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继承性民族性与推进党校教学科研工作

2016-02-10 17:22黄静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族性社会科学哲学

黄静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坚持继承性民族性与推进党校教学科研工作

黄静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云南昆明650111)

“继承性、民族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特点。党校的教学科研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时对云南发展提出的“三个定位”,即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融入继承性、民族性,从而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继承性;民族性;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三个问题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要从“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等三个主要方面来把握。这里仅从“继承性、民族性”这一特点,结合党校教学科研工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云南多民族和谐发展的视角,就党校教学科研坚持继承性民族性与云南跨越发展问题作些思考。

一、继承性民族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特点

“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1]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要从“继承性、民族性”的角度出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继承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之义

1.扬弃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发展要繁荣,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离不开继承性。继承什么?第一,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第二,要善于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第三,要善于融通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这里主要是立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坚持不忘本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融汇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结合现有实际,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人类有其自己的发源、发展,我们经常说老祖宗不能丢,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有历史的烙印,有现实的把握,才会有真正的特色,才属于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生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老祖宗是谁?一个是有几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一个是我们引进的马克思主义。现在谈事情有种不好的倾向,动辄谈西方怎么说,西方怎么做。其实,事情还必须有另一方面,那就是我们的老祖宗怎么说,他们怎么做,对我们今天起什么作用。事实上,一路走来,我们的思维方式,已习惯了老祖宗的方式,这是文化的传承。很多时候,思维方式直接决定着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角度,甚至直接决定着我们认知的成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古今对比,哪些是好的、合理的,扬弃地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创新中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有自己的特点,就一定要创新。创新不可能没有依据,没有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之与我们今天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相适应;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跨越时空,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开始,就具有中国化的雏形。谈到文化继承,我们绝不是否认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中国文化向来强调“有容乃大”,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之一。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合理,我们就采纳;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吸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从远古走来,从有文化开始,中国文化就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就有外来文化的成分。中外文化的交流,一直没有中断过。今天,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老祖宗之一了。

(二)民族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特征

1.以民族文化特色促进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世界历史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只有从各民族的实际出发,融合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各民族文化中生根发芽,才能不断茁壮成长,才能更好地健康发展。

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同时又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和优势,这就产生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因而,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而是为更好地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与风格。各民族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民族文化更具世界性。

2.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民族性要体现民族团结。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当前,云南正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让各民族干部群众真正理解“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促进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既然各民族互相离不开,就必须相互尊重,共谋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要以各民族的大团结,促进我国社会局势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三个离不开”思想,精辟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的相互关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民族性,促进民族团结,就要挖掘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以特色民族文化丰富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挖掘各民族之间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鲜活素材,以“三个离不开”思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大团结。

总之,继承性、民族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今天,中华传统文化的很多内容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仍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并加以现代的阐释,就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当然,继承性决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完全的照搬照抄。这不是继承。正确科学的态度必须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二、根据“三个定位”,贯彻好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民族性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云南发展提出了“三个定位”:“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3]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的“三个定位”,党校教学科研工作要融入继承性民族性,必须紧扣以下三个重点。

(一)要紧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1.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大杂居小聚集,要让所有民族都一起发展,实现小康,过上好日子。云南按部就班地发展不行,必须实现跨越发展,要实现跨越发展,就要思考一些问题:云南如何把民族性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云南的民族特色是什么,怎么挖掘?哪些民族特色与南亚东南亚相同相通?怎么弘扬?怎么打造?人们来云南旅游,看什么?

云南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建设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是一个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最多的省份。因此,民族关系是云南最常见的关系,也是云南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第一,云南集边疆民族为一体,民族众多,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有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其中15个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第二,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多,有1565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过千万的三个省份之一。其中,人口较少民族8个,为全国之最。第三,云南少数民族分布广,全省16个州(市)有8个是自治州,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的70.2%。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云南各民族相互融合,又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传统,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承。各民族共生共荣、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团结进步,携手发展。民族关系和谐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

2.着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要建设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必须坚持好继承性民族性。那么,在教学科研中如何把继承性、民族性贯穿进去呢?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推动云南跨越发展”的结构化研讨中,引导学员研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推动云南跨越式发展”,思考传统文化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影响关系。再如,引导学员探讨和合文化,特别是“和而不同”思维方式对云南社会和谐的贡献。和合文化包含着美美与共、团结和谐的价值选择和思想引导,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谐,激发各民族发展的激情和自信,凝聚各民族跨越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人文精神所包含的团结要素、和谐基因、和睦方法本身,就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应当成为支撑云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思想和价值选择。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纵观云南历史,云南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和谐,和谐的表现是民族团结、边疆稳定。虽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因此,和谐也就成了云南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今社会,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有诸多不同之处,差异明显,但可以达到和平共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多元,面临的问题更多,但社会和谐。云南民族和谐的理论基础是和合思维。和而不同,造就了云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

云南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民族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在和合思维中统一。和合思维是云南民族关系和谐的基础。这与习总书记强调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同心圆相一致。和合思维包容多样,和而不同。这些都是对中华文明“和合”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云南民族的这种多样性与一致性关系可复制、可推广。用和合思维来描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与民族性。

云南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必须挖掘民族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边疆民族地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引领云南社会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么落地?用民族语言、民族文字宣传宣讲,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相结合,特别是与民族价值观相结合。要抓好新一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点创建等工程,抓好典型,让云南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

(二)要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

1.云南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云南人朴实善良、温和担当,人际关系和谐;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环境保护的自觉,许多民族对自然环境有图腾和信仰,有自己民族的神山,千百年来,为保护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云南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发展。

云南必须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然与人更好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第一,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我们生存之基、发展之本。第二,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的承受力,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污染,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把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既要经济增长,也要环境优良,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4]

