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班级管理现状分析调研报告

2016-01-07 19:47刘煦李威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班级管理

刘煦+李威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城市学院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我校目前班级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几个问题,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性提出了思考及建议,对于实现我校科学规范又具有特色的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级凝聚力;班级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018-04

一、研究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告诉我,卓越的班集体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北京城市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依托实训基地为主的实践教育,因此,其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班级管理都应体现出贴近实践、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依据。要想研究出科学的适合我校班级管理的模式就必须首先了解当前我校班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北京城市学院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一)班级管理现状调查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1.样本的基本情况。我们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北京城市学院本部校区、航天城校区的学生及班主任、辅导员进行了调研。结合我校大一年级主要为大学适应问题,大四年级又基本都是就业训练或外出实践的特点,我们最终确定问卷主要针对我校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并采取了随机抽取样本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其中有效问卷36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同时,我们对在我校工作多年的5位班主任、辅导员老师针对当前我校班级管理模式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

2.调查采用的方法。(1)文献法和调查问卷法。我们根据当前我校班级管理的各类问题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之后,精心设计了关于班级管理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了Excel电子表格进行分析处理。(2)访谈法。在发放问卷的同时,笔者总结了我校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对我校的班主任、辅导员进行了个人访谈。在接受访谈的5人中,有4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有1人是电话访谈。

(二)我校班级管理模式现状调查

1.学生层面反映出的班级管理现状。学生对班级的热爱程度。当被问到对所在班级的热爱程度时,几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统计显示:59%的学生表示对班级非常热爱,40%的同学表示比较热爱。仅有1%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无一人选择“不热爱”。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班级都是很热爱的。存在这份感情基础,找到合适的方法,就必然能够更好地推动班级建设的效果。面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86%的同学都认同“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观点,仅有1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选项。根据统计,共计311名同学持有“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观点,此数据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6%。其余选项的同学分别为33人、11人和5人,共占到调查人数的14%。由此可见,我校的学生还是非常喜欢在“班级”这个集体中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并能够找准班级对个人的定位。

2.学生对班级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对于当前所在班级的管理模式调查中,学生的答案比较分散。30%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班级的管理模式是经验型班级管理模式,28%的同学认为是情感型,26%的同学认为是文化型,仅有15%的同学认为是控制型,选择其他管理类型的只占到1%。可见,当前在我校,班级管理模式已不再完全是以前“警察式”的严格管教,班级管理的模式已趋向多元化。而且大部分班级实行的是“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

对于对当前班级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表示非常满意的同学所占比重较少,大多集中在比较满意和一般上。

由此表可以看出,由于每个班级的管理模式不同,呈现出的满意度也大不相同。但是多数同学对当前的班级管理模式存在不满意的地方。因此,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对满足当前我校大学生的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3.学生班级文化建构情况。当被问及班级是否有共同的班级目标、班歌、班训等班级文化元素时,多数同学表示所在班级还是十分重视这些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根据统计显示,共有80%左右的学生所在班级均有一项以上这样的班级文化元素;仅有20%左右的同学所在班级没有所列条目的任何一项。这便说明了我校的学生还是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的,也能够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是大部分班级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因此,对于班级物质文化元素的建设程度也就不尽相同。

当被问及班级是否有班级成长日志且参与度如何时,大部分同学表示班级里有班级成长日志,但班级成员对班级成长日志制作的参与程度却不够理想。根据数据显示,只有32%的同学表示自己的班级有成长日志,且班级几乎全员都参与制作;有39%的同学表示自己班也有成长日志但是只有个别人参与制作;10%的同学表示班里虽然有成长日志,但是几乎没人参与制作;19%的同学表示自己班里根本没有成长日志。

在问到是否应该经常举办一些文体活动以展示一下同学们的爱好与特长时,几乎所有同学是持有赞成态度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共有193个约为调查总数的54%的同学认为非常应该;160个约为44%的同学认为可以,但一学期有一两次即可,别影响学习;只有7个约为2%的同学认为不应该,搞好学习就行了。这也恰恰证明了学生们对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的重视及希望程度是非常高的。

对于所在班级班团组织活动开展的方式,大部分同学认为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据数据显示,调查中共有301个约为84%的同学所在的班级均是以学生主角,老师配角的方式开展活动;选择老师主角、学生配角,老师唱独角戏,无准备、随意过场的方式的同学分别为40人、11人和8人,各占总调查人数的11%、3%和2%。endprint

