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探析

2016-02-05 20:16张静
山西青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

张静*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710302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探析

张静*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302

摘要:高校贫困生有着自身的群体特征,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能够及时发现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从而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提出了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

一、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特征

(一)独立自强与懒惰依赖分化现象明显

目前的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或山区地区,还有一些城镇低收入家庭,父母或丧失劳动力,或家中子女上学人数多、收入少,普遍表现为家庭经济收入低,难以顺利度过大学。一些贫困生获取经济补助的途径,是老师和同学推荐,一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高校或国家的补助金。贫困生的家庭环境、生活条件、性格特征等存在差异,对贫困生在高校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不同的影响。一部分贫困生在获取补助金后,依然保持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业的提升、社会实践的锻炼之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一部分贫困生依赖学校或国家的补助金,再加上父母微薄的物质支持,在高校安然度日,满足于当前的状态,对未来没有清晰规划,只沉浸于当前的享受中,表现出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二)自尊心极强与自卑心理严重并存

经济上的贫困,给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带来了诸多影响。有的贫困生由于在物质上受到其他同学歧视,内心处于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对人生持有悲观的态度,甚至有一种愤世的偏激态度。自卑心理严重会导致贫困生的极度敏感,认为他人时刻在指责和议论自己,不能以一颗宽容、善良的心态去包容他人,影响了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也有贫困生在物质贫乏的刺激下,激发了个人追求其他方面的成功欲望,迫切希望通过其他方面的表现来获取他人的认可,具体表现为自尊心非常强烈,处处拥有竞争意识和挑战精神,希望自己处处能够超过别人,容易产生极度、焦虑的不稳定情绪,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培养。

(三)思想偏激,缺乏感恩意识

由于物质上无法满足自我成长的需要,高校贫困生容易出现偏激、自我封闭的倾向,表现为不能正确、客观、公正地看待社会问题,特别对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容易出现偏激想法。高校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由于存在自卑或偏激不良想法,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在众人面前表达自我,比较容易压抑自我想法,内心始终处于一种担忧的状态中。对待高校的奖助学金、贫困生补助,以及来自其他方面的帮助,缺乏感恩心态,认为这些帮助都是自己应得的,也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他人无关,有的贫困生甚至在毕业后,拒绝跟人谈起自己曾接受过他人的帮助。

二、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重视物质帮助,忽略了精神帮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缺乏对贫困生群体的研究,只重视对贫困生的物质帮助,认为只要贫困生在物质上的问题有所解决,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却忽视了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指导。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对贫困生群体的思想变化特征、内心活动的观察和研究,没有意识到贫困生群体的特殊性,缺少对贫困生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工作。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专门根据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开展有特色的心理引导课程。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贫困生群体的特征,开展更加细致、科学的思想政治辅导工作,从而降低贫困生的心理敏感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单一

高校学生个性不一、性格各异,尤其是高校贫困生群体更具自身特征,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提高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侧重于行政方法,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充足的热爱与关心之情,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一味采用简单、命令似的教育方法,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表达,采用单一的思想教育方法进行枯燥的说教,这就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贫困生的教育过程中,不懂得综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方法,对贫困生的思想活动、人际交往情况,进行多种途径的关心与了解,从而增强与贫困生的沟通与互动,提高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

高校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和存在诸多问题的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对贫困生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引导,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减少贫困生群体中的不良思想出现。高校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贫困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增强贫困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鼓励贫困生正常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克服传统的群体式教育方法,深入了解贫困生的真实想法,分析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培养他们自信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乐观、理性、阔达、平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贯穿始终,注重对贫困生全过程的培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与交往中,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基地,增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飞.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

[2]费月杰.浅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与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6(02).

*作者简介:张静(1983-),女,汉族,江苏泰兴人,硕士,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5-0107-01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