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五十六)

2016-01-31 00:46:42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陈旧性川崎管腔

陈在嘉



难忘病例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五十六)

陈在嘉

病例98陈旧性心肌梗死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

男性教师,31岁,山东枣庄籍,2006-08-15首次入本院。患者于8个月前睡眠中突感剧烈胸痛,伴出汗、恶心。在当地医院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未见效后转至济南市某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见右冠状动脉中远端近第二转折处有三处狭窄,狭窄间见瘤样扩张,第三狭窄处约99%的长病变。串联置入3.75 mm×16 mm和3.5 mm×16mm TAXUS支架。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未见异常。术后一直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和氯吡咯雷75 mg,均每日1次,无特殊不适,直到1个月前再次出现活动后胸痛,向后背放射,又去济南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正常,左回旋支近端有两处瘤样扩张,右冠状动脉中段长病变瘤样扩张并显示支架影,予以服药、输液,药名不详,仍有活动后胸痛。为进一步诊治,入本院。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无异常。

既往常患口腔溃疡;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生于原籍,无烟酒嗜好,喜吃肥腻食物,25岁结婚,爱人及一女健康,父健康,母死于糖尿病,一弟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6℃,脉博6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智清,精神好,无病容,自动体位,双小脚趾见有对称性红斑,皮温稍高,口腔黏膜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部无畸形,咽无红肿,扁桃腺不大,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两肺清晰,心浊音界不大,心律齐,心率64次/min,未闻杂音,A2=P2,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红细胞沉降率21 mm/h。高敏C反应蛋白11.9 mg/L。C反应蛋白47.2 mg/L,总胆固醇3.2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6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82 mmol/L,甘油三酯 0.68 mmol/L。肝、肾、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心电图:陈旧性下后壁心肌梗死。X线心脏相:两肺纹理重,未见实变,主动脉弓部不宽,肺动脉段平直,左心室圆隆,心胸比率0.45。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近中段管腔光滑无狭窄及扩张性病变,于第三对角支以远长段管腔不规则,无有意义狭窄,左回旋支近端可见瘤样突出,边缘不规则,远端管腔尚光滑,右冠状动脉于第一锐缘支开口以远可见75%以上长段狭窄,狭窄远段不规则瘤样扩张,该处隐约可见金属支架影,后降支开口可见75%狭窄,左心室后支开口完全闭塞,远端管腔内侧支逆行充盈。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扩张及狭窄性病变,结合临床考虑川崎病可能,需进一步检查,除外免疫系统及感染性疾病。超声心动图:左、右心室增大,左右心房内径正常,左心室下后壁心肌变薄,运动减弱,室间隔运动亦减弱,余室壁运动幅度尚可,左心室舒张末期径67 mm,左心室射血分数48%,符合陈旧性心肌梗死改变。节段性室壁运动功能异常,左心功能减低。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并硬化斑块形成。双侧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双侧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结核菌素试验、针刺反应均阴性。

血标本送北京协和医院做下述检查 蛋白电泳:白蛋白50.5%,偏低;球电白5.9%,高于正常值;α2球蛋白12.3%,偏高。抗核抗体弱阳性,抗双链DNA抗体(IF)(Ellis法)均(-),抗髓性过氧化物酶抗体,抗蛋白质酶3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均(-)。IgG、IgA、IgM均正常。抗心磷脂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r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eL-70抗体(-),抗Jo-1抗体(-)。

住院期间,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长效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比索洛尔,雷米普利,那曲肝素,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无不适主诉。于2006-08-31除那曲肝素外,带上述药物出院。

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后7个月,在左回旋支近端出现瘤样扩张,在右冠状动脉支架周围管壁亦有瘤样扩张,像川崎病改变,虽此病见于幼儿,常有数周发热史,疑为成年型川崎病,有别于婴幼儿、儿童型临床表现,故出院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类似川崎病。

患者出院后至北京协和医院治疗,患者述在该院予以免疫抑制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环磷酰胺每周1 mg静滴,25 mg后改为口服,静滴加口服共用30 mg后,换用硫唑嘌呤每周4次,每次50 mg,后改为每周3次。与静滴环磷酰胺同时用强地松,起始每日量30 mg,以后逐渐减至每日10 mg。

2007-03-21再入本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中远端100%堵塞,由桥状侧枝和左回旋支提供侧支循环,灌注堵塞远端,管腔充盈好,堵塞病变属支架内狭窄。左回旋支近端仅有局限性斑块,原有瘤样突出病变已消失。左心室造影:左心室膈面运动幅度明显减弱,后基底段轻度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51%。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内径增大,余各房室在正常范围,左心室下壁运动幅度减低,左心室舒张末径64 mm,左心室射血分数52%。心电图与前无改变。经治疗后最显著的改变是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消失,右冠状动脉支架内完全闭塞,因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无不适症状。

患者以后未来本院复查。2014-08-15与之电话联系,目前仍用硫唑嘌呤每周3次每次50 mg,强地松7.5 mg与10 mg交替,情况好。行走数里路无心绞痛发作,极偶尔觉胸部不适或有口腔溃疡,现做行政工作,血沉及球蛋白均正常。

患者自2006-09起始用免疫抑制剂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半年后两药均为小量维持7年多,效果较好,情况好转,未反复。冠状动脉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常见,以狭窄最为常见。有时也可见到不规则扩张病变。由于管壁平滑,肌弹力纤维破坏,老年患者可表现为冠状血管扩张,罕有瘤状扩张,扩张冠状动脉,非免疫抑制剂可治愈。外伤、脓毒栓子以及先天性局部肌弹力层缺损等所致冠状动脉瘤,在本例患者均可排除。患者当年血沉快,C反应蛋白水平高,球蛋白水平增高,冠状动脉有炎症,不宜当时置入支架,虽为药物洗脱支架亦很快闭塞。

(编辑:许菁)

收稿日期:(2016-03-20)

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冠心病诊治中心

作者简介:陈在嘉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冠心病临床研究 Email:chenzaijia102@126. com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3614(2016)06-0611-02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6.06.021

猜你喜欢
陈旧性川崎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春季当心小儿川崎病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肌腱—骨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拇指陈旧性锤状指
陈旧性锤状指的手术治疗
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33例早期诊治分析
川崎病5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