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春 江观伙 倪良新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9)
创客时代合肥市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戴春江观伙倪良新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59)
创客时代大众创新创业的机制、主体、方式均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有良好发展基础的合肥来说,创新创业主体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相关利好政策叠加,但是,从内外部看,创新创业的集聚化程度低、驱动力不足,创新创业的孵化和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因此,提出从遴选构建创业创新智库、探索设立创业创新券、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鼓励建立内部众创平台、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等五个方面着手,持续推进合肥市大众创新创业的发展。
创客时代 创新创业 生态系统 发展对策
所谓“创客”,指的是那些勇于创新,并致力于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1]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一起的“创客”,指的是那些拥有创新的思想,有意愿、有能力去自主创业的人。一方面,创客们强调创新、创立、自创,强调个人能力,强调生产工具的掌握与运用;另一方面,创客们乐于分享,并不断创新分享模式与分享机制,提升自生产能力,建立和谐高效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创客以及与之相关的众包、众筹、众创空间等对经济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加之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背景,各国纷纷出台支持创客发展的政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新型技术支撑、利好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载体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创新创业主体由精英向大众、由少数到多数的一种跃迁。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因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受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多维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新的变化,具有了新的特征。
(一)创新创业机制发生变化
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缩短,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消费模式的变化使得创新周期不断加快,创新成果应用的速度不断提升,范围逐渐扩大。同时,新科技的不断出现,模糊了传统产业的边界,新的产业模式应运而生。例如,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应用了;互联网只花了5年就在50%的美国家庭中得以普及使用。未来,新科技成果的出现、发展与应用的周期将会更短。
(二)创新创业主体发生变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显著特征即是多元主体。多元主体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海归人员是大众创新创业的先锋队。其次,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内人员。这些“经验”人士无论选择离职创业,或在企业内部创新创业,均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他们对于市场情况十分熟悉,了解客户需求,对创新创业的环境也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成功率较高。再次,具有创造力与激情的大学生是此次创新创业浪潮的生力军,这也有利于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中国经济向创业创新型转变。最后,以农民工为主的草根创新创业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类主体,这有利于农村实现家庭式迁移与就地城镇化,降低城镇化的社会代价,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创新创业方式发生变化
新一轮的创新创业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创新新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方式,[2]凝聚大众智慧,将零散分布的有效资源,如人力、资金、设备、研发等资源,与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主体之间进行高效对接,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的资源配置,集聚创新力量,提升创新水平。同时,为成功创业夯实基础,实现创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创业主体数量不断增加
近几年来,合肥市有了多张城市“创新名片”,如国家首批创新型城市“双料试点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政策试验区等。2015年,合肥市又成功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多张“创新名片”的背后是合肥完善大众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不懈努力,既吸引了许多外来创新创业力量的关注与投入,也推动了内在创新创业热情的高涨。从历史数据来看,2010年安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量为16277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9.39%;2011年为1243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98.03%;2012年为14514家,占比为98.22%;2013年为15909家,占比为98.25%;2014年为17479家,占比为98.41%。可以看出,除了2010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量较多之外,2011年之后,直到2014年,企业数量均在稳步上升。据统计,2015年1-6月份,合肥市新增内外资企业18445户,新增注册资本13900多亿元。
(二)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民营经济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领域,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民营经济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小企业。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力量,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中,中小民营企业的贡献与作用日益加大。从工业企业看,安徽省工业企业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总量占98%。小微企业中,大多是微型企业,占70.2%。从行业分布看,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9.2%)、农副产品加工业(9.6%)、通用设备制造业(6.1%)、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5.1%)等四大行业。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由 2010年的3188.20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5996.4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60.26%增加至2014年的64.46%。
从工业总产值来看,2010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为12314.19亿元,2011年为15589.22亿元,2012年为 18396.97亿元,2013年为21642.56亿元,2014年为24850.4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值的比例,从2010年的65.74%,下降至2011年的60.25%,再逐渐上升至2014年的66.41%。
