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云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检验自身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创新型人才也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需求。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的发展时期,这时加强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由于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就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做出以下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创造性思维,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从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创新性
要想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本身具有创新精神,不被传统观念束缚,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得大多来源于教师,教师良好的创新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方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大阻碍。在当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填鸭式”教育大行其道。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创造性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主动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而言,认真、仔细的观察关系到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不急于求成,多角度考虑问题。
例如,若△ABC的三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求证:a2+b2+c2≥4S①。此题的证明思路较难,从形式上可取ax2+bx+c≥0(a>0)②。與欲证结论形式类比,两者都是二次不等式,且方向相同,因为②式在Δ≤0时恒成立,因此可以考虑把①式化为关于某一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如a2-2absin(π/6+c)+b2≥0,只需证明Δ≤0,显然Δ=4b2[sin2(π/6+c)-1]≤0成立。
由此看出,有些题按照“常规”思路显然会走入困境,而只要调整一下思考方向,将问题巧妙地转化,就有拨云见日的感觉。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求异性能力
敢于质疑权威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书、不唯上。这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常规,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找寻新思路、新想法。例如,让学生改正错题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质疑原题的命题及解答方式,以自己的逻辑判断进行纠正。质疑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解决问题,对于求异性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利用求异思维来解决问题。
四、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锻炼
批判性思维即辩证思维,从多方面来看待事物,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保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数学定理和公式,更要通过题目深入研究,寻找做题的方法,因此严密的辩证能力必不可少。例如这一道题:假设x自然数,但x不是5的倍数,求证x1992-1能被5整除的结论。这道题显然需要严密的辩证能力。把x1992改写成(x4)498的形式,接着假设x分别为奇数和偶数进行分类讨论,结果就显而易见。从这可以了解到辩证思维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感,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五、营造互动式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氛围僵化,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述知识,学生只能在下面死记硬背,师生之间没有形成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求教师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而不是“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只需要给一些引导,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例如,开放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目前,有的高中已经采取小组式教学模式,即把学生分成小组,将课桌摆放成圆形进行“圆桌式”学习。这样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由讨论解决,最后教师做一些针对性点评或讲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思维放开,激烈讨论,课堂气氛也火热起来,学生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创造性思维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强逻辑思维和抽象性思维学科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创新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求异性能力、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锻炼、营造互动式课堂氛围五个方面,提出高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希望能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媛媛.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164.
[2]刘洪亮.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2012(09):105,187.
[3]黄泽吟.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及其培养[J].科教导刊,2013(10):90,143.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