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的哲学社会科学
张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云南昆明650111)
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指出:“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参与,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指导、素质提升和路径助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作用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建党方针。正是因为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才得以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才得以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才得以拥有力量与智慧,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追溯从严治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就会发现,从严治党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最高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及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实践
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渊源。思想建党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非常重视的建党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把思想理论看成是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最重要的条件。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1]列宁则认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将党的建设视为一项“伟大工程”,强调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注重思想建党问题,强调从严治党首先要解决共产党员的思想入党问题。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特殊贡献在于: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和党内的本质矛盾出发,提出了思想建党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党内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大多数,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严重存在,这就使无产阶级思想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成为党内最本质的矛盾。所以,从严治党首先要解决共产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则从巩固党执政地位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从严管党治党。邓小平从严治党的重心放在制度建设上,他认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
江泽民针对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认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聚焦党的建设的先进性问题。关于先进性问题,早在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进行过阐述:“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3]所以,先进性是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之一,必须始终坚持。
胡锦涛将党的建设上升到科学化的高度,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明确了“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重要命题。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改进党的作风,着力解决腐败易发高发的问题。保持党的纯洁性,也是无产阶级政党从严治党贯彻始终的要求。为了提高党员质量,保持党的纯洁性,列宁就说过:“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4]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从严治党实践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又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它不是简单地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了两个字,而是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时期,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科学回答党长期执政和国家发展起来后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
(二)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最新成果
1.从继承性看: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在价值诉求、目标指向和历史使命上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第一,全面从严治党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诉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5]也就是说,共产党的核心价值原则,就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然,党的这种代表性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建构在党的先进性之上。但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党内出现了诸如理想信念缺失、组织纪律涣散、宗旨意识淡薄、政治生态恶化等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最为反感的腐败现象的存在,腐蚀了党的肌体,消解了党的先进性,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凝心聚力、直击积弊、扶正祛邪,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全面从严治党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为目标指向。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社会主义则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基本制度方面有着原则性的区别。其中,党的领导就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特征,这一原则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6]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也变得异常复杂和艰巨。“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第三,全面从严治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问题。只有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才能有人民群众幸福的生活,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历史反复告诉我们: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从创新性看: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从理念、要求、路径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第一,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新理念。长期以来,党的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单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而没有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将党建的成效与政绩观相统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7]因此,积极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就是要以“党建成效是最大的政绩”的新理念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党的建设置于党执政兴国的重要高度。第二,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党委主体责任”的新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要实现从“虚”向“实”的转变,必须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只有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大问责力度,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第三,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8]坚持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是新时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路径。通过思想建党,使广大党员干部实现信念坚定、信仰坚强、信心坚决,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实践证明,管好治好我们这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在13亿人口大国执政的党,不靠思想教育不行,光靠思想教育也不行;不靠制度不行,光靠制度也不行;必须坚持思想自律和制度他律的有机统一。只有将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增强威力,从而达到从严治党的目的。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9]人才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塑造和提升领导干部的素质,学习就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领导干部学习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离不开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更离不开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但是,就一定程度来说,哲学社会科学在塑造和提升人的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独特作用。
(一)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领导干部要提升素质,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10]
1.帮助领导干部解决理论困惑,坚定理想信念。什么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价值观,其产生之后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共产党人就是这个实践者。所以,从本质上讲,共产党是一个为把共产主义理想变为现实而奋斗的政党。共产主义理所当然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任何对共产主义理想怀疑、缺失、动摇甚至丧失的共产党员,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厘清思想上的迷惘和困惑。比如,《共产党宣言》中谈到“两个同样不可避免”,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是,在现实中,资产阶级没有完全灭亡,共产主义也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这是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宣言》中描述的“自由人联合体”还有较大的差别,判断社会主义的标准是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如何看待?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给党员干部思想上带来了一些困惑。这些困惑不解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程度。“解铃还须系铃人。”对这些困惑的理论解答,还需要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去寻找答案,认真研读,悉心体会,完整而非断章取义地理解这些著作的所言所指。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学习原著的原因。只有真正做到“真学”,才能实现“真懂真信。”
