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军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为了合作而合作,学习时分工不明确,讨论时间匆匆,使小组合作在课堂中走了过场。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就如何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高教学实效,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小组合作 教学实效
一、教给方法,有效起步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完成任务时所要担任的角色。要能意识到“我”是一个积极的发言者与倾听者,更是一个真诚的欣赏者和评价者。学生四人一组、六人一组看似合作得很自然,其实具体怎么读,怎么听,怎么评价,怎么合作,他们还是很茫然的。因此,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有效合作,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合作学习的任务、方法和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的话题,我是这样进行指导小组研读的:
师提出所要研读的问题:学唱这首歌,小组内一起唱唱,哪句歌词吸引了你,为什么?
1.学唱这首歌,自己在组内唱一唱。
2.用线画出最喜欢的一句歌词,说说喜欢的理由。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我很喜欢这句歌词:“ 。”因为它让我感到 ,让我想到 。
3.在组内交流喜欢的歌词。相同内容的可以互相补充,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倾听。
通过这样的话题研读指导和训练,学生明确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和任务,这样合作起来就有章可循,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教师长期这样的示范引导,有助于学生良好合作习惯和方式的养成,有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二、学会质疑,合作解决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或共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明确目标,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共同解决学习内容,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共同质疑、补充甚至是争论,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
高年级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往往能提出较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了。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学生就提了如下问题:为什么课文写了第四小节,还要写第五小节?后人为法布尔建造的雕像上,为什么把两个口袋做得高高的?课文题目为什么是装满昆虫的衣袋,而不用法布尔的名字作题……
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问题下放到小组中去学习,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小组汇报,课堂效果就非常显著。
质疑无疑是教给学生学会钻研课文最好的方法。这种“引导质疑,合作解决”的合作学习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过程质量的高低是检验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因此,讨论内容的选择、讨论时机的把握以及适时的评价激励方式就非常重要。教师要努力培养四人小组互相帮助、互相欣赏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为小组高质量地进行成果汇报做好铺垫。
教学《詹天佑》时,要求学生在充分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语言文字谈谈从哪里感受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经过四人小组热烈地讨论后,个别小组竟派出了原来的“差生”进行汇报交流,事实上,他们的发言在组员互相补充中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许。有些小组还能联系自己小组课前搜集到的詹天佑的资料,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使得人物形象明显丰满了许多。
在课堂上,每逢遇到那些难理解或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就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让他们用集体的智慧突破难点;让他们在共同的目标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让智慧的鲜花开放在集体的土壤里。
四、分享资料,拓宽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收集并分享资料,是现代大语文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时,我们发现邓小平同志逝世时,学生们还小,对小平爷爷非常陌生,对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方针政策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很少。必须要有大量的资料作为补充,以对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有所了解。所以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分工搜集、整理一些邓小平的资料,了解改革开放后祖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课堂上的表达打下了基础。
当教学中希望学生搜集大量资料来学习时,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方法。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资料,然后结合资料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对邓小平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了社会和课外的读物及媒体,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为课文的理解铺设了梯度。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我们在新的课程视野下,必须认真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场”,追求基于学生真实成长的有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