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郑本凤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组成部分,都充分吸收、借鉴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特征。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3000604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LI Nan1,ZHENG Ben-feng2
(1.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China;2.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rovides a lot of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focusing on the country, the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s have all absorbed and inherited the essence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e imbued with new features of the new era, which testifies to their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rigin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总结、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个字[1],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各单位、集体和个人积极宣传,认真学习,在宣传与学习的过程中也无可厚非地产生了对核心价值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与观点。当然,总基调是支持与拥护,但也不乏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些人就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只有简短24字,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离甚远,不容易让普通老百姓理解与记忆,不如用‘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亦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亦或“仁、义、礼、智、信”[2]等摒弃其封建落后的部分,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来替换这24字,如此相比既可更容易让中国大众理解与记忆,又可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3]。这种观点准不准确,当然可以再讨论,这些人看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坚持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可以肯定的,但这也并不见得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和人民生活格格不入,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是随心所欲地以简单的几个词总结而成的,它不仅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炼和升华,而且更是来源于建国几十年来的社会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发展,是经得起考验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应该也必须植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文化的根源在六经之中,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5]十八大凝练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立足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理念的传承和弘扬[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思想。《管子·形势解》中就指出:“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一个国家的国富民强对内对外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要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简单的道理。在古代历史中,中国曾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强国,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国开始慢慢落后于西方一些国家,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他们掠夺、殖民的对象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求强”、“求富”的觉醒意识开始在社会上蔓延,尤其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许许多多地仁人志士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由此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成为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奋斗的目标。国泰民安,是中国历代王朝所追求的目标,也同样是当今世界每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民主思想。“民主”这个词被国人开始广泛传播与认知可以说是在新文化运动时,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旗手的仁人志士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起对封建传统的猛烈进攻。但民主的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早有体现的,当然与现时的民主相比那只不过是层级较低的民主,比较集中体现在“民本”、“仁政”的思想中。西周周公在《周易》中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仁政思想的先河[7];《尚书·夏书》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认为仁政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梁惠王上》)的仁政思想;荀子进一步提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王制》)的民本思想;《管子·牧民》提到“挣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认为民心的向背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传·僖公十九年》)强调人的重要性。新时期的民主思想,吸收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本仁政”的思想。
文明思想。文明意为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涉及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行为习惯等因素。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被称为“桑梓之地、礼仪之邦”,关于“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儒、道、法、佛等各种文化的融合发展,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等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小农经济的高度发展等都为当下文明的孕育与提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和谐思想。中国古代先哲强调人的最高境界为“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篇》)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经典《易经》也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和谐共处。孔子明确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的思想。他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这是新时期建设美好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积极成分。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对理想社会作了美好描述,如在《小戴礼记·礼运篇》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以及“小康”社会等政治理想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求。
自由思想。民主、自由、平等的提出,不可否认主要是借鉴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但与西方文明相比,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中也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东方式的民主、自由、平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关于自由思想的论述要数庄子的《逍遥游》等名篇,体现了庄子追求“自由逍遥”的崇高精神境界。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西方式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符合中国实际的“自由”。
平等思想。虽然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严森,尤其是“三纲五常”的形成,更是把人们束缚在统治者的领导之下,人们缺乏平等的观念,但是平等的思想在特定的范围内还是存在的。孔子认为平等在人与人的交往和国家的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语道破中国古代对“平等”观念的重视。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认为每个人应平等而无差别地去爱别人,为他人谋利,形成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平等的世界。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要平等相待,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加上历史上的各种起义提出的关于“均贫富”、“平均地权”等,更是凸显了平等的重要性。尤其是到了明清之际,早期启蒙家关于对“三纲”的质疑,对平等思想的探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悟。
公正思想。公正,即公平、正义,《辞源》对于公正的解释为“不偏私,正直”。也有人认为“只是好恶当理,便是公正。”(《朱子语类》)而对于公正与否的后果,古人认为“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社会不能没有公正,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反之将会导致各种问题。“若夫尧,眉八彩,九窍通洞,而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刘安《淮南子·修务训》)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我们要做到“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以公正的态度和处事原则赢得他人的尊重。
法治思想。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社会重“人治”轻“法治”,虽历朝历代都颁有明文法典,但由于“君权神授”,个人权力高度集中,“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但这也不是意味着没有法治,早在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就提出:统一的法令为治之本也。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法者,宪令着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并指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突出法合乎时事的重要性。有人曾对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归纳为“外儒内法”,法治在古代中国社会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中国传统的法治思想,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毕竟已形成中华民族的共识,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积淀[8]。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思想。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可以从“国家”这个词的解读探析出其本质内涵,在古代社会“国”与“家”本来是两个不同含义的字,但人们却把其组合在一起,以此可以窥探出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让许多人写出了壮丽诗篇。如“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爱国如饥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等。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是推动国家、民族、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敬业思想。宋代儒学大家朱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敬业在传统文化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即为“忠于职守”,以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鞠躬尽瘁,认认真真,精益求精。《礼记·学记》中写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老子》中亦有“安其居,乐其业”且安居乐业,是中国古人乃至当今世界主流所追求的一种在国泰民安下的简单幸福生活的情景。孔子在谈到何为仁时曾讲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第十三》)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提出“君子”应有“九思”,其中“事敬思”要求人们要懂得敬业,每一份事业都需要仔细思考,全心全意。又进一步指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在工作之中废寝忘食,努力奋斗,干一行、爱一行,而不是干一行、厌一行,殊不知岁月如梭、时不我待,表达出对工作的热爱与孜孜不倦。
诚信思想。“诚”与“信”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自古就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宁可毁人,不可毁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道德追求。《礼记·祭统》中道:“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诚者,天之道”(《中庸》),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信”为人言,即为人道,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诚”与“信”虽有不同但其本质亦可为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固有“诚,信也。”“信,诚也。”儒家经典对诚信有着至高推崇,与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形成鲜明对比,诚信再次得到重视也是现实的强烈呼呼。
友善思想。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仁爱友善思想,古人强调“仁者爱人”、“责友以善”、“以友辅仁”、“睦邻友好”反对“以邻为壑”,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坚持“与人为善,善莫大焉”,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转·隐公六年》)。我们知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友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还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友善,通过友善的行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推动国家的进步。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中关于友善的阐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其表现形式不论是传统文化形式,还是现代的形式,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必须是其来源的重要文化资源,不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很难得到中国大众的认同,不进行创新和发展,也一样得不到中国大众的首肯。所以,不可否认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又是对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实践和世界其他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借鉴;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提炼,也是对时代精神的总结[9]。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2]陈剑.“仁义礼智信”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J].新视野,2011(6):82-83.
[3]冯颜利,廖小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三个维度与大众化[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1):31-38.
[4]郭齐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基础[N].光明日报,2014-2-2(13).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1).
[6]黎昕,林建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63-167.
[7]叶祖淼.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3-152.
[8]张钟声,杨荣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元素[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0-53.
[9]薛明珠,陈树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逻辑性[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65.
[责任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