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分析

2016-02-05 20:16王柏杨
山西青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社会建设实践创新

王柏杨*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121000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分析

王柏杨*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义,重点论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意义;紧接着论述了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内涵和基本原则的研究,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内涵,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应该坚持的原则;然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社会和教育部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指导工作不断加强,各界学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丰厚;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具体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应该给予政策性的支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在创新过程中要立足于现实。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创新;社会建设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二十年来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教育的全面普及,大学生的数量大大增加,但是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个人能力却出现了较大的下滑。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下降较为明显,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回报社会的意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解决这两个问题,进行社会实践是一个相对较好的举措。但是我国当下面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较为简单,也流于表面化和形式主义。因此,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改革,就是一个十分必要的举措,这有助于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高效进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及其相关概念介绍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步入社会进行社会接触,提高个人能力,触发创作灵感,完成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求和社会有更大的接触,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活动。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意义

1.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

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投身于社会中是学以致用的一种全新手段,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和对青年人的社会期望,可以引导青年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当下,很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不能将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好的结合起来,这是社会教育和素质教育需要联合解决的问题,而社会实践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我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尝试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事实已经证明,这对社会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

2.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和社会环境的原因,导致了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的缺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后不懂得感恩社会与承担责任。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单纯的通过学校教育在短时间内已经难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因此,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失于一个好的方法和解决办法,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高实践能力并且提高个人素质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和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紧密相连的事情,可以提高大学生理论知识于实践能力相互结合的一个契机,有助于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就业做好准备。

4.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应该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只有社会实践才能给予大学生接触社会,发展能力的契机。只有在社会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现实带来的巨大压力,在现实的压力中将学到的知识合理的援用并且发挥出个人的特色和能力,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理论知识的缺点,而创新一定是建立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因此,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意识的。

5.是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大学生通过多年的系统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理论知识,然而,他们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都不等同于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且,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因此,社会实践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有价值的新知识,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对照、比较,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新的理论和知识。

6.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教育活动

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的一个过程,这是大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和社会认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就业观的一个必要的过程。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履行更加艰巨的任务,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接触人民群众。和书本上和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相比,社会知识的来源要更加的广泛,在实际运用的难度也显著额提高,直接关系到高度教育的实际成效和最终意义的实现,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教育活动。

三、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内涵和基本原则的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内涵

关于创新的内涵,张凤、何传启在《创新的内涵、外延和经济学意义》中,认为创新的内涵是世界上首次引入新东西、新概念、制造新变化,创新的外延包括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李金华在《创新的内涵特点街其实现条件》中,认为创新是对既有事物、观念的创造性发展,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新创意的产生、设计、论证、应用、反馈、进一步改进等一系列活动,认为创新主要表现为创造性,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本文认为,创新是一个人或组织对当前事物的一种超越,既包括思想上的更新,也包括实践上的突破,是一个人或组织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突破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动力。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应该坚持的原则

1.服务性原则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因此要本着服务于社会群众和社会建设的原则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坚持把政府关心和问题和人民切实相关的问题紧密相连,同时把大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特点运用到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这是有关教育部门和政府工作部门急需思考解决的问题。

2.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要求在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时应该严格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偏离当下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方向,要和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互结合起来。不仅呀做到契合当下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为国家发展的大势做出应有的促进作用。

3.知识性原则

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果,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准。因此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药将大学生的个人优势和实践特点相互结合起来。当下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仅要适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大众的切实需要,更要将社会的科技发展和文化建设扛在自己的肩头上。因此,在进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知识性原则。

4.继承性原则

在进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继承之前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吸收精华,在思想上继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先进性,同时在方法上也要吸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再学习。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现状分析

(一)社会和教育部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指导工作不断加强

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工作,国家和社会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并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新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也进行了具体化政策帮助。国家在文件下发和政策的落实实施上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部署。在国家相关教育部门的统筹规划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具备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条件和相关资源。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各界的支持,社会各界的相关部门都对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和支持,并且采取了具体的活动进行了政策的帮助,努力为大学生构建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实践创新的大环境。

(二)各界学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丰厚

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深入开展,社会上的各界人士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虽然在理论研究领域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国内的知名学者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就。张志刚在《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中,认为当前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主要存在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实践创新不足、实践考核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等,提出创新内容和形式、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实现高效社会实践深入发展的对策。于文梅在《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探讨》中,提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探索创新活动形式、完善课外创新活动的服务保障体系、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加强管理、科学评价、加强环境建设、深化配套改革、推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相应对策。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进行创新过程中一定要保障人的主体性得以开展,要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要求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扬“本位意识”,增强自己在社会中的归属感,这样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主义,能够真正的触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

(二)学校应该给予政策性的支持

学校的政策性支持是国家教育部门和社会机构的政策性支持的补充和促进。在进行政策性支持的时候,国家应该注意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全力推进政策的落实和开展。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落实大学生实践创新的开展。国家对于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政策支持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而是一个有系统的计划性的周期工程,步步为营,逐步深化,这样才能取得扎实的成果。

(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建设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进行任何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也是进行实践创新活动的前提所在。只有从思想上保持积极性和先进性,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创新的意义所在。加强思想建设就要立足于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以服务社会建设,方便人民生活的实践活动才是具有先进意义的活动,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起到匡正和教育的意义。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创新这二者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事情,相得益彰,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进步和思想道德先进性得以保持。

(四)在创新过程中要立足于现实

在大学生实践的创新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保持实践内容的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就是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从当下出发,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好高骛远。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会陷入困境,会有冒进主义,甚至会走上偏颇的道路,但是只要保持立足于现实,做到踏实认真,那么就可以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的校正前进的方向,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继而不断改正最终实现理念和革新和实际实践能力的进步。

六、结束语

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能否通过创新举措提高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社会公益性是进行实践创新的关键所在。在进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实践活动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效应,实践活动的本质是教育活动,要契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只有止痒,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成为我国人才建设和科技强国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潜力和大学生的知识技术,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转变,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历史复兴。

[参考文献]

[1]张秀音,董佳雷.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管理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79.

[2]宋一姝,索志林,孙百明.浅议我大学生实践创新的问题[J].教育研究,2013(3) :44-45.

[3]马国旺主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冉永琴.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5]李文阁.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3.

[6]杨小磊.基于创新思维发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王柏杨(1991-),女,汉族,辽宁盖州人,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5-0062-02

猜你喜欢
社会建设实践创新
网络社会风险规律及其因应策略
网络社会风险规律及其因应策略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实践与发展
基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改革思考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杜甫的生态观对现代生态社会建设的启发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