云南要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云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多样,多山、多河、多民族,处于多条大江大河的源头或上游,与多个国家毗邻。生态环境质量全国名列前茅,生物丰富度指数高达96.86,只低于海南。人与自然和谐、空气质量优良。云南“区域环境质量好或较好的比例高出全国11.2个百分点;境内大江大河水质良好,水质符合地表Ⅰ~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总河长的比例高出全国近20个百分点;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3.9%,森林面积占全国1/10,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二,活立木蓄积量居全国第三,具备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有利条件。”[5]

2.切实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国传统文化相信“天人合一”,按照“天人合一”理论打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美好的共同发展。“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和谐,饱含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情怀和理性智慧。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在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道德、生态智慧、生态理念、生态价值中寻找理论支撑,建设美丽云南,推进跨越发展。

人类历史发展,让人类逐渐走上了主宰地位。这一地位的建立,使人类欲望逐步扩张,忘乎所以,开始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继而过度,导致破坏。至今,装满人类的地球,因为人类的肆意妄为而伤痕累累,恶劣的气候、多发的灾难时时反作用于人类。人类对家园的破坏,已失去了人类生存于自然的本真:人是自然之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当人类意识过来的时候,开始修正自己——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保护自然,让自然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一切的中心,须取决于一个“和”、一个“度”。传统和合文化,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精髓。

云南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深刻领会“三多一体”。云南的基本特征是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三个多样性融为一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云南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生态环境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又引发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云南各民族为更好地生存发展,产生了与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相适应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一经形成,就处于三个多样性的核心位置,决定并影响着三个多样性的发展和作用。

云南要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必须运用好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施森林云南、美丽云南建设。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好生态环境,像对待我们的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高度重视。

(三)要紧扣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1.云南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把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云南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云南地处古南方丝绸之路要道,面向南亚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省长陈豪指出:“总书记要求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这对云南来说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9+2泛珠三角合作、西部大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这么多国家战略在云南省交汇和聚集,云南到底该怎么做?这是云南各级干部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做好了也就抓住了机遇,也就有了战略思路。”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次大陆的17个国家接壤或毗邻,地处中国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区位优势也极为独特。随着“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大战略的实施,云南必将从过去改革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开放优势突显。干部和人才是关键,重在转变观念,增强本领。云南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不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对自身的优势认识不够。“发展的关键还在干部队伍和人才,最迫切的是转变观念增强本领,”陈豪说,“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树立国际视野,不能眼光狭隘,更不能‘等、靠、要’。围绕总书记对云南的定位和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认清云南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优势在哪里?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到底该怎么抓?考虑如何实现跨越发展?”[6]

2.坚持继承性、民族性,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必须坚持继承性、民族性。云南与南亚东南亚紧密相连,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很多民族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甚至有共同的宗教信仰。2013年,国务院批准在云南举行中国——南亚博览会。南博会每年在昆明举办,加强了与南亚印度、尼泊尔以及中亚五国的合作与交流,云南的开放走向全新的阶段,周边的合作交往走向深入和正常的发展。南博会给云南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也带来了更加多元与多样的民族文化,给云南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同心圆带来了难度。文化与价值的多元、相融相通,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了文化的支持。

坚持继承性、民族性,实现跨越发展,云南必须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必须主动作为。云南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关注,占据更重的分量,实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发展的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党校教学科研工作要围绕继承性民族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就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古为今用,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是我们文化的根。今天,国学在整个社会悄然兴起,社会各界关注国学。在此背景下,把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

优秀传统文化能经历几千年而流传,说明他有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立场、独特视角、独特方法和特有的价值方式,因而具有蓬勃生命力。千百年来一直为社会历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文化解读,他的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承载,我们必须立足中国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以后,二者相生相长,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要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实现继承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要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党校教学科研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方意识形态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是直面当前国人面临的信仰和精神家园缺失的现状,为现代个人生活确立价值导向、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修养。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开设了“中西马哲学与现实”专题,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必须以中国哲学为基础,吸收西方哲学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社会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尝试,很受学员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二)弘扬民族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校教学科研工作要注重继承性与民族性,获取民族文化的支撑。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无法脱离民族文化。从传入的那一天开始,马克思主义就与中国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与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碰撞、对话与沟通,实现人们在思想上心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接受。同时,民族文化的外向度越高,越容易吸收新思想,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洋为中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相结合”的过程中,吞吐吸纳中华民族文化中宝贵的哲学智慧,寻求与中国文化的想通之处,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国文化固有的思想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研究现实问题中,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也实现了多方面的理论创新,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成果。

党校教学科研工作要注重继承性与民族性,就是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是认识中国现实问题的过程,更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在实践中获得理论创新和发展。而要认识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离不开继承性与民族性,为此,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里的文化,主体是民族文化。我们要增强思想自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寻找发掘与民族文化的相融相通之处,不断创新。例如,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研讨式教学中,其中一个组的必读书目是《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我们引导学员从精神的角度,结合云南民族特点和杨善洲、高德荣精神等的学习,找出工作的方法。云南老山的现场教学,突出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即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把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放进去,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1][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

[3]习近平.在云南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N].2015-01-21.

[4]秦光荣.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01-16.

[5]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EB/OL].云南网,2013-08-23.

[6]徐玉长,李自良,王长山.走出发展耽误期陈豪省长谈云南弯道超车[N].新华社,2015-09-10.

[7]陈祥健.坚持继承性民族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福建日报,2016-05-23.

责任编辑:刘建文

D263

A

1671-2994(2016)04-0014-05

2016-07-29

黄静(1965-),女,云南宣威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民族性社会科学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缺失的伊甸园”: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中的美国民族性反思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社会科学总论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