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水平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2016-01-20 14:17江沂芯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尊人际交往分类号

江沂芯

摘 要 为了探讨自尊水平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干预方法,研究一使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的人际敏感分量表对50名中学生进行测量,发现自尊得分与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得分相关显著;研究二将研究一中有人际交往困难的16名中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咨询,而组织对照组进行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讨论,结果实验组的自尊和人际交往各维度的前后测差异均显著,对照组均不显著。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自尊对其人际交往有显著影响,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中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有效干预低自尊中学生的人际交往。

关键词 自尊;人际交往;中学生;团体心理咨询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1.007

1 前言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做出的并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Coopersmith, 1967)。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交往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的、可感的心理关系,它是在社会关系内部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

自尊不仅调节人际关系,使之更加和谐、融洽,而且自尊与人际关系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Bosson,Willian,Swann, & Pennebaker, 2000)。孙远和桂莎莎(2012)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自尊对人际关系有预测作用。他们认为低水平自尊在人际交往初期会导致个体与人交往时不能积极地自我表达(比如羞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人际关系问题而内心产生不愉快的负性情绪时,又不敢正确表达自我感受,从而导致负性情绪的累积,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的崩溃。另有研究对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他们的自尊和人际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自尊的女大学生更善于维护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更融洽地与舍友相处,低自尊的女大学生则相反(游刘莉, 2013; 周红伟, 2011)。对聋人大学生和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也发现,自尊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明显的反向预测作用,高自尊组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困扰各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低自尊组的大学生(高杨, 崔杰, 2010; 弋鹏, 张茂林, 2010)。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部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团体成员在互动过程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性和助人行为(亚罗姆,2005)。因此,团体心理辅导特别适用于人际交往问题。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均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尊有明显改善作用(李洁, 王红菊, 李强, 孙丽, 殷桂堂, 2014; 杨婉秋, 张河川, 2010)。更有研究发现,团体心理咨询课程提升了大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团队交往能力,在课后应用时,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最大(李春光,庄丹,李燕,李晓雨,程烨,赵静波, 2011)。最新研究表明,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社交能力,减少人际关系困扰是有效的。因此,团体辅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自我价值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张晶慧, 2015)。

但目前的研究对象局限于大学生,很少有学者去研究中学生的自尊水平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目前仅有刘翠秀和韦耀波(2008)对上海、广西的330名中学生的自尊、人际关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自尊为自变量,以人际关系为因变量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自尊水平较高的中学生人际关系相对较好。现阶段缺少对西南内陆地区的中学生的相关研究,更没有在探讨自尊影响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去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中学生朝气蓬勃,风华正茂,他们所处的时期是个体一生中最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所以研究自尊水平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根据自尊水平和人际交往的有关理论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发现自尊水平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根据中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找出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为培养中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提供心理学依据, 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

2 研究一:自尊水平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2.1 目的

调查自尊水平与中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关系。

2.2 对象

在四川省某重点中学随机抽取50名学生(男生25名,女生25名)。

2.3 工具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由Rosenberg(1965)编制,共10个项目,其中正向计分题、反向计分题各5项,4级评分,总分在10 ~ 40分之间,得分越高,自尊程度和自我接纳程度越高。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是目前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1999)。

症状自评量表的人际敏感分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Sensitiv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ubscale):由Derogatis(1975)编制,共9个项目,5级评分,总分在9 ~ 45分之间、得分越高,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问题就越多,自卑、自我中心越突出,并且已表现出消极的期待;得分越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越能应付自如,人际交流自信、胸有成竹,并抱有积极的期待。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汪向东,等, 1999)。

2.4 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研究者向被试说明具体要求以及注意事项之后当场测试回收问卷。

2.5 结果

猜你喜欢
自尊人际交往分类号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A Study on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of English Vocabulary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
Translation on Deixis in English and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