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青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与港口物流效率提升的互动效应实证研究
——以福建自贸区建设为背景
林青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以福建自贸区建设为背景,基于福建省1981—2014年度数据,采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进出口贸易与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互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加快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这种效应在短期内就能实现,而且长期保持正向作用;而对外贸易的增长对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仅限于短期效应且影响有限。
关键词:福建自贸区;港口物流;对外贸易;VAR模型
2014年12月国务院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该区域将建设成为改革创新试验田、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合作新高地。2015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文件中,福建的定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加强互联互通和深化多元贸易往来将是未来福建自贸区建设的重点目标。福建拥有福州、厦门、泉州三大海上丝绸之路的沿海节点城市,其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将成为闽台经贸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日韩、印度洋沿岸等海丝沿线国家拓展贸易的关键。福建是中国五大港口群之一,港口货运吞吐量从80年代的七百万吨持续增长至2014年接近5亿吨,已开通集装箱国际航线160多条,可通达世界130多个港口,目前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1千万标箱。与此同时,福建进出口总额从不足10亿美元增长至接近2千亿美元。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与港口物流效率提升之间存在何种互动效应,如何更好地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文献综述
目前针对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和港口物流效率提升之间互动效应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王领[1](2010)对上海市的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上海市1978—2008 年货物运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杨月锋[2](2013)基于厦门1983—2011的年度统计数据,得到进出口贸易和港口物流之间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以及港口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杨月锋的研究仅涉及厦门地区。王领和杨月锋的研究均未对二者之间短期和长期的互动效应进行更深入的剖析,也未对二者之间彼此影响的实际水平进行测度。除此之外,更多的学者从我国的整体外贸情况和物流水平为视角进行研究。杨跃辉[3](2007)、杨长春[4](2008)、孔原[5](2009)等研究说明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互动效应。张宝友[6](2009)采用弹性分析方法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和现代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刘亚东[7](2009)将现代物流分为多种运输方式和多个运输环节,其中每个部分都与进出口贸易相关。
本文基于福建省1981—2014年度数据,采用福建省进出口总额与港口货运吞吐量作为指标建立VAR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二者之间短期和长期的互动效应进行更深入的剖析,同时对二者之间彼此影响的实际水平进行测度。
二实证分析
(一)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的指标为福建省进出口总额(JCK)和福建省港口货运吞吐量(TTL)。其中福建省进出口总额用以衡量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福建省港口货运吞吐量用以衡量福建省港口物流效率。
2.数据说明
两个指标选取时段为1981年至2014年,数据来源为《福建统计年鉴(2014)》以及福建省统计局网站。
(二)数据平稳性检验和数据处理
福建省进出口总额与福建省港口货运吞吐量总额如下图。可见,福建省进出口总额与港口货运吞吐量在1981年至2014年期间基本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中。
图1 福建省进出口总额(万人民币)
图2 福建省港口货运吞吐量(万吨)
首先对指标取对数,福建省进出口总额的对数以LNJCK表示,福建港口货运吞吐量的对数以LNTTL表示。采用ADF检验,根据AIC和SC准则选择最佳滞后期,检验结果见表1。LNJCK为平稳序列,LNTTL为一阶单整序列。对LNTTL一阶差分,并以DLNTTL表示,经检验该序列为平稳序列。数据处理后LNJCK与DLNTTL均为平稳序列,可直接引入VAR模型中。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表中数值为T统计量,**表示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示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三)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1.建立VAR(2)模型
将处理后的平稳数据引入VAR模型中,根据研究数据的实际经济意义,参考AIC准则,选择滞后阶数为2,建立VAR(2)模型如下:
VAR(2)模型的系数矩阵如下:
2.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可利用特征根方法,若特征根均在单位圆内则模型稳定。如图3,该VAR(2)模型建立后特征根均在单位圆内,因此模型稳定。在模型稳定的基础上方可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图3 特征根单位圆
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在稳定的VAR(2)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分别给变量DLNTTL和变量LNJCH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考察模型中内生变量对冲击的反应,即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结果如下图4与图5,图中横轴表示冲击发生后的期数,纵轴表示变量对冲击的反应。
图4 进出口对吞吐量的脉冲响应图
由图4可知,给吞吐量的增长率一个标准差的冲击,进出口在第一期开始上升并在第二年上升至0.05,第三期后略有下降,但是冲击在长期仍然保持0.03的正向作用,长效作用显著。由图5可知,进出口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在吞吐量的增长率仅仅略微上升,第二期达到0.01,第三期以后作用基本消失。在10期的响应过程中,总体呈现正向作用但较为明显的是进出口贸易对吞吐量的促进作用主要在短期。
图5 吞吐量对进出口的脉冲响应图
脉冲函数的结果说明,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福建省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它们对彼此的影响有所不同。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加快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这种效应在短期内就能实现,而且长期依然保持正向作用。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对港口物流水平的提高作用仅仅限于短期且影响甚微。
4.方差分解
图6 进出口的方差分解
图7 吞吐量的方差分解
采用方差分解是为了对港口物流效率和进出口贸易二者之间彼此影响的实际水平进行测度。引起变量的预测方差改变的原因可能来源于变量自身,也可能由系统内其它变量引起。方差分解就可以发现该变量变化的原因。方差分解结果见图6和图7。
