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成
摘 要:“低教化”,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误区之一。如何走出这种误区?教师应从以下两点做起:一是调高教学起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深入感悟。
关键词:语文教学;低幼化;效率;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0-0038-02
“低幼化”,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误区之一,不少教师低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虚化教学形式,稚化教学行为:满足于泛泛的“感悟”,忽视语境的深切感受;热衷于简单的“对话”,忽视语义的深刻理解;陶醉于表象的“热闹”,缺失语情的深度感悟。这不仅带来了语文教学的蜕化,而且导致了师生人文素养的萎缩。因此,必须走出语文教学的这种“低幼化”的误区。
一、调高教学起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里所说的起点,指的是指导阅读前学生对课文以及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形象、情感了解的基础。不少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总习惯性地把学生对该课文的了解当作一张白纸,一切从零开始,诸如生字的认读、字形的记忆、课文的朗读等等。事实上,即使课前不布置预习,多数学生对课文总喜欢没事时看看,甚至课本一到手就看了。课文阅读前,不少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所了解,至于文中的生字,学生平时生活中也多有接触。因此,要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引导深度感悟,须准确预测学生知识基础,尽量调高知识起点。
例如,孙双金老师指导阅读《二泉映月》,先由课题引发:知道《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创作的吗?知道他的有关情况吗?学生交流后及时引导梳理,使其明白:阿炳是一个苦难的、民间的、闻名中外的艺人,《二泉映月》是他留下的最杰出的作品,在世界乐坛享有盛誉。接着播放《二泉映月》,使学生全身心进入了音乐的世界。听见乐曲后,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听到了阿丙的苦难、凄凉、抗争、怀念,从而使课文内容、背景资料与音乐产生联系,为语言形象的感受和语言情感的感悟做好准备。此后,出示“月色美好”、“身世凄惨”、“旋律美妙”的三组词语,引导学生借助朗读表达词语蕴涵的情感。而一般情况下,第一课时总要先安排初读,然后指名试读,教学生字、生词,而孙老师则由借助课题和词语引导学生初步把握内容,感受情境,感悟情感,一开始就接触到课文内容、情感、线索等问题。
可见,到了中高年级,如学生课前已经预习(当然不一定是老师布置的预习),新课开始就无须总要让学生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可直接切入课文内容、情感等。
二、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深入感悟
“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这样。虽然课堂教学可能难以做到高潮迭起、起伏跌宕,但总不能一潭死水,波澜不惊。至少要小有波纹,大有波浪。在阅读教学中,语言形象的感受、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意义的理解,都离不开以“思维”为核心的心智活动。为引导学生凭借思维,促进语言形象的具体还原、语言情境的真切感受、语言情感的深刻感悟,可重视矛盾诱发,制造认知冲突,引领学生进行有情趣、有目标、有深度的探究。
再如,阅读《二泉映月》,老师要学生找出写师父和阿炳“听泉声”的句子后,先后多次创设了矛盾:
①先前,师父从泉水中听到了许多奇妙的声音,为什么阿炳没有听到?——引导阅读课文,找出其间的原因。
②几十年后阿炳又来到泉边,这时他从泉水中听到了什么?(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些是奇妙的吗?明明师傅说能听到奇妙的声音,为什么现在又听不到呢?——引导深层探究,感受身世的凄惨。
③本来只是泉水声,而阿炳听到的是“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声音不奇妙吗?——探究语言内涵,感悟音乐的魅力。
可见,为了引导学生深层探究,深刻感悟,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近人物,促使学生与作者和文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情感的共鸣,可不断制造矛盾,制造认知冲突,一步步地把学生逼入两难境地,给学生智慧的挑战,思维的碰撞,使学生时而进入困境,苦思冥想;时而柳暗花明,茅塞顿开。这样,一次次的莫名其妙就是一次次的教学高潮,一次次的恍然大悟,就是一次次的精神享受。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5年7期