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现波 李卿
(山东工商学院综合档案室,山东 烟台 264005)
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的基本论点及价值
吴现波李卿
(山东工商学院综合档案室,山东烟台264005)
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可概括为重要地位论、网络强国论、安全发展论、依法治网论、技术强网论、文化净网论、人才兴网论、网络主权论、开放合作论、命运共同体论等十个方面,系统回答了如何认识互联网、中国如何建成网络强国、全球如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等三大问题。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彰显了中国智慧,为中国互联网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理念引领。
习近平;互联网;网络强国;网络空间;治理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信息革命前沿,顺应时代潮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围绕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方面。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互联网治理的系列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其中的基本观点和思路,对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建设网络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关于互联网治理的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认识互联网,二是中国如何建成网络强国,三是全球如何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互联网治理体系。具体观点可概括为以下10个方面:
(一)重要地位论
习近平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1]习近平从三个维度深入论述了互联网的重要地位。
1.互联网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从社会发展史看:从农业时代的耕牛,到工业时代的机器,再到今天信息时代的网络,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工具——“社会人的生产器官”不断改进的历史。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结合体,制约物质生产的劳动组织形式和劳动方式,影响劳动者素质的提升。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运用互联网也已成为劳动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从经济发展形态看:互联网已不只是信息传播手段、电子商务平台,它正在以“互联网+”的方式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参与到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特别现代服务业的各个领域,催生出系列新业态。就此,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3]
2.互联网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一个时代人类的生活空间,总是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相适应的。随着人类认识、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生活的空间在不断拓展。互联网拓展、创造了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异而又“真实存在”的网络空间。在这个新空间里,人们摆脱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高效地交流、学习、工作、理财、购物、娱乐等,根据不同的需要建立起各类“群”、“圈子”等虚拟社区。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因互联网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个性,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因互联网得到了更多的交流、交融、交锋。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强调指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4]
3.互联网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国家治理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时代课题,互联网治理是这个时代课题中重要的子课题。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第一,互联网使国家治理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例如,如何发挥互联网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如何打击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如何加强网络法制、网络秩序、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如何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保障网络安全,等等。第二,互联网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新手段、新方式。例如,借助于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可以更快、更准地掌握民生动态、经济走势、需求倾向、民意热点等,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辅助科学决策,等等。
(二)网络强国论
基于对互联网重要地位的认识,习近平高度重视互联网治理问题,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作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6]
1.网络强国战略是基于国际竞争新趋势提出的。习近平指出:“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7]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谁主导创新,谁就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互联网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正在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用好这一先导力量,抓住这一新机遇,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实现赶超跨越,把握发展主动权。
2.网络强国战略是立足我国互联网发展新态势提出的。从我国互联网发展态势看,目前我国已是网络大国,但还不是网络强国。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农村网民规模达1.9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域名总数逾3102万个,网站总数达423万家。[9]从规模上看: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习近平提醒:“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9]与网络强国相比,我国互联网发展还存在自主创新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网络管理体制滞后等诸多短板。
3.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方针。中国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不是为了搞“网络霸权”、“信息殖民”。习近平指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10]他强调,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与其同步推进。具体讲,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目标包含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等四个方面。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第一,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第二,要加快完善管理体制,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三)安全发展论
网络安全保障有力是建成网络强国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没有保障,就不能称其为网络强国。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得不到有效维护,就难以确保国家安全。习近平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11]
1.齐头并进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发展就不可持续;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离开发展,安全也不可能长久。习近平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12]
2.齐抓共管维护网络安全。当前,我国还面临着网络基础设施受制于人、民族网络产业落后、网络应急保障不力、信息泄密频繁发生、网上谣言屡禁不止、网络恐怖、网络犯罪活动猖獗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面对极其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习近平就切实维护网络安全提出四点要求:第一,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第二,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第三,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第四,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13]
(四)依法治网论
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也不应是社会管理的死角。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14]保障网络秩序必须强化依法治网,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1.我国网络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滞后。网络立法、执法滞后,网上违法行为得不到有力惩治,部分网民法律意识淡薄,在网络空间里“无法无天”。第二,网络管理领导体制不完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技术管理、内容管理、企业管理条块分割,各管一段,监管责任不明,不文明、不诚信、造谣、违法等现象在网络上屡禁不止。第三,网络信息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例如,在意识形态领域,还习惯用封堵的方法处置新媒体舆论,运用新媒体引导、主导舆论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