图6表明福建省港口物流水平的发展对外贸增长的作用显著,长期保持在20%左右。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发展较为依赖流通领域成本的降低,港口物流是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流通环节,其效率的提高逐渐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图7表明港口物流水平主要归因于自身的变化,外贸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方差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港口物流效率的提高是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强大促进力,且长期作用显著。由此说明在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发展中,港口物流加速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虽然随着贸易量的增加港口货运吞吐量也不断增长,但是其增长率的变化即港口物流效率的跨越式发展并不归因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福建省的对外贸易和港口物流水平从1981年至2014年一直处于上升发展的趋势中。在此过程中,福建省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对福建省外贸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即有明显表现,并且作用时效很长,说明现代港口物流的影响力在增强。虽然福建港口物流随着贸易的增长快速发展,但是港口物流效率跨越式的提升中,对外贸易的影响仅限于短期且较为微弱。由此可见福建省港口物流的建设对外贸发展的响应略有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福建自贸区建设,实现加强互联互通和深化贸易往来的长期愿景,要加快港口物流建设,使得港口物流效率以一定水平的增长率不断提升。
(二)建议
1.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福建拥有福州、厦门和泉州主要三大港区,厦门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首个亿吨大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沿海国际性枢纽港口和对台航运主要口岸,其港口货运吞吐量占福建省全省港口货运吞吐量的半壁江山。以厦门港为中心、福建省港口群为支撑的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于2012年开始规划建设,是继上海、天津、大连之后的第四个国际性航运中心。目前航运中心的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厦门港拥有上百条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第8位、世界港口前20强,但也面临规模小、腹地小、基础设施有待提升,港口配套设施和物流服务体系以及物流信息平台不健全等问题。为了实现东南航运中心的腹地型和中转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应该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将商品流、资本流、信息流融入厦门、福州以及泉州的港口整体规划和建设中,加快完善海陆空及信息通道等基础设施,形成集海港、空港、陆地与信息港为一体的智能型港口群。同时不仅要与高雄、台中、基隆等台湾港口合作,更要关注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国家的港口群,使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在港口码头、物流园区、集散基地和配送中心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2.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除了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港口信息化之外,提升海关通关效率,创新口岸通关机制是福建省港口物流效率提升的关键。对比其他成熟的贸易区,我国整体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偏低,成为港口物流效率提升的瓶颈,福建省也不例外。货物进出口的过程中受海关各个主管部门的监管,同时企业还必须符合其他政府部委的相关规定。企业在海关、商检、外汇及其他职能部门间协调,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源于垂直化管理使得协调机制不畅,直接影响了进出口贸易物流的总体效率。上海自贸区成立后,上海海关推出了多项自贸区监管服务制度,通过一年的试运行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通关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因此,福建自贸区应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使得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平台一次性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一次性接收口岸主管部门的反馈处理意见,提升区域通关信息化共享共用水平。这需要福建自贸区突破原有口岸通关管理模式,将原来企业要分别向各口岸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业务,集中至同一个平台共同协调办理。
参考文献:
[1]王领.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1978—2008年的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0,(1).
[2]杨月锋.厦门进出口贸易与港口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J].经济问题,2013,(9).
[3]杨跃辉.浅析我国大陆外贸对港口物流发展的影响[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12).
[4]杨长春.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
[5]孔原,刘览.现代物流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J].价值工程,2009,(8).
[6]张宝友.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我国1995—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9,(1).
[7]刘亚东.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发展关系的研究——基于我国1985—2007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8).
(责任编校:陈婷)
Empirical Study on I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and Port Logistics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n Fujian
LIN Qing
(Concord University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onducts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foreign trade and modern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by using VAR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wth of import and export goods benefits from modern port logistic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n the short term and long run. But the promotion effect on modern port logistics by foreign trade growth is not significant and only in the short term.
Key Words:China (Fujian) Pilot Free Trade Zone;port logistics;foreign trade;VAR model
作者简介:林青(1981— ),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项目“福建省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发展的互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JB13486S。
收稿日期:2015-09-20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6-0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