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2010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746.99亿元,2011年为14710.94亿元,2012年为 17736.18亿元,2013年为20874.86亿元,2014年为23697.2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2010年的64.67%,下降至2011年的58.94%,继而逐渐上升至2014年的64.33%。
(三)利好政策叠加推动大众创新创业
在创业方面,合肥市出台如降低准入门槛、贷款贴息、免于办理工商登记、提供降低房租水电费等减免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高校大学生等主体开展创业;在创新方面,出台技术中心奖励、新产品奖励、高新企业奖励、科技成果转换奖励、研究中心奖励等政策鼓励创新。在打造各类新型创业空间,探索线上线下孵化模式,强化孵化器功能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同时,通过建设多个基地、平台、机构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2015年10月,合肥市酝酿出台了《合肥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动计划 (2015-2017年)》、《合肥市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合肥市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中高端发展,亟待以创新为手段,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尽管合肥市近几年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除了创业类型单一、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低等普遍性问题外,还有些不可忽视的个性问题。2007年,合肥市在中部6城市(武汉、长沙、郑州、太原、南昌)中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中排名仅为第6名。[3]到2012年名次有所上升,但与武汉、长沙、郑州相比还有差距,更别说与其他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总的说来,合肥市大众创新创业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内部看,创新创业的集聚化程度低、驱动力不足
创新创业的集聚化程度低与驱动力不足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市大部分区、县就地取材、量体裁衣,发挥本土化优势,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块状经济。因此,这些以资源集约化形式发展起来的块状经济就具有布局分散、技术含量低、资源利用率低、单向度发展的缺点。另一方面,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后,需要的是创新集群、创业集群的支撑。然而,现有的创新驱动力却明显不足。许多企业缺乏支持创新的技术、人力、财力、物力。同时,创新的风险与利益分配机制不明确,也使得许多企业不敢贸然创新。
(二)从外部看,创新创业的孵化和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新型创业孵化机制开始建立并初步发挥效用,却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截止2014年,合肥拥有科技孵化企业22家,以投资为主导,集聚了技术资源、创业资金、创新人才等重要要素。但同时,大部分孵化机构无法提供技术支持、融资渠道、管理培训等孵化前、孵化中、孵化后的服务内容,仅仅只能承担一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能,甚至有时形同虚设。二是合肥市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保障机制仍不健全。例如,对于高端人才的引进与落实安排,合肥市相关政策远远滞后于江渐等一些省市地区。科研人员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如科研经费的自主配置权,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等。[4]在鼓励高校大学生等主体开展创新创业的同时,是否应提供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与补偿机制,以降低创新创业风险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遴选构建创业创新智库,提升创业创新政策效果
近年来,国家、安徽省及合肥市密集出台一系列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但实践中仍然存在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受众知晓率低;政策执行不到位,层层递减和“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战略性、前瞻性、示范性政策储备不足,人才、资金、税费成本等创业创新“痛点”难以化解的“政策盲区”;政策分配不平衡,难以实现“雨露均沾”等问题。需要加强新型智库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智库政策需求调研、政策设计、政策宣传解读、政策评估等方面的作用。一是率先启动“政策地图”绘制工程。当前,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相应出台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政出多门导致政策叠加效果难以显现。一些创业创新者由于政策敏感性不强,缺乏政策阅读和政策搜寻意识,缺乏政策研究相关机构和人员,在“政策丛林”中无所适从,甚至存在“政策与我无缘”的“政策疲劳”现象。因此,要发挥市委市政府政研室、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等智库作用,实施创业创新政策分级分类工程,探索制定创业创新政策分类地方标准,编制动态创业创新“政策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为政策受众提供路径清晰、方便查找的“政策地图”。二是遴选构建创业创新高端智库。创业创新者千差万别,不同主体政策需求各不相同。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既需要制定“雨露均沾”的普惠政策,更需要制定因需施策的“滴灌政策”;既需要解决“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更需要涵盖全局的顶层设计。因此,要鼓励在肥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等设立“创业创新政策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协会、个人设立民间智库,遴选打造一批叫得响、用得上的创业创新高端智库,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一批可运用、能推广的智力成果。三是全面开展创业创新政策第三方评估。合肥市应充分发挥各类智库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估优势,鼓励引导各类政策咨询研究机构积极参与第三方评估,培育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专业评估机构,在创业创新政策领域试点全面推进第三方评估,对于国家、安徽省出台的创业创新政策在合肥市的执行情况,以及合肥市和各部门出台的创业创新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
(二)探索设立创业创新券,提供创业创新精准服务
设立创业创新券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为创业创新者提供精准创业创新服务的有效方式。一是明确创业创新券使用范围。创业创新者在创业创新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限制需要获取外界支持的一切服务项目均可纳入创业创新券使用范围,包括创业咨询、项目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项目策划、创业测评、信息服务、开业筹办、初创经营、初创管理以及检验检测、软件开发、研发设计、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等。二是明确创业创新券使用主体。研究确定创业创新券申领标准,所有合肥市范围内具备申领条件,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创业创新者均可申领一定额度的创业创新券。研究确定创业创新服务主体资格,所有符合条件,无不良信用记录的服务机构和个人均可成为服务主体。三是明确创业创新券兑现方式。创业创新券可以兑换财政补助,可以用于购买创业创新服务,可以在履行相关手续后流通转让。对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公务人员和教师等提供服务获得的创业创新券,可以与评优、表彰、职称晋升等挂钩。四是加大创业创新券管理力度。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简化创业创新券申领流程,扩大创业创新券覆盖面。同时,由专门部门和人员管理、监督创业创新券的运营和使用,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运营绩效进行监控和评估,杜绝“红顶中介”等机构和个人从中谋取私利。
