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训才
摘 要:多年来,江苏高中信息技术水测考试模式一成不变,为了迎接学测,信息技术教师迎考复习的手段一成不变,永远是传统教学方式:重复讲解、演示,学生跟着练习。枯燥无味,学生反感,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实践探讨如何把慕课形式试用于本校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慕课;微视频;翻转课堂;微库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不同学科都在围绕和探索如何上好各自学科的课堂为主阵线,追求一种高效课堂。作为信息技术这门特殊学科,围绕它的教学模式经历了多次探讨与实践,层出不群。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教育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其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MOOCs)。慕课的创设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必要而又良好的教学资源,而“翻转课堂”的实施更以微课视频作为前提。慕课的核心就是“微课程、小测验、在线解答”,它的革命性意义在于教学模式的除旧布新,它是对传统以课堂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的颠覆,呈现以“e学习”为主要技术方式、突破时空界限的在线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年来,就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各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一线教师一直在不断探讨、实验,其中尤为突出的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分组教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最好,或多或少都有它的缺陷性。近年来出现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更是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并得到了很多专家及一线教学工作的肯定。
在长时间的学习、研究和观摩“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深受启发。深深感觉到,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更适合这类形式的教育教学;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各种新型的模式,来组织学科教学工作。
在研磨、解读和反思何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后,并结合现实情况,分析了我校现有的软硬资源条件,本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尝试。结合“三者”之长,用“慕课”形式,搭建校内微课资源库,以更好地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服务,提升学科教学效果。下面本人就一年来仿照慕课形式,创建校内微课视频库,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新尝试作简要阐述。
一、如何仿“慕课”形式
1.慕课是在线教育
我们在局限的校内实施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要想局限在校内“在线教育”,就要建立校内网络平台,即“校内在线”,为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即校园“慕课”。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上传、更改自己的“微课”作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线”观看相关知识点视频,重复使用,形成“校内在线”,也达到了校内资源共享的要求。
由于现实情况等因素,信息技术学科除了课堂时间,每周1到2节课外,再无其他时间供其使用。学生要想在其他空闲时间“在线”学习,基本上没有可能。因此,“在线”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学生根据课堂任务要求,可以“在线”查找相关学习要点,形如“翻转课堂”模式,先学后练。
我校信息化硬件配备相对完善,每个教室都配有电脑、大屏幕、投影仪、电视、网络等,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也可以“在线”观看微视频,加强知识的巩固,达到知识内化作用。
2.慕课是开放教育
作为局限在校内的“慕课”形式,学生要想及时在线咨询疑难问题,就必须要求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能定时登录服务终端,给出咨询者必要及时的解答。现实情况就是“在线”咨询一般都会出现在信息课堂上,针对不同任务,不同知识点,会有学生提出问题来。如何及时解决,形如“在线解答”“在线课堂”,这就要求相关信息技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登录“微库”平台及时给出解答办法和建议。
3.慕课是大规模教育
慕课是大规模的平台,它小到成百上千人,大到几万几十万人甚至百万人在线,课程内容丰富多样。那么,作为局限在“校内”的“慕课”,它的规模也只能是校内五六千学生,其主要是高一高二学生,资源的提供者也只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
为了和慕课的大规模平台一样,建立校内慕课平台,即“微库”资源平台,不仅要具有和互联网慕课平台一样的功能,要易于学习、操作、管理等,更要有利于自身教学,有利于本校学生评价管理。
二、如何建立微视频资源库,即微库
1.在线资源平台搭建
随着大数据、云存储的到来,为慕课提供了更广阔的存储条件。就我校的硬件条件来看,我们有着多台服务器,服务器存储空间足够校内所有学科使用。
如何建好一个平台,使用何种数据库,这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根据现有情况和服务器的配置环境,我们选择MYSQL编写“微库”数据库,使用PHP建立动态视频播放服务页面,视频播放格式使用目前流行的FLV格式,方便在线播放。
视频播放平台要利于管理与维护,登录者可以是匿名登录,也可具体分组,设立年级、班级、学科等注册会员登录,可以是学习者、维护者。对于学习者要设立学习管理信息,便于评价管理。
2.微视频录制情况
慕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相应的微课视频。同样,作为校内“微库”,一定要有相应的高质量微课视频。如何制作微视频,这是整个“微库”的核心。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在录制、编辑微视频的技术层面上不存在任何问题,而问题更多出现在视频内容、知识点的把握上。视频录制既要考虑在有限时间内把知识点讲清楚,还要考虑如何把课讲得生动,教学语言更要有亲和力、幽默感,便于视频在极短的时间内具有好的吸引力。
三、“微库”平台的管理维护
有了在线浏览的网页和相配套的MYSQL数据库,一个“微库”平台就基本搭建起來。随之而来的就是完善、应用和维护平台。
“微库”平台内的微视频资源是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不同,章节不同,一步步完善起来。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分工协作,录制相关知识点,上传各知识点到相关的学习模块内。相同的知识点内容可以采用多人录制的多个视频,供学生选择观看。根据学生观看的人数,点击的次数等情况,保留点击率高的视频资源。每个视频资源都可以让观看者给出评价,提出建议,写观看心得。
通过借鉴“慕课”形式,借助“微库”视频资源,课堂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尤其是学生整体学习的兴趣。但是,我们也看到其中存在大量不足之处。学生信息素质参差不齐,一小部分学生能高效快速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大部分学生能在预期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有少量基础极差的学生跟不上节奏。“微库”层面上,功能不完美,相同知识点视频资源不充足,供选择性太少,“在线”性能不稳定,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目前,我们的尝试只局限于单一的信息技术学科,并且只是在学科实践操作部分进行的微视频资源的录制。我相信,随着这种尝试的不断深入,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不久将会使整个学科教学内容都将纳入“微库”内,以此推广、带动其他学科,最终突破“校内在线”,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在线慕课,实现资源共享和公平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0).
[2]耿学华.桑新民学习者、教师、研究者三重身份的MOOCs体验[J].中国高教研究,2014(07).
[3]桑新民.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06).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