而选择该学校。因此,各中职院校应具有非常明确的培养目标,利用本校或本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课程的设置而不是与别的学校亦步亦趋。例如,嘉兴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建筑类中职学校,着力于提升软实力,规范开展了三个重点支持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和一个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项目(鲁班文化)为特色的示范校建设项目[7];湖州市的安吉职教中心根据该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主要选择导游、酒店以及旅游三个专业实施课改[8];此外,众所周知,义乌是国际性的小商品市场,其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浙江省可以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开设相关的专业特色课程。因此,所有要实行“新课改”的中职院校应积极挖掘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专业,开发独一无二的校本课程,使学校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三)洞悉市场需求变化,促使课程内容与岗位职责密切结合
市场瞬息万变,如果中职院校“闭门造车”,与外界缺乏及时交流与合作,那么,即使学校所开课程丰富多样,具有趣味性也不能吸引中职生及其家长的注意力。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才能谋得岗位。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在企业中的实习训练,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针对薄弱环节加紧训练,使每个中职生都能够得到市场的肯定。洞悉市场的需求,具有准确的市场灵敏度,可以让中职生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在职业院校与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中,职业院校的发展深深植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之中,作为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课程,其价值应在于不断进行调试,以期能与市场的需求相吻合,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
(四)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使其符合职业人才成长规律
学生在选修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他们大多只追求选课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只在乎所选课程是否容易通过而不在乎其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发展是否有利。相对较难达到要求或者学习内容难以理解的课程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即使有的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但在学分或成绩面前还是采取“屈从”的态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课程学分配置上应该有所倾斜,对于一些重要但是难度较大的学科予以更多学分,或者可以在评价标准上相对于其他容易理解的课程适当地放低要求。另外,“新课改”的初衷是培养多样化、全面发展的人才,但若选择的自由度过大,则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若让中职生自由选择学习,一般会放弃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因此,要在保证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合理比例上进行课程的选择,防止出现学生因个人喜好选择一类课程而忽视另外一类课程的情况。同时,新课程设置要在“全”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核心本领的加强。有些院校虽然开设很多课程,但是,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精”的课程才是今后职业院校开设课程的重点。因此,中职院校应严格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限选课程,在课程中融入核心能力与关键能力,并依循职业人才的成长规律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人才。
(五)加强职教师资素养,确保课程改革效果
实行选修课,课程门类会比以往增多,学校资源以及教师资源的需求加大,很多院校就会出现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充分挖掘优秀教师资源,拓宽教师的来源渠道,除了学校教师,还应兼职聘用企业中具有企业精神与教师情怀的优秀人才、民间拥有高超技能的“能工巧匠”、社会中成功的创业人士。因为对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来说,拥有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经历更加重要,这些兼职教师带给学生的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实际有用的实践知识。而这些知识不仅是符合市场需求的,还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身其中,可有效解决社会需求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事实证明,二者是可以兼容的。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实际有用且符合自己今后发展要求的课程,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在课程的质量、趣味性以及重要性方面加大宣传,防止学生因错误理解而选择自己毫无兴趣的课程。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是进行“新课改”的重要环节,对于“新课改”的实施效果,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六)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形成多方互动、效益优先的课程改革局面
不同院校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师应积极组建团队以加强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也应加强沟通与交流,让岗位一线人才与院校优秀教师共同开发选修课程,新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是一个全面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院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已有的资源与校外的社会资源加强互动与合作,运用集体的智慧自行探索实践,让人人都成为“新课改”的参与者、智慧的贡献者,使改革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5-238,10,117,12.
[2]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贺陆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重视度”和学生“满意度”的实证性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06(22):16-18.
[4]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
[5]高树仁.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基于区域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1(3):29-31.
[6]喻忠恩,林幸福.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2011(13):27-30.
[7]俞佩忠,许韬.嘉兴建校稳步推进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工作[N].嘉兴日报,2015-02-03(11).
[8]杨晨.我市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N].湖州日报,2015-04-21(007).
[责任编辑金莲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当代社会变迁对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YJA880095)
作者简介:韩静,女,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张力跃,男,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农村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3-00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