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婷婷 赖小燕 吴文凤 黄灼华
中国.肇庆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E-mail:524534403@qq.com
城市老人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
叶婷婷赖小燕吴文凤黄灼华
中国.肇庆学院(广东肇庆)526061E-mail:524534403@qq.com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城市老人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预测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社区随机抽取的21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对城市老人的孤独感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来源、健康状况和探望次数(P<0.05);②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经济来源、健康状况和探望次数(P<0.05);③孤独感总分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222,P<0.05)。结论:城市老人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可以提高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孤独感;心理问题
的时候这种支持是一种坚强后盾,有利于他们提高职业期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声望因子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拒绝、否认因子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惩罚严厉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这可能因为这些负面影响让大学生能得到的肯定很少,致使他们愈来愈不自信,不敢轻易去尝试较高的目标,因此在期望上会更低。
本研究也发现,独生子女能调节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关系,是否是独生子女在惩罚严厉与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关系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职业是承担家庭责任的一种表现[15]。可能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承担的家庭经济等压力更小,加之教养环境相对宽松,独生子女的职业期望也就不如非独生子女的高。
非独生子女自身有一定压力,可能不需要再加大压力以促进职业期望发展。独生子女职业期望不高,可能来自父母的教养方式还不够合理。如何提高独生子女的职业期望,父母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应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16]。研究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严格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并没有导致比西方国家有更多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出现问题,而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作用[17]。
参考文献
[1]王翔艳,唐本钰,司继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焦虑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512-1515
[2]Thompson M N,Linda M S.The relation of social status to the career decision 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6,69(2):289-301
[3]Jeff D,Charles F.Eliciting student expectations of the return schooling[J].Ja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6,31(1):1-26
[4]Brewin C R,Andrew B.Inter generational links and positive self cognition:Parental correlates of optimism,learned resource fullness and self-evaluation[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96,20(3):247-263
[5]刘文婧,许志星,邹泓.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6):625-633
[6]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58-94
[7]袁立新.高、低成就学生的父母教育态度与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21(3):66-70
[8]吴东娜,洪晓红.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及行为影响的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2,28(4):40-41
[9]叶凯,王晗.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职业倾向的关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6(7):189-190
[10]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等.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23-26
[11]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3):18-23
[12]刘苓,陈蕴.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家庭精神环境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55-1357
[13]孙浩雄,李靖阳.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9):1403-1407
[14]曾昱,张灵聪.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556-1558
[15]曲可佳,邹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5):500-506
[16]郭秀琴,顾昭明,郭新刚,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499-1502
[17]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98-304
http://www.cjhp.com.cn/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5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1]。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备受关注。其中,老人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孤独感。老人退休之后,空闲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许多,如若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来充实生活,他们就会觉得无所事事,寂寞感也随之而来。同时,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人们开始关注老人在晚年时,如何评价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以及如何总结自己的人生,得出自己的一生是过得有所成就、十分精彩还是有所惆怅,留下遗憾的结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孤独是指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群体有意义地融合的系统排斥在外时所产生的感觉,是一种内心体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孤独的形成不仅与个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相关,而且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因素相关[2]。王玲凤的研究表明,城市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感问题,其中最主要是孤独感[3]。老人觉得孤独、寂寞、无人倾诉交流,这种现象说明我们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基本日常需要,也应该更加注意他们的精神慰藉。同时,郭娓娓、王有智的研究表明,城市老人中男性比女性孤独感程度高,健康状况不良者往往孤独感程度较高,受教育程度高的老人孤独感程度偏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频次一定程度可预测孤独程度[4]。罗茜的研究总结了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4个主要方面:环境问题、健康问题、心理问题、负性事件[5]。影响老人孤独感的因素有很多,相应地这种孤独感也反过来影响到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有研究发现,社会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害还要严重[6]。但不管影响老人孤独感的因素有多少,既然老人的孤独感已经存在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我们更应该关注老人这一弱势群体,做出实际行动,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人各方面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主观满意程度,能综合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是生活质量(QOL)评价的主要指标[7]。若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满意,相对而言他对自己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评价也会是满意的,同样他的生活质量水平也会比较高。国内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讨的焦点在于其与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婚姻状况、行动能力、心理状况等的相关程度如何[8]。也有从别的角度对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例如情感支持、经济支持[9];住房,子女外出务工,体育锻炼[10-12]等。也有研究认为,针对现实生活问题心理调适较好的老人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感[13]。肖日葵的研究表明,子女的孝顺程度不同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性差异(χ2=28.586,df=1,P<0.001[14])。也就是说,子女越孝顺,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越高。综合之前所做过的以老人为对象的生活满意度研究,很难直接在统计上指出他们生活满意度的具体的数值高低,或者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其他的年龄组做出明确的比较,一般只研究它与某些方面存在的相关,以及相关的程度。我们拟通过研究,探寻减轻老年人孤独感和提升他们生活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并为社会关注并解决老年人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提供一定的素材和启迪。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的社区抽取了210名城市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派发21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204份(97.1%),其中男性共89份,女性共115份;年龄平均(67±0.742)岁;教育程度:未上过学有56人,小学68人,初中45人,高中23人,大专或本科及以上12人;经济来源:自己劳动所得17人,退休金124人,救助金13人,亲属给予40人,个人积蓄10人;健康状况:无病74人,偶有小病88人,慢性病36人,严重疾病6人。调查时间:2014年5-7月,采取了一对一问卷调查,当场回收问卷。
