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兰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广州 510520)
合理情绪疗法运用
——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李伟兰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广州 510520)
本文介绍了一例由于负性生活事件所引发的不良情绪的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采用其中的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认知家庭作业的合理自我分析报告技术,经过4次咨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回访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合理情绪疗法;心理咨询,求助者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1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30%左右,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不难看出,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已刻不容缓。本文详细记录一不良情绪困扰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过程。
刘海(化名),男,19岁,大一新生,梅州人。在学校住宿。
主诉:情绪低落、失眠,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达两月余。
求助者自诉:刘海一坐下,欲言又止,看得出,他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在我的鼓励下,他开口说自己连着好几个晚上做了相同的梦,梦见自己的母亲去世了,自己从梦中哭醒,以致接连几天很伤心,影响情绪,无法学习。
“真是很奇怪,母亲并没有去世,我为什么会梦见她去世?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兆头?”谈到这些时,刘海禁不住落下眼泪。
在我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和理解后,刘海继续倾诉自己的不幸:家里四口人,父亲患风湿性心脏病多年,基本丧失劳动力,母亲去年出车祸,不能干重活,现在一家人的全部经济来源只有哥哥在外面打工赚来的那点钱。幸好有个叔叔在深圳当公务员,他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他出的。
“我学习成绩不太好,没有任何优点,长得又矮小又黑,脸上还有很多青春痘。别人都瞧不起我,我自己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我也总不信任别人,也不愿理会别人。所以对人冷漠、缺乏热情。”他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非常灰暗,没有任何快乐,多次想退学,可是一想到父母、哥哥和叔叔,为了自己付出那么多,就退缩了。他不知如何是好。
3.1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独自前来,眉头紧锁、面容憔悴,坐姿有点拘束。思维清晰,说话有条理,表达清楚,语速稍微缓慢,语调低沉。求助愿望强烈。他的日记里大部分记载了大学几个月来的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多次谈到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批评和否定。他很孤独地学习、生活,想与同学交友却又觉得别人不情愿,只有与自己的日记交谈,日记成了他的朋友,他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3.2领导的反映
该学生家里经济条件较差,父母都是农民,有个哥哥在外面打工,爷爷奶奶在其幼年时已经去世。在班里学习成绩一般,平时不怎么爱说话,性格比较内向,一个月前跟我说想要退学,才清楚得知他家里的实际情况。劝他不要退学,这样会辜负亲人的期望。担心他会出什么事,建议他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
3.3同宿舍同学反映
刘同学平时在宿舍里不大爱说话,有什么心事都放在心上,不喜欢跟我们谈家里的事。平时很少呆在宿舍里,我们有什么活动,他也从不参加。在我们看来,他有点怪怪的。
3.4求助者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状况
身体状态:从小至今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
精神状态:感知觉、记忆力都很正常,思维清晰,面容憔悴,眼圈发黑,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语调低沉。
社会功能:能够坚持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有时上课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低。有回避同学的行为,但必要的交往还是能进行。
为了进一步了解她的情绪、人格特征,以有针对性地给予求助者有效的帮助,在征得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她进行了 SCL—90,EPQ和SDS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SCL—90结果说明求助者有抑郁症状,睡眠及饮食情况受到一定程度影响。EPQ测试结果表明求助者属于抑郁质人格,性格偏内向而不稳定。SDS结果说明求助者有轻度的抑郁情绪。
诊断:求助者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有明显的原因,为近期发生(时间为两个月余),有良好自知力,有主动求助愿望。根据求助者的自我陈述、咨询师的初步观察、领导的观察以及同宿舍同学了解观察到的情况,初步诊断为一般性心理问题。
(1)生物学原因:求助者无明显的生物学原因。(2)社会原因:求助者家庭经济贫困,父亲患病,母亲出车祸,这些给他带来一定的压力。觉得自己很无助。(3)认知原因:求助者有自卑心理,由此引发出许多不合理的观点,陷入一个自卑、孤独、抑郁的沼泽中而不能自拔。(4)心理原因:求助者属于抑郁不稳定型人格,个性内向、敏感、要强,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以致消极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在与求助者沟通后,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以下咨询目标:
7.1具体目标
认识产生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客观分析家庭变故对自己产生的实际影响和可能影响,明确自己目前要处理的什么事情,以后要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学会正确认识负性生活事件,调节不良情绪,恢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7.2近期目标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取得求助者的信任,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使求助者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并配合咨询方案的实施。
7.3最终目标
提高求助者面对“不幸”的心理承受力,学会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把遇到的“不幸”看作是生活中“难免的丧失”,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7.4远期目标
改变求助者错误的认知,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提高求助者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求助者更客观地认识自我,塑造良好的人格。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负性生活事件给求助者带来的精神创伤,产生抑郁、自责的情绪。鉴于求助者的文化水平和人格特征,采用艾利斯(A.Ellis)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T)来改变求助者错误的认知。
合理情绪疗法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艾利斯所创立的,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每周咨询一次。
