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理模型研究

2016-01-12 00:34徐达奇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机理

徐达奇

摘要:中小企业仅靠自有资源难以完成难度大、成本高、耗时长的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能有效的缓解中小企业的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信息、创新资源等瓶颈制约。从提升学习能力、加快知识转移、加速信息流动、促进人才内部化、共享科技资源、降低创新风险等方面剖析了产学研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并对内外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产学研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理模型。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3002405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model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SMEs with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XU Da-qi

(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bstract: Its hard for the SM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fulfill the difficult, time-consuming and high-cost independent innovations merely on their own resources. The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restrictions from lack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e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et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er mechanism of such cooperation to SMEs from the aspects of enhancing learning ability, accelerating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omoting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alents, shar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reducing innovation risk. Moreover,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nstructs mechanism model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SMEs with such cooperation.

Key words: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SM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mechanism; model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谁掌握了经济发展支柱性、战略性产业的核心技术,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动,就能占据产业链的高端,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我国经济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劳动力、资金、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的粗放型增长,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1]。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依赖于发达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的5%左右[2]。核心技术的取得不能依靠引进和模仿,只能依靠自主创新。当然,自主创新不仅是自己独立研发,它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性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三方面的内容。

现代技术创新不仅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创新周期日益缩短。企业仅靠自身力量完成自主创新难度大、时间长、成本高。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资产单薄、技术基础较弱,缺乏技术创新机构和队伍,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差,就更难有能力独立承担自主创新的所有成本与风险。而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80%左右的研发人员,科研条件优越、实验设备完善,有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多学科交叉的平台,仅高校就拥有61.8%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1.7%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可对深入研究实现市场应用的跨越缺乏方向性,尽管每年取得6-8千项科技成果,可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只有15%左右[4]。可见,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存在一条鸿沟——“死亡之谷”,需要产学研密切合作来填平。

一、产学研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

(一) 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

Cyert和Goodman认为,产学研合作实际上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学习对于提升企业的战略思想、组织文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知识储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5]。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使其在合作中学、干中学、R&D中学,不仅有利于显性知识还增强了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又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使中小企业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大大增强。Kujiro和Hirotaka认为,学习是一个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作用,不断产生新知识的过程[6]。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向外部学习,不仅获取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重新整合外部新知识和组织现有的知识基础,将吸收的新知识真正纳入企业知识系统之中。在企业内部知识优化配置、内外部知识融合互动中,有效激发企业新知识的创造,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7]。

(二)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知识的转移

Sajjad Haider等认为,企业的知识存量影响技术创新,企业可以通过弥补知识缺口来促进自主创新[8]。然而,技术知识不仅包含显性知识,还包含隐性知识,具有缄默性和累积性,其传递远没有有形物体传递那样简捷、方便。Bosehma认为,产学研合作能将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聚集到一起,缩短了地理距离,便于高水平的信息交流,促进知识相互交换[9]。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较丰富的知识储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较强的知识创新、传播能力。产学研合作使交流接触更为频繁,将难于形式化、难于编码和交流的创新所需隐性知识,通过合作过程中的直接观察、口授、模仿、体验和比较、共同操作等途径传递给中小企业,提升了知识互动的品质和内容。中小企业通过创新应用将技术知识“物化”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形成企业特有的知识基础和技术能力,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三)产学研合作加速信息的流动

Lybaert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取得成功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足够的信息和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撑[10]。开展产学研合作,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集聚到一起,增加了信息渠道,缩小了合作主体之间价值观、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加大了信息沟通力度,促进了信息的优化组合与有效利用。在技术创新的决策、研发、设计、试制、生产、实现等阶段,共享市场供求、技术动态、设计理念、技术参数、资源状况等最新信息,交流产品的外观、质量、安全性,市场营销的知识与方法,以及用户对新产品的反馈意见等信息,使得研究方向更加精准,创新过程更加流畅。产学研合作能拓宽企业的眼界,提升企业的视野,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利、互惠、互信。