1.2方法
1.2.1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预测问卷罗茜自编的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预测问卷,共26道题目,分为3个维度:自我性孤独感、情感性孤独感、社交性孤独感。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4,分半信度为0.829[11]。
1.2.2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SIA)由20个问题构成,总分为20分,每项最高分为1分,最低为0分,被调查者选其中1项,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相应的生活质量也越高。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交叉、相关分析。
2结果
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总分为(9.78±4.893),最小值0,最大值20,肇庆市端州区的城市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不是很高,其中不满意的比例占了28.4%,一般的47.5%,满意的只占了24%。老人孤独感总分为(7.97±0.697),最小值6,最大值10。
2.1生活满意度状况
表1表明,性别、教育程度不同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经济来源、健康状况和子女探望次数不同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均具有显著差异。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的老人比经济来源不稳定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更高;健康状况从无病到严重疾病的老人的满意度是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身体状况越差满意度越低;子女回家探望的次数越多,老人的满意度就越高。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2孤独感状况
对性别、探望次数与孤独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和表3)显示,性别在情感性孤独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女性得分比男性的高;探望次数在社交性孤独上存在显著差异,探望次数少的比探望次数多的得分更高。
对年龄、教育程度、经济来源、健康状况与孤独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7)不同年龄段在孤独感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教育程度孤独感在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经济来源在社交孤独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健康状况的城市老人在社交性孤独感、情感性孤独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2.3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表8表明,孤独感的3个维度与孤独感总分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
3讨论
3.1生活满意度状况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与教育程度方面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老年人的性别和他们的文化程度对其生活满意度影响不大。而在经济来源、身体健康状况、子女回家探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这3种因素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明显影响[12]。其原因可能是:稳定的经济来源对于老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这能保障生活,老人和其子女承担的压力较少,老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就会增加[13]。良好的身体能为老人参加各种活动提供基础,身体健康,心理相对较为健康,孤独感较低,生活满意度较高。如果子女能增加回家探望老人的次数,则可以较大程度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降低孤独感,从而提升生活满意度。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行为能力逐渐降低,听力、视力、肢体等残障明显增加,需要更多的日常照顾和医疗保健服务[14]。为增强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政府应增加公共运动、保健设施方面的投入,让老人能有一个锻炼的场所;政府可以与医院合作,为老人争取定期免费体检的服务,如定期为老人检查血压、血糖等,让老人能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有病能及时就医,这能对老人保持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社区工作者要经常对老人宣传相关的健康宣传,例如,高血压、高血脂血糖、风湿等是老人最常患的慢性疾病,社区工作者应当在社区里对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知识进行长期的宣传,让老人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因此可以说,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是提高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3.2孤独感状况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①不同教育程度在社交、自我、情感3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其孤独感越低。对于老年人来说,精神文化生活是老人养老生活中的一个至关重要方面[12]。社区要多举行一些有益于老人精神健康的活动,大力倡导老人多多参与,采取有效措施吸引老年人参与。例如社区可以举行一些象棋比赛、书法比赛、歌唱比赛等文娱活动;②不同经济来源在社交孤独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经济来源越不稳定的老人孤独感越强。这是因为稳定的经济来源能够使得老人感到踏实,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他们不用担心会给子女造成负担,也不担心自己生活和看病的费用,也有可能在经济上能够帮助子女而有成就感、价值感,并有可能让老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得以加强;③健康状况不同的城市老人在情感性孤独感、社交性孤独感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总分和自我性孤独感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常情况下,身体是心灵的承载体,若老人被疾病缠绕,必定会心生烦闷,从而影响与人的交流,在社交和情感上会产生较强烈的孤独感;社区可以与当地高校及社会志愿者合作,志愿者可以定期探望老人,与老人多聊聊天,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另一方面,老人自身也应该增强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多融入集体,多与人交往,争取从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另一方面的价值,找到生活的重心,让自己活出老年人的精彩;④子女探望次数在社交性孤独感、情感性孤独感以及总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子女常回家看看能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子女回家探望老人,既满足了老人的人际交往需要,又慰藉了老人思念儿女之情,同时缓解了老人对子女的担心与忧虑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Urban Elderly
Ye Tingting,Lai Xiaoyan,Wu Wenfeng,et al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52606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urban elderly.Methods:Randomly using questionnaire about the city nester'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among 210 old people who were over 60 in Duanzhou District,Zhaoqi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Results:① The urban elderly loneliness was affected by some factors,and they were:Age,gender,education level,economic sources,health and the number of visits(P<0.05);②The factors influencing life satisfaction were:The financial resources,health status and the number of visits(P<0.05);③Loneliness score and life satisfaction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r=-0.222,P<0.05).Conclusion:The urban elderly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hav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therefore alleviating the loneliness of the elderly can improve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Key words】The urban elderly;Life satisfaction;Loneliness;Psychological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R3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7-1035-05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7.021
(收稿时间:2016-01-22)
·论著·(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