2.加快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解决上述问题,应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目的是整合相关机构职能,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15]依法治网,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同时发力。第一,国家层面。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管网、有法可依。第二,社会层面。互联网企业应加强行业自律,做到依法办网、文明办网。第三,个人层面。广大网民应提高认识和觉悟,做到依法上网,做网络文明的维护者。
(五)技术强网论
1.建设网络强国,技术创新要走在前面。网络技术不硬气,核心技术和关键基础设施受制于人,安全隐患就难以消除,建成网络强国就无从谈起。习近平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16]“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17]“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18]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网络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2.突破核心技术,关键要理清思路。第一,战略上要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把“命门”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又不能关起门来搞研发,而要坚持开放创新,在与高手过招中找差距、谋突破。第二,路径上要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针。“好钢用在刀刃上”,科研投入要聚焦核心技术、关键领域、瓶颈问题,集中攻关。第三,措施上要抓住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协同攻关两个关键。习近平指出:“科研和经济不能搞成‘两张皮’,要着力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合号吹起来,也就是要把最强的力量聚集起来共同干,组成攻关的突击队、特种兵。”[19]
3.突破核心技术,要有决心、恒心、重心。广大互联网从业人员,第一,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要有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和勇气,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干劲,要有把握大势、抓住重点、攀登战略制高点的视野和能力。第二,要聚焦“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三类核心技术,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努力实现核心技术新突破,加快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六)文化净网论
网络空间和现实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现实环境中的假恶丑会反映到网络空间,网络空间里低俗的、负面信息反过来也会影响现实环境。网络强国的网络空间,应是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的空间,应是文明清朗、健康向上的空间,应是与现实环境良性互动的空间。
1.维护人民的网络空间利益。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谁都不想自己生活的家园充斥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20]
2.守住网络空间底线。就国家而言,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违法行为,要坚决管控消极、负面、恶俗的网络言行;就网民个人而言,“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21]在网络空间里,每个人和组织的言行都不能触碰法律底线。
3.建设网络良好生态。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22]第一,要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在这个空间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被“点赞”、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受到制约。第二,要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改进创新网上宣传,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七)人才兴网论
1.建设网络强国,需要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一个国家在人才上是否有优势,直接决定其在创新上是否有优势。网络强,靠科技;科技强,靠人才。习近平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23]
2.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优秀网络人才队伍。第一,要牢固树立人才意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提供平台,充分调动网络技术、管理等各类人才的积极性。第二,要慧眼识才、精心育才、人尽其才,建立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体制机制。创新互联网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适应互联网领域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等。第三,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断提高全球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
(八)网络主权论
1.不合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对国家主权构成严重威胁。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基本体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信息领域的不对称发展,出现了某些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第一,他们利用对信息资源及其产业的垄断地位,对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实行信息技术控制、信息资源渗透和信息产品倾销,已达到相应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目的。第二,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上,他们坚持双重标准,只要本国的主权,无视他国的主权;只要本国的安全、危害他国的安全,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监听、攻击、恐怖主义活动等。在这种不公正不合理的互联网治理体系下,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网络主权受到严重威胁。
2.尊重网络主权应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基本原则。主权问题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核心问题。习近平认为,《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他认为:“虽然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主权权益都不应受到侵犯,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24]他强调:“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25]
(九)开放合作论
1.树立互联网共同安全观。安全是全球互联网空间治理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指出:“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26]互联网空间的安全应该是共同的,而不是个别的。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无论国家大小、贫富、强弱。习近平指出:“维护网络安全不应有双重标准,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否则,就会像哈萨克斯坦谚语说的那样:‘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27]
2.树立开放与合作思维。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谋求互联网空间的长久和平与安全,必须树立开放合作的思维。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28]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开幕式上,他再次强调:“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29]零和博弈已经过时,各国必须走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世界各国应共同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十)命运共同体论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30]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互联网。互联网是造福人类的空间,还是各国角力、弱肉强食、垄断集团谋取超额利润的领地,这完全取决于人,取决于人们如何利用它、治理它。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向世界各国发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1.坚持“四项原则”,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必须变革目前不合理的互联网治理体系,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就如何构建这一体系,习近平提出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等四项原则。按照这些原则构建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应该是多边的,而不是单边的、一方或几方主导的;是民主的、大家商量着办,而不是霸权的、强者说了算的;是透明的、相互信任的,而不是阴暗的、相互猜忌的。