对于班级活动组织形式是否满意的问题,学生们的回答却非常分散。

根据图表所示,对所在班级活动形式非常满意的仅有9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7%;较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138人和107人,各占总比例的38%和30%;不满意的17人,占总比例的5%。可见,我校现行的学生班级活动的形式没有得到大部分同学高度的认可。同样,对于班级各种集体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同学们的认同感也相对较低。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7%的同学认为班级集体活动的效果很好、有意义,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57%的同学认为自己班内的集体活动质量一般,过得去;约6%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的集体活动质量比较差,滥竽充数,只是走形式。

综合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我校的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是非常渴望和重视的,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从而使班级文化建设没有收到实效。

4.学生班级凝聚力表现。在“你认为你所在班级凝聚力如何”的问题上,26.6%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的凝聚力很好;28.9%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的凝聚力较好;38.4%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的凝聚力一般;6.1%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凝聚力很差。由此可见,在我校,班级凝聚力是影响班级建设及发展的一大因素。如何有效地提高班级凝聚力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被问及现存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学生的选择同样比较分散。

如图所示,选择“保姆式管理,班主任事事都要插手”的人数占到21%;选择“班委说了算,不能充分发挥班级同学的民主权力”的占到13%;选择“班级人心涣散,缺少和谐进取心”的占到24%;选择“管理混乱,缺少生机”的占到10%;选择“不清楚存在什么问题”和“其他”的各占14%和18%。由此结果可以看出,我校的班级管理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因学校的不同而不同,也会因班级的不同而不同。

在被问及“你觉得你所在的班级在管理上是否有特色”时,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班级的管理特色不够明显。根据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360名同学当中,19.1%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在管理上很有特色,23.1%的同学认为有些特色,51.4%的同学认为一般,6.4%的同学认为没有特色。由此可见,特色班级管理在我校中还没有形成规模。

(三)教师层面反映出的班级管理现状

对5位来自航天城校区和本部校区的班主任、辅导员针对我校班级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教师对我校目前班级管理现状总结如下:

1.我校班级管理的特点。我校的班级管理具有典型的“精细化管理”的特点。首先,班主任和辅导员除了开展正常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对班级学生的衣食住行样样都需要关心。小到调课通知,大到学生就业,都需要班主任老师“亲自出马”。其次,我校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配备上也着重体现了精细化管理方式。一般都规定返聘的班主任老师带到3~4个班150~200人左右。而公办高校多数都是辅导员带一个年级或一个专业,不配备专门做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或由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的班主任而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但一般不负责学生基本的事务工作。再次,我校有较强大的专职学生工作队伍,班级管理的制度等学生相关规定都由学生工作专职管理人员来制定,班主任和学生能个人操作的空间相对较小。以上几点都说明了我校在学生精细化管理上做得比较到位,但这也同时制约了班级管理特色化的发展。

2.我校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现状。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目前我校的班级管理模式更多地偏向于“保姆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从事务的管理层面上看,我校的班级管理更多地倾向于经验型管理模式,学生主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的通知、帮助甚至是代办来完成个人事务。学生对自身事务性办事流程及步骤几乎一无所知。因此,在日常事务中,学生们更多地是依靠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个人经验来处理。在学生生活学习上,我校的班级管理模式更多地倾向于情感型管理模式。班主任、辅导员就像保姆一样,事事都要关心,事事都要叮嘱,甚至是学生迟到班主任或辅导员都要到宿舍去叫其起床。因此,这就无形中增进了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对班主任和辅导员产生了依赖心理,班主任和辅导员也把学生当作了自己的亲人一样。二者之间往往容易形成以情感的基础来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在校园里也形成了“只有我的班主任才能管我”的偏激想法。

在班级的制度管理上,我校的班级管理基本上是控制型管理模式。大部分班级制度和规定都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依据学校规定来确定,对班级制度的执行情况也是由老师进行严格的掌控。如发生任何违反班规的情况,也都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来进行处理。

