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转换

2016-01-06 06:15魏小玲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独创性小学数学

魏小玲

摘 要:数学思维转换是对数学思维的优化、筛选和调节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推理,转换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多变、深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综合思维的品质,逐步形成独立思考、思维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转换思维;独创性;数学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0-0067-02

数学思维转换就是对数学思维的优化、筛选和调节的过程,是学生对现有思维水平的整合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跳出思考的环境和关注的焦点,从其他角度思考,思维向左右发散,或逆向推理,也就是从多个视角来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灵活多变、深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水平,最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思维的品质。

一、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思维转换现状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讲了一种类型的题目以后,教师往往喜欢使用大量习题对该类型的题目巩固和加深。诚然,这种做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但是,这样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因为在这种练习中,用的是同一种思路、同一种方法,解决的是同一类问题,这就容易产生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或思维框架,造成心理上的思维定势,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是极为不利的。在数学学习中,往往有一些学生付出了努力,但成绩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解题思维缺乏转换。对于同一道题,不同的解题思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转换能力尤为重要,努力消除定性思维,学会转换思维,最终形成独立思考,思维创新的能力。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转换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特殊化思维和一般化思维的转换

在教学中,有些数学问题,采用常规方法解题非常困难,甚至有时得不出结论。如果转换思维方式,不落俗套地求解,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通过这种途径使学生体验和学会数学思考方法,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教学“求和倍问题”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选做应用题:“明星小学有学生465人,其中女生的■比男生的■少20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这道题用一般方法解答难度较大”学生恍然大悟:两个数和的倒数不一定等于这两个数倒数。郑毓信教授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为达到纠正错误而采取的迂回战术式的提问,能促进学生内在的“观念冲突”,实现“自我反省”,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曲”问不仅用于实现学生的自我纠错,还可以运用在思维钻入死胡同时,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在教师的迂回提问下,逐步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向,找到正确的思路。

(三)从经验思维向科学思维的转换

经验思维就是只重视已有的经验,不重视理论的指导,凡事凭经验办事,把局部的经验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体育课上进行跳绳比赛,一个组六名学生,30秒钟六个学生分别跳了78次、76次、72次、73次、71次和74次。你能很快说出他们跳绳的平均次数吗?按照学生的学习经验,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一般解法,也就是(78+76+72+73+71+74)÷6的方法。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算得很快,平均数是74次。他们的解答方法是:①口算;②用计算器。我让口算此题的学生介绍他们的解答思路。他们的思路是:根据这六位同学30秒里跳绳都是70多次,因此,他们的平均数也是70多次。比70多次多多少呢?只要算出这六位同学多出70次部分的平均数,加上70次就是结果。即:(8+6+2+3+1+4)÷6=24÷6=4(次),70+4=74(次)。学生打破我们的常规解法(78+76+72+73+71+74)÷6。

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速度,搜索有关信息,快速找到了答案。有的学生想到了用计数器快速求解,也体现了他们思维灵活性的增强。

猜你喜欢
独创性小学数学
古籍点校成果的法律保护研究
中国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抄袭认定法律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