(三)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助推创业创新发展
我国于2012年初实施了《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合肥市也将制定政府采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办法。下一步,应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一是增加创业创新政府采购项目。推进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将好的创业创新项目和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并进行广泛推广,把政府采购与支持创业创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增加创业创新者政府采购比例。政府部门采购预算安排一定比例面向小微企业,鼓励联合体招标,允许大企业对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分包。对于小微企业注册资本、资产总额、经营业绩等投标资质 (或评标加分因素)适当放宽,在生产经营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行业资质等级方面适当放松,相关部门应鼓励和协助小微企业获取相关资质。设立面向小微企业的评标加分项目。鼓励银行以中标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作为抵押凭据,直接发放贷款,减轻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对于登记时限长,已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且信誉良好的小微企业,无需每次参加投标都要交纳保证金。三加大创业创新者参与政府采购服务力度。政府及相关机构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平台加大采购信息宣传。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为小微企业招标投标进行标书设计与制作,经营方针、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和经营状况诊断和指导,招标采购管理体系诊断和指导,复杂招标项目招标文件评估等服务。
(四)鼓励建立内部众创平台,支持内部创业创新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内部资源平台化,积极培育内部创客文化,激发员工创造力。一是鼓励企业内部创业创新。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投资员工创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发创新产品,提升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企业设立内部创业创新的众创平台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和奖励。在合肥市范围内评选内部创业创新优秀案例,给予表彰并宣传推广。遴选一批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内部众创平台,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和奖励。二是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通过打造内部创业平台,保留离职创业人员身份等措施给予创业创新行为支持。三是鼓励开放式创业创新。各单位设立内部创业创新的众创平台向单位外部机构和人员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
(五)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创业创新人才支持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键在人才,重点在教育培训。合肥市应完善创业创新教育培训体系,加大人才支持力度。一是设立合肥市中小企业大学。中小企业是创业创新的主要载体,其人才素质、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创业创新的效果。企业大学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产物,但中小企业自身难以构建企业大学,应由政府主导建立。中小企业大学承担企业大学功能,扶持中小企业组织内学习,实现中小企业组织间学习。中小企业大学主要包括教学培训、科学研究、管理咨询和决策咨询、社会化服务以及网络联结等五大职能。二是建立创业导师库。吸纳有实践经验的知名企业家、天使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成为创业导师。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创业创新培训和辅导,在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倾斜。三是建立合肥市创业创新“学习地图”。加大创业创新课程开发和研究力度,整理汇编各种学习文献、学习案例,开发各类网络课程,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主体提供相应学习资源。做到学习有需求,资源有保障。四是构建立体交互式创业创新教育培训体系。在中学社会实践课程中可引入相关经济类课程;职业教育和大学阶段,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知识的教育,在大中专院校普遍开设创业创新课程。鼓励高校、人力资源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包括社会各界组织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设施,面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开展相关培训。
从历史沿革的角度看,合肥市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与社会氛围。合肥人敢为人先,世界上第一台变容式冰箱、第一台VCD、第一台仿生洗衣机,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窗式空调等均诞生在合肥。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是合肥市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优化创新创业资源配置,制定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保障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从内部,强化创新创业驱动力;从外部,做好创新创业的支持与保障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全力建设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促进合肥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1]陈艺.高校图书馆引入“创客空间”的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5(1):18-21.
[2]李克强总理部署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引入“四众”新模式汇聚发展新动能[J].中国科技产业,2015(10):14-15.
[3]王晶晶.合肥“工业立市”支撑体系分析:基于产业支撑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的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4]黄东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东华大学,2015.
责任编辑:汪晓梦
本文系2015年合肥市市领导圈定课题“合肥市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编号:HFDXKT2015A3)阶段性成果;2015年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编号:2015jyxm743)阶段性成果;2015年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众创时代安徽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融合共生体制机制研究”(编号:AHSKY2015D45)阶段性成果。
2016—03—11
戴春,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江观伙,安徽行政学院教授;倪良新,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