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与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

2016-02-10 17:22姜露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干群村干部村民

姜露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践行群众路线与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

姜露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法宝,是革命战争中党的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当今,农村干群关系面临着新的问题,为此,一是要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取信于民。二是要加强村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三是要加强党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四是要加强对群众观念与行为的正确引导。

群众路线;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策略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体现。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在革命、建设的岁月中结合中国实践一步步形成的。追本溯源,群众路线最广泛实施的地方是农村,参与最多的就是农民,农村是中国共产党孕育群众路线的土壤。当下我们把视角转向乡村时,发现乡村在执行群众路线时并没有体现出“土壤”作用的优越感,乡村干群关系需要深入研究。

一、群众路线形成时期干群关系的特征

(一)党成立初期:积极开展群众动员工作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处在一个国际国内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这使得我们党必须积极联系和发动群众,开展群众运动,才能实现伟大的奋斗目标。毛泽东说过,共产党与其他任何政党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够始终做到同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密切联系。1922年,《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表明:“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这一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入实际,做到了走进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中,批评了党内个别领导存在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逐步开创了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的良好风气。毛泽东把自己深入湖南农村的考察结果详细地写出来了,表明了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关注,也向反对农民运动的人证明了农民的重要性。这为后期毛泽东在乡村实施群众路线奠定了基础。虽然这一时期“群众路线”这一概念未被提出,但实际上党已广泛开展群众工作了。

(二)土地革命时期:把握时机,扩大群众基础

大革命失败后,在党内确立了“抢杠子”的重要性,但也没有忽略群众基础的重要性。在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阶级矛盾尖锐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反动统治者要想控制全国广大的农村是根本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党把重心转到了乡村。井冈山的斗争,之所以能在周围笼罩白色恐怖的情况下如火如荼地展开,就在于这里的群众基础好。大革命时期,党组织在广大农村分田地的做法,符合了农民的利益,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1928年10月,毛泽东起草了《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论述了群众基础对于开展革命斗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1929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指出,要通过群众路线的方式完成红军筹款的工作,不要由红军单独去执行。“对需用品可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2]这是第一次提出“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12月,毛泽东强调:“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3]1929年开始,毛泽东先后撰写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著作,阐明了干群、党群关系和党的工作方法。例如,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动员的方式,要摆脱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随着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逐渐确立和巩固,这些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广泛运用。“长冈乡有一个贫苦农民被火烧掉了一间半房子,乡政府就发动群众捐钱帮助他。有三个人没有饭吃,乡政府和互济会就马上捐米救济他们。去年夏荒,乡政府从二百多里的公略县办了米来救济群众。才溪乡的这类工作也做得非常之好。这样的乡政府,是真正模范的乡政府。”[4]这是毛泽东举例说明这两个乡红军扩充多,公债消得多,而汀州市情况截然相反的原因。究其原因,就是政府干部与农民群众关系融洽。没有农民这样一个庞大的团体作为群众基础,我们党也就不可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三)抗日战争时期:干群关系和谐的关键

1.干部队伍的先进性。抗日战争时期的和谐干群关系,源于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与支持。有学者指出:“1937—1945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抗日、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中,成功地团结了广泛的社会阶层。共产党把土地革命的进程与战时统一战线协调在一起的能力,从而领导一个大胆的,有创建性的解决农村的压迫和解体问题的运动。这正是‘延安道路’的特点。”[5]即是说,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解决了农民的诸多问题。

2.干部和群众平等一致。战乱的环境必然带来生活的贫困、物资的短缺。斯诺曾经写过,“陕北是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即使包括云南西部地区在内也是如此。”[6]毛泽东提到过当时艰难的情况:“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7]此时,干部和群众虽然面临同样的困境,但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是平等一致的,干部和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在公开透明的状态下进行,同步得到保障与改善。

3.干群目标一致。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向全党表明:“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8]全国人数最多的群体就是农民。在这一群体中,阶级利益冲突最为严重,农民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党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广泛的经济动员和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最大限度地动员农民积极参与生产和抗战,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和物质基础。1943年6月,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要求“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9]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体现出干部与群众目标一致、利益趋同、关系和谐的特点。与此同时,党在广大农村开辟根据地,始终做到团结农民群众,不断扩大群众基础。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10]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被写进党章,得到全党的认同。

