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2016-01-16 19:07高仕卿
甘肃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模式构建鉴赏

高仕卿

【关键词】 诗词教学;模式构建;鉴赏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92—01

古诗鉴赏是高考的一个必考内容,新课标将阅读鉴赏能力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学生诗词鉴赏水平,笔者认为必须为学生构建诗词鉴赏的模式。

诗词鉴赏模式的构建,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说行话

俗语云“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诗词鉴赏中,一定要教会学生会运用诗词鉴赏的专用术语。比如,词的 一段要称其为阕( 或片),律诗的八个句子要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 、尾联 ,每一联两个诗句要称为上句和下句(或者出句与对句)。每一行诗称诗行,诗歌的一个自然段落称为诗节。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要用“抒情主人公”等等。

二、懂术语

诗歌鉴赏离不开表现形式的鉴赏,诗歌的形式与内容是相得益彰,而形式的鉴赏,离不开诗词鉴赏的专业术语。譬如,语言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而记叙的顺序又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描写有景物的、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的 ,有不着色彩的(白描),也有工笔等等。当学生搞懂了诗歌中语言表达方式,就会分辨出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具体句子,这样 学生对诗歌的分析就上了路子。再譬如,情景(理)交融的方式有即景生情、有因情造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等等。表现手法有白描、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衬托、用典等。诗歌结构方面有首尾照应、卒章显志等等。诗歌的风格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语言特色有“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诗歌流派有“田园派”,“边塞派”等,词有豪放派、婉约派等等。教者帮助学生构建诗歌的网络图解,使学生了然于心,学生方能达到鉴赏的高度。

三、有步骤

读一首诗词,要培养学生有步骤的阅读。要从题目、作者、注释读起,这些内容蕴含着写作背景、作者简介,重点字词等知识,看似无关的内容,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恰好是读懂该诗的必要因素。题目是一首诗歌的诗眼,是全诗的核心,它蕴含着整首诗写作思路和抒发的情感。作者简介体现的是“以人解诗”。写作背景体现“借时解诗”,甚至于注释以及鉴赏设置的问题也是解读该诗的钥匙。有步骤还表现在做题的过程中,按照不同题目的设置,有程序地去作答案。譬如“炼字”,在思维上要体现由点及面,第一步理解字词义或者该字词的用法、修辞手法等,第二步结合句子以及全诗去解读该字词,这样,答案才能完整。

四、要“泡”诗

为了克服学生欣赏上的困难,就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诗歌语言高度浓缩,诗人将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凝练,熔铸在一首诗歌中。小小的一首诗词,蕴含着一个大世界。为此,欣赏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浓缩了的“泡”开,中国诗歌大都重写意,重意象的组合,这就要培养学生在鉴赏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字斟句酌地对原诗进行再现,即还诗歌于生活 ,借生活去走进诗歌,去理解诗歌,去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这是高中诗词鉴赏的必备环节。

五、品“意境”

要使学生明白,自然界的“物象”到了诗人笔下就成了带有情感倾向的“意象”,诗歌中的所有“意象”就组成了“意境”。品读“意境”,就是体味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感情。中国古代诗人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是极其复杂的,这就要求学生慧眼识金。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大多数学生读出了李白遇赦放还时的“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愉快心情,而忽视了“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悲戚之情。

《夜雨寄北》是李商隐一首浅显通俗的名诗。作者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之情。全诗写了两个“巴山夜雨”,一个是眼前之景,另一个是想象将来朋友见面后回忆今夜的“巴山夜雨”。不用说,眼前之景多少带了些冷清凄苦,但凄苦中有对以后相聚的憧憬,于是,这份凄苦便含了一层想象中的温柔。

帮助学生在诗词鉴赏中构建了这些模式后, 学生的鉴赏水平就会有较大的提高,他们乐于诵读诗词、解读诗词、质疑诗词,  在考试中定能取得高分 。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模式构建鉴赏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