2.落实“五点主张”,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同一张网络,同一个家园。就如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提出五点主张:第一,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第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第三,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第四,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第五,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一)理论价值
1.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互联网发展与治理问题是习近平高度关注并多次论及的重大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有过数次论述,比较集中的就有6次:第一次是2013年11月9日,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着重论述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问题。第二次是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着重论述建成网络强国的问题。第三次是2014年11月 19日,在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中,首次向世界发出了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倡议。第四次是2015年9月22日———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数次谈及互联网,着重就中美网络合作阐明立场和观点。第五次是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全面阐释了中国关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基本原则与主张。第六次是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互联网的发展宗旨、战略重点、重大关系、关键举措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此外,在其他场合他还多次谈及网络安全、网络文化、互联网新媒体等问题。这些论述已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不是孤立的,它贯穿于其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深入认识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现实依据和历史过程,准确把握其基本范畴、基本论点、基本问题、基本逻辑、基本特征,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互联网治理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的新的重大的时代课题。习近平紧密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在认真总结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思考和回答了“如何认识互联网”、“怎样治理互联网”等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容。例如,他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出发,论述了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从无产阶级政党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出发,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网信事业发展宗旨,提出“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新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此外,他关于网络强国、科技强网、依法治网、文化净网、网络主权等思想,从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保障以及依法治国、社会治理、外交战略等方面的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3.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彰显了中国智慧。习近平用“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形容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用“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这一古语,强调互联网事业要适应大趋势,在践行新的发展理念上走在前列;用“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强调在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上,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锲而不舍;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强调人才对互联网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用“行生于己,名生于人”,号召互联网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用墨子“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一箴言,诠释在互联网治理体系中开放合作的重要性;用《周易》倡导的“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号召人们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思维还停留在旧时代;用同舟共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驳斥全球互联网治理领域存在的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用“大家商量着办”这一中国老百姓的语言阐明共治共享互联网空间的中国立场。
(二)实践价值
1.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之路,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科学指南。中国互联网事业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互联网治理中我国正确处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自由与秩序、安全与发展、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开放合作与主权维护、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等重大关系,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网络空间日渐清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之路。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是对我国互联网治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规律,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互联网发展的共同期望和要求。这一思想,基于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着眼中国信息化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因此,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是我们全面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宽带中国”战略的科学指南。
2.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先进理念,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引领。第一,互联网是人类共有的新家园、新空间,如何经营这个家园、建设这个空间,是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展现了对时代课题的敏锐深刻洞察、对人类福祉的高度关切和对未来发展的远见卓识。第二,当今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还存在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地方。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展现对全球互联网治理现状的科学分析和对问题症结的准确判断,彰显了国际正义力量,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第三,互联网空间需要新秩序、新规则,全球互联网治理需要有更公平更合理的方案。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为未来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描绘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发展路径、提出了合理方案。总之,习近平关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张,体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识、诉求和利益,为全球互联网发展和治理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引领和科学可行的路径设计。
[1][4][14][21][22][24][25][26][27][29]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
[2]习近平.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5-12-17.
[3]习近平.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全文[EB/OL].新华网,2014-11-19.
[5][13][18][19][20]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
[6][7][10][11][12][17][23]习近平.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7、198.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s://www.cnnic.cn/,2015-09-09.
[9][1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65、64.
[1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01).
[28]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1-278.
[30]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6.
责任编辑:马树勋
G203
A
1671-2994(2016)04-0033-06
2016-04-20
吴现波(1976-),男,河北任县人,山东工商学院综合档案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李卿(1979-),女,河北邢台人,山东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研究》(16JO7100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