咨询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二阶段:咨询和帮助阶段;第三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
9.1第一次咨询(2014年3月17日)
任务:了解求助者基本情况,表达情与理解,获取信任与支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
方法:a.摄入性谈话;b.运用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技术,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c.心理测验。
过程:
a.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b.摄入性会谈,向求助者收集临床资料,探求求助者的心理困扰及改变意愿。
c.对求助者进行EPQ、SCL—90、SDS量表测验。
d.分析资料及测量结果,做出初步诊断。
我首先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他,设身处地地理解他,建立充分的思想共鸣,获得他的信任,这样有助于心理咨询的继续下去。在刘海的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之后,我告诉他我也曾经有过梦见家人遇难的例子,以及我也曾听说过他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并不是只有他有这样的体验。通过“自我开放”,拉近了我与刘海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感觉到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9.2第二次咨询(2014年3月24日)
任务:主要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了解问题,找出求助者不合理的信念和不适当的情绪与行为方式,以改变其认知模式。
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
从刘海的叙述中,可以发现他有三条不合理的信念:第一,“同学、老师都瞧不起我,都不会喜欢我”;第二,“我觉得自己全身没什么优点”;第三,“人际关系太复杂了,我简直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没有一点快乐。”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刘海的这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合理信念的产生,以自己做一件事或几件事结果来评价自己,结果常常会产生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抑郁的情绪。
要转变刘海的不合理信念,让他知道,他的某些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向他解释什么是不合理信念以及为什么会产生。向他介绍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中的ABC理论。接下来,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要的咨询手段,对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刘海的不合理信念,促使他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产生认知层次的改变。
9.3第三次咨询(2014年3月31日)
任务:进一步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认知,鼓励他尝试用新的行为方式进行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过程:通过与求助者讨论、分析认知家庭作业的自我分析报告,求助者自己对自己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进一步深刻领悟到自己的错误认知,并尝试用新的行为方式进行学习和生活。
9.4第四次咨询(2014年4月7日)
a.任务:这是巩固、结束咨询阶段,主要是与求助者对整个咨询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帮助求助者善于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处理学习、生活上遇到的挫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客观地认识自我,塑造良好的人格。
b.过程:经过几次咨询,求助者反馈自己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也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错误认知导致了不良的情绪,同时也认为自己要振作起来,好好学习、生活,努力找份好工作。咨询师对求助者对自己有进一步的认识感到高兴,并一起对前几次的咨询进行总结与评估,帮助求助者把学习到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
懊恼、自责情绪基本消失,失眠情况已改善,对学习、生活恢复了信心,学习效率有了提高,对未来充满信心。
咨询后心理测验结果显示:症状自评量表测验结果分数为110分,十个因子分值分别都小于2。表明求助者心理处在正常水平。说明咨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帮助求助者自已寻找出问题的根源,让求助者信任和配合。并且一定要让患者把话说清楚,切忌急功近利,否则不能正确做出诊断。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一直扮演从旁引导的角色,让求助者主动进行自我探索。求助者领悟能力高、对咨询的信任是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咨询选择合理情绪疗法作为咨询方法有效的原因。
一个月后,通过多种途径得知求助者一切良好。
[1]王玲,刘学兰.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383-385.
[2]刘建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8-60.
[3]汪向东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122-131.
[4]龚耀先. 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国修订版),1986年版.
[5]易法建.心理医生[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144-152.
(编辑马海超)
Application of Reasonable Emotional Therapies——Analysis of a Cas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LI Weila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0520, China)
The counseling process of a psychological problem of unhealthy emotion caused by negative life events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Counselors use irrational belief debate technology, and the report technology of reasonable self analysis of cognitive homework, which are both the rational emotional therapies. After four times of counseling, it achieves better results. Through the follow-up tracking, it finds that the counseling has basically reached the expected target.
rational emotional therap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help seeker
2016-03-06
李伟兰(1980—),女。广东博罗人。讲师,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G712
B
1672-0601(2016)06-00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