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你别“总是心太软”

2016-01-28 19:09何丽兰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摘 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忌讳老师有太多包办,语文老师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贵在实践。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自主探究

我曾见过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七岁的儿子骑车去郊游,途中儿子的童车陷在泥地里,这对夫妻只说了句:“闯过去!”就径直走了。孩子骑不动,只好下来推着走……当孩子满头大汗赶上父母时,他得到的是响当当的鼓励:“好!我儿子是个男子汉。”面对这一对父母,我们不禁会说:太狠心了,竟看着孩子“活受罪”。简直不可思议。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不可否认,此法确实值得我们回味和反思,我不由得想到了目前我们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学生干不好或遇到困难时,语文老师不是鼓励,而是替代;对待学生无微不至、唯恐不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滔滔不绝,让学生跟着老师“团团转”,每每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全面思考和完全反应过来,或者学生欲言又止是,老师便急不可耐把分析的思路、方法和盘托出,让学生机械地去记、去模仿;语文活动课中,老師不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亲自体验和实践,而是动不动就冠冕堂皇地率先垂范,给学生摆样子,做示范。学生只能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地去简单模仿。可见我们的老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是替代有余,鼓励不足,如此反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永远处在“蹩脚”状态。教师的“心太软”——包办过多,往往造就懦夫和懒汉。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让学生“在黑暗中摸索”比“等待火炬引路”更可贵;亲自体验比道听途说更可贵;锐意开拓比坐享其成更可贵;动手操作比鹦鹉学舌更可贵。由于我们语文老师的“心太软”,越俎代庖,教出的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探索精神,缺乏直接体验、缺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大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落实课标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位置上,让他们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成为语文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而不是推一推才动一动的木偶。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参与者,一个提供信息服务的人,一个在学生需要求助时,才出面的指导者。老师要支持学生的质疑和问难,求新、求异,鼓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探索而不是置之不理或横加干涉,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哪怕学生的想法还不成熟,要鼓励他去思考、去表达、去探究、去讨论。不要当学生思维刚刚受阻时,或苦思冥想时,而要予以鼓励和点拨,避免使自己的教育成为“扼杀创造能力的祸首”,而要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力量”。

当然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引导。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来看,我觉得教师要针对学情,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设计好导学案,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问题,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参与课堂教学,展示才华,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但这并不等于老师不讲不教,而是由教学转变为导学,由主导者变为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请记住:在知识成倍生长、媒介多样发达的今天,教师已经不再也不能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授者,而更多的是学生不断成长、走向幸福的引导者、激励者、合作者。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唤醒与鼓励。

鲁迅先生早就告诉我们:绵羊式的教育,培养不出敢于搏击自然的“虎狼”。我们的老师不要像那首歌唱的“你总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只有老师放开学生的脑和手,才能让学生经得住生活的风浪,才能在生活的大海中遨游。老师们,请走出替代包办的误区,适当地放手,更能放飞学生的思维。这无疑是现代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作者简介:何丽兰,女,山西省汾阳人,1971年12月出生,2004年6月,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现在汾阳市栗家庄初中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