3.我校现行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我校学生及教师的调研,我们总结出我校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以下几类:(1)学生对班级管理模式认同感较低。无论是从对班级管理满意度的调查还是从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调查,不难看出当前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模式认同感均较低。首先,学生对所在班级管理模式的类型不能做出清晰归纳,也不清楚自己班级的管理模式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其次,学生对班级管理满意度相对较低;再次,学生不能清晰找出自身班级所存在的问题或者对班级问题漠不关心。以上几点都体现了学生对班级的管理不够满意,从而对班级的发展漠不关心,也就意味着学生对班级管理模式的认同度不够。(2)班级管理过于死板,缺乏活力。我校目前班级管理模式虽然已经多元化,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警察式”的监管,但仍然脱离不了“保姆式”的管理方法。班主任、辅导员总会因我校学生自制力差而对学生“不放心”,所以不能像公办院校一样放开班级管理,大部分工作都需依靠班主任和辅导员来完成。大部分班主任和辅导员把精力花在了维持学生纪律上,而无暇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再加之我校资源紧缺,教室或学生的活动空间都或多或少受到限制,不能有效地开展多种班级文化活动。综上,我校的班级管理没有形成有效而科学的管理模式,显得过于死板。(3)缺乏较强的班级凝聚力。班级凝聚力是以班级中的人际吸引为基础,指同学之间的相互吸引以及班级对同学的吸引力。在调查中,学生反映出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班级缺乏较强的班级凝聚力。学生普遍认为班级人心涣散,凝聚力不够。这也是导致班级集体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根本原因之一。班级凝聚力在班级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凝聚力,班级就无法由初始的松散状态达到和谐、团结状态。凝聚力高的班级,其同学就会有较强的归属感,愿意更多地承担班级的责任,关心班级的荣誉。积极向上的科学的班级建设过程必然会促进班级凝聚力。因此,在我校学生普遍认为班级凝聚力不够的原因是其班级建设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或其班级建设的过程没有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同。(4)班级文化管理不够,没有特色。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校的学生对班级文化活动的渴求和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但是现实中他们的班团活动形式及效果都没有得到同学们一致的认可。学生普遍认为我校的班班级管理过于死板,缺乏能够让学生集体参与其中的班级特色文化活动,因而造成了班级管理缺乏活力,更缺少特色。我在城市学院工作多年,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在我校中大部分班级的管理都相差不远,与学生座谈时反映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问题也都大致相同,证明我校班级管理模式的相似程度很高,学生在看待班级管理问题中也持有相同的看法。班级文化建设不充分甚至是没有班级文化,就不会有一个具有特色的班级,就更不会有共性中彰显个性的校园文化。endprint

4.我校现行班级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性缺失。学生成分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校学生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首先,我校的学生普遍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热衷于各种文体实践活动,积极渴望加入各种学生组织,通过活动来张扬自己的个性。但是由于在自我约束上的力度不够,造成了在活动中容易出现散漫和不负责任的情况。其次,我校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普遍竞争意识较强,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现实性、功利性比较突出。因此,做任何事情时都存有一定的功利意识,容易被现实的功利所驱使,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控制和管理。再次,我校学生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但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而且部分学生从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想追求其所谓的“自由”和自认为的“个性”,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因此,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做事容易半途而废,没有足够的坚持和毅力。最后,我校学生普遍有较强的求学求知欲望,但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持久,自主学习能力和毅力不够强。表现在上课不专心,自学能力欠缺等。综上,我校学生整体缺乏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习惯于依靠他人,自我管理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弱。(2)班级管理师资队伍水平及管理理念有待提高。我校在学生管理方面拥有一支强大的班主任、辅导员队伍。这些班主任多数为年龄较大的返聘教师,只有少数年轻辅导员。返聘教师由于管理经验丰富,具有耐心,且全部工作都集中在班级管理上,因此,可以做到对班级事务事无巨细,这对我校的精细化班级管理的开展非常有利。但同时,由于返聘班主任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问题,与90后大学生有较大代沟,班级管理的创新理念跟不上,所以制约了班级特色的发展,使班级文化缺乏活力和动力。除此之外,由于“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方式致使我校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除了要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督促学生学习、承担学生生活管理的工作上,因此无暇开展有效的班级建设活动,致使班级管理缺乏创新点。(3)我校管理制度的限制。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与公办高等院校不同,民办高等院校一般由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或教委主管,公办高等院校则由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区级政府主管。对绝大多数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而言,学费收入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或全部来源。因此,自负盈亏的学校管理体制在某些方面必然会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例如,普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不足。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校在教学经费、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及教学实训上都投入不足,急需补充和更新。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学校的班级管理必然会受到学校制度的制约,不能有效地开展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致使班级建设缺少特色,班级管理存在不足。

三、思考及建议

北京城市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我校来说,科学化、生动化、规范化并能够结合学生专业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校目前大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稍差,导致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不放心”,致使我校目前大部分班级的管理模式还是主要以“保姆式”的管理为主,缺少班级的特色建设,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突显班级这个“细胞”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要想让死板的班级管理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的班级经营模式,就必须大力推动班级的特色文化建设,让班级“活”起来。对于以班级为单位,以文化建设为主体的学生思想教育方式的研究,既能够从内容、形式及组织效果上迎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又能够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新的方向,从而切实增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满足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以班级特色文化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具有独特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因为它区别于传统的统一式的班级管理模式,会因班级特点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班级管理模式。因此,具有特色而积极向上的文化型班级管理模式,是我校顺利进行班级建设及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德善.神奇的教育场—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创新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3]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

[4]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新编教育管理学[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级凝聚力班级管理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报告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抓好班级管理
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建设又添“心”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