2.培养领导干部的哲学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学哲学、用哲学,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人们对生活中问题的态度不同,是自发地受着不同的世界观的支配,领导干部应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和从纷繁复杂的乱象中发现事物发展规律的决断力。
(二)领导干部要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理论武装
哲学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宽泛,包括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领导干部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理论武装。
1.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所处的岗位职责不同,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会有不同的具体需求,但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的道理都应该懂得,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自觉地学习历史。”[11]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读史使人明智。领导干部读点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思想智慧、观点方法,有助于提升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领导干部学习历史,尤其要注重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学习党史,能使领导干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的艰辛与不易,了解先行者们在治国理政中展示出的政治智慧和精神财富,更能体会党面对挫折和失误时拨乱反正的政治勇气和决心。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学习党史,必然能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抓手,其中“三严”的第一条,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而“严以修身”的提法,就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品德修养的要求。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就是只有先自我修养,才能管好家庭;只有管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治理好国家,才能够天下太平。所以,“修齐治平”体现的是一个逻辑递进的关系。孔子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而是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修身”,是对家国、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他的弟子力争做“最好的自己”,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儒家哲学说到底,是培养一种践道者,也就是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个阶层中的精英的品格,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无一不经历了“修齐治平”这样一个修养成长的过程。像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都可以忘记一己得失,将自己融入一个大的群体利益中。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其前提又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就是起点。所以,修身先修心,立身先立德。注重个人的道德品德修养,做到洁身自好,洁身自爱,这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3.学习文学知识,培养情趣,陶冶情操。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以其意蕴深长的哲理、飞扬恣肆的文采、忧国忧民的情怀,从不同的角度触动着人们的心弦,使人产生心灵的共鸣。通过学习文学知识,第一,能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12]《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了君子处世当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宽容和顺、德载万物。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是体现了最美的家国情怀,字里行间自然流淌着作者心系黎民苍生的胸怀。第二,能提升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昭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有发展变化的眼光。当工作遇到瓶颈时,要打破僵局,可以站到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它。第三,能增加领导干部的骨气和人格魅力。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从容。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的清高自许,都对今天党员领导干部永葆政治本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这种精神修炼的“内功”一旦充实了,就能更好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儒雅处世、勤政为民。
全面从严治党既是理论形态,又是实践课题。作为理论形态,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宝库,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境界。作为实践课题,它最终必然要落实到操作层面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要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实现路径,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助力,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战略思维能力,正确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必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规范,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第一,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自我净化与完善的能力,党才有资格和能力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第二,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党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承担起顶层设计的职责。第三,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才能坚持依法治国的中国特色、建设法治中国,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方略的实施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
(二)必须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要将“全面开展”与“重在从严”相结合。既要求党的建设要全方位开展,又要针对问题,突出重点。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8轮巡视发现的问题主要有:理想信念不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点主要是:
1.强化作风建设和重拳反腐。第一,从“八项规定”的出台,到聚焦“四风”,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第二,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无例外、无死角、无空当反腐败。
2.严明党的纪律,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3.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第一,注重思想建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那些作风上出问题,甚至贪污腐化的人,根子上是理想信念丧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就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的。对解决信念缺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主心骨”、“压舱石”的问题,增强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体现了思想上的从严治党。第二,制度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是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法制思维,制度观念。二是要求我们必须突出制度的科学性,坚持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一起抓,使党内生活、党的建设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三是要求我们必须突出制度的执行力。要把科学的制度设计、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检查惩处结合起来,体现制度权威和效力,克服对违反制度追究不力的“破窗效应”。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权力的科学配置、规范运行,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格局中,“全面开展与重在从严”的要求始终贯穿、渗透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从强调党员干部的精神“补钙”、改进作风,到加强纪律约束、从严管理干部,再到强化制度治党、切实落实责任,无不体现“全面开展”与“重在从严”的相互结合与有机统一。[13]
(三)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下力治标又重视治本,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到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历史长河中,做出的战略考量。长久以来,党内诸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症结在于“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14]所以,十八大刚结束,中央就制定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接着又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文件;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最急需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一些党员和党组织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修订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提出了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追求的道德高线和不可碰触的纪律底线;《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这些重大举措的实施,都是为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化、机制化和长效化,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法治思维、改革思维和系统思维,凸显了面向未来管党治党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全面从严治党将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8.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4.
[4]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1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1.
[7][8][1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8.
[9]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63.
[10][1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11]习近平.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时的讲话——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增加智慧[N].人民日报,2011-10-30.
[13]苗瑞丹,徐雅芬.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背景、新内涵及新实践[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05).
责任编辑:刘建文
D262
A
1671-2994(2016)04-0023-05
2016-08-02
张洁(1973-),女,四川攀枝花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党建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