二、当前农村干群关系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村干部脱离群众

党的领导干部是群众路线的倡导者、执行者,农村基层干部更是具体实施群众路线的骨干力量。干群关系出现问题,必然影响群众路线在农村的有效发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11]“脱离群众危险”,给全党敲响了警钟。

(二)少数基层组织缺乏活力和战斗力

第一,一些基层组织的软弱涣散,号召力缺失,致使党员不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基层组织也难以为村民提供正常的社会公共服务。第二,干部老龄化的问题突出。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农村的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逐渐脱离乡村日常生活,党员发展出现了“断代”的情况,村庄中越来越缺乏关注公共事务的人。基层组织缺乏创新力量,党中央的政策在基层执行时大打折扣。第三,基层组织的一些群众团体长期不开展活动,也就失去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做群众工作的机会和渠道。

(三)部分基层干部作风不正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农民对外界事物的接触更为广泛,从而其思想也不断从僵化走向开放。农民的政治意识、公民意识、对民主的诉求逐步增强。在农民思想不断更新的新时期,部分农村干部作风不正,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一是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疏远了党群关系。二是村组干部的腐败现象,农民逐渐对村干部失去心理认同。三是少数乡村干部脱离群众,为民不务实。“官不为民”,必然干群关系紧张。

(四)部分基层干部能力不足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领导干部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村情民情,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挑战。第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部分年龄较大的村干部缺乏新媒体技术,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群众工作,客观上减少开展群众工作的“线上”机会。第二,少数村干部不能深入村民的话语体系,无法从农民切实的利益需要来开展群众工作,从而与村民存在“割裂”的现象。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曾深刻地剖析了这种现象:“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12]

(五)农民群众对村干部存在“信任危机”

1.贫富差距拉大,相关制度有待完善。在时代进步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民的素质得到提升,思想观念逐步走向开化,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利益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是受传统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影响,部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只参与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影响了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部分农民的内心失落感增强,最终导致仇富仇官的不良心态,逐步引发了干群间的对立。三是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由于部分农民受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制约,难以有效参与;另一方面,少数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参与选举,引起村民的强烈反对,造成了新的干群问题。

2.村干部失信于民。农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决定不支持,出现了“塔西佗陷阱”现象,即村干部失去了农民群众的信任,在村组织中失去了公信力,无论实施什么政策,都被群众认为是无益的,也就是干部群众基础的缺失。农村“城管式”的政策执行方式,如计划生育执行时期的强行罚款、暴力拆迁等,造成了农民对基层干部的不信任。所以,农民不再相信村干部是与自身利益相投的统一体了,而把他们看作破坏自身利益的“敌人”,从而造成了村民普遍不支持领导干部的社会问题,村干部的领导在村民中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

(六)干群沟通机制尚不完善

1.“上不传情达意”。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建立,需要一座连接的“桥梁”,那就是沟通机制。在尽可能有效的干群交流中,才能增进干群相互了解、理解,进而解决干群矛盾。当前农村社会中,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重要的是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懂得国家时事,尤其是与自身利益关联较大的政策方针。除通过手机、互联网外,村干部的服务与宣传,就是一条重要渠道。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一是部分村干部自身不能很好地掌握和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二是村干部不愿意走到群众中,不能用村民的话语体系为广大群众解读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村干部做不到上传下达,也就失去了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给干群矛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下不通晓事理”。在广大农村,民事纠纷、干群矛盾等时有发生。一是群众的要求不能及时反馈给村干部。二是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遇到问题和矛盾后,采取的解决办法往往相对偏激。三是村干部不能深入群众,也就不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一些问题和矛盾的内部根源,难以提出相对公平、让群众接受与信服的应对策略,致使干群之间相互不理解,甚至产生矛盾。

