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6-09-24 01:51
台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城镇化农民

(中央财经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北京 100081)

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央财经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北京 100081)

在论述就地城镇化内涵、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把发展水平分为八等:极高、中高、较高、中等、中低、一般、较低、很低;基于AHP构建了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注重突出“就地”特色;以期有效评价和监测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规模扩张和质量转变的过程,减少和避免出现理论认识上和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引导就地城镇化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

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就地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下,就地城镇化已成燎原之势。随着就地城镇化的铺开、推进,问题、矛盾、偏差、失误等情况也屡出不穷,如以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扩张等,带来了许多社会与环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实践表明,城镇化发展评估工作是推进与落实城镇化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一套完善的就地城镇化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有效监测和评估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规模扩张和质量转变的过程,减少和避免出现理论认识和实践行为的偏差,引导就地城镇化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地城镇化是我国全面推进城镇化中的一大战略,为了使就地城镇化能高效、高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亟需构建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内涵与特点的探究,提出了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建立了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为有效监测和评估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规模扩张和质量转变的过程,减少和避免出现理论认识上和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引导就地城镇化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提供指导,也为地方政府全面、准确、可持续推进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对就地城镇化的理解

(一)就地城镇化的概念

“就地城镇化”这个概念是随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的。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要加强城乡统筹,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建设的步伐,这是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英明决策。随着当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就地城镇化”这个概念也就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

就地城镇化是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着力推动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乃至中心村延伸。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就地或就近安居创业,通过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用事业,提高自身文明素质,改变生活习惯方式,过上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1-4]。

“就地”指农民原来的生活居住地,包括原有的自然村落、行政村和并点合村而组成的新社区。

“就地或就近”从时间和距离上说是指从住地到就业单位公交车来回双程时间在三小时以内且当天早上出门晚上可以回家的。

总结来看,就地城镇化指全域范围内的产业就地转型、农民就地市民化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不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来实现。

“就地城镇化”概念出现之前学界所说的“就地城市化”,比较两者的内涵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就地城镇化”更着眼于“小”,落实的基点是县域及以下的小城镇乃至中心村。

(二)就地城镇化的特征

1.就地城镇化的区域范围。实行就地城镇化的区域范围是县域城镇及以下的小城镇乃至自然村。农民就地城镇化能够有效缓解大城市的“城市病”,减轻农民进城务工的压力,其发生区域绝对不是大中城市,而是农民居住地附近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域城镇及以下的小城镇、产业密集区等,乃至农民居住的行政村、合村并点而组成的新社区或原有的自然村落。

2.就地城镇化的居民对象。就地城镇化的居民对象是居住在县域城镇及以下的小城镇、小集镇和自然村内的农民。这些农民主要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以承包的土地经营为主要经济收入,非农程度低,能够从土地上分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数量比较大。这些农民有的是世居的“不离土不离乡”的人,有的是在当地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村民,有的是“离土不离乡”就业于附近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工人,有的是“离土离乡”回到故乡的人,他们包括回乡居住和创业的家乡人,也包括外来的打工者和创业者。

3.就地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就地城镇化的基础设施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下的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它包括诸如具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通讯设施、信息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以及文化娱乐设施等。

4.就地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就地城镇化必须要有较好的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就不可能实现就地城镇化。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市场化、合作化为方向,引导农民通过市场走社会化大生产的道路,实现农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由现代大农业带动相关工业、服务业等的发展,进而形成一二三产联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就地就近就业机会。

5.就地城镇化的公共服务。就地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推进生活、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保障、安全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让农民就地就近享受到与城市相似甚至相同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6.就地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贯彻“生态、低碳、循环、健康”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建设切实可行的产业污染防治设施,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大力推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与环保相容的发展模式;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

7.就地城镇化的社区管理。将国家政策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城市社会的组织经营方式等运用在就地城镇化新型的社区管理上,创建和谐幸福发展的人居环境,使农民享受到既有现代化城市又有传统乡村特色的生活方式。

8.就地城镇化的追求目标。就地城镇化的追求目标是让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相似,甚至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生活权利。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收入、思维方式、生活观念、角色意识、社会权利、行为习惯、行为模式和文化认同等与城市居民相似或相同。

三、对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水平,是指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是指某一区域在就地城镇化发展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是指对某一区域在就地城镇化发展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进行评价。

目前还未见到一个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媒体报道,2015年9月浙江省海盐县制定的全国首个《就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地方标准规范通过审评,并正申报国家标准,但还未正式公布,因此无从查阅。

