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重组:还是巨无霸更给力

2016-02-13 15:47本刊观察员
中国石油企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壳牌矿产战略

□ 文/本刊观察员 莫 北

五矿重组:还是巨无霸更给力

□ 文/本刊观察员 莫 北

辨风看向

6月2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下称“中国五矿”)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重组大会在北京召开,成为继去年12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宣布战略重组消息后,我国世界500强央企重组整合的实质性行动。

风向解析

去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公告宣布,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五矿与中冶实施战略重组,中冶整体并入中国五矿,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据了解,中国五矿主要从事金属矿产品的勘探、开采、冶炼、加工、贸易,以及金融、房地产、矿冶科技等业务,目前,中国五矿拥有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流通、黑色金属矿业、金融、地产建设、科技六大业务中心,集团控股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中冶则是全球最大、最强、最优的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占全球冶金建设市场60%以上份额,是国家基本建设和海外工程承包的主力军之一,也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

这是一场涉及7000亿资产、24万员工、海内外上千家企业的战略重组。重组后的新中国五矿境外矿山遍布亚洲、大洋洲、南美和非洲等主要资源地,境外机构与工程项目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体量超过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三大矿业巨头。

这艘金属与矿产领域的“超级航母”的诞生,由于业务上基本没有重合,两家公司的整合工作,也很难完全借鉴此前的央企重组。从原中国五矿和原中冶的业务构成来看,主体业务重复较少,同业竞争程度较低,通过重组产生的效益更多的是来自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整体协同。属于同一产业链上不同环节、具备不同优势企业的“互补式重组”。

如此的战略重组,较之前的央企重组,可以说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即重组不需要进行核心业务的大量整合,而是要把双方的优势进行互相补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的方式实施战略重组,既能以最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两家央企重组,也有利于保持现有架构的稳定。比如在海外,中国五矿覆盖全球的流通网络与遍布澳大利亚、南美、非洲的资源基地,可以与中冶在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的大型建设项目形成更好的协同。

目前金属矿产行业正处于周期低谷,产能过剩严重,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盈利困难,反而给了新中国五矿逆势扩张的机会。在全球金属矿产领域,优化对接重组后的中国五矿率先打通了从资源获取、勘查、设计、施工、运营到资源流通的全产业链通道,形成了为金属矿产企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工程建设运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企业在整个行业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这让我们联想到今年2月壳牌通过并购BG成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的全球第二大石油企业。对壳牌而言,BG的天然气业务规模不仅增强了壳牌的市场地位,同时还将其推上了巴西国内最大外资石油公司的宝座。企业的强大,还是要建立在规模的基础之上,重组最终的可持续性则要通过优化对接体现。

猜你喜欢
壳牌矿产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一)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战略
壳牌的“气” 机
战略
壳牌V—Power能效燃油登陆成都
壳牌的创新与合作帮助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