(四)产学研合作促进外部人才的内部化

中小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5%,初中以下的职工占60%左右,高学历人才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工作且流动性很大,技术创新人才严重缺乏[11]。我国企业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只及日本、德国的1/10,且绝大部分游离于企业之外,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人才和较强的科研实力。产学研合作使中小企业能共享合作创新的新思路、新技术、研发经验和创新团队等,解决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人才不足和研发条件有限等瓶颈问题,为自主创新提供智力基础和人才支持。企业还可在产学研合作中锻炼自己的研发队伍,选送优秀技术、管理人员到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研发能力。同时还可以“订单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五) 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数量比欧盟成员国总量还多,但是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仅为25%,而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12]。产学研合作使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共享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各种层次的技术中心、研究所、工程中心等齐全的硬件配套设施和一流的实验设备,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图书期刊、科研数据等,实现同质资源共享,异质资源互补,消除单独创新所面临的诸多障碍,不仅要降低了交易成本,还获得知识溢出效益、赢得研发规模经济收益和降低R&D成本。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取的技术、R&D能力、生产技能、组织能力和市场知识等无形知识资产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和生产技术风险等,从而提升企业的发展潜力[13]。

(六)产学研合作降低自主创新风险

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越来越复杂,创新投入费用也成倍增长,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陡增。根据美国盖普勒调查公司调查,技术创新从研制成功到被市场所接受,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概率只有10%-30%[14]。产学研合作将自主创新从创新构思、技术开发到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不仅能将企业的生产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融合起来,而且更能将断裂的创新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降低和分散了企业R&D的风险、减少了无效的投资、缩短了创新的周期、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减少了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合作的协同效应发挥了各合作成员不同的技术或能力优势,实行合理分工,使自主创新的各阶段线性渐进过程转为各阶段并列同步进行,大大缩短创新的时间,降低了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给创新带来的风险。

二、产学研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外影响因素

(一)企业内部主要影响因素

1.企业家精神。具有创新欲望、冒险意识、成就感和事业心等特质的企业家精神是自主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真正的企业家能将企业有机融入市场和社会之中,与市场和社会进行信息、技术、资金、物质等方面的交换,建立起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主持制定技术创新战略,通常还会参与、组织、领导自主创新活动,他们的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仅会影响自主创新活动开展的内部资源的调动,还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健全企业家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增加他们追求自主创新的责任心、自觉性,提高他们对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的了解和把握能力。

2.企业创新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还能高效地与外界合作。企业创新文化能创造自主、人性、和谐、宽松的创新环境,增强员工的创新激情,将广大科技人员团结在企业自主创新目标之下,拧成强大的创新力量,同时还能以开放与合作的胸襟主动合理地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取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创新精神是创新文化的核心,要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创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使人才的雄才大略有施展之地,确保企业自主创新有旺盛的“才”源。

3.企业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先进的管理制度,能吸引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到中小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建立一套将企业家、技术创新人才、企业发展和自主创新风险与收益有机结合起来的创新机制,加大对高层次研发人才的分配倾斜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入股、股权奖励、员工持股等激励方式,强化和保证企业、企业家和研发人员都能从自主创新中获利,从而增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用制度保障技术创新人才不断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及时对他们进行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的“充电”,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

(二)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1.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环境是拉动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不仅影响企业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销售行情,还能通过市场信息反馈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方向与投资力度;市场竞争环境则会刺激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市场环境是中小企业成长的土壤,也是其自主创新的催化剂,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与充分的市场信息会驱使企业增强产学研合作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地方保护主义、条块分割等现象会使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市场实现的空间变小,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企业创新压力减小,从而使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开展自主创新缺乏动力。