通过知网没有检索到研究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章,但检索到了12篇研究各地农村或县域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文章,总起来看,这些文章都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评价的方法,设定了评价的指标,确定了指标的权重。但留下的遗憾有两个:一是只有量化的得分,而没有细化的评价等级;二是缺乏评价就地城镇化的指标。

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多维概念,是各种不同因子、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内涵丰富,是一个区域整体进步、发展的表现,单一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无法从多层面多因素多角度揭示一个地区真实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因此,本文采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先在广泛调查与参考相关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选定评价指标,再在充分调查嘉兴市各县、区及周边县市相关数据和征求嘉兴市、县两级“农办”领导与相关技术人员的基础上,为每个指标设定一个目标值,这个目标值是目前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要达到的追求目标;然后以目标值为目标计算出每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再用实现程度与权重相乘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得分,各项指标得分相加即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设计为100分,根据百分制计算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分为以下八个档次:

91-100分,极高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

86-90分,中高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

81-85分,较高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

76-80分,中等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

71-75分,中低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

66-70分,一般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

61-65分,较低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

60分以下,很低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

四、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本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依据以下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是国内权威研究成果。如《中国城市化报告》等相关研究成果。

二是有关省、市出台的评价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如浙江省、南京市等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是国内权威性的有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等。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包括指标的选择、数据的采取、运算等。这些步骤均能以就地城镇化研究为基础,并选择概念明确、客观反映评价对象、内涵的指标,使得指标在符合科学规律、客观实际的同时能够反映该地区就地城镇化发展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

2.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选取被普通认可、具有广泛实用性及有数据来源的指标,在数量上少而精,且能够满足县、小城镇等地区在测度就地城镇化中进行不同时间点上的纵向比较及横向比较。与此同时,确保所使用的参数在指标的量化过程中易于操作。

3.综合性和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及代表性,能够综合考虑到地区就地城镇化发展实际。能以多维的分析视角反映其症结所在,同时在综合考虑全局性概况时又要顾及地区特色性问题,有利于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本地区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指标体系。

4.导向性和价值性原则。整个评价指标应具有前瞻性、导向性,通过评价结果能够体现出地区就地城镇化建设基本情况,又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确引导地区决策者与民众的努力方向,为统筹城乡提供参考,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涉及到对农村城镇化的深层次认知和对其本质内涵的探讨,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就地城镇化是农村向城镇的一种转型过程,这中间既有区域范围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有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保障的提升;就地城镇化更是农民向市民的一种转化过程,这中间既有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价值观念的更新、文化心理的认同。

所以,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不只是涉及某个方面(如速度)或几个方面(如速度、质量、程度等),而是要覆盖到它内涵涉及到的所有内容,重点突出“就地”。据此,本文构建了“多元立体式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层级的评价指标组成。第一级为目标层: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第二级为准则层,由6大块内容组成,分别为经济发展、城乡统筹、产权改革、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社区管理。第三层为指标层,由50项具体指标构成。

为了表述这6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运行规律,我们构建了一个“多元立体式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圆圈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这6个内容要素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就地城镇化和谐而高水平地发展。

图1 “多元立体式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四)各项评价指标内容简介

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壮大了巩固了,农村生产才会发展,农民生活才会宽裕,才能为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经济发展是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撑,它是就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权重占31%。本体系中选取的主要指标是人口结构方面有C1.非农业人口比重,C2.农村户口入住社区占农民总数的比例,C3.本地就业率。经济规模方面有C4.人均GDP。发展速度方面有C5.GDP增长速度。经济结构方面有C6.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有C7.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C8.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

2.城乡统筹。就地城镇化的目标就是要让农民在原有的居住地享受到城镇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与城镇人一样的生活。而要达到这样目标的关键就是要做好城乡统筹的工作。城乡统筹是城镇化引领和努力的方向。所以,城乡统筹是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权重占29%。城乡统筹看作一个复合性目标体系,其构成要素指标具体包含下列内容:

城乡经济收入比方面有C9.城乡人均收入比,C10.城乡恩格尔系数比。

公共服务基础教育方面有C11.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C12.在校学生年平均预算内教育经费。

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方面有C13.每万人拥有医生数,C14.县内就诊率。

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障方面有C1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C1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

公共服务基本交通设施方面有C17.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C18.行政村客运通达率,C19.人均硬化(水泥浇筑、沥青铺就)道路面积。

公共服务文化体育方面有C20.每万人拥有文化机构(含青少年、老年活动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含居民健身设施、老年户外活动场地)数,C21.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

