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团发展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6-02-04 07:12
山西青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生社团发展现状人才培养

肖 翔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四川 成都 610059



大学社团发展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肖翔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大学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社团也成为了大学校园当中拓展学生综合能力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在这些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中国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开展情况,分析了大学生社团运行及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社团规模较小,活动层次较低;社团组织紊乱,缺乏管理;社团作用不明显,影响力小;社团数量较少,稳定性差。为了实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期望能对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生社团;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对策;人才培养

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升国民素质服务社会的职能,同时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最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社团也是高校中重要的集体性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自愿结成以发挥特长、结识朋友、提升能力为目标的学生组织,社团通过运营、组织,最终实施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活动,用以推动社团会员实现自身价值。随着学生社团种类的不断丰富,社团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作用也越发的突出。

一、大学生社团在高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大学生社团是展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舞台

大学生社团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自身能力、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同时大学生社团也是扩展学生交际网络,提升学生交流能力与集体意识的良好平台。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心系天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以人为镜”从他人身上取长补短,更需要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能力,从各个方面提升与完善自我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各式各样的大学生社团就为学生弥补不足、交流提升提供了重要途径,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借助社团这一舞台得以提升与展现。

(二)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社团工作是高效的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德育的主要形式。当代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更加的丰富且多样化,学生对于社会工作模式的好奇与渴望愈发强烈,他们也想进一步接触与参与力所能及的学生工作;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高校学生的交际范围愈加广泛与自由,因此,这对班级、系别、学院等传统集体组织产生了巨大冲击。以上两个方面,都给如今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于是,在此种背景下,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就成为了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新的重要途径。

(三)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实行第二课堂的核心模式

高校“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课余学习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的途径,而大学生社团因为其运作的合作性以及组织工作的创新性,可以使社团会员学习到许多专业知识以外有用的知识,因此,社团也就成为了高校推行第二课堂的核心模式。

(四)大学生社团是高校精神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我国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蒸蒸日上,而维护高效稳定、推进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因为大学生社团完全由大学生自己组织,学校极少参与运营管理,那么就使得大学生社团成为了一个完全的“学生社会”,社团更加了解学生的精神与心理需求,所以,它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自然应该起到基石作用。

二、学生社团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

(一)大学生社团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满足学生的参与感与存在感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形成一种主人翁意识,增强其责任感。通常在传统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使得学生大多迫于应试进行学习,使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不深刻,通常考试过后遗忘的速度较快,教学效果便有待提升。而通过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导学”形成良性循环,也有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的学习。

(二)社团是破除了学院界限的学生团体,多专业、多学科学生的融合与交流,有助于创新想法的形成与创新思路的探索;同时,社团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可以是学生的知识体系更为全面,信息系统更为广袤,眼界更加开阔。而且在社团中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得到的思维启发,通常可以给学生未来的工作带来巨大便利。

(三)与志趣相投的同学组成团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而一个坚实的、稳定的、团结的团队是激发各个成员潜能的基础,它可以将每个人的见解、想法有条理的聚集,这样就形成了对问题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从而有利于创新观点的提出,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三、现代大学生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团规模较小,活动层次较低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中达到500人的学生社团数量较少,社团的成员规模大都在50—200人的区间内,属于较小的学生组织。我国高校近年也逐渐兴起了一些跨校、跨地区的覆盖面较广的学生社团,但这些社团数量很少,包括地域、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有些社团并未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对比发达国家高校,其大规模社团更多,更有一些跨地区、跨校或全国性学生社团。在活动涉及的层次方面,我国学生社团涉及高科技、高新技术的比较少,主要是一些大众化、娱乐性的社团,很少有社团组织起有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型项目。

(二)社团组织紊乱,缺乏管理

多数大学生社团,组织结构冗杂,工作效率低下,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组织结构,这就是的大学生社团的管理与任务的执行有一定的难度和障碍,也使得社团会员感觉不到社团的凝聚力,是他们在社团中的参与感不足,这便使不能真正起到服务学生的作用。

(三)社团作用不明显,影响力小及稳定性差

大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课外实践锻炼、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大学生社团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弱化,其活动的影响力也不断减小。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稳定性也较差:1、大学生社团组成缺乏合理性,成员中大一、大二年级人数多,大三学生数量极少,大四学生几乎难觅踪影;二是指有的大学生社团活动有始无终,不能长久的坚持与发展,草草收尾。

四、通过学生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社团规划,坚定集体目标

在社团建设初期,首先要明确社团的性质和目标,然后根据社团类型进行区分。例如,要建设科技创新型社团,首先将本学科的最新热点难点确定为研究内容,将如何提高社团成员科技眼光和科技思维能力确立为主要目的。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开展社团,可以将一批科技素养较高的学生聚集在一起,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开展相应的活动,同时也可以将一批科研热情洋溢、业务水平精湛的专业教师指导队伍集中起来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这样以来,社团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也可以对培养可以能力、巩固专业知识起到积极作用。

(二)完善社团保障扶持机制,实现社团创新型管理

创新型社团的发展需要学院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证。一是争取组织保障。社团要充分依托各学院的学科优势和学校的各种资源优势,建立以学科为基础的创新型社团;二是争取资金保障。创新社团的发展离不资金的投入,对创新社团的发展要投入创新基金,通过学院内外的各种资源建立起相应的基金,并以奖励或者项目申报的形式立项,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经济基础;三是以创新型管理模式管理社团,管理体制上,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以学院管理为主,在效能评估上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将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量化与非量化评估,集体与个人评估相结合,形成有效的社团评价评估体系。

(三)拓展学生社团活动的新领域

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的主要模式,要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并深化,那么仅在校园里完善补充知识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强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积极发挥院企合作单位、实习基地的作用,依托企业优势,鼓励学生社团参与企业项目,这样可以使学生社团在经济上得到扶持与保障的同时,在就业与创业方面也能得到启发。

五、结语

大学生社团在我国高校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丰富着校园的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着发挥才能的舞台,更是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因此,积极建设好大学生社团对促进我国高校向着国际化发展、推动中国高校走向世界一流行列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推动大学生社团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运东,沈燕清,蓝晓霞.高校学术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广西大学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

[2]王敏坚.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 2006, 20(4): 159-160.

[3]杨红兵.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前沿, 2007 (4): 90-91.

[4]刘岗.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0, 4(3): 41-4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6-0225-02

猜你喜欢
学生社团发展现状人才培养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