2.政策法律环境。政府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产学研合作有力的推动者。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基金等支持政策,以及建立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产学研合作框架内的人才引进与互派等激励措施,能有效地调动产学研各方合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合作热情。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所涉及的成果、产权归属,权益分配,亏损、违约责任等问题,仅依靠双方协议难以协调,需要国家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15]。必须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技术合同法、专利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鼓励、支持和引导产学研各方加强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工具等手段,能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信贷支持力度;运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提高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针对性;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为补充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通过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境外上市等直接融资渠道,以及通过新三板挂牌进行融资,可以发挥证券市场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增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动力和资金来源。金融能否真正与产学研合作创新有效结合起来,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对技术、市场、合作、财务等合作创新风险的识别。因此,金融机构需要从制度上确立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风险识别机制和有效的评估能力[16]。

4.社会服务环境。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研发、设计、试验、检测、信息、新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技术服务,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场地、仪器设备、技术人才等支持[17]。着力解决一批共性技术、突破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开展技术转移,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能提供科技研发条件支持与支撑的公共服务网络平台,解决资源共享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最新信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产学研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理模型的构建

据调查问卷统计,在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中,83%认为缺乏技术创新人才,66%认为缺乏创新资金,58%认为创新风险太大,52%认为缺乏创新信息,29%认为缺乏创新合作机会[18]。陈伟等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创新过程的角度,包括研发能力、转换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19]。通过上面对产学研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分析可知,产学研合作能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加快技术知识的转移、加速信息流动、促进外部人才内部化、共享科技资源、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等,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解决了人才、丰富了信息、提供了技术、共享了资源、减小了投入,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转换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即自主创新能力。当然,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需要科学合理利用合作各方资源,还与企业的内部创新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受市场、政府、社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只有企业内外创新环境宽松才能更大地发挥产学研合作对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模型(见图1),对产学研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机理进行描述。四、结论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这必然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更要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本文构建的产学研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理模型,揭示了产学研合作确实能够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且受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这对于中小企业如何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具有参考与借鉴作用。首先在国家层面上,要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和技术转移机制,出台鼓励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的相关制度和激励政策,使产学研合作各方不仅有合作创新的积极性,也有合作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微观层面,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要优化内部创新环境,更要明确技术研发的方向,主动运用产学研合作机制配置各类社会创新要素,弥补自身自主创新的短板,提高研发能力、转换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而增强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应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在产学研合作中选择研究方向、验证研发成果,促进科研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进而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图1产学研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理模型

参考文献:

[1]林光彬.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业结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7):92-102.

[2]胡宗山.论实现“中国梦”的国际机遇与挑战[J].社会主义研究,2013(5):38-34.

[3]李成龙.产学研耦合——互动创新机理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博士论文,2011.

[4]杨东林,孟波.校企合作对提高企业技术创 新的促进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4):52-54.

[5]Cyert R M, Goodman P S.Creating Effective University-Industry Alliances: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erspective[J].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97, 5(1): 45-57.

[6]Kujiro Nonaka,Hirotaka Takeuchi.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7]徐大可,陈劲.后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17-22.

[8]Sajjad Haid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Gaps: Concept and Implications[C].Druid Summer Conference 2003.Copenhagen:Denmark, 2003:100-125.

[9]Bosehma R A.Proximity and Innovation: A Critical Assessment[J].Regional studies, 2005, (39): 61-74.

[10]Lybaert N.The Information Use in a SME: Its Importance and Some Elements of Influenc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8(10): 171-191.

[11]孙中博,张秀娥.提升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2(12):62-64.

[12]肖敏.创新型国家建设的R&D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0.

[13]Agrawal A K.University-to-Industry Knowledge Transfer: Literature Review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1, 3(4): 285-302.

[14]佟岩.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07.

[15]满海雁,陈明.论政府在“政产学研金介”战略联盟中的角色定位与功效发挥[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17-20.

[16]陈柳钦.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56-61.

[17]欧新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建设“中小企业成长工程”[J].中国科技投资,2006(4):4-8.

[18]尹作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来源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7):86-89.

[19]陈伟,赵富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DEA综合评价模型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57-59.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机理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雾霾机理之问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宿迁市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探究
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