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生态视域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张弛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于“师魂”。师德即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做人从教的基础,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建设制度生态化的师德制度,能够实现师德制度与其他教育制度之间的和谐,有助于解决教师师德失范的行为。本文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的现状分析,寻找师德建设缺失的根源,运用生态学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建设。
生态学;高校教师;师德
1.部分教师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标准失衡
部分教师由于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立场不够坚定,自身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认识不足,对党和社会主义指导方针认识不彻底,进而在课堂上对学生讲授一些非主流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甚至有些教师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部分教师政治信仰不够坚定,会在课堂上讲授一些社会的阴暗面。当前,高校部分教师受到社会多元化影响,在政治立场方面不够坚定,产生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这部分教师在做价值分析判断上容易出现偏差。他们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等问题上,都会倾向于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丢失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观念。
2.部分高校教师重视科研、轻视教学,敬业不足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两驾马车”,教学是“生存之道”,科研是“发展之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以“教学科研型”的定位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是,当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更加同意“科研重于教学”的观点,忽视了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据廉思团队调查数据显示,有17.6%的教师上课前不能了解学生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课中,无视学生上课时的反应,“一言堂”“满堂灌”成为大学教师的特征;下课后,教师大多忙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教育教学成果难以用一种量化的方式来测量,而科研成果往往与教师的职务晋升相关联,所以大多数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到了科研而非教学。
3.部分教师学术道德失范,功利心严重
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在对发表科研问题上出现学术不端现象,但很多教师会认为“教师职称评定压力过大,剽窃行为可以适当理解”,甚至有些教师会寻求一些所谓的“中介”进行学术作假,这种只为追求金钱、职称晋升的学术思想,导致部分高校教师放弃研究科研的初衷,停止探寻真理的研究,对别人已有成果进行剽窃,加以改编后整理成自己的思想在期刊上公开发表,还有部分教师在引用西方科研成果时,并未对其认真研究,而是直接翻译、改编进行出版,从而极易导致“学术失真”;更有甚者,他们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擅自使用学生的学习研究成果。从学校方面来说,以上这些学术失范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务实、严谨的学习风气的形成;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术造假严重,毁坏了高校教师的形象。
4.部分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业,就是用榜样教育学生。”教育的目标是育人,而育人最重要是对人格的塑造。教师是人格塑造的主要承担者。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另外也要在思想、学识和行为上以身立教。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在为人师表上做得不够好,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教师在上课接打电话,不遵守教学纪律,集体观念不强,缺乏团结协作意识,甚至有的教师是同一方向课程出现矛盾等,严重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
1.高校管理制度生态系统的不完善
师德制度作为高校制度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相关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制度体系。师德制度的良好制定和施行,需要以其他基础性的制度为前提,而当前高校制度生态系统并不完善,致使高校教师师德制度缺少一个大的、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高校管理制度生态系统的不完善,导致教师教学行为的失范,从而导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2.高校师德规范制度与相关制度生态失衡
高校教师师德规范制度与高校其他制度出现了生态失衡,不能和谐统一,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首先,制度的制定存在生态失衡。比如,在师德评价制度中,很多高校以应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明显与倡导的素质教育相矛盾,可能引发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的价值认同的混乱。其次,制度执行中出现生态失衡现象。制度制定后,本应严格执行,但实际情况则不同,制度的执行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师德制度在高校中的执行普遍不力,不像绩效考核那么严格。
3.规范制度超出教师生态承载力
作为一个人,其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即其身体、情感、心理的压力承受力是有限的,合理范围内的压力能对教师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但一旦超出合理范围,则会产生反作用,使教师出现情感衰竭现象,行为上采取消极,甚至抵抗的方式,这是高校教师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一个原因。
一方面,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最大的区别是除了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压力外,还有发展性的科研任务的压力,如若规范制度超出其生态承载力,会使高校教师产生对自我能力的否定、价值的被榨取等心理感受,从而对道德行为缺乏自省和内动力。另一方面,包括高校师德规范制度在内的高校管理制度和很多条条框框过于刚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自身因素的考虑,缺乏对教师的情感管理。
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表明,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的干扰时,只要伤害程度不太严重,一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从教师师德建设系统来看,教师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高校教师属于高层次知识分子,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如果一味用单调死板的制度来约束他们,不考虑教师自身的因素,就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进而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完善高校管理制度生态系统
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生态环境。有人做过这样一项调查,调查表明:教师的纯收益与教师的道德修养成正比。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现实需求。依据马克思的人学观点,人的需要是全面发展的,所以,那种排斥教师现实需要的道德本身是不道德的,因此,我们决不能把教师看成“圣人”,漠视教师的现实需求。因此,师德的建设绝非一个口号。师德作为上层建筑,是需要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同理,高校教师的工作生活也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提高教师的收入,制定保证教师收入的相关政策。
其次,高校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制度环境。作为学校的领导,应给予教师合理的人性关怀,使教师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因为在教育的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实中,教师面对着巨大的压力,承担着沉重的责任,一线教师共同的感觉是“心累”“身心疲惫”,所以,教师是急需关怀和体谅的群体,师德建设需要俯身下来,倾听教师的苦衷,理解教师的心声,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对教师给予最大的感情投资,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
2.注重师德制度与其他制度的生态平衡
首先,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努力避免制度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的矛盾和冲突。例如,一方面加强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却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师德的指标,这样自相矛盾的价值取向,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混乱,扭曲了教育行为。
其次,在教育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对各种制度要一视同仁,并且尽可能对各个制度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考试制度的量化程度最高,一些校长往往用考试成绩来对教师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而教师的道德评价制度很难用量化的方法来进行,往往得不到强有力的实行。这样师德差的教师没有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而一些是师德高尚,在考试成绩上不是很突出的教师,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奖赏。对教师考试成绩的评价与对教师师德的评价遵循的是不同的内在标准,两种评价不能相互替代或等同。可是,这样以“硬成绩”取代“软师德”的制度执行过程,会造成制度之间的内在矛盾,挫伤教师在师德方面的努力,使其转而追求显性的可量化的成绩,从而造成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
3.制度制定要考量教师生态承载力
制度的制定,一方面要切实考量教师实际的生态承载力,另一方面要融入人文情怀,关心教师、理解教师,使得呆板制度中体现人文情怀。学校在制定制度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教师的生态承载力为前提,从教师的合理需求出发。师德制度只是教师道德的底线,教师更高尚的道德行为实际上是远高出师德制度的基本规定的,促进教师道德自我的生长是提升教师群体职业道德水平的长远路径,而道德自我的生长要求师德制度本身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加强教师对师德制度的认同感。只有教师从情感上认同师德制度,才能发挥教师工作的能动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师产生高于师德制度的行为。
[1]廖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及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钱忠华.多元文化背景下班主任的价值引领与青少年的自主生成[D].河南师范大学,2012.
[3]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
[4]谢朝清.生态视野下大学教师师德构建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G718.5
A
1673-0046(2016)7-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