公共服务财政支农方面有C22.“三农”支出占财政收入比。

公共就业服务方面有C23.城镇登记失业率,C24.建立村劳务合作社比例。

公共服务其他方面有C25.互联网普及率,C26.有线电视普及率,C27.自来水普及率,C28.人均商业网点拥有率。

3.产权改革。农村产权改革,内容包括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集体资产股份收益权,这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核心内容。这些产权一改革,就会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要素“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农村产权改革是就地城镇化的突破口,因此是评价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权重占14%。本体系中选取的主要指标有C29.农村土地流转比例,C30.实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比例。

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优美高质宜居是吸引农民集聚的重要因素,是就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生态、低碳、循环、健康”的新城镇化理念的深入人心,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生态环境成了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第四个内容,权重占11%。本体系中选取的主要指标在绿化覆盖方面有C31.绿化覆盖率,C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空气质量方面有C33.城乡空气质量达标率。在水质质量方面有C34.城乡水质达标率。在环境治理方面有C35.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C36.生活污水处理率,C3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C38.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在节能减排方面有C39.每万元能源消耗。

5.生活质量。就地城镇化以人为本,是人的城镇化。就地城镇化的追求目标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过上与城镇人一样的好生活。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就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城镇化内涵丰富性的充分体现,因此,就地城镇化十分注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权重占10%。本体系中选取的主要指标在经济收入方面C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消费水平方面有C41.城乡居民每万户拥有汽车比例,C4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在住房面积方面有C43.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生活便捷方面有C44.上班、就学、就医公交车20分钟交通圈覆盖人数比例,C45.自驾车从家里到县城30分钟交通圈覆盖人数比例。

6.社区管理。就地城镇化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的变化发展过程,在这过程中人口空间结构与产业生产方式需要转变,而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文明习惯、价值理念、文化心理、规则意识、法制意识等更需要向现代城镇化转变,以真正融入到城镇化中。这些转变尤其需要社区的有效管理来促进实现。有效的社区管理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它也是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一个要素,权重占5%。本体系中选取的主要指标在社会治安方面有C46.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C47.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在生产安全方面有C4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在基层组织管理效能方面有C49.公众对社区基层组织满意率。在文化传承方面有C50.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具有风情特色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五)本指标体系的“就地”亮色

本指标体系的“就地”亮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对象为评价区域所有的在册户籍居民,不分城镇职工与乡村农民。二是增加了一些在以往新城镇化评价体系中没有的突出“就地”评价的指标,这些指标共有17项,占50项总指标的31.5%。下面加以简要点释。

指标“C2.农村户口入住社区占农民总数的比例”与指标“C3.本地就业率”,这是描述人口结构变化的指标。前一项指标比例高说明集聚点公共服务提供得好,分散居住的农民愿意入住集聚点社区;后一项指标比例高说明本地就业机会多收入好,农民都愿意在本地就业而不外出打工。这两项指标通过描述人口结构的变化来反映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水平。

指标“C11.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指标“C 12.在校学生平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描述公共服务中的基础教育的。按常规凡平均到在校学生身上的教育经费,是跟着学生走的,学生在农村学校,这些教育经费就必定用到农村学校。“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表明那里的农村基础教育越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好了,城镇的基础教育必定好,因为常规城镇的总是好于农村的。这两项指标通过描述农村的基础教育状况来反映就地城镇化发展中的公共服务中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

指标“C1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与“C1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这两项指标以往的统计对象只限于城镇户籍人口,而我们的统计对象为评价区域在册的户籍人口,以全面反映就地城镇化发展中的公共服务中的基本社会保障水平。

指标“C18.行政村客运通达率”,行政村是指农民合点并村或原来农民居住比较集中的村经过改造扩大了的农民集聚的新社区,地域都在乡镇以下的。指标“C19.人均硬化(水泥浇筑、沥青铺就)道路面积”,统计对象包括农村所有能开机动车的硬化(水泥浇筑、沥青铺就)道路。这两项指标主要反映就地城镇化发展中基本公共交通设施均等化水平。

指标“C22.‘三农’支出占财政收入比”,这项指标在以往的新城镇化评价中是没有的,增加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就地城镇化发展中公共服务中的财政支农状况。

指标“C24.建立村劳务合作社比例”。村级劳务合作社是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涌现的新生事物,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农村闲置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和灵活就业,如组织他们承接城乡绿化工程、农业生产服务、道路养护、物业管理等工作。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推进就地城镇化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水平。

