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化路径探析

2016-02-13 05:02:38
台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视阈科学化道德教育

(台州学院 党委宣传部,浙江 台州 318000)

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化路径探析

(台州学院 党委宣传部,浙江 台州 318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平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队伍建设形成了挑战,使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道德教育合力作用发挥不够。在新媒体视阈下,要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化,必须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模式、教育队伍的科学化。

道德教育;新媒体;科学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为载体的新媒体以其交互性、便捷性、开放性等优势,迅速走进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复杂性、价值观输出的隐蔽性,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影响,对大学生的道德自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形成了挑战。因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加强与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化,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挑战

1.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但是泥沙俱下难免鱼目混珠,在大量积极向上、清新健康的信息中,可能会有一些腐朽落后的错误信息混杂其中。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分辨真伪的能力不足,面对数量庞大的信息,有些大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茫,理想信念也容易变得模糊。

2.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新媒体模糊了时空边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互相交织、互相融合,网络逐渐让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1]。新媒体环境中,在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一些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在减弱,对国家利益的关注度渐渐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3.对集体主义观念的挑战。集体主义认为集体的利益应当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而在新媒体环境中,西方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逐渐渗透,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4.对诚信观念的挑战。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在新媒体环境中,一些大学生以虚假身份在网络上与人交往,在网络空间散布虚假信息,甚至认为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不负责任地抛开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诚信意识变得淡薄。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形式的挑战

在新媒体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形式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传统媒体开展的道德教育历史悠久、成效显著,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比较丰富多样。作为新媒体的重要受众,喜欢新鲜事物的大学生乐于接受新媒体下的道德教育,但在道德教育的具体形式上要求更加年轻化、多元化[2]。相对于大学生旺盛的需求而言,新媒体环境中的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不够了解,只是简单地照搬照抄传统媒体的道德教育模式,形式比较单一陈旧,教育效果也就打了折扣。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原有的道德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学生的需要,自身的改革速度也落后于新媒体的更新换代,亟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的挑战

1.对政治理论水平的挑战。近年来,西方的意识形态通过新媒体源源不断地传播开来,对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形成严峻的挑战。高校的一些道德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环境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缺乏甄别信息的敏锐性,在新媒体下开展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2.对信息水平素养的挑战。一些道德教育工作者对信息化的发展认识不足,网络知识水平不够,使用新媒体手段进行道德教育的办法不多。而新媒体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往往使他们疲于追赶和学习,无法让道德教育工作快速跟上新媒体的步伐。

3.对创新意识的挑战。一些道德教育工作者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拘泥于传统,缺乏创新意识,无法顺应新形势,开展道德教育难以适应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道德教育工作创新不足,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是直接原因

1.新媒体的虚拟性容易使大学生远离现实。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言行受到群体纪律和道德理念的无形约束,而新媒体带来的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无约束性,减少了现实生活中所受的规范和制度的约束,一些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可能会因此变得淡薄。

2.新媒体的开放性容易使大学生偏向“西化”。

安德·查德威克(Andrew Chadwick)在他的著作《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中指出:“互联网已成为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工具。[3]”在新媒体环境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通过新媒体传入我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新媒体的多元化容易使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弱化。新媒体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于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力逐渐下降,个别大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不受约束,从而忽略现实中的伦理道德,道德判断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弱。

(二)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是关键原因

1.大学生的价值观尚待建立。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生活阅历和辨别能力不够,在新媒体环境下,当面对一些不良信息的侵蚀时,他们的价值观可能会被误导,判断是非的标准也容易变得模糊。

2.大学生的情感情绪仍未成熟。大学生的道德标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仍处于逐步建立的阶段,在新媒体环境的吸引下,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可能会经不起考验,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信念随之减弱,可能会引起沉迷网络的情况。

3.大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学生充满强烈的探索欲,乐于学习新鲜事物,而新媒体下简单照搬照抄的道德教育内容很难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

(三)道德教育合力作用发挥不够是重要原因

道德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做到方向上统一要求,时间上协调一致,空间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合力,发挥道德教育的整体效应[4]。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的道德教育合力还有所欠缺。首先是学校因素。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创新意识不足,对新媒体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监督和教育力度不够。其次是家庭因素。很多父母对于新媒体下的道德教育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对新媒体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家庭管理的缺失。第三是社会因素。一方面,一些新媒体的从业人员道德修养不够,对所传播的信息缺乏甄别筛选的意识,有时会传播虚假信息来刺激眼球。另一方面,个别新媒体工作者受到利益驱使,将一些暴力、色情信息放到新媒体上,以博取点击率。如果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长期接收此类信息,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将受到影响。

三、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

(一)推进新媒体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1.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全局。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大学生崇德向善、诚信友爱、明辨是非、文明修身,自觉抵制各种愚昧思想、腐朽信息和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蚀,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定和重要决策上来,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利用新媒体向大学生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5]。牢牢把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新媒体阵地,加强理想信念和诚信主题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使大学生不断奋发图强,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明方向、提供指导。

(二)推进新媒体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形式的科学化

1.利用新媒体为道德教育增加新的宣传载体。

积极推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声音、画面、图片、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将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新的宣传手段相结合,把新媒体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阵地,满足广大师生的精神需求。

2.利用新媒体开展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活动。

依托新媒体,开展网络征文、网上知识竞赛、网上“心灵驿站”、网站设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以微信、微博、校园网等多种渠道的宣传教育,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建设适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媒体精神家园。

3.严厉打击新媒体中的有害网站和有害信息。

会同公安、网信等力量定期开展网络排查,关闭危害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社会稳定的网站,删除有害信息和虚假信息,净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媒体环境。

(三)推进新媒体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的科学化

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推进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实现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社会监督相互结合和统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6]。从学校管理角度而言,要进一步重视新媒体下的道德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效果;从家庭教育角度而言,家长要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经常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规范大学生在新媒体中的道德行为;从社会监督的角度而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和监控,规范各类新媒体的运行,并对新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清新的新媒体环境。

(四)推进新媒体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的科学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水平好、创新意识强的道德教育队伍,牢固树立“三种意识”[7]。第一是政治意识。高校的道德教育队伍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面对一些敏感问题时,要及时做出回应,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第二是传播意识。道德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与新媒体之间的交流媒介,必须具有在新媒体上进行宣传教育的传播意识,能够积极宣传和弘扬主旋律。同时,要对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不良信息,净化新媒体环境。第三是创新意识。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高校的道德教育队伍必须加强对新媒体知识的学习,熟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表达方式,及时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变化,积极面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从而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科学化。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6.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2015-09-14]http://www.cnnic. 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3]安德·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72.

[4]赵敏.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52.

[5]聂东雪.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

[6]王羽,王立荣.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5(17):161-163.

[7]曹晓燕.新媒体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Analysis on Scientific Moral Education Path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

Pan Yao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 318000,Zhejiang,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new media provide a new platform for university students’moral education.Meanwhile,it brings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or content,mode and team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moral education.The reason is mainly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immatur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not enough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path for university students’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it has to improve scientization of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education methods,education mode and education team.

moral education;new media;scientization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6.01.014

2015-12-18

本文为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化研究”(14GHB07)的研究成果。

潘(1982- ),女,浙江临海人,讲师。

猜你喜欢
视阈科学化道德教育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新教师(2023年12期)2023-03-14 10:11:29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今传媒(2022年12期)2022-12-22 07:19:42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14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 03:23:42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2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