三、践行群众路线,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策略

(一)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取信于民

1.站在农民的立场思考问题。在革命时期,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形成,源于领导干部相信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这一经验的借鉴与应用,在当今的社会结构中更为必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在广大农村也是如此。无论是村民,还是村干部,都希望得到物质利益的满足和精神价值的实现,这是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结果。农村干部需要站在农民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以百姓心为心;相信群众,才能取信于民;取得群众信任,才能获得实施政策的环境基础和支持因素,从而创造稳定干群关系的基本条件。

2.相信群众,以民为本。农民有自身对未来生活的预期,现实生活的价值感要获得满足,自然就会要求个人利益得到满足。对于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而言,土地就是其最大的利益需求,进而农业发展所需的一系列设备,就是农民最大的需要。村干部实施各项政策时能够着眼于此,落脚于此,自然就会取信于民。广大乡村中,村民和干部的利益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成为干群矛盾的源泉。所以,村干部要真正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从“领导者”的角色逐步过渡到干群平等,就能逐步处理好干群关系。

(二)加强村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1.深入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认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13]从革命时期的和谐干群关系可以总结出:领导干部只有深入群众,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群众才会认同干部、支持干部的工作。村干部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充分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同建设美丽乡村、具体村务工作的需要联系起来,在基层岗位上,带领好、团结好人民群众。

2.增强为人民服务的主体意识。当今的社会是处在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中,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和战争环境必然有所不同,但是,根本的内涵是不会改变的。要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构建良好干群关系的经验,加强村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事实上,只有当村干部把为人民服务内化成自身的主体意识时,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得到群众拥护,从根源解决干群关系的矛盾。为此,一是村干部要“懂得上情”。即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农村的政策和部署,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每一位农民服务。二是要“知晓下情”。村干部要深入群众,通过走访调查,听取群众最真实的呼声,找准解决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口,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加强党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1.推进党务的村务公开,增进干群互信。干群相互了解是干群和谐互信的重要前提。要达此目标,一是要创造条件,让村民了解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增强相互了解。二是村党支部和干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村民内部进行调查,从而正确认识农村现实情况。村干部拥有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在处理农村各种问题和矛盾时,才能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办法,获得群众理解、认同和支持。农村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消除,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比较薄弱的一环。三是村党支部和干部要注意通过党务、村务公开来扩大群众知情权。群众成为“明白人”,就会增强对村党支部和干部的了解与信任。

2.切实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村干部是反映村情民愿的中转站,是党和国家具体政策的落实者和执行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需要扎根农村开展革命事业,农民也迫切希望革命成功过上安定的生活,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一种鱼水之情。农村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基础和依托,农民是革命事业的坚强后盾,始终相信党的领导干部,紧紧跟随党的步伐,响应党的号召。当下,农民群众对村干部出现了“信任危机”。缓解村民的“信任危机”,要从基层组织着手。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有效作用,关键在于基层领导干部,所以,要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

(四)加强对群众观念与行为的正确引导

1.以农民的利益为切入点,开展群众动员工作。在革命时期,党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开展群众动员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证实了群众路线的作用。全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国家利益上升为最高利益。农民群众不顾个人私利,积极为抗战服务。当代农村社会,开展群众动员工作,就要以农民的利益为切入点。村干部动员的目标与村民利益越贴近,就会产生越大的动员正向力量和越高的动员成功率。广大农民在村干部的动员之下,积极参与集体村务,增强相互了解,达成集体一致性,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2.积极引导农民的观念与行为。当代村民出现信任危机,主要在于村民认为领导干部的现实目标与自身利益不相符合甚至相互违背,部分村民的观念存在错误的部分,从而导致了“仇官”的行为导向。所以,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要运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引领农民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引导村民逐步意识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只有干群关系和谐,才能建设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90.

[2]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3][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8、137-138.

[5](美)马克·赛尔登.革命的中国:延安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

[6](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出版社,1979:54.

[7][9][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2、899、1094.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0.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

[12]栗战书.群众工作九法[J].新华文摘,2011(20).

[1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62.

责任编辑:刘建文

D261.1

A

1671-2994(2016)04-0129-04

2016-03-01

姜露(1992-),女,江苏徐州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干群村干部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下乡扶贫记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民心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基层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