指标“C29.农村土地流转比例”与“C30.实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比例”。农村产权改革,内容包括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集体资产股份收益权,这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核心内容。这些产权一改革,就会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要素“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农村产权改革是就地城镇化的突破口,因此是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两项指标主要反映就地城镇化发展中的产权改革状况。

指标“C33.城乡空气质量达标率”与“C34.城乡水质达标率”,这两项指标以往的统计对象只限于城镇区域,而我们的统计对象为评价区域的全部,包括农村,以全面反映就地城镇化发展中的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C44.上班、就学、就医公交车20分钟交通圈覆盖人数比例”和“C45.自驾车从家里到县城30分钟交通圈覆盖人数比例”。这两项指标既能说明居民生活的便捷程度,又能体现公共服务中的基本医疗卫生与交通设施建设状况,用以反映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指标“C50.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具有风情特色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这项指标在以往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里是没有的。我们增加的理由是:城镇化实践表明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建立在对本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之上的,且优秀的传统文化往往是城镇化的推动力。就地城镇化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不矛盾的,就地城镇化更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其影响、凝聚、规范居民行为习惯的功能和振奋居民精神的作用。因此,它应该是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一个要素。

(六)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

1.量纲的消除。为了让指标之间存在可比性,需要消除一些指标的量纲影响。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请教“农办”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为每一个指标制定一个目标值,通过计算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值(指标值)来体现该指标的实现程度,以此来消除量纲的影响。

2.正向数据和逆向数据的处理。对于正向数据,我们规定该数据的指标值=实际值/目标值,如果实际值已经达到目标值或者超过目标值,则按100%计算。对于逆向数据,我们规定该数据的指标值=目标值/实际值,如果实际值已经小于或等于目标值,则按100%计算。

3.评价指数(总指数)的计算。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xi为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ω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值,根据最后计算得出的评价指数,可以分析该地区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七)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是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赋权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与正确。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最初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运筹学家教授萨蒂提出的,它是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模拟人的思维,对多目标决策过程有关的因素进行分层分解,然后对每层因素对于上层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赋值量化,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5]。运用这种方法来评价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方面可以客观全面地表现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理念指引下的科学导向。

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我们的目标是给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我们的层次结构模型,分为总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2.构造判断矩阵。通过相互比较并请专家打分来量化下一层因素对于上层因素的重要性,构成一个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将重要性标度划分为九个,分别为1-9。

表1 重要性标度含义表

我们请相关技术人员与专家为我们的一级指标对总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量化,得到如下矩阵G,见图2。

图2 重要性矩阵

通过软件R求得矩阵G的最大特征值λmax=6.159和其对应的特征向量W=(-0.649,-0.611,-0.306,-0.240,-0.210,-0.100),然后对特征向量W进行归一化得到权重向量ω=(0.31,0.29,0.14,0.11,0.10,0.05),权重向量中的各个值便是六个一级指标对总指标的分配权重。

3.一致性检验。由于我们构造的判断矩阵G并不是一个一致性矩阵,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一致性检验来鉴别我们构造的矩阵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说明问题。这里我们用到统计量CI和CR进行检验。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标准值

依据如上公式,我们求得统计量CI=0.0284, CR=0.023.CR<0.1,所以我们构造的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可以用于权重赋值。同理,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确定按照上述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确定。最后我们得到了50个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

(说明:C50指标评分分为9档及得分:优上100分、优中95分、优下90分、良上85分、良中80分、良下75分、中上70分、中中65分、中下60分。)

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构建了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限于水平,肯定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愿本文能为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与实践提供些许参考与启发。

[1]龚奥,张若愚.就地城镇化——我国未来城镇化路径的可行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3(6).

[2]刘田喜,方亚飞.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就地就近城镇化[J].农村工作通讯,2013(17).

[3]潘海生,曹小锋.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浙江小城镇建设的调查[J].政策望,2010(9).

[4]朱宇,等.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唐功爽.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辨析[J]统计教育,2007(2).

Construction of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on Level of In-situ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Xu Zhewei
(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s,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China)

Based on the discussing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situ urbaniz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ssessment method to measure the eight levels of in-situ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AHP to project the feature as“in-situ”.It is expected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and monitor development level,scale expansion and quality transforma⁃tion of in-situ urbanization,to lessen and avoid deviation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and to direct in-si⁃tu urbanization to a comprehensive,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place.

in-situ urbanization;development level;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6.01.017

2015-11-01

本文是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120070)的研究成果之一。

徐(1993- ),男,浙江海盐人